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5 大自然的语言课题大自然的语言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见课本P28教学目标1.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说明的条理性。2.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教学难点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教 学 过 程备 注 一、情境设计,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
2、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二、走进课文,探索新知【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介绍背景1963年,竺可桢的物候学一书出版在即,为了迅速普及这门学科知识,作者写了一部以介绍物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读物。同年,科学大众第1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文章,署名即为竺可桢。篇尾编者注明:“本刊根据作者尚未出版的知识丛书之一物候学摘编”,原文约4900字,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一个小标题。“大自然的语言”是原文的第一个小标题。【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边读边画出每小节的中心句。
3、2划分段落,归纳部分大意。师生交流: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重点探究】1.投影出示思考题:思考题一: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点拨】草木荣枯、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便表现出的反应。思考题二: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点拨】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古今差异。思考题三:四个影响因素在文中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4、点拨】四个因素不能调换。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思考题四: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点拨】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更肿,而
5、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对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2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合作探究。3师生共同讨论并归纳:(1)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在哪里。教师点拨: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方法的运用。运
6、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唯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2)“北京的物候记录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这句话中“左右”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教师点拨:文不能去掉,“左右”一词表示约数,比“十天”稍多或稍少,若去掉了,就成了刚好十天,不太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体会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北京的物候记
7、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教师点拨: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教师点拨: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教师点拨: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写作手法】1课文开头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不能删去?学生讨论后回答
8、。明确:引导学生学习引用名言作为全文开头的写法。开头两段用了引用名言的写法。所引的两句古代名言,在全文中起了提出中心论点、充当论据的作用,并使开头显得新鲜活泼,所以不能删去。2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明确: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2)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3)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更加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
9、篇中众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品味语言】1.说明条理性强。本文谋篇布局很讲究条理性。课文从具体现象入手,清晰而有条理地说明了有关物候学各个方面的知识。文章一开始从自然现象入手,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接着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并号召人们要加强物候观测。在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作者用了“首先”“第二个”“第三个”“此外”等词语,使文章显得条理分明,既体现了说明的条理性,又体现了说明的科学性。2.语言生动而准确。课文第一段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使用拟人
10、、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利用生动形象而又专业性的语言和诗情画意的描写,给物候下定义,更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如“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一概而论,措辞严谨。说明时还列出了精确的数字,举出了确切的例子,并加以比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实质特点的一种文体。写说明文应依照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条理性。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的是物候学的知识,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请同学们阅读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利用课文所学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
11、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文理解: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教师提问:这首诗体现了课文中影响武侯的第几个因素?学生积极思考,鼓励踊跃发言。板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描述物候现象大自然的语言 作出科学解释 逻辑顺序追究因果关系 阐述研究意义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题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见课本P33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2.
12、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作者作品,把握文章阐述事理的方法,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教学难点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色。教 学 过 程备 注 恐龙无处不在 一、情境设计,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两篇,看看他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基础知识】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曾获代表科幻世界最高
13、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背景资料: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它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奇”。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二、走进课文,探索新知1.初读课文,梳理主要内容和行文展开的顺序。全文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科学观点,引出说明内容
14、。第二部分(第2、3段):指出恐龙化石遍布于世界各地这一科学事实。第三部分(第4、5段):指出南极的恐龙化石不可能是迁徙的结果。第四部分(第6、7段):通过逻辑推理,指出恐龙化石的出现说明了大陆在漂移。第五部分(第812段):进一步介绍板块理论,说明这一理论解释了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六部分(第1315段):再次聚焦远古时期南极的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前文推断的正确性,并说明其普遍意义。通过梳理主要内容,使学生意识到文章是以逻辑顺序展开的。2.再读课文,聚焦“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观点。提问:这篇短文在哪两个科学领域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是如何联系的?古生物学恐龙化石的分布板块构
15、造理论提示学生注意两个时间点:2.25亿年前,当时全球的陆地形成“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同时,恐龙已经出现并且“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2亿年前,泛大陆又开始分裂。这两个时间点表明恐龙的出现和全球分部早于泛大陆的分裂,从而使文章在两个领域之间建立的联系在逻辑上得以成立,体现了作者科学推论的严密性。【延伸拓展】搜集“大陆漂移”的其他例证,写成小短文,相互交流。被压扁的沙子【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梳理主要内容和行文展开的顺序。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提出“撞击说”和“火山说”两种观点。第二部分(第517段):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分析,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
16、说”。通过梳理主要内容,使学生意识到文章是以逻辑顺序展开的。2.再读课文。提问:本文对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种科学假说?假说一:“撞击说”。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毁灭性的撞击,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假说二:“火山说”。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使得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提问:本文说明了什么问题?表面上:被压扁的沙子 实际上: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提问:文章开头为什么要提9年来科学家们对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用科学家们对恐龙灭绝问题的争论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恐龙灭绝的原因。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问: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撞击说”和
17、“火山说”。撞击说: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进入平流层的尘埃使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火山说: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致使地球生物大量灭绝。提问:作者认为哪种学说是正确的的?他是如何证明的?作者认为撞击说是正确的。科学实验:二氧化硅处在超高压下会变成斯石英。斯石英在850的温度下加热30分钟,会变成普通的沙子。事实证明:在某些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撞击的地区发现了斯石英。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严密推理。【思考探究】1.两篇短文都提到了恐
18、龙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具体分析。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的正确;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成了证据。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2.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第一篇中,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个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第二篇,恐龙的灭绝成为了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恐龙无处不有列
19、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作比较。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的区别。说明角度: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
20、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两篇文章层层推进,逻辑链条严密,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对于事理说明文以讲“理”为主,注重逻辑性的特点,学生在本课可继续深化。 你还知道多少“恐龙”的知识?请写一写你心中的恐龙是什么样子。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板书设计恐龙无处不有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板块运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被压扁的沙子被压扁的沙子 撞击说恐龙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 肯定“撞击说” 否定“火山说” 结论:恐龙灭绝是因为撞击 7 大雁归来课题大雁归来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见课本P39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理解说明
21、顺序。2.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3.热爱自然,尊重生命。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的抒情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情境设计,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共同欣赏文章富有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语言吧。(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出版作品大部分是有关
22、科学和技术的题材。代表作沙乡年鉴记录了贫瘠荒凉的沙乡农场一年四季的物候风景、生活趣事,细致描摹了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思考。 二、走进课文,探索新知1.初读课文,提取主要信息,概述“大雁归来”的旅程。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应明确大雁归来的时间、旅程远近、栖息地、组队、觅食、“集会”与鸣叫等细节,分类整理,班组交流。2.品味语言,感悟情怀。感悟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平等对待自然界生命的情怀,激发对自然的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可结合对语言的品味进行。(1)抓住“人”与“雁”的关系,从本文对大雁“人格化”的写法入手感悟。文中多次出现“我们的
23、大雁”“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集会”等提法,可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这样称呼大雁,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再结合文中将大雁人格化的语句,如前几段中的: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再深入体会,作者这样写,赋予大雁以人的性情,体现了什么倾向?明确:作者对大雁怀着深挚的感情,将其视作“我们”中的一员
24、,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的平等成员。(2)品味细腻的描写。文中还有很多细腻的描写,字里行间也洋溢着作者对大雁、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找出来细细品味。如: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延伸拓展】本环节旨在通过延伸性的活动,将学生感悟到对自然的情感进一步内化,形式不拘。如:(1)了解大雁,制作“大雁档案”。搜集整理与大雁相关的知识,如大雁的分类、体貌、习性等生物学知识,大雁作为文学形象,等等,结合图
25、片与视频,制作“大雁档案”。(2)了解“爱鸟者”,尝试做个“爱鸟者”。对鸟类的喜爱在人类文明史上源远流长,作为“爱鸟者”的一种系统的活动,“观鸟”则是近代以来兴起的。许多热爱自然、喜爱鸟类的人们,定期到野外观察鸟儿,记录它们的活动,绘制或拍摄它们的图片,以这种活动增进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拉近了人类与鸟儿的距离。可以介绍相关的知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还可以学习本篇作者的做法,写一写“观察手记”。(3)阅读沙乡年鉴。本文主要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呼吁人们尊重生命,保护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谐相处。 搜集整理关于“大雁”
26、的诗句,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大雁归来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大雁鸣叫 对大雁的喜爱,保护动物,热爱自然 大雁迁徙8 时间的脚印课题时间的脚印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见课本P43教学目标1.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3.品味语言,体会生动的写法。教学重点1.了解岩石记录时间(历史)的相关知识,掌握本文说明顺序中的说明顺序。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教学难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情境设计,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个人密切相
27、关,但它看不到、触不着。那么用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跟随作者去探寻时间的踪迹!(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二、走进课文,探索新知【基础知识】陶世龙,1929年生于四川安岳,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52年参与创建北京地质学院,此后长期在该校工作。从1949年开始在业余时间从事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写作及编辑工作;1978年后又参与了科普创作理论的探讨,并从事科学与历史文化的研究。著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我们居住的星球谈天说地时间的脚印变幻多彩的地球等科普读物。背景资料: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事理说明文。它所追踪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们的日常
28、生活中,而在岩石上。这些岩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变化和生成,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留下了时间的印迹。 【探索新知】1.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首先提出“时间”的概念。第二部分(第529段):文章主体部分,这部分先讲非生物的地质现象,主要是岩石的侵蚀、瓦解、搬运、沉积和新生(第521段),接着讲其他几种情况(第2225段),最后讲化石(第2629段)。第三部分(第30、31段):文章末尾,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的意义。(2)在划分层次时,要抓住独句段和其他起承接过渡作用的语句,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可以班组讨论,提出几种不同划分,经谈论得出一致结论。(3)理
29、清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理解说明的顺序。可以补充一些例子,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例子如果加入到文中,放在哪些位置比较适宜?(教师要有充分准备,对所补充的例子深入理解。)2.针对重点提问,理解文章内容。文章举出了不少例子,可以补充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可以选择若干问题点,引发学生思考,如:文章讲岩石的破坏,提出了哪些因素?(第914段)为什么地壳下沉,使得有些砾岩的组成成分是外层细、内层粗?(第23段)还有一些学生在课上可能一时无法回答,可布置课下自主探究,如:为什么气候炎热时期生成的石头往往是红色,寒冷时期生成的石头往往是灰黑色?(第25段)为什么寒武纪前形成了很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形成了
30、很多煤矿?地质年代是怎么划分的?各有什么特征?(第31段)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深入理解课文。3.品析拟人化的语言。可以举出一两处例子,让学生自主圈点勾画,找出其他的例子,班级或小组讨论,谈谈这样写的好处。还可以深入思考:本文的拟人手法,与大雁归来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本文的拟人写法,主要是使得语言生动活泼;大雁归来的拟人化写法,除生动形象外,还寓有深厚的情感。)【问题探究】1.文章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是否偏离了主旨?明确:从作者的思路看,这一段是插说,由前面谈到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再
31、从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这样分析,就不能说这一段偏离了主旨。从相反的思路看,因为上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办法记录时间,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这里说,不必在后面提及。另外,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接下一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在行文上也很自然紧凑。对这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2.本文有许多运用拟人化写法的语句,如何理解它们的作用?明确:文章里这样的语句很多,如“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起,
32、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这种写法,一是拉近了对象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来亲切有味;二是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得所写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更鲜明强烈的印象。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艺性事理说明文。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作者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岩石记录时间的特异功能,并说明地球上还有更丰富的记录,号召读者去探求。 本文开篇引用高士其的诗句,引出说明对象。请你也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写一个说明片段。板书设计时间的脚印岩石:因阳光、严寒、风雨、人类、动植物等因素变成沙粒 时间的脚印沙粒:经几千年、几万年的沉积又变成岩石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