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选修人教版选修1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课件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课件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简 介 二、社会主义 从理想到现实 的转变 一、社会主 义从空想到科 学的发展 五、新世纪新 阶段中国共产 党的旗帜 三、社会主义 是中国人民的 历史性选择 四、开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的新篇章 科学社会主 义 专题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最早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怎样产生的?为 什么社会主义曾经在空想的荒原上徘徊了 三百多年?科学社会主义是怎样创立的?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是什么? (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二)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 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三) 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由之路
2、 (四) 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走 向未来 社会主义思 想的先声 在乌托邦的 荒原上徘徊 一、科学社会 主义的产生 科学社会主义 问世的标志 1.社会主义思想的先声 空想社会主义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出现, 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希望摆脱资本主义制度、建 立美好社会的愿望,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先声。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在19世纪 达到了顶峰。当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 文。在无产阶级自觉地开展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政 治斗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进步成果,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料和有益借鉴。 2.在乌托邦的荒原上
3、徘徊 空想社会主义者之所以是空想,首先是因为他们把理性 看成现实事物的唯一裁判,把社会主义看成理性、正义的体 现,而没有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中揭示资本主义制度 的本质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在于他们仅仅把工人看成“受苦的阶级”与同情的 对象,而不是看做变革社会的真正力量,寄希望于个别开明 的统治者、富人、天才;试图通过宣传、呼吁、感化、示范 等方式,实现社会理想。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缺陷,反映了当 时历史条件的局限性。18世纪末、19世纪初,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充分发展,内在矛 盾还没有充分暴露,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 立的政治力量。随着无产阶级的成长和壮大, 随着阶级斗争的展开和激发
4、,空想社会主义 越来越失去实际意义和价值。 3.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 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重要后果之一, 就是现代产业无产阶级的形成与工人运动 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 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剩余价值 学说则揭开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 与空想社会主义根本不同,马克思和恩 格斯从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出 发,发现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 客观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运 动的必然结果;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 主义、创建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 会主义的问世。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 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 资本主义社会阶 级斗争的基本形式 二、资产阶级的灭 亡和无产阶级的胜 利是同样不可避免 的 无产阶级是资本 主义的掘墓人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反映在阶级关系 上,表现为被剥削、被压迫阶级与剥削、压迫阶级的斗争。自人类 社会分裂为阶级之后,经历了三个剥削阶级相继统治的社会,即奴 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三个社会形态中,各自存 在相互对抗的基本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社 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 2.资本主义社 会阶级斗争的
6、基本形式 理论斗争 无产阶级是 最革命的阶级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 最有前途的阶级 3.无产阶级是 资本主义的掘 墓人 三、无产阶级解放的 必由之路 建立无产阶 级政党 无产阶级 上升为统 治阶级 开展共 产主义 革命 1.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无产阶级要实现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 自己的革命政党。共产党宣言系统地论述了 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任务。共产党是无产阶级 的政党,是无产阶级一切组织中的最高组织形式, 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力量。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自觉代表者。 共产党人为无产阶级的当前目的和利益而斗争, 同时代表运动的最终目的和长远利益。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 共产党能
7、够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 向胜利,因为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能 够在斗争中逐步制定出一整套正确的战略 策略,其中最主要的是组织阶级队伍,正 确解决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等问题。 2.开展共产主义革命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 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因为在 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存在 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斗争,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资 本主义剥削制度,总是运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 化等方面的手段,特别是强大的国家机器镇压无 产阶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不能不 用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的暴力,因而一般来说, 暴力革命是大革命的普遍规律。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
8、人可以把自己的 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 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 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因为私有制是 私有观念产生和存在的基础,而私有观念则 是资产阶级维护私有制的思想武器。只有彻 底消灭私有制,彻底改变私有观念,才能彻 底消灭剥削制度,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3.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 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这里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 级专政的思想。 马克思在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时,提出了无产阶级 专政的科学概念。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
9、级差别, 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 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消灭这些社会关系 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无产阶级专政就是 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之后,必须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抵 御国外反动势力的入侵;必须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强制 性改造,剥夺剥夺者,将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生产资 料公有制;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大力发展教 育科学文化。 对共产主义社 会的设想 科学社会主义在欧 洲革命实践中发展 四、在科学社会主 义的指引下走向未 来 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在斗争中前进 1.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 根
10、据共产党宣言的设想,未来社 会将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灭阶级之 间、工业与农业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 国家也将自行消亡。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 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一个自由人的联 合体。 马克思后来进一步从共产主义社会中划分出共 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主 义。根据马克思的预见: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 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 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 手段,而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 的全面发展,社会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 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社会才能进入共产 主义高级阶
11、段。 2.科学社会主义在欧洲革命实践中发展 1848年欧洲革命的经验:农民是无产阶 级的天然同盟军,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打碎 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 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等原理。 巴黎公社会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 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斗争中前进 1864年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在第一国际 存在的整个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同各种 机会主义进行了原则性的斗争,广泛传播 了科学社会主义。1889年,成立第二国际。 第二国际的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在广泛传播 科学社会主义、推动工人运动发展等方面 曾发挥积极作用。 资本主义发展到 帝国主义阶段 “一国首先胜利” 论与十月革命 专题二、
12、社会主义 从理想到现实的转 变 社会主义在 曲折中前进 垄断是帝国主义 最根本的特征 帝国主义是腐 朽的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发展 到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是垂 死的资本主义 1.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根本的特征 20世纪初,垄断已经成为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社 会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19世纪末20世纪 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 列宁创立的帝国主义理论,深刻地揭 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特征和三大矛盾, 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的灭亡的规律。 2.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垄 断的实质决 定了其自身 的寄生性、 腐朽性 在一定程度上阻 碍了生产发展和
13、技术进步 许多资本的占 有者脱离直接 生产过程,成 为食利者阶层 出现工人贵族, 形成了资产阶 级工人政党 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劳 动脱离了物质生产领 域 2.帝国主义 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产阶级由上升的、先 进的阶级变成下降的、没落的阶级。垄断资产阶 级是走向死亡的、反动的阶级。帝国主义是开始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它为自身的灭亡和 新社会的到来创造了更为充分的社会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与资 产阶级的矛盾 帝国主义与殖民地 半殖民人民的矛盾 三大矛盾的 发展和激化 帝国主义列强 之间的矛盾 2.“一国首先胜利” 论 与十月革命 严重失衡的 资本帝国 十月革命 胜利的伟 大意
14、义 革命发生于 链条的薄弱 环节 1.严重失衡的资本帝国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 的绝对规律。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帝国 主义时代尤为突出。由此必然得出结论: 社会主义革命不可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胜利, 而是将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首先获得胜利, 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 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 2.革命发生于链条的薄弱环节 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各种矛盾加剧, 各国政治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俄国成为 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汇集点。俄国不仅形 成了革命的客观形势,而且具备了革命的 主观条件。 国家与革命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 国家学说,批判了各种机会主义言论,强 调应该打碎旧的国家
15、机器,建立无产阶级 专政,以便最终消灭阶级,过渡到无阶级 社会。 3.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 得胜利,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 全部政权转到苏维埃手中。 十月革命 胜利的伟 大意义 第一次真正由广 大劳动人民当家 作主,开辟了人 类历史的新纪元 冲破世界帝国 主义战线,建 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无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 打破了资本主 义的一统天下, 第一次使社会 主义制度变成 了活生生的现 实 鼓舞了殖民地关殖民地人 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 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 运动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和国联盟的建立 社会主义建设 的最初探索 三、社会主义在 曲折中前进
16、 社会主义从一国 到多国的发展 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 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为全 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前提条件。 1919年3月,共产国际宣告成立。 1922年12月召开的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建立了苏维埃各族人民自愿的国家联盟,即苏维 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2.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提出了社会 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苏联的工业化方针是在优先 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指导下展开的。 1927年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决议。 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宪
17、法。苏联基本上实 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使苏联和欧洲 免遭法西斯的奴役,而且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 开创了更广阔的道路。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 兴起,形成了同帝国主义体系相对峙的社会主义体 系。 专题三、社会主义是中国 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一)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 践 (三)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 立 (四)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 索 (一)资本主义道路 在中国走不通 近代中国的 百年屈辱 资本主义 道路行不 通 向西方寻求 救 国之路 的尝试 1.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 近
18、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 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面对帝国主义 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迫,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和斗争。一部中 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 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 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历史。中国 人民前仆后继的斗争,使帝国主义始终不能灭 亡中国。 2.向西方寻求救国之路的尝试 一个是求得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 一个是实现国家 富强和人民幸福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 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的先进分 子历尽千辛万苦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并进行了多次
19、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但都失败了。 3.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帝国主义不允许 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 相勾结,力量异常强 大,严重阻碍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 道路行不 通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 性和 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 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开端 中国革命 分两步走 二、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理论 和实践 中国革命的三 大法宝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资本主义道路走不 通,可以走社会主义道路。五四运动的爆发, 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转变。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出现 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
20、动指南的、 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工人阶级的政党,这是中 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 2.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 国的实际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 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 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 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两上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形态,使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 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 会主义的社会。第一步的革命已经不是一般 的
21、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中国式的、 特殊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 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分 两步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 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 势。经过新民主主义而达到社会主义,这是中 国革命发展的必由之路。 3.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中国共产党人没有照搬俄国革命 的经验,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农村 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 路,提出了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即不同阶级、阶层、政党直 至
22、民族、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 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联盟。 中国革命的历史表明,统一战线的建立、巩 固和发展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转变的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过 渡时期的总路线 (三)中国社 会主义基本制 度的确立 中国历史上最广泛、 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转变的历史条件 工人阶级处 于领导地位 在没收官僚资本基 础上建立了社会主 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 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威望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 形态领域占主导地 位 2.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 总路线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 实现国家的
23、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 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 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 客观要求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是由当 时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过渡时期总路 线的历史必然 性 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是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 也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实现社会主义 工业化的需要 3.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 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使人剥削人的 制度基本被消灭,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 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 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
24、探索中国自己 的建设道路 提出社会主义 社会矛盾学说 四、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 的探索 探索的成就、 局限和意义 1.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论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建 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走自己 的路。 2.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党的八大指出,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 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与资 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几千年来的 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严格区分、 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
25、矛盾的学说。 3.探索的成就、局限和 意义 中国正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 专题四、开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新篇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 当代中国的 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正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实际出发 1.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 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两层含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特征 我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初 级阶段,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 前提决定的。 3.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党的基本路线是 一个严密的整体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26、 (二)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 坚持基本路线 一百年不动摇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也不是社 会主义 平均主义不是社 会主义,两极分 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三)社会 主义的本质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 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 专题五、新世纪新阶段中 国共产党的旗帜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 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 (二)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三)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 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 奋斗 回应时代的呼唤 “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写在中 国共产党的旗帜上 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最新成果 进京“赶考”
27、任重道远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二)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的 本质 加强党的先进 性建设和执政 能力建设 1.进京“赶考”,任重道远 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 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 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 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 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 设的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 人民的要求。 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 执政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要 进一步解决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
28、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 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 伟大工程。 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能力 驾驭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 能力 应对国际局势 和处理国际事 务的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的能 力 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能 力 加强党的执 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要使 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 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 执政、依法执政的党,成为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 政党。 站在新的历 史起点上 科学发展观 的丰富内涵 (三)全面 落实科学发 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科学发 展观统领 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 建设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 建设创新 型国家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四)为实现共产 主义理想而奋斗 理想是人 生精神支 柱 共同理想与 最高理想的 辩证统一 共产主义 是最崇高 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