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中考历史读背要点建议知识清单一、关于选择题尊重材料文本、整体感知主旨,切忌断章取义、杜绝凭空臆断。首先要读懂材料,明确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既要整体感知又要抓住利于理解和解题的核心句子和词汇;其次要善于将材料的内容和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衔接;然后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最佳选项:选项和题干的吻合度一定放在第一位考虑。二、关于材料题1.根据材料,指出/简述一般情况下从材料中可照抄找到答案,比较简单,有时也用概括表达如趋势、特征用关键词、句概括。2.根据材料,概括/归纳在材料中找关键词,不能原文照抄,可摘抄,或跳着抄。3.根据材料,分析答案至少两点,要从多角度分析,如政治、经济
2、、思想、外交或从国内、国外、内因、外因分析。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理由一定要有相关史实+结论,史论结合。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找材料与课本的联系点,依据材料十课本相关知识回答。6.综合以上材料回答找出材料与材料的联系点,围绕的共同中心回答。三、关于答题细节:答案序列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1.严格按照设问顺序答题。2.填图答题卡时,确保试卷与答题卡题号的一致性。3.专有名词必须特别注意书写规范,严禁简写;所有答案必须完整规范、表达无歧义。4.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杜绝错别字。5.关注赋分,组织答案。6.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的语言,尽量使用课本或材料语言,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
3、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语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更不能凭借自己的臆想组织答案。务必尊重文本。7.合理分配时间。四、关于开放性试题中国古代王朝1.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2.结束分裂重新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西晋、隋朝、元朝。3.认识:(1)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2)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3)中国古代疆域逐步扩大,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4)阶级社会中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中国古代政治1.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弱化,中央权力不
4、断加强;相权不断弱化直至废除,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融合;有利于集中力量,组织发展社会经济。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影响:绝对的君主专制,极易导致君主决策严重失误和暴政产生;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约着民主思想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近代中国发展严重落后。中国古代经济1.古代经济格局演变的趋势: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的经济重心;魏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大规模开发,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2.影响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劳动力的增加(人口的增
5、长)、自然条件、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的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统治者的政策调整、社会环境(是否安定)。3.中国古代盛世出现的原因: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制度创新、民族关系融洽(开明的民族关系、民族交融)、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统治者适时调整政策、统治者个人素质的优秀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1.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方式:武力(战争)、联姻(通婚)、会盟、设立机构管理、册封宗教领袖、平定叛乱、制定法律管理、妥善安置回归民族等。2.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民族交融、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友好往来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认识:(1)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6、;(2)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友好往来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3)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4.历代中央政府管理边疆地区的启示:新疆、西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5.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良好的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国家的安定统一,是进一步促进民族交往、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必要因素。中国古代对外交往1
7、.古代中外交往交流的特点:(1)政策: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趋势);(2)交通:由陆路为主走向海陆并举,到海路为主;(3)形式:交往以和平为主,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4)内容: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2.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和影响的启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国家强盛;闭关锁国会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国与各国之间的联系;要立足国情,不断开拓创新。中外文化1.中国文化(文明)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而且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当
8、今社会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发展、创新。3.中外文化交流: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应主动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并结合国情改造提高等。【近现代中国外交1.旧中国外交给我们的启示:(I)落后就要挨打,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国家必须发展强大,才能在外交上取得丰硕成果:(2)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3)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坚持和平与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外交关系发展
9、的启示:(1)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4)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5)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新旧民主革命对比的启示(近代化探索的启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社会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中国近代化只有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先进阶级的领导下,要依据本国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才能取得成功(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要实事求是、科学决策)。国共两党
10、关系的认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两党合则国兴,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国共两党合作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裂则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制定政策应该遵循的原则要符合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要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关注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国继续努力的方面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上:坚持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科教上:坚持科技创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思想文化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
11、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外交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展开多边外交等。【对中美关系的认识(新时期应如何促进中美关系和谐发展)双方应积极对话,搁置争议,积极发展友好关系,扩大共同利益。双方要加强经贸与文化交流,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积极商合作)。双方应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理解和尊重,互不干涉内政,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双方应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等。工业革命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要大力发展科技,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注意趋利避害。发展科技的同时要保护环境,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
12、是全人类的灾难,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我们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国家间应当加强合作减少对抗,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国与国之间应该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国家间的对抗只能带来战争和灾难,合作对话才会实现双赢甚至多赢。【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发展经济要遵循客观规律。制定政策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要立足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不断改革,勇于创新(要坚持改革开放),灵活应用各种手段。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举措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主动参
13、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产业,提高竞争能力。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根据国情制定政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引进国外投资和技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世界各国(中国)应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措施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主动参与国际事务,与其他国家积极对话,减少争议(缓和矛盾)。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走和平发展之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国际政治新秩序)。根据国际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应对生态与人口问题的有效策略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全球治理。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