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为梦奔跑在路上 文档编号:7565570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座位号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

2、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现在,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

3、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论,我们要加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选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材料二:中国考古学如要真正达到国史重建的目标,首先需要更新范式,为科技方法进入考古学形成的学科交叉提供问题导向。考古学的历史重建与文献历史有本质的区别,其研究材料的物质性决定了必须依赖自然科学手段的帮助,以提炼其中不可直观的隐形信息。而且,考古学与历史学相比,更加擅长探索环境、生业、技术、人口和社会复杂化

4、的长时段发展。对于科技考古工作者,应当熟悉和掌握当代考古学的新范式和新理论,努力为解决各种考古学难题提供关键信息。所以,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应该是协同合作的系统工程,以共同问题指导发掘、采集样本、选择分析方法,然后检验假设,构建理论模型并作出结论。考古学擅长重建的并非历史文献的那种政治史和编年史,而是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将自己组织起来,从原始游群向国家和文明社会发展的整体史。在进入历史时期之后,考古学仍然能够提供文献记载所没有的环境、人口、经济、贸易、族属等方面的背景信息。就研究人类的过去而言,考古学是历史学的一部分。而且,这门学科是人类历史99%以上时间长度唯一的信息来源。由于考古学研究的

5、对象主要是物质文化,所以它的分析方法更像自然科学,需要收集证据,做实验,提出假设,用更多的材料来检验假设,然后构建一种模式来作结论。然而,这种结论性综述或历史重建必须以人文学科的语言来表述,以重现古人的行为、思想和情感。在科技手段日益渗透到考古学各个领域之时,我们必须同步增强理论指导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对于考古学家和科技专家同等重要。就目前我国考古学的现状而言,迫切需要在问题意识上取得一致。比如,环境考古、动植物考古和同位素分析原来是在文化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操作路径,用来探讨史前期人地关系的变迁。因此,我国田野考古工作者应该重视物质文化的功能分析,超越器物分类去探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6、考古学阐释也不能再囿于起源和传播,而要重视文化变迁的内部动因。探究不同文物使用的社会价值,是考古学透物见人的第一步。要让静态的物质遗存活起来,就应该将它们放到活的有机系统中去思考和分析,了解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影响。这就是过程考古学的系统论思维,要把物质文化放到环境、技术、经济、社会、贸易和信仰等不同子系统中去观察它们动态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考古学从历时过程观察文化功能和系统的变迁,就能分辨影响文化变迁的动因,从而对社会发展作出比较可信的解释。文化历史考古学应该继续改善和发挥其类型学和地层学优势,为社会文化的功能和过程分析提供更加细致和精密的时空框架,以观察社会演变。科技考古是过程考古学的得力助

7、手,可以为环境适应、技术、经济、贸易和人口变迁提供历史重建的关键信息。古代社会的宇宙观、宗教、意识形态是难度最大的探索领域,后过程考古学在这方面的严谨探究也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民族志、历史学、艺术史、民族史研究和类比的基础之上。通过这样一种范式的更新和学科的交叉,考古学才能重建一种涵盖技术经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整体史。在当下考古学科日趋专门化的情况下,无论是有着不同专攻方向的学者还是只有基础训练的高校研究生,都要重视学科之间的沟通,避免画地为牢。理科背景出身的学者需要更加熟悉田野考古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理论,田野工作者也需要更加了解各种科技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功效,熟知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经典。这样

8、的学科训练,才能将考古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多学科交叉。这种学科交叉的目标是形成同一个研究“整体”,各学科专家相互熟悉并借助彼此的学科优势,并习惯于长期合作。这种方向既与国际的学科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又能更好地胜任中国考古学国史重建的艰巨任务。(摘编自陈淳建立历史、科技和人文整合的考古学)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在对西方文明理论进行系统论述的同时,充分肯定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世界文明起源研究的重大意义。B. 材料二指出,就研究人类过去而言,考古学是历史学的一部分,能够提供文献记载所没有的多方面的背景信息。C. 材料二提倡理科背景

9、出身的学者与田野工作者要借助彼此的学科优势进行合作,这与国际的学科发展趋势一致。D.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提出了将考古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融为一体,进行联合攻关的构想。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没有自然科学手段来帮助提炼考古学材料中不可直观的隐形信息,考古学就不能真正达到国史重建的目标。B. 考古学研究的分析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但是形成的结论性综述或历史重建只能以人文学科的语言来表述。C. 只有将物质文化放到环境、技术、社会、信仰等子系统中去观察其幼态的作用,静态物质遗存才能活起来。D. 科技考古作为后过程考古学的得力助手,可以为经济、贸易、技术

10、、人口变迁等提供历史重建的关键信息。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 考古专家通过研究四川省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器、青铜器、玉器等文物来探寻古蜀文明及其与中原文明之间的关系。B. 在血池遗址考古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利用锶同位素分析和古DNA研究的方法对祭祀坑中所用马牲进行综合研究。C. 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遗址中前朝区宫殿基址和部分附属建筑布局,为考古学家研究我国明代宫殿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D. 考古学家根据周礼“充人掌系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则系于牢,刍之三月”相关记载来研究我国古代“祀贡”制度。4.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关于“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

11、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的具体做法,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更新研究范式提炼隐形信息提供问题导向重建文献历史B. 采集证据样本进行考古实验检验相关假设建模型作结论C. 增强问题意识超越器物分类重视外部动因探究社会价值D. 重视学科沟通熟悉田野考古掌握社科理论形成研究整体5.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论述都涉及“考古”问题,但二者论述的角度和目标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放生马海勒根那我家那匹云青马其实十几年前就死掉了,这个祖父明明知道,可就是在祖父知道云青马死掉的那一天,他的脑筋出了毛病。那是十几年前,祖父要将他的老云

12、青马放生。那可是他最心爱的伙伴,生产队解体前,他一直骑着它为队里放牧,等包产到户,他舍不得这匹坐骑,用两头牛的代价换得了它。后来我们乡村土地沙化,由牧业转为农耕,作为我家唯一能犁田的牲畜,祖父不得不忍痛让云青马架犁耕田。不过,那是怎样的情形呢,说起来至今还是我们乡村的笑话云青马犁田时,祖父竟然备了另一副扛把子,自己充当另一匹马拉副犁。没有谁见过一个男人把自己当牲畜使唤的,乡人嬉笑着和我说。云青马就这样为我家效劳了二十几年,直到它老得和祖父一样走不动路。就是这样一匹马,祖父要将它送归自然去。一周之后,一身酒气的父亲终于坐着长途大巴回来了。祖父迫不及待,远远地迎上前去。父亲打着酒嗝,目光躲闪,说:

13、“一切都遵照你的话做了,我把老马放生在在锡林郭勒了”可就在那天晚上,祖父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云青马眼神哀戚,冲着他不断悲鸣。祖父看清了它的身躯,老马浑身是血,脖颈处已与身体断得只剩下一层皮。祖父的病就此落下了,无药可医,直到父亲娶妻生子。我即将出生的那天早晨,许是添丁进口的喜讯触动了祖父锈蚀的神经,他几年来第一次自己拄着拐杖下了床,一步一步挪到晨光耀眼的屋外,遮目远望了一阵子,忽然眉开眼笑起来,冲着远处呼喊:唿咧唿咧我阿爸好生奇怪,凑到他跟前问他:你这是召唤谁呢?祖父手指院外,你瞧,云青马,是云青马回来了从那天开始,那匹任谁都看不到的老马又回到我们家里,所有家人都被老爷子的魔法惊得目瞪口

14、呆。家人里,只有我自愿配合祖父,帮他老人家侍弄别人看不到的老马。祖父从小把我看大,按我父亲的话说,老爷子除了对云青马好,其次就是对我这个长孙好。不知怎么的,我对祖父也有种天生的亲近感,那种冥冥中的感觉甚至超越了血缘。而那匹不存在的云青马,或许是祖父打小把它灌输给我,以至于在我的脑海里牢牢地生根发芽,有时我竟然也能看到它的肉身,真切得连马毛都数得清。那些天里,祖父嚷嚷要云青马驮着他出门远游,我便积极为他准备。除了我,家里人只当那是疯言疯语,没人信,因为那匹老马根本不存在。我母亲心地纯善,和父亲说,不行你用摩托车驮着阿爸出去转一转吧。阿妈去世得早,他老人家为了拉扯你们几个孩子,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兴

15、许心里憋得慌呢。我父亲闻言吹胡子瞪眼:用摩托车驮他出去?你以为他是八岁的孩子吗?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来负这个责啊?母亲白了他一眼,父亲则背着手走出门去:都给我消停消停吧,这个家都够演一出戏的了。父亲说让这个家消停消停,可事与愿违。那一天早上,给田地浇了一遍水的他迟迟不见祖父起床。推门看时,只见床铺上空空如也,被褥倒是叠得整齐。父亲以为老爷子在近处转悠,房前屋后瞧了一圈,却一无所获。这时他还没有慌张,骑上摩托车四下去找,他想一个腿脚不利索的老爷子还能溜达多远,可方圆几里转遍了,仍没见祖父的身影。彼时,我就像匹青葱骏马那样,驮着祖父奔走在郁郁苍苍的群山峻岭。这里白桦黑桦参半。落叶松密密匝匝一拔冲天

16、。头顶上,游走的白云像大海般波澜汹涌,而山涧间,浩荡奔流的大河仿佛正驮运着群山。祖父张着嘴巴左瞧右望,眼睛都有点儿不够用了,祖父问我,阿斯汗,我们俩这是来到仙境了吗?我告诉老人家,这不是什么仙境,我问过路了,这是大兴安岭,越过这座山岭,我们就到草原了,那就是传说中的呼伦贝尔祖父闻听,流得满脸是泪,说:孩子,到了草原,你要找个没有人烟的地方,那里只要有河流有山谷,你把我送到那里,放生到那里就行了我笑了:爷爷,您又不是马儿,怎么可以放生呢?我是马儿,爷爷说,我就是那匹一辈子受苦受累的云青马您刚刚还说我是那匹云青马呢,爷爷。没错,阿斯汗,我是老云青马,你是小云青马,瞧,现在我们一老一小就是一对儿放生

17、马此刻,我忽然感到祖父把着我肩膀的手臂像铁钳般有力。把我放下来吧,孩子,我要自己走一走。我说:爷爷,我还是驮着您走吧,我不累。祖父不容分说,从我的后背坠爬下来:你看那天上的鹰隼,它老了,翅膀都耷拉着,可还能在天空中飞翔。我也要下来走一走,我要在这青山绿水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我看到祖父站在山岭上的腿脚忽然变得坚实,似一副鹰爪抓拿着松柏。这会儿祖父手臂一挥,将那把拐杖像丢根烧火棍那样丢下山涧,接着从喉咙里发出几声老马才有的“噗噗噜噜”声,便摆动起半瘫的身躯向前挪移。我看到祖父滑稽的奔跑姿势像极了鸭子,不由得笑了起来,我发出的笑声却是马儿的嘶鸣。咴咴我叫了几声咴咴祖父也随声附和祖父先前还迈不开步伐,跑着

18、跑着,不好使的那只蹩脚竟然也灵便起来,慢慢跟上了我,我们俩真像两匹并肩而行的马儿,鬃尾飞扬,四蹄如风,向着高高的山岭、苍翠的大地,迎着阵阵松涛,铆足了力气撒欢而去(选自请喝一碗哈图布其的酒,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云青马为我家效劳了二十几年,一辈子受苦受累,这是祖父宁可自己充当副驾,也要减轻云青马在耕田时疲劳的原因。B. 从父亲坐长途大巴回家后的神态和祖父奇怪的梦境隐约可知,云青马并没有被放生在锡林郭勒草原,可能已惨遭屠宰。C. 小说开头交代的生产队解体、牧业转农耕等历史背景以及后文出现的摩托车等新事物,反映出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D. 小说的结尾部分,

19、祖父不容分说从我的后背坠爬下来,自己在草原上奔走,表现了牧民对于山川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我”的视角讲述故事,爷孙俩非同寻常的亲近关系为后文“我”带祖父奔向草原,放生自我的情节埋下了伏笔。B. 文中画横线处的景物描写,以大自然的壮美衬托人物的内心世界,更真实地表现出这位老人亲近自然时的震撼与感动。C. 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反面形象的父亲推动了情节发展,理解祖父心愿的母亲给故事增添了温情力量。D. 小说地域色彩浓厚,以祖父和马为书写对象,二者精神通灵,具有奇幻色彩,这与百年孤独创作风格有相似之处。8. “源于现实而

20、又高于现实”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请简析本篇小说是如何实践这一原则的。9. 本文在构思上将“云青马”和祖孙二人互为参照,含有多重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赵襄子之时,以任登为中牟令。上计,言于襄子曰中牟有士曰胆胥己请见之襄子见而以为中大夫。相国曰:“意者君耳而未之目邪!为中大夫,若此其易也?非晋国之故。”襄子曰:“吾举登也,已耳而目之矣。登所举,吾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遂不复问,而以为中大夫。襄子何为?任人,则贤者毕力。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也。绝江者托

21、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释父兄与子弟,非疏之也;任庖人钓者与仇人仆虏,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犹大匠之为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訾功丈而知人数矣。故小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听,而天下知齐、秦之霸也。岂特骥远哉?夫成王霸者固有人,亡国者亦有人。桀用干辛,纣用恶来,宋用唐鞅,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节选自吕氏春秋知度)材料二: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失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夫智不足以见贤,无

22、可奈何矣;若智能见之,而强不能决,犹豫不用,而大者死亡,小者乱倾,此甚可悲哀也。以宋殇公不知孔父之贤乎?安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趋而救之者,是知其贤也。以鲁庄公不知季子之贤乎?安知疾将死,召季子而授之国政?授之国政者,是知其贤也。此二君知能见贤,而皆不能用,故宋殇公以杀死,鲁庄公以贼嗣。使宋殇蚤任孔父,鲁庄素用季子,乃将靖邻国,而况自存乎!(节选自说苑尊贤)注赵襄子,春秋末年晋国大夫,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计,全年的帐簿。小臣,商、西周初期朝廷官员,亦称“少臣”,此处指商相伊尹。孔父,春秋时宋国大臣,孔子六世祖孔父嘉。手子,春秋时鲁国政治家,鲁庄公之弟。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

23、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言于襄子A曰B中牟有士C曰D胆胥己E请F见之G襄子见H而以中大夫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绝,指横渡、穿越,与琵琶行中“冰泉冷涩弦凝绝”的“绝”意思不同。B. 俗主,文中与“舜、禹”等明君相对,是指没有什么德行和才能的平庸君主。C. 之,与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之”用法相同。D. 殇,“殇”是谥号,谥有“美谥、平谥、恶谥”之分,“殇”属于“恶谥”。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认为,君主的弊病常常在于委任了臣下官职却不放手让他做事,又与不了

24、解的人议论他,因此臣下难以发挥他的才能。B. 材料二认为,君主有发现贤臣的智慧,如果犹豫不决,不能及时任用,就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这是特别令人悲哀的事情。C. 两则材料都在讨论用人的问题,但材料一强调用人不疑,对人才要信任;材料二则强调识得人才之后,任用人才一定要及时。D. 两则材料都运用了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形象生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尊重和任用贤才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意者君耳而未之目邪!为中大夫,若此其易也?非晋国之故。(2)使宋殇蚤任孔父,鲁庄素用季子,乃将靖邻国,而况自存乎!14. 赵襄子对胆胥己没有进行实际考察就直接任用

25、,有哪些合理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李白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注九华,即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韦仲堪,李白好友,时任青阳县令。九江,这里指长江。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开篇回忆自己曾经放舟长江,遥望九华,交代了本诗的写作目的。B. 诗五、六两句写诗人欲寻同伴共游九华,故想要振臂一挥发出召唤。C. 李白在诗中运用了“云松”这一意象来隐喻友人超尘脱俗的不凡气质。D. 本诗以古风形式呈现,格律相对

26、自由,语言洗练自然,风格清新飘逸。16. 本诗“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两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发“怨”之声的缘由是:“_,_,_?”(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朗照开满鲜花的树林,恰似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尽显月夜花林之美的句子是:“_ ”。(3)高三以来,学习一直很努力的小刚总是在模考中失利,作为好朋友的你想借用古人诗句来安慰鼓励他,你会想到:“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龙文化历史悠久,

27、 A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或作为 B 的创世之神,齐名盘古;或参与了伏羲女娲的婚配,繁衍人类;或帮助黄帝打败蚩尤,一统天下;或协同大禹治理江河,泽及后世。鉴于我国神话传说与历史起源难以隔离的关系,可以说,所有的 C 、华夏儿女,都蒙受过龙的福祉。在古代社会,龙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参与者和见证物,龙的精神体现了团结凝聚的精神;同时,龙又被奉作水神,总司灵泽,因此,龙的精神又包括了造福苍生的精神。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龙逐渐由神物演变为吉祥物,有着腾飞、振奋、开拓、进取等寓意,因此,龙的精神,又增添了踔厉前行,奋发有为的内涵。中国是龙的家园,龙文化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工艺美术、建

28、筑名胜、歌舞影视,还是婚丧礼仪、服饰冠履、岁时节令,龙都占据着醒目的位置,展现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适逢龙年,作为“龙的传人”,当秉承龙的精神,弘扬纵横江天,浩然宇内的民族大气。18. 请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19.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45个字。20. “无边春色来天地,有志金龙越古今。”这副对联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 处B. 处C. 处D. 处(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自证预言是心理学上一种常见的现象,意指人会不自觉地按照已知的预言来行事, 。例如:如果你自认为不是学习的材料,

29、那么你即使有大把的时间也不会用来认真学习,因为你认为学了也不会懂,结果学习一塌糊涂,然后你对自己说: !自证预言放在管理学上还会有这样的演绎:有人对你说你跟某个下属合不来,你就会不自觉地专挑对方缺点来看,越看越不顺眼,结果大家因小事而反目,完全不能合作,预言便真地实现了。相反,假如你相信下属是能干的,你就自然会多给他机会去发挥,他即使犯错了,你也会包容,结果他也果然不负所望,成为一个出色能干的人。也就是说,你预设自己或他人是怎样的人,你的思考模式、行为都会不自觉地往符合自己预设的方向去努力,最终得出一个“符合”自己预设的结果。其实,自证预言只是一种心理现象,或者说是一种工具, ,用得不好却会给

30、自己的发展设置重重障碍。21. 下列句子中的“障碍”和“用得不好却会给自己的发展设置重重障碍”中的“障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在我国古代,长江天险的确是不可逾越的障碍。B. 路政部门明确规定公路上不准随意设置障碍物。C. 这怕是机器发生了障碍,看来你得修理一下了。D. 一知半解认知,定会成为今后学习上的障碍。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中介绍的“自证预言”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自证预言

31、”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座位号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

32、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现在,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

33、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论,我们要加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选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材料二:中国考古学如要真正达到国史重建的目标,首先需要更新范式,为科技方法进入考古学形成的学科交叉提供问题导向。考古学的历史重建与文献历史有本质的区别,其研究材料的物质性决定了必须依赖

34、自然科学手段的帮助,以提炼其中不可直观的隐形信息。而且,考古学与历史学相比,更加擅长探索环境、生业、技术、人口和社会复杂化的长时段发展。对于科技考古工作者,应当熟悉和掌握当代考古学的新范式和新理论,努力为解决各种考古学难题提供关键信息。所以,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应该是协同合作的系统工程,以共同问题指导发掘、采集样本、选择分析方法,然后检验假设,构建理论模型并作出结论。考古学擅长重建的并非历史文献的那种政治史和编年史,而是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将自己组织起来,从原始游群向国家和文明社会发展的整体史。在进入历史时期之后,考古学仍然能够提供文献记载所没有的环境、人口、经济、贸易、族属等方面的背景信息

35、。就研究人类的过去而言,考古学是历史学的一部分。而且,这门学科是人类历史99%以上时间长度唯一的信息来源。由于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物质文化,所以它的分析方法更像自然科学,需要收集证据,做实验,提出假设,用更多的材料来检验假设,然后构建一种模式来作结论。然而,这种结论性综述或历史重建必须以人文学科的语言来表述,以重现古人的行为、思想和情感。在科技手段日益渗透到考古学各个领域之时,我们必须同步增强理论指导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对于考古学家和科技专家同等重要。就目前我国考古学的现状而言,迫切需要在问题意识上取得一致。比如,环境考古、动植物考古和同位素分析原来是在文化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操作路径,用

36、来探讨史前期人地关系的变迁。因此,我国田野考古工作者应该重视物质文化的功能分析,超越器物分类去探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考古学阐释也不能再囿于起源和传播,而要重视文化变迁的内部动因。探究不同文物使用的社会价值,是考古学透物见人的第一步。要让静态的物质遗存活起来,就应该将它们放到活的有机系统中去思考和分析,了解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影响。这就是过程考古学的系统论思维,要把物质文化放到环境、技术、经济、社会、贸易和信仰等不同子系统中去观察它们动态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考古学从历时过程观察文化功能和系统的变迁,就能分辨影响文化变迁的动因,从而对社会发展作出比较可信的解释。文化历史考古学应该继续改善和发挥

37、其类型学和地层学优势,为社会文化的功能和过程分析提供更加细致和精密的时空框架,以观察社会演变。科技考古是过程考古学的得力助手,可以为环境适应、技术、经济、贸易和人口变迁提供历史重建的关键信息。古代社会的宇宙观、宗教、意识形态是难度最大的探索领域,后过程考古学在这方面的严谨探究也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民族志、历史学、艺术史、民族史研究和类比的基础之上。通过这样一种范式的更新和学科的交叉,考古学才能重建一种涵盖技术经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整体史。在当下考古学科日趋专门化的情况下,无论是有着不同专攻方向的学者还是只有基础训练的高校研究生,都要重视学科之间的沟通,避免画地为牢。理科背景出身的学者需要更加熟

38、悉田野考古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理论,田野工作者也需要更加了解各种科技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功效,熟知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经典。这样的学科训练,才能将考古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多学科交叉。这种学科交叉的目标是形成同一个研究“整体”,各学科专家相互熟悉并借助彼此的学科优势,并习惯于长期合作。这种方向既与国际的学科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又能更好地胜任中国考古学国史重建的艰巨任务。(摘编自陈淳建立历史、科技和人文整合的考古学)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在对西方文明理论进行系统论述的同时,充分肯定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世界文明起源研究的重大意义。B.

39、材料二指出,就研究人类过去而言,考古学是历史学的一部分,能够提供文献记载所没有的多方面的背景信息。C. 材料二提倡理科背景出身的学者与田野工作者要借助彼此的学科优势进行合作,这与国际的学科发展趋势一致。D.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提出了将考古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融为一体,进行联合攻关的构想。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没有自然科学手段来帮助提炼考古学材料中不可直观的隐形信息,考古学就不能真正达到国史重建的目标。B. 考古学研究的分析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但是形成的结论性综述或历史重建只能以人文学科的语言来表述。C. 只有将物质文化放到环境、技术、社会、

40、信仰等子系统中去观察其幼态的作用,静态物质遗存才能活起来。D. 科技考古作为后过程考古学的得力助手,可以为经济、贸易、技术、人口变迁等提供历史重建的关键信息。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 考古专家通过研究四川省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器、青铜器、玉器等文物来探寻古蜀文明及其与中原文明之间的关系。B. 在血池遗址考古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利用锶同位素分析和古DNA研究的方法对祭祀坑中所用马牲进行综合研究。C. 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遗址中前朝区宫殿基址和部分附属建筑的布局,为考古学家研究我国明代宫殿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D. 考古学家根据周礼“充人掌系祭祀

41、之牲牷。祀五帝,则系于牢,刍之三月”相关记载来研究我国古代“祀贡”制度。4.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关于“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的具体做法,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更新研究范式提炼隐形信息提供问题导向重建文献历史B. 采集证据样本进行考古实验检验相关假设建模型作结论C. 增强问题意识超越器物分类重视外部动因探究社会价值D. 重视学科沟通熟悉田野考古掌握社科理论形成研究整体5.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论述都涉及“考古”问题,但二者论述的角度和目标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 A 2. D 3. B 4. B 5. 材料一是从政治家的角度高屋建瓴地为新时代

42、的考古工作作宏观的理论指导;其目标是依托考古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材料二是从考古学者的角度具体分析如何将科技与考古相融合;其目标是建立历史、科技和人文整合的考古学,从而真正实现国史重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西方文明理论进行系统论述”错误,材料一重在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理论方向指导,并没有对西方文明进行系统论述。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科技考古作为后过程考古学的得力助手”错,原文观点是科技考古是“过程考古学”的得力助手。故选D。【3

4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第一段的核心观点是:要更新考古范式,充分利用科技方法协同考古工作。A.属文物考古;C.属遗址考古;D.属文献考古。三者皆为传统考古,并未与科技考古相结合。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A.依据材料二第一段梳理,错误有两处。应该先“提供问题导向”,才能指导“提炼隐形信息”。同时,“更新研究范式”的目的是进行“考古学的历史重建”,而不是“重建文献历史”。C.依据材料二第三段梳理,错误有两处。“超越器物分类”是例证中田野考古工作者在探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时的具体做法,与相关梳理不属于同一个逻辑层面。同时,考古学阐释要

44、重视的是“文化变迁的内部动因”,而不是“外部动因”。D.依据材料二第六段梳理,“熟悉田野考古”和“掌握社科理论”是针对理科背景出身的学者提出的“重视学科沟通”的要求,没有涉及针对“田野工作者”的要求,无法实现多学科融合,形成研究整体。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材料一,结合“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可知,是从政治家的角度高屋建瓴地为新时代的考古工作作宏观的理论指导;结合文章题目“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可知,其目标是依托考古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45、,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材料二,结合“考古学的历史重建与文献历史有本质的区别,其研究材料的物质性决定了必须依赖自然科学手段的帮助,以提炼其中不可直观的隐形信息”“野考古和科技考古应该是协同合作的系统工程”“我国田野考古工作者应该重视物质文化的功能分析,超越器物分类去探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科技考古是过程考古学的得力助手”可知,是从考古学者的角度具体分析如何将科技与考古相融合;结合“中国考古学如要真正达到国史重建的目标”“这样的学科训练,才能将考古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多学科交叉”可知,其目标是建立历史、科技和人文整合的考古学,从而

46、真正实现国史重建。(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放生马海勒根那我家那匹云青马其实十几年前就死掉了,这个祖父明明知道,可就是在祖父知道云青马死掉的那一天,他的脑筋出了毛病。那是十几年前,祖父要将他的老云青马放生。那可是他最心爱的伙伴,生产队解体前,他一直骑着它为队里放牧,等包产到户,他舍不得这匹坐骑,用两头牛的代价换得了它。后来我们乡村土地沙化,由牧业转为农耕,作为我家唯一能犁田的牲畜,祖父不得不忍痛让云青马架犁耕田。不过,那是怎样的情形呢,说起来至今还是我们乡村的笑话云青马犁田时,祖父竟然备了另一副扛把子,自己充当另一匹马拉副犁。没有谁见过一个男人把自己当牲

47、畜使唤的,乡人嬉笑着和我说。云青马就这样为我家效劳了二十几年,直到它老得和祖父一样走不动路。就是这样一匹马,祖父要将它送归自然去。一周之后,一身酒气的父亲终于坐着长途大巴回来了。祖父迫不及待,远远地迎上前去。父亲打着酒嗝,目光躲闪,说:“一切都遵照你的话做了,我把老马放生在在锡林郭勒了”可就在那天晚上,祖父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云青马眼神哀戚,冲着他不断悲鸣。祖父看清了它的身躯,老马浑身是血,脖颈处已与身体断得只剩下一层皮。祖父的病就此落下了,无药可医,直到父亲娶妻生子。我即将出生的那天早晨,许是添丁进口的喜讯触动了祖父锈蚀的神经,他几年来第一次自己拄着拐杖下了床,一步一步挪到晨光耀眼的屋外,遮目远望了一阵子,忽然眉开眼笑起来,冲着远处呼喊:唿咧唿咧我阿爸好生奇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各科综合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为梦奔跑在路上)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