1、5.5.搭石搭石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认识“汛、间”等 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 10 个字与“汛期、山洪”等 16 个新词。 2.理解“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的意思,积累“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等词;“懒、衡、隔”等字的书写要注意写正确、写美观。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初步感受作者对乡亲们为他人着想、服务的奉献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 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感受作者对乡亲们
2、为他人着想、服务的奉献精神的赞美。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学习速读,理清脉络 看图揭题 导入:(出示有搭石的情境图)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就是作家刘章的家乡上 庄村,每每忆起家乡,他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2.尝试速读。 (1)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不会读和不懂的词语圈出来,读完后根 据课件的计时钟记录时间。 (2)交流阅读用时,说说自己不会读和不懂的词语。 (3)分组学词(按自然段的顺序罗列词语) 3.练习速读 (1)这是一篇散文,阅读的时候,抓住“搭石”这一全文的线索来读,就能 很快理清课文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试一试, 记
3、下阅读时间。 要点:可将提高阅读速度和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脉络统一起 来。 (2)交流阅读用时,说说围绕“搭石”文章写了哪些内容。(介绍搭石、摆 稳搭石、走搭石、赞颂搭石) 学习活动二:聚焦画面,感受美好 1.速读感知 (1)围绕搭石,文章写了多个生活画面,请一边读一边想象,在快速阅读的 同时划出描写生活画面的内容。(课文第 2-4 自然段) (2)交流 课文写了哪些生活画面?(摆搭石、走搭石、搭石会) 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哪一幅?为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有
4、感悟地朗 读课文,体会淳朴的民风、美好的乡情。 2.通过对课文描绘画面的品读,感受生活画面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感受作 者对乡亲们为他人着想、服务的奉献精神的赞美。 3.结合课文特点,尝试运用抓住行文线索和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提高 阅读速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内容,感受生活画面中蕴含的美好 情感,感受作者对乡亲们为他人着想、服务的奉献精神的赞美。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画面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感受作者对乡亲们为他人着想、 服务的奉献精神的赞美。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二:聚焦画面,感受美好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自
5、己感受印象最深的画面,与同学们交流交流。 2.聚焦画面。 (1)出示: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 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 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对这个画面印象深刻。 (2)品读词句。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联系上文可了解一个人、一群人分别要怎么走搭石? 借助朗读(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时,先一个一个开火车 读,再男女生轮流读,再齐读),理解“协调有序”。 朗读时,可一边读一边想象,感受画面协调有序的动作美。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探究:嗒嗒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像音
6、乐?(走搭石时动作协调有 序,声音就富有节奏) 朗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时,可附和有节奏的掌声,可 把写动作和声音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边读一边感受画面的音韵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理解与感觉:说说“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词的意思和构词特点; 读一读,感受这两个词的音韵和动态。 朗读与想象:一边读词一边想象整个环境,感受这两个词所展示的环境的 和谐美。 朗读积累:朗读这个画面的内容,想象画面之美,积累词句。 (3)感悟情感:从这美好的画面中,你是否体会到了其中所蕴含的美好的情 感? 3.迁移学习。 用同样的方法自主阅读另外两个生活画面,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体
7、会。 提示:可以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为线索,串联画面。重点从画面和情感两 个方面,通过品读描写动作的词句以及想象画面,感悟乡亲们淳朴美好的 情感。 4.整体感悟。 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和两个“联结”的意蕴。 (1)出示补充材料写作搭石的前前后后。 (2)小结:作者刘章通过摆搭石、走搭石的画面,表现了乡亲的淳朴善良、 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难怪他说“搭石上有新意,搭石上有美,搭 石上有情”。文章的语言虽然质朴,却值得我们回味。 学习活动三:迁移学习,模仿表达 1.引出话题。 作者在搭石中通过描写乡村生活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乡亲们淳朴 美好的品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美好的生活
8、画面。(出示一些班级活 动的照片,最后定格在大扫除中同学们互相配合,认真打扫、整理的图片 上) 2.指导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学生的位置(如擦窗,有的是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有的是一 个在窗台上,一个站在下面),观察学生的动作(结合自己经验,从照片中 分解出劳动时连续的动作),观察学生的神情。 3.还原生活。 声音还原:如劳动中发出的声音(洗抹布的声音、擦黑板的声音等),同伴 间的交流语言),劳动中愉快的歌声等。 环境还原:如灿烂的阳光明亮的窗户忙碌的身影等。 4.动笔仿写。 5.互评、修改。 板书设计 5 5 搭石搭石 画面 摆 走 会 由来:方便他人 赞颂:淳朴、善良 为他人着想 默契 谦让、敬
9、老 情感 精彩片段 师:我们就来聚焦第 3 自然段,一起看看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出示 第 3 自然段) 谁先来说说你感受到的画面? 生:第 3 自然段中是这样写的“每当上工、下工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嗒嗒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我仿佛看到 了一行上工的人,排成一队,依次走在搭石上,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 紧跟上去。远看,一队人,有序前行;近看,一个挨着一个,协调有序
10、。 他们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影子也是一个挨着一个,队人有序前行, 再加上溪水的潺潺声和踩搭石发出的富有节奏的嗒嗒声,给人以美的享 受,让人赞叹。 (师生鼓起掌来) 师:你能结合课文的内容,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一群人上工 时踩着搭石,协调有序地前进的画面画面非常丰满,表达也很传神。这 让我们不禁跟随着你看到了画面,似乎还听到了一队人走搭石的富有节奏 和韵律的嗒嗒声。感谢你! 师:为什么从第 3 自然段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么有声有色有情趣的画面? 读读这段话与同桌讨论一下。 生:这段话中写了一行人过搭石时协调有序的动作。(读相关内容) 师:让我们用朗读来模仿一行人走搭石,请小组开火车
11、读、男女合作读“前 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要越读越快,快而不乱。 (开火车及男女生合作读) 师:刚才大家的朗读,小组成员之间、男女生之间配合得非常默契,使朗 读非常有序,快而不乱,这就是“协调有序”。走搭石的人也是这样,彼 此之间配合默契,走得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从这些动作 的描写中我们想象的画面中就有了动作的协调之美! 生:这段中还写到了声音: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这样的动作,配 上轻快的音乐,就更美了 师:让我们再来一次协调有序地朗读,这次,要加上我们有节奏的掌声。 生:我还发现作者描写的画面很有情趣,因为写了水中的倒影。 师:把声音比作音乐,更显出一行人走搭石
12、时的节奏和美妙。写一行人走 搭石,还和生活情境相融合,写出了画面感。两个叠词,表达出了其中的 情趣美!动作美、音韵美,加上情趣美,这幅画面就更美了! (学生配乐朗读,加深体会) 师:一行人走搭石,很有讲究,协调有序是关键。怎样才能做到呢? 生:要走快一点,走得快容易保持平衡。 生:走的时候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生:走的时候自己要走稳,心里更要想着其他人。 师:是的,这样一行人走搭石才能协调有序。同学们,读着这段文字,你 除了看到一行人走搭石协调有序的美好画面,还体会到了什么? 生:一行人为他人考虑、齐心合作的品质。 师:让我们再次朗读这个自然段,把这协调有序、充满美感和情义的画面 定格在
13、心间。 点评: 本文语言质朴,意蕴却深远情景交融的表达中有言尽而意无穷之妙。教 学中,教师以看得见的“景”为依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感悟其中的美 好意蕴,初步为学生建构起阅读这类文章需以文观景、悟情、识理的基本 思路。 6.6.将相和将相和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会认“璧、臣”等 16 个生字,会读“强、划、削”3 个多音字,会写“召、 臣”等 13 个生字。 2.练习朗读课文,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不停读、不回 读,结合历史故事阅读规律,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能抓住典型事件,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理解
14、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 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典型事件,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速读课文,分类学词 1.激趣揭题 (1)学生自主畅谈自己所知道的历史故事。 (2)揭题: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 他撰写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根据司马迁史 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关内容改写的将相和 (3)学生自读课题。 提问:看到课题时,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 “将” 是谁? “相”是谁? 2.初读课文 (1)运用上节课所学的不停读、不回读的方法速读课文,读完后根据课件
15、的 计时钟记录时间。 (2)检查课文情况,重点提醒下列字词的读音。 和氏璧 蔺相如 承诺 廉颇 抵御 鼓瑟 击缶 上卿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怯、臣”等。 (4)学生交流难理解的词语。 缶”和“瑟”:出示图片,请学生辨认“缶”和“瑟”。 “缶”为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瑟”为古代弦乐器,像琴。现在所 用的瑟有两种,一种有二十五根弦,另一种有十六根弦。 学习活动二:练习速读,理清文脉 1.巧用速读。 (1)再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不要一个字个字地读,尝试提高阅读速度。 (2)相互交流;读这篇课文用了多长时间。 你的速读诀窍是什么?如何连词成句地读
16、。 总结:快速阅读的时候,我们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要连词成句读,如 找到句子的主干,以关键词串联理解整句句意,抓住文章的主要事件等。 2.理清脉络 (1)再读一遍课文,思考文章一共写了几个小故事,尝试通过抓住文章的主 要事件来提高阅读速度。记下时间。 (2)提问:课文围绕着“将相和”讲了几个小故事?快速浏览课文,用阅读 故事的方法画出每个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圈出关键词,并概括成小标题。 (3)借助小标题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学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17、3.能结合具体事例,借助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对人物 的印象,并进行相应的表达实践。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 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例,借助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对人物的 印象,并进行相应的表达实践。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聚焦言行,品味人物 1.问题指引 (1)提问:题目是将相和,“和”是什么意思?(和好的意思)那肯定有 不和的时候,为什么不和呢?快速默读课文,看看廉颇是怎么说的? (2)快速默读课文,找到第 16 自然段廉颇说的话,指名读。 (3)用课
18、件出示史记中描写蔺相如和廉颇的片段,了解廉颇这么说的原 因。 (4)小结:在廉颇的心目中,自己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大功臣。而蔺相 如只会耍嘴皮子。那么蔺相如到底是不是只会耍嘴皮子呢?官到底该不该 升?这就是咱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2.提供支架 (1)聚焦蔺相如的言行,自主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会面”两个小故事。 提问:蔺相如的哪一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根据交流先聚焦一处进行讨论:出示“完璧归赵”中蔺相如面见秦王的 片段,说一说你为什么对蔺相如的言行印象深刻。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特点的表达。 语言“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引导思考:你觉得璧 有毛病吗?
19、联系背景,说一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蔺相如说璧有毛病,你能 体会出什么?(足智多谋) 动作“上前一步”“捧着璧”“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引导思 考: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几个动作中你能读出蔺相如怎样的心理,你从 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机智勇敢) (3)总结:我们可以联系背景、联系上下文来揣摩人物心理,从人物动作、 语言描写中体会人物形象。 3.交流反馈。 (1)用同样的方法自主阅读,找出蔺相如的言行,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 面的描写入手揣摩人物形象。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体会。 (2)小结:作者在“完璧归赵”渑池会面”两个小故事中,通过语言、神态、 动作的描写刻画出蔺相如机智勇敢、临危不惧、
20、一心为国的人物形象。 学习活动四:角色体验,归纳总结 1.理解内容 (1)提问:蔺相如通过自己的聪明机智加官进爵、步步高升的过程,也是将 相“不和”的过程,那将相是怎么“和”的? (2)引导学生总结:廉颇的态度发生转变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平和。 (3)引导学生体会廉颇知错就改的真诚态度、蔺相如宽容大度的品格,以及 两人身上心为国的精神品质。 2.改写剧本 (1)提问:廉颇是如何负荆请罪的?出示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想想他们 可能说什么做什么。 (2)小组合作将这个片段改写成剧本。 3.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分配角色,练习表演。 (2)教师点拨:在表演中也需要注意角色的神态、动作、语言。 (
21、3)选择小组在班级中进行表演,师生合作评议。 4.归纳总结 (1)再回顾三个小故事,读一读标题,想一想三个故事中蔺相如写得最多, 而写到廉颇的文字却是寥寥几笔,是不是廉颇不重要?请你找一找三个故 事中描写廉颇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尝试阅读原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拓展积累。 板书设计 6.6.将相和将相和 精彩片段 师:看来蔺相如没有瞎说,那么接下来说的话,是不是对的呢?我们不得 而知。现在看他第二次说了什么?哪个同学介绍给我们听? 生:第二次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师:这块璧是块什么璧? 生:和氏璧。 师:是一块什么样的和氏璧? 生:
22、是无价之宝。 师:刚才同学说这块价值连城的璧没有毛病。现在蔺相如又说这块璧有点 小毛病。问题出来了,不是璧不好,就是蔺相如说谎,到底怎么回事?是 蔺相如说谎了。 生:是蔺相如说谎了。 师:蔺相如说谎了,那蔺相如就不是一个诚实的人了呀?这块璧没毛病啊, 那蔺相如怎么成说谎的人了?怎么理解这件事情? 生:因为秦王拿到了和氏璧赞不绝口,但是没有提要拿十五座城交换的事。 师:那就是他说话的背景让他不得不这样说,现在谁愿意把背景情况介绍 一下?秦王在文中是怎么做的? 生: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师:秦王双手捧着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说明这 块璧怎么样?
23、 生:说明这块璧非常珍贵,就连秦王都怕摔坏了。 师:这个“捧”用得好不好?改成任何一个字都不能恰当表现秦王的心情。 假如你现在是秦王,一边看一边称赞,你会称赞什么? 生:真是一块宝玉啊,简直就是稀世之宝。 师:这又一次印证了这是块宝玉。秦王无非就是说了这些,但是他心里在 想什么,你们有谁知道? 生:他心里想:“我要把这块宝玉骗到手,绝不把十五座城交给赵国。” 师:这秦王够阴险的。这会儿如果我是蔺相如,我一看秦王,心想:坏了! 直接上去,拿来,秦王给不给?直接上去抢,行不行? 生:秦王不会给,上去抢也不行。 师:那这宝玉怎么办,就成了人家的了?城池也拿不到。这是怎么样的时 刻? 生:千钩一发,关
24、键,十万火急 师:大家语文功底真好!那这块璧怎么要回来?于是蔺相如就略施小计, 对秦王说 生: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师:再看秦王,你看看,秦王马上就把璧给蔺相如了,不用他去抢也不用 去要了。这回,这块玉在谁手里? 生:蔺相如。 点评: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蔺相如的语言来揣摩他的心理, 用联系上下文,结合背景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说和氏璧有问题是 “以 退为进”,体会到蔺相如勇敢机智的人物形象。 7.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会认“鸵、赢”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冠”,会写“冠、俯”等 10 个生字。
25、 2.掌握“猎豹、游隼、冠军”等词语,重点结合具体事物惊人的速度理解 “难以置信”的含义。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初步了解课文是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将事物的速度描写得形象生动的。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 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了解课文是运用了 哪些说明方法将事物的速度描写得形象生动的。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回顾方法,专注入课 1.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作家罗伯特E.威尔斯笔下的
26、什么比猎豹的 速度更快。 (板书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比猎豹更快的速度究竞是有多快? 2.初读课文 (1)提问:你能根据文本,迅速地回答这些问题吗?可以用上哪些学过的速 读方法? (2)诵读“快速默读”方法:我会读;不指读,不回读抓关键词句读。 (3)继续学习一种新的快速默读方法,即带着刚才同学提出的疑问速读课 文。 学习活动二:练习速读,了解大意 1.出示活动要求:带着“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比猎豹更快的速度 究竟有多快?”这两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记下阅读时间。如在 2 分 20 秒以内完成,为自己打上速读之星。 2.师生交流:你
27、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3.交流阅读策略。 提示:不回读;跳读;连词成句地读;带着问题读。 4.分类识词 (1)文中写到了哪些事物的速度? (人、鸵鸟、猎豹、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 (2)从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事物速度之快?(冠军、俯冲、难以置信) (3)根据这两类词语,带着开始提出的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完成 课后题,说一说每种事物的速度快慢。 (板书:人鸵鸟猎豹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 5.交流:我是怎样又快又准确地完成题目的? 预设: (1)阅读策略:带着问题读,圈出每段的关键词。 (2)段落内容:第 28 自然段都是写什么比什么的速度更快。 (3)文章
28、结构:这些“物体”的顺序,在课文里是按由慢到快来编排的。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悟地朗 读课文。 2.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录默读时间,捕捉课文的关键词 句、数据,了解主要内容,感受层层递进、段段深入的写作特色。 3.反复默读课文,结合关键词句,了解课文是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将事物 的速度描写得形象生动的,并反思默读过程,逐步掌握默读策略。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是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将事物的速度 描写得形象生动的。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数据,了解主要内容,
29、感受层层递进、 段段深入的写作特色。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抓住特点,提炼方法 1.提炼方法。 提问:课文是怎么具体生动地为我们介绍这九种事物的速度的? (1)提问:以课题中的猎豹为例,说说作者是怎么把猎豹的速度介绍清楚的。 通过让学生自读课文,并圈画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到这段话中作者是用 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猎豹速度之快介绍得清楚具体的。 (2)提问:那么介绍其他事物速度的时候作者也是用了这样的方法吗? (3)通过迁移思考,交流体会,让学生感悟到作者通过运用作比较、列数字 和作假设等说明方法,不仅把不同事物的快慢及特点介绍清楚了,还介绍 得客观准
30、确、生动形象,让我们对科普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总结写法 提问:这篇文章,除了表达有序、说明有法,读着还有什么感受呢?整篇 文章写了九种事物的速度,段与段之间的转承非常连贯自然,作者是怎么 做到的呢? (1)指导学生回顾全文,了解这篇说明文采用了谈话式的表现形式、使用第 二人称、多用假设情境来说明,准确又生动,给人一种亲切、真实感,能 引起读者共鸣。 (2)在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把 握关键词,发现课文由一种事物到另一种事物,不是用“但是”,就是用 “不过”,不是用“不过”,就是用“但是”,转承自然连贯。不仅如此, 纵观全文,行文在意思上还是层层递进。“
31、不过”“但是”这样的转折性 词语不仅可以起到段落间的连贯作用,还可以激起读者阅读、 探究的兴趣, 这与作者一开始就设置悬念的目的一样,也是这篇文章独特的写作特色。 学习活动四:归纳总结,快速阅读 1.总结阅读策略。 (1)指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交流后得出:默读是我们平时最常用的读书方 式,默读除了要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以发现课文的规 律,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读。 掌握了这些技巧,就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 (2)用这样的方法来读读说明文谁的住宅最好。 2.课后延伸 读读罗伯特E.威尔斯所著的妙想科学中的还有什么比鼬睛更小吗 还有什么比象龟更老,走进科学的世界。 板书设计 7.7.什么
32、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人 24 千米/小时 第二人称 不过、但是 鸵鸟 72 千米/小时 猎豹 110 千米/小时 游隼 320 千米/小时 声音 1050 千米/小时 喷气式飞机 声速的数倍 火箭 40000 千米/小时 流星体 250000 千米/小时 光 300000 千米/小时 精彩片段 师:这篇文章,除了表达有序、说明有法,读着还有什么感受呢? 生:读着感觉作者像是和我们在亲切对话一样。 师:为何会有这种亲切之感? 生:作者用了第二人称“你”,让我觉得作者是在和我交谈。 师:说得真好,一个“你”字,能拉近距离,使人倍感亲切。 师:再一起来读读,整篇文章写了九种事物的速
33、度,段与段之间的转承非 常连贯自然,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 生:作者用到了很多连接词,比如“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 “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 度快”,这些句子中的“比更快”“不过”“但是”等,让文章读起来 很连贯。 师:是的,转承多么自然连贯,不仅如此,纵观全文,行文在意思上还是 层层递进。“不过”“但是”这样的转折性词语不仅可以起到段落间的连 贯作用,还可以激起读者阅读探究的兴趣,这与作者一开始就设置悬念的 目的一样,也是这篇文章独特的写作特色。 点评: 在学生体悟了本文说明有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再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全文, 自主深入阅读,经历一个
34、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的过程,感悟到 本文连贯自然的过渡、第二人称的亲切自然,旨在使其对文本的理解更深 入透彻。 8.8.冀中冀中的的地道战地道战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认识“侵、略”等 9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任”,会写“侵、略”等 10 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大扫荡”“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等词语或短语。 2.通过圈画关键语句,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理解文章内容。 3.理清文本结构,了解地道的结构、特点及作用,体会地道战简直是个“奇 迹”,感受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地道战简直是个“奇
35、迹”,感 受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清文本结构,了解地道的结构、特点及作用,体会地道战简直是个“奇 迹”。 联系上下文理解“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大扫荡”“一夫当关,万夫莫 开”等词语。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质疑交流,整体感知 1.质疑导入。 (1)揭示课题,交流有关“冀中地道战”的资料。 (2)根据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还有哪些问题? (3)梳理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找答案,并记下阅 读时间。 预设: 地道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呢? 在地道里如何战斗呢? (4)出示判断检测题,检查学生阅读效果
36、 判断题示例: 地道里面光线不好,比较昏暗。( ) 地道的出口开在隐蔽处,旁边堆满荆棘。( ) 人在地道里不能了解地面情况。( ) 老百姓管吆喝叫“有线电”。( ) 2.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词语,提醒学生要读准字音。 侵略 修筑 堡垒 搁置 陷阱 拐弯 岔道 妨碍 隐蔽 迷惑 木棒 领导 任丘 大扫荡 十里一碉,八里一堡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任丘”的“任”是多音字,在这里读 ren。 “任丘”是个地名,在河北省。 “任”字作姓氏时,也读“ren”,不能读成第四声。 “侵”“隐”是前鼻音。 “阱”是后鼻音。 “岔”是翘舌音。 (2)交流不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指导“扫荡”“一夫当
37、关,万夫莫开”的 意思。 提示 1:可结合搜集到的资料,理解“大扫荡”“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在 文中的意思。 提示 2:可联系上下文,理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文中的意思。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学习活动二:读文画图,感受“奇迹” 1.默读交流 (1)默读课文第 1-3 自然段,讨论:地道战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产生 的?它有什么作用? (2)“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默读第 45 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说说从哪里可感受到它是个“奇迹”。(板书:奇迹) 提示: 地道地点巧妙,高、深; 大洞多、洞顶牢靠、用途广、储备全; 气孔透气、透光,出口隐
38、蔽。 (板书:出口隐蔽) 2.合作学习。 (1)小组成员自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画“地道示意图”。 (2)小组内交流“地道示意图”,并标出地道出口的各种情况。然后请小组 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和介绍。 提示:堆满荆棘、陷坑、警戒洞、迷惑洞(死道、活道)、孑口。 (板书:式样众多) (3)小结:地道式样众多,内部结构复杂,而且出口隐蔽,真是“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通过带着问题读课文,画示意图来介绍,我们可以感受到“地 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学习活动三:情境表演,体会“奇迹” 1.交流感悟。 (1)默读课文第 6、7 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进行交流:冀中人民利用地 道对付敌人的破坏是从哪两方
39、面写的?地道又“奇”在哪里? 提示: 防备巧妙: 火攻土和沙;放毒气用吊板;水攻利用枯井、暗沟 联络方便: 无线电吆喝;有线电拉铃。 (板书:防备巧妙 联络方便) (2)出示课文 6、7 自然段,师生合作演读:教师引读,学生演读课文相关 句子。 引读 不好了,鬼子往地道里扔火把、放毒气,还灌水进来啦! (有线电)没有电话,怎么通知別的村子我们要转移呢? (无线电)鬼子走了,乡亲们,下地干活喽! 2.深化理解。 (1)齐读第 8 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结合 课文内容说一说。 提示: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板书:智慧、斗志) (2)小结:冀中平原上的人民,正是
40、凭借无穷无尽的智慧和乐观顽强的斗 志,坚持了生产,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 人的奇迹。 学习活动四:运用方法,延展“奇迹” 1.总结运用 据间:如果现在要建立一个冀中地道战纪念馆,让你用 20 字简单介绍地道 战,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试一试。 (2)小结:学习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时,我们可带着问题快速默读, 借助示意图来介绍、师生合作演读,这样读书才有意思。 2.课后延伸 读一读抗目小故事鸡毛信小兵张嘎,找一找故事中的奇迹。 板书设计 8 8 冀中的地道战冀中的地道战 式样众多 出口隐蔽 防备巧妙 联络方便 奇迹 智慧 斗志 精彩片段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地道内部结构
41、复杂,难以搞清楚;还有人说冀中人 民利用地道与敌人作战的情景写得简单,给人印象不深。下面请大家一边 细读课文,一边想象地道的样子,想好了在纸上画出来。(生自读课文,画 地道示意图) 师:现在同桌互相看看示意图,如有画得不够准确的可提醒对方修改。(生 互相修改示意图) 师:(用投影出示一学生的示意图)来看看这位同学画的,你认为哪些地方 需要修改?为什么? 生:我认为地道的出口处要画一些草、荆棘,因为课文中说地道出口开在 隐蔽的地方,而他所画的出口一点也不隐蔽,这样很容易被敌人发现。 生:我认为他所画的死道里还要埋地雷,因为课文中说得很清楚,死道里 有地雷在那里等着敌人。(学生发言后,随即让其上台
42、修改) 师:下面看看屏幕演示的画面,看看与自己画的有什么出入。把自己的画 修改修改(用投影出示地道示意图,学生边看边修改) 师:地道为何这么设计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作用。 (生自读并标注) 师:谁能说说地道的作用?其他同学听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指名叙述,其他人结合课文进行评议。在叙述评议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总 结:地道口(隐蔽)很难发现;陷坑(内有“机关”)消灭敌人;警 戒洞(坚固)夫当关,万夫莫开;迷感洞(纵横交错)迷惑敌人;吊板、 沙子、枯井、暗沟(精心准备对付“三攻”) 点评: 该片段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凭借想 象,化抽象为具体,化文字为
43、画面,化静态为动态,从而以课文内容的活 化,促进了课堂教学的趣化和学生理解的深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体现了教学的创新性。 习作习作:“漫画”老师“漫画”老师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和同学交流各自喜欢的一位教师,分享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激发表 达欲望。 2.抓住人物突出的特点,用一两件具体事例来表现教师,并能在具体事例 中运用漫画的夸张手法来描写教师。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分享,并根据读者反馈积极修 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突出的特点,列举一两件具体事例,运用漫画的夸张手法来描写 自己熟悉的某一个教师。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运用漫画的夸张手法来描
44、写自己熟悉的某一个教师,突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肖像对比,初识漫画 1.玩味漫画,激发兴趣。 (1)出示漫画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这是谁的漫画形象,简要说一说推测的 依据是什么? (2)启发学生结合人物的外貌、性格、喜好等特点进行介绍。 2.即兴评价,抓住特点。 漫画里的人特点非常突出,正是因为抓住了人物的外貌、性格、喜好等某 方面的典型特点,进行放大,再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才给我们 留下了深刻印象。 学习活动二:激活思维,人物速写 1.聚焦人物,抓准特点。 (1)提问:如果要给一位教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然后请学生运用“我 要给教
45、( )的( )老师画一幅漫画”这一句式表达出来。 (2)组织小组开展交流和讨论,说一说这位教师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学 生相互评价特点是不是讲清楚了。 (3)引导学生互相补充关于这位教师的特点,重点提醒所描写的事例要符合 人物的特点。 2.浓墨重彩,写好事例。 (1)根据集体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出示速写片段,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例 1: 王老师最在意自己的发型,可他的发型真的不好看。有时候像个鸡冠,有 时候像个倒扣的鸟巢,可他却有个名言:“不管怎么样,发型不能乱”。 例 2: 美术老师长得像龙王三太子,他的头发一卷一卷的,耳朵小小的。如果穿 上铠甲,再拿上长枪,和可怕的三太子就没什么两样了。
46、 (2)小结:这两段“速写”的共同点是,都描写了人物的外貌,都使用了夸 张这一修辞手法,都是先点明特点再展开描写。 (3)学生动笔进行人物外貌速写,然后教师组织集体讨论并现场修改。 (4)小结:在作文开头进行人物外貌速写,能快速给读者留下第一印象,而 采用夸张的手法可以把鲜明的特点进一步放大,让人物形象为人所熟记。 3.聚焦片段,实践体会。 (1)展示范例。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而我也不例外而我也不例外,他就是他就是“矮冬瓜”黄“矮冬瓜”黄 老师老师。 黄老师有一张像土豆一样的凹凸不平的脸黄老师有一张像土豆一样的凹凸不平的脸,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
47、睛, 一对像芭蕉扇的耳朵一对像芭蕉扇的耳朵,还有一个甜甜圈似的大嘴巴还有一个甜甜圈似的大嘴巴,好似天生就是为搞笑好似天生就是为搞笑 而生的。而生的。 黄老师不仅长得搞笑黄老师不仅长得搞笑,语言和动作也是相当的逗语言和动作也是相当的逗。 记得黄老师刚来上课时记得黄老师刚来上课时,像个企鹅一样左摆右摇地走进教室。他这样像个企鹅一样左摆右摇地走进教室。他这样 自我介绍道自我介绍道:“我姓黄“我姓黄,你们可以叫我的别名”老师还没说完你们可以叫我的别名”老师还没说完,有一有一 个同学就说个同学就说:“小黄人“小黄人!”我们哄堂大笑。我也不甘示弱地说道”我们哄堂大笑。我也不甘示弱地说道:“印度“印度 小矮
48、人。”同小矮人。”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我这个“外号专家”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学们笑得更厉害了。我这个“外号专家”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黄老师说黄老师说:“放过你们的黄老师吧“放过你们的黄老师吧!还是叫矮冬瓜吧还是叫矮冬瓜吧!”这时我们更”这时我们更 笑得下气不接上气笑得下气不接上气,都合不拢嘴了。“矮冬瓜”黄老师说都合不拢嘴了。“矮冬瓜”黄老师说:“你们喜欢吃“你们喜欢吃 冬瓜吗冬瓜吗?”我们大声喊道”我们大声喊道:“喜欢。”“矮冬瓜”黄老师接着说道“喜欢。”“矮冬瓜”黄老师接着说道:“那“那 我建议你们把我吃掉吧我建议你们把我吃掉吧!”我们说”我们说:“但是您这个冬瓜好吃吗“但是您这个冬瓜好吃吗?”黄老师”黄老师 调侃道调侃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