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16 2016 北京四中初一(上)期中 生 物 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分) 1 (2 分)下列各项中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阳光、土壤 B松树、流感病毒 C细菌和石头上的青苔 D孔子鸟化石和飞鸟 2 (2 分)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 ) A落叶、豌豆种子、杨树、鲨鱼 B金鱼、机器狗、水杉、人 C鹦鹉、蜂巢、草履虫、狮子 D苔藓、仙人掌、企鹅、变形虫 3 (2 分)“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 4 (2 分)下列哪项
2、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 A物种多样性 B细胞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5 (2 分)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圈的范围约在海平面以下 11000m 和海平面以上 10000m 之间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C生物圈是由全部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组成的 D生物圈是由形形色色的生物和维持生命的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条件组成的 6 (2 分)下列关于生态因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因素就是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非生物因素 B同种生物的相互影响就是指种内斗争 C生活在某一环境中的生物同时受到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
3、 D影响霉菌生活的生态因素只有温度 7 (2 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田里杂草丛生影响豆的产量草与豆苗之间的关系属于( )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8 (2 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体现的是生物间的哪种关系( ) A竞争 B捕食 C合作 D寄生 9 (2 分)下列成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 / 16 10 (2 分)下列有关生物对环境适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适应现象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B北极熊是白色的,其体色具有警示天敌的作用 C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相同的 D因为
4、生物能够适应环境,所以环境的破坏对生物的生存没有影响 11 (2 分)植被具有影响环境湿度和温度的作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的蒸腾失水能够降低空气中的温度而增大空气中的湿度 B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条件 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是有利的,也可以是有害的 D干湿计只能测定空气湿度 12 (2 分)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 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 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13 (2 分)有目的控制一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生物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之为(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1
5、4 (2 分)在“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猎物的”实验中,设计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 ) A与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进行对照 B研究响尾蛇对死的老鼠是否袭击 C起重复实验的作用 D研究响尾蛇对老鼠体温的反应 15 (2 分)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结束后,应该把用于实验的鼠妇( ) A扔到下水道中,放水冲走 B处死后扔到垃圾堆中 C放回到捕捉它的场所 D随便扔到任何一个地方 16 (2 分)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 A转换物镜时,用手扳动物镜镜头进行转换 B在高倍物镜下,一般调至平面反光镜进行观察 C在低倍物镜下看清物像后,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再调至高倍物镜
6、观察 D在高倍物镜下,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17 (2 分)有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18 (2 分)在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不动,由此可以判 断污点的位置是( ) 3 / 16 A目镜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临时装片上 19 (2 分)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要经过以下几个操作步骤,其正确顺序是( ) 调节反光镜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将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 利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7、 A B C D 20 (2 分)张兰同学要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规范的操作是( ) 将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 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解剖针展平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盖上盖玻片 A B C D 21 (2 分)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目镜 物镜 甲 15 40 乙 10 40 丙 10 10 丁 15 10 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 (2 分)水和无机盐可进入细胞,而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这主要是因为( ) A细胞壁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B细胞壁的保护作用 C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
8、出细胞的功能 D细胞核的控制作用 23 (2 分)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滴加生理盐水(0.9%)的目的是( ) A清洗细胞 B给细胞染色,方便观察 C防止细胞核死亡 D维持细胞的原有形态 24 (2 分)“猫生猫,鸭生鸭,老鼠的孩子天生会打洞”,与此现象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 25 (2 分)可以使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其中能量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大液泡 二、判断题(每题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26 (1 分)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判断对错) 4 / 16 27 (1 分)自然
9、界中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物种是不会消失的(判断对错) 28 (1 分)所有的生物都能够进行新陈代谢 (判断对错) 29 (1 分)在实验数据的收集过程中,如果几次测量结果不一致,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据记录 (判断对错) 30 (1 分)如果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应该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判断对错) 31 (1 分)北极熊、变色龙、竹节虫都能以相同的方式成功地适应它们生活的环境 (判断对错) 32 (1 分)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 (判断对错) 33 (1 分)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的原因是容易使装片里的水溢出,损坏显微镜 (判 断
10、对错) 34 (1 分)用碘液对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其目的是更清晰的看到细胞的主要结构 (判断对错) 35 (1 分)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是对环境的适应 (判断对错) 三、连线题(每线三、连线题(每线 1 分,共分,共 8 分)分) 36 (4 分)请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结果进行对应 37 (4 分)将下列细胞的结构和有关的功能进行对应 四、识图作答(共四、识图作答(共 19 分)分) 38 (5 分)如图是显微镜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请选择其中一个细胞在方框内画图,并标注处各部分结构名 称 39 (6 分)如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在内
11、中填序号,横线上写文字 (1)对光时,由反光镜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显微镜的结构有, (填序号) 光 (2)能够放大标本的结构有 和 (3)调整视野中物像清晰度的结构有 ; (4)在调焦观察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玻片标本被砸碎的现象,其原因是 5 / 16 40 (8 分)如图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在内写序号,横线上写文字) (1)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图,动物细胞的是 图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是 ;细胞的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和控 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细胞时,颜色最深的是 , 它含有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 (3
12、)人们在生活中切西瓜时会流出红色汁液,这种红色的物质主要分布在 ;此外植物细胞特有 的结构还有 五、分析说明题(共五、分析说明题(共 13 分)分) 41 (4 分)如表是某组同学进行“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相对湿度”的实验记录 不同植被 裸地 灌木丛 草坪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相对湿度/% 48 47 53 71 73 68 61 64 65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折线图,表示一天中不同地点的空气相对湿度(纵坐标表示相对湿度,每格代表 5%) 42 (9 分)某同学为了研究影响鼠妇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实验探究,研究结果记录如表,是回答下列问题 条件/时间 1 2 3 4 5 6
13、7 8 9 10 平均 照光 2 4 3 3 3 2 3 3 3 4 3 黑暗 8 6 7 7 7 8 7 7 7 6 7 (1)实验研究法的一般步骤是 (写出 6 个步骤) 6 / 16 (2)该同学针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所进行的实验研究中,可变因素是 该实验研究 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应该保持一致的条件有(至少说出三个) (3)根据该同学所测实验结果,10 只鼠妇在光下和暗处分布的平均数量分别是 和 该实验研究所 获得的结论是 7 / 16 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分) 1 【解答】A、阳光、土壤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
14、 不符合题意; B、松树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 不符合题意; C、细菌和石头上的青苔都有细胞结构,C 符合题意; D、化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飞鸟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解答】A、落叶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 A 错误; B、机器狗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 B 错误; C、蜂巢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 C 错误; D、苔藓、仙人掌、企鹅、变形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 D 正确 故选 D 3 【解答】生物的特征主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
15、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 胞构成的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说明生物具有能对外 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生物特征因此选项 A、B、D 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解答】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层主要的内涵, 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遗传 (基因) 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 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 1244 种之 多,被子植物有 3000 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 变化,不同物种(
16、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 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 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 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故选:B 5 【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 病毒等,环境包括维持生命的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 达约 10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
17、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 和岩石圈的表面,但是整个的水圈几乎都有生物存在,有时生物圈的范围也说出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 8 / 16 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可见 C 错误 故选:C 6 【解答】A、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错误; 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互助关系,如蚂蚁共同搬运菜青虫、蜜蜂共同守卫蜂巢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 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错误; C、生活在某一环境中的生物同时受到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正确; D、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影响霉菌生活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潮湿、养分和氧气等错误; 故选:C 7 【解答
18、】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草还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 导致豆苗生长缓慢,因此才有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景象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 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 故选:A 8 【解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属于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之 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 故选:B 9 【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可以改良土 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A、草木皆兵,是生物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螳螂捕蝉
19、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成语“螳螂捕蝉”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 螳螂故不符合题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 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故符合题意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解答】A、适应现象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正确; B、北极熊是白色的,其体色是保护色,错误; C、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多样的,错误; 9 / 16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错误; 故选:A 11 【解答】A、蒸腾
20、作用的意义之一是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A 正确 B、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调节气候B 正确 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有利的,而千里之堤,混于蚁穴,是不利 的一面,C 正确 D、干湿计是对环境湿度进行测量及控制的,不仅只能测定空气湿度,还能测量温度D 错误 故选:D 12 【解答】“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 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 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故选:C 13 【解答】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 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
21、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般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 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实 验法与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的本质区别是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施加了一个有影响的因素,观察法、调查法、分类 法均没有 故选:A 14 【解答】在课本探究“响尾蛇是如何追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变量是响尾蛇毒液,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 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它放走的猎物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将它与响尾蛇袭击中毒咬过老 鼠形成对照如果响尾蛇不去追踪,说明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它
22、放走的猎物如果响尾蛇去追踪, 说明响尾蛇追踪猎物与响尾蛇毒液的气味无关该实验变量是响尾蛇毒液的气味 故选:A 15 【解答】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 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因此,选项 A、B、D 均是错误的 故选:C 16 【解答】A、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在更换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不能用手扳动物镜A 错误 10 / 16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亮应该转动转化 器,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应该选择凹面镜B 错误
23、C、在显微镜的使用中过程中,应先用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在显微镜的部件中, 可以调出更清晰的物像的是细准焦螺旋所以此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C 错误; D、在显微镜的使用中过程中,显微镜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在显微镜的部件 中,可以调出更清晰的物像的是细准焦螺旋所以此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D 正确 故选:D 17 【解答】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有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 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物像应该向左上方移动,所以玻片的移动方向是右下方 故选:B 18 【解答】用
24、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 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 动就不在目镜;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故选:B 19 【解答】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然后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 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 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视野;其次是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 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
25、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 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撞坏玻片标本;然后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 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因此正确的顺序是 故选:B 20 【解答】“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
26、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 23 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因此张兰同学要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规范的操作是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将洋葱 11 / 16 鳞片叶的内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用解剖针展平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盖上盖玻片 故选:C 21 【解答】A、甲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40=600(倍) ; B、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 C、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 ; D、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 ; 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丙、100 倍,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丙
27、 故选:C 22 【解答】由分析可知:水和无机盐能进入细胞而有害物质不能进入,这主要是细胞膜的作用; 而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故选:C 23 【解答】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 0.9%的生理盐水,由于 0.9%生理盐 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 皱缩 故选:D 24 【解答】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从细胞核的结构可 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 DNA 分子,而 DNA 分子又是主要遗 传物质当遗传物
28、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所以,细胞核是遗传物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细胞核中的 DNA 上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包含了指导、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 命大厦的蓝图,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故选:C 25 【解答】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不符合题意 B、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呼吸作用使细胞内有 机物分解和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利用,符合题意 C、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不符合题意 D、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
29、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 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不符合题意 12 / 16 故选:B 二、判断题(每题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26 【解答】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因此,命题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27 【解答】生物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生物灭绝的速度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 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30、,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人口 快速增长破坏或改变了野生动物栖息地,过度利用生物资源会加速生物灭绝的速度,如人类的滥砍滥伐,导致森林 被破坏,对皮毛、豹骨的需求,使其数量直线下降,1972 年始,台湾雪豹不再存在;而生长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 塔山等地区的高鼻羚羊也再无踪影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28 【解答】 (1)新陈代谢概念:活细胞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 (2)新陈代谢实质:生物体与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3)新陈代谢意义: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命现象的根本特征 故所有的生物都能够进行新陈代谢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
31、9 【解答】出现几次测量实验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制定计划时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来进一 步探究,也可以采用取平均值的方法,但不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据记录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0 【解答】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时所得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假设不一样,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这时要 对实验的设置和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多做几次实验,若实验结果仍然与预期的或者与课本知 识不一致,此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相关知识提出质疑 实验数据是实际测量出来的,不能随便修改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1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
32、,具有保护色的动物 13 / 16 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如北极熊、变色龙与环境颜色一致,是保护色 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 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如竹节虫看起来像竹枝,是动物的防御行为 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 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有些动物如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 属于警戒色;胡蜂是警戒色 因此北极熊、变色龙、竹节虫都能以相同的方式成功地适应它们生活的环境
33、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2 【解答】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分类等: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 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 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 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34、调查过程 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 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4)分类: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 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3 【解答】因为临时装片与永久封片的主要区别就是临时装片通过水封形成装片,而永久封片使用树脂封片,不 论显微镜怎么向后倾斜,永久封片都不会有水的溢出;但是制作的临时装片,由于制作时滴水、染色等过程会有很 多的水,如果倾斜显微镜,水就会顺着溢出来,污染载物台或者试验台,影响观察 故答案为
35、: 34 【解答】口腔上皮细胞颜色很浅,不染色在显微镜下看不太清;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就要用碘液染色碘液 是碱性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细胞核内的核酸可以被碱性染液染成深色,便于观察细 胞的结构故答案为: 35 【解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例如:虫媒花一般都是 14 / 16 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于风媒传粉;鱼的身体呈流 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这些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和白熊,毛是纯白色的,与 冰天雪地的环境色彩协调一致,这有利于它们捕猎动物和逃
36、避敌害等等因此这说明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一种改良的玉米新品种可以在盐碱地生长,并对盐碱地有改良作用,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此题中生活在沙漠中 的植物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是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人在寒冷环境 中直打哆嗦,可以产生较多的热量,避免冻伤,因此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 故答案为: 三、三、 【解答】哈维 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1628 年发 表著作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 ,阐明血液循环理论1651 年发表论动物的生殖 达尔文 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
37、,他提出了生物 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著有物种起源一书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041881 年)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1810 一 1882 年)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具有重 要意义的细胞学说该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汉森和克里克 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 x 射线衍射1951 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 就是揭开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 x 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 DNA 的精确模型 故答案为: 37 【解答】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38、叶绿体是光合作 用的场所,在叶绿体里制造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 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是细胞进行 呼吸作用的场所 故答案为: 四、识图作答(共四、识图作答(共 19 分)分) 38 【解答】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洋葱表皮细胞无叶绿体,如 图: 15 / 16 故答案为:如上图 39 【解答】 (1)反光镜可以反射光,光沿直线传播,光线依次经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到 达观察者眼内对光时,由反光镜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显微
39、镜的结构是(填序号) :光线()()() ()() (2)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能够放大标本的 结构有目镜和物镜 (3)图 1 中是粗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升降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可较小的调节镜筒的升降范围,使物 象更清晰二者都可调节物象清晰度 (4)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和载玻片,避免物镜碰破玻片标本 故答案为: (1);(2)目镜;物镜(3)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4)下降镜筒时,眼睛没有注视物镜和载玻片 40 【解答】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植物细胞有而动 物细
40、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甲图所示是动物细胞,乙图所示是植物细胞 (2)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进行细胞活动的场所具有保 护作用和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 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细胞时”,颜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它含有遗传物质(或染色体、或 DNA) , 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液泡、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切西瓜时会流出红色的汁液”,这种红色的物质是细胞液,主要分布在液泡内,
41、“这种结构是动物细胞没有的,除此之外”,细胞壁和叶绿体也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 故答案为: (1)乙;甲(2)细胞质;细细胞膜;细胞核;遗传物质(3)液泡;细胞壁和叶绿体 五、分析说明题(共五、分析说明题(共 13 分)分) 16 / 16 41 【解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先在坐标中确定裸地的三个点: (48 早) 、 (47 中) 、 (53 晚)然后用直线顺次连 接,就是裸地的空气湿度变化折线图;再确定灌木丛的三个点(71 早) 、 (73 中) 、 (68 晚) ,草坪的三个点(61 早) 、 (64 中) 、 (65 晚) ,分别用直线顺次连接就分别形成了草地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变化折线图如图
42、: 故答案为:如上图 42 【解答】 (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 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 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科学探 究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几个重要步骤 (2)科学探究中提出的问题有具有针对性,该探究是针对鼠妇见照光和黑暗,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
43、问题:光对鼠 妇的生活有影响吗?根据探究中提出的问题,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可以作出假设,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该 探究的变量是光,要以光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在实验设置中就要以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形成对照实验该实 验研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应该保持一致的条件有光照的有无;温度、湿度、容器的特性等 (3)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要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尽量避免实验偶然性分析该实验的实验数 据可知: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大大多于明亮处的,10 只鼠妇在光照下和黑暗处分布的平均数量分别是 3 只和 7 只由 于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大大多于明亮处的,因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鼠妇会喜欢阴暗的环境 故答案为: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光照的有无;温度、湿度、容器的特性等 (3)3;7;鼠妇喜欢黑暗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