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8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764838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8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8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8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8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8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考纲展示 考情回顾 备考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 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0 年:万隆会议; 2019 年: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2018 年:新 中国的外交政策、日 内瓦会议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主 要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外交史。 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 积极开展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 走向世 界舞台。 20 世纪 70 年代, 中美都面临苏联的威胁, 中国领导人抓住机会, 促 成外交突破。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召开后, 中国进 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时期, 外交战线的任 务是为改革开放创造良 好的国际环境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 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和中日邦

2、交正常化 2019 年:中美建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 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 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2019 年:上海合作组 织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基础知识填充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1)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政策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建立新的平等外交。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 “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成果 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中国已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 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3、首次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3)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1954 年) 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意义: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2)万隆会议(1955 年) 成果: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形成了“万隆精神”。 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推动了“万隆精神”的形成。 学考真题对练 1(2020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1955 年, 人民日报指出: “中国代表团参加会 议目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

4、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 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该“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联合国大会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B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55 年”和“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目的是来求同而 不是来立异的”,与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一致,故 B 项正 确;日内瓦会议是 1954 年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而召开的会议,故 A 项错误;1971 年之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当局占据,故 C 项错误;第一次不 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于 1961 年,故 D 项错误。 2(2019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20

5、 世纪 50 年代,中国提出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 题的基本准则是( ) A “独立自主” 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边倒” C 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2018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 国际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C日内瓦会议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C 1954 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国 际会议。 4(2018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 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

6、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 问题。这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 “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求同存异”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 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故本题选 B 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三大政策”相比突出的进步性 (1)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 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特点。 (2)从影响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 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3)从外交政

7、策的实质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 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最新模拟快练 11949 年 10 月,新中国先后与苏联等九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 表明我国在外交上实行的方针是( ) A “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求同存异” A “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便于 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 处于孤立地位,故 A 项正确。 2 (2020 深圳学考模拟)周恩来曾指出: “它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 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地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

8、欢 迎。”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另起炉灶” B“求同存异”方针 C “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1954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 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2020 珠海学考模拟)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 同存异”的方针。该国际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C 195

9、5 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上,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 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尊重中国在东三省之完全主权及领土的完整;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 公民投票证实其独立的愿望,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之独立;中苏共管中长铁路 30 年,旅顺为共享海军基地 30 年,大连为自由港;日本投降后最迟三个月内苏军全 部撤出东三省等。条约有效期为 30 年。 摘编自 1945 年 8 月 14 日中华民国政府 与苏联政府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材料二 “1945年8月14日苏联与中国国民党政府缔结的各项条约及协定均 失去其效力。”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

10、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 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 “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 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 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 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 “双方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 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 ” 关于中国中长铁路、旅顺口和大连问题,双方达成协议:苏方不迟于 1952 年 末将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及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国政府;苏方不迟于 1952 年末从旅顺口撤回其驻军; 苏方保证将大连的行政管理权完全交予中国政府

11、。 摘编自 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相关协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50 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50 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特 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950 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 订对新中国的影响。 答案 (1)背景: 新中国成立; 美苏“冷战”; 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 中 苏友好同盟条约部分条款危害中国权益。 (2)特点: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一边倒”“另起炉灶”;废除不平等条约, 收回权益过程有缓冲期。 (3)影响: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12、;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巩固新 生政权;促进新中国经济恢复与发展。 开创外交新局面 基础知识填充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2)经过: 1971 年 10 月 25 日, 第 26 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 同要求。 (2)过程 1971 年 4 月的“乒乓

13、外交”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1972 年, 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 年 1 月 1 日,两国正式建交。 3中日建交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 (2)过程:1972 年 9 月,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实现中日 邦交正常化。 (3)影响:中美关系的缓和以及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国际上 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 3 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14、 2001 年在上海签署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 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学考真题对练 1(2019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 而且有助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中美建交是在( ) A1949 年 B1971 年 C1972 年 D1979 年 D 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2 (2019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为了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 俄等六国在 2001 年成立了( )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 C 2001 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 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

15、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全面掌握开创外交新局面 (1)一个中心:开创外交新局面。 (2)两个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关系取得了突破、 改革开放新时期外交政策 进行了调整。 (3)三大外交突破表现: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建交。 (4)三大外交政策调整: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地区性国际组 织的外交活动、发展睦邻友好关系。(5)四个特点 基本特点: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外交政策的立足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外交的重要基石:重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经历了从重意识形态到重国家利益,由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

16、变。 最新模拟快练 1(2020 广州学考模拟)1971 年 10 月 25 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不得不承认: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 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中美正式建交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B 1971 年第 26 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是 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故本题选 B 项。 2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其中,推动 10 多个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中苏建交 B日内瓦会议 C万

17、隆会议 D尼克松访华 D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上海公报 ,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推动了 10 多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 系。 3(2020 佛山学考模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 景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 C 1961 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20 世纪 50 年代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美苏并未放弃霸权主 义,中国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外交政策的目标,故选 B 项。 420

18、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在加强同联合国关系的同时,与全球性国际组 织如 WTO 以及地区性组织和会议如欧盟等加强了联系, 对第三世界的一些组织如 不结盟运动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还加入了一系列国际多边条约机制。材料反映了 新时期中国( ) A“一边倒”的方针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不结盟政策 D多边外交活动 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并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 讲求实效、共同发展”四项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 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

19、 省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 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 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72 年) 材料二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 迅速增长,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并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严重 威胁中国安全;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

20、料一,指出中美关系的焦点及美国的承诺。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答案 (1)焦点:台湾问题。 承诺:一个中国;从台湾撤军。 (2)原因: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霸权地位削弱;苏联威胁中 国安全;中国需要解决台湾问题;长期对抗使中国与西方外交基本隔绝。 (3)意义:有利于打破中国外交孤立的僵局;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言之 有理即可) 一、选择题 1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新 中国初期的外交原则是( ) A不结盟 B和平共处 C “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 D “独

21、立自主”与材料“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 别人打中国牌”相符,故 D 项正确。 21950 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 ,其中规定对“帝国主 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 体现的外交思想是( ) A “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不结盟” B A 项“一边倒”是指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符合题意,排除;C 项“另起炉灶”是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 D 项出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B 项“打扫 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符合题意。 3(2020 东莞学考模拟)1950 年,英国

22、政府认为,承认新中国虽不是保护英国 在华利益的“灵丹妙药”,但至少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 “如果不与这 个政府建立关系,我们就不能对它将来的发展施加影响” 。当时英国的对华认识 ( ) A反映出中英双方的战争危机消失 B反映出新中国不承认旧的中英关系 C没有预料到新中国会倒向苏联一边 D与美国的对华政策高度一致 B A 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到印证; 中国当时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C 项说法不符 合史实;美国对华政策是孤立、封锁,不承认新中国,与材料内容不符,D 项错 误。 4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明确提出, “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 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

23、例外,骑墙是不行的, 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下列各项体现该理念的是( ) A不结盟 B开展多边外交 C “一边倒” D改善中日关系 C “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题干强调的是倒向一边,故本题 选 C 项。 5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战线不断取得新突破。其中,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 走向成熟,至今仍被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 ) A “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 外交政策的成熟。 6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促进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24、A日内瓦 B莫斯科 C万隆 D北京 C 1955 年亚非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 7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 罗慕洛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 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是因为周恩来主张( ) A和平共处不称霸 B求同存异谋发展 C加强团结不结盟 D区域互利求合作 B 根据材料“万隆会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一些国家攻击共产主义 是独裁,是新殖民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的言论,周总理明确表 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赢得了 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B 项符合题意。 81971 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市时,沿途不少

25、行人高兴 地互相转告:“中国来的!中国来的!”不少人招呼说:“欢迎、欢迎!”并挥 帽致意。此次中国代表团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亚非会议 B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C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DAPEC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 根据题干的时间“1971 年”可知中国代表团参加的是第 26 届联合国大 会,故 C 项正确;亚非会议是 1955 年召开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是 1961 年 召开的,中国并未参加,APEC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 2001 年召开的,故 A、 B、D 三项均不符合题干时间。 9 (2020 中山学考模拟)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国民党代表

26、离开会 场。这件事可以说明( ) A中国正式成为联合国成员国 B西方国家分裂中国的阴谋破产 C中苏两国结盟的政治影响深远 D和平共处原则得到国际上认可 B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1971 年应为重返联合国,故 A 项错误;由 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 团所占据,中国坚决反对西方国家“两个中国”提案,据材料“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国民党代表离开会场”意味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分裂中国的阴谋 破产,故 B 项正确;1971 年中苏关系早已恶化,故 C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和平共 处原则,故 D 项错误。 10 1971 年, 毛泽东

27、主席在接见参加第 26 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领导时说: “中 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 众了!”材料表明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重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的缓和 B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C 材料中“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强调第三世界的作用,故 C 项正 确。 111971 年,尼克松总统透露,他本人接受了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邀请。 这一声明震惊了国际社会,对日本的震动尤为强烈。随后, “尼克松震动”在中美 外交上的重大突破是( )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美利益完全趋同 D中苏的关系开

28、始破裂 B 1972 年 2 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21972 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 始了”,其准确含义是( ) A中美两国的矛盾开始消失 B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提高 C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D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访问中国,发表中美上海公报 ,中美两国 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由敌对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 ) A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 B反对霸权主义,维

29、护世界和平 C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D联合美国对抗苏联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外交策略主要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 和平,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420 世纪 80 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 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 A苏联已经解体 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B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东欧和苏联政局动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前所未 有的困难,邓小平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是为了减少国际 压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15(2020 江

30、门学考模拟)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 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 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 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 A实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实行不结盟政策 D 外交战略的“转变”是指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我国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故选 D 项。 16领导人之间的会面与新中国外交政策密切相关。 从毛泽东会见斯大林到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再到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表明( ) 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B “冷战”

31、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C中国政府始终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D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会见斯大林, 与苏联亲密合作, 以打破美国的封锁, 争取苏联的帮助建设新中国;1972 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当时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 于守势,且中苏关系已经破裂,此举更多为了对抗苏联;1989 年中苏领导人会面, 中苏重归于好。这三次会面均说明,不同时期国际形势不同,我国的外交政策也 随之调整,故 D 项正确。 17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理事会上指出:“中方愿继续与 各方一道,发扬上海精神不忘初心,携手前行。 ”材料中的“上海精神”( ) A

32、推动了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合作 B促进了亚洲国家矛盾的解决 C说明中国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 D体现了我国的多边外交理念 D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涉及欧亚国家, “上海精神”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 与欧亚成员国的合作,故 A 项错误;“上海精神”有利于欧亚各成员国之间协调 相互间的矛盾,并非“亚洲国家”,故 B 项错误;中国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在材 料中无法体现,故 C 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本身就是多边合作组织, “上海精神” 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体现了我国的多边 外交理念,故 D 项正确。 18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所反映的外交事件 的相同点在于(

33、 )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B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不具有意识形态色彩, 排除 A 项;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结盟色彩,排除 C 项;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 约与经济区域化不符,排除 D 项;B 项属于二者的共同点,故选 B 项。 19至 2015 年 4 月 15 日,在中国倡导并积极推动下,亚投行(中国倡导建立 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 57 个。这说明中国外交( ) A在积极推行不结盟政策 B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C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D全力深化上海合作组织 C 亚投行

34、是单纯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不是军事组织,与不结盟无关,故 A 项错误;亚投行旨在推进亚洲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而非谋求地区的和平,故 B 项 错误;亚投行反映了中国与众多国家之间的交往,体现了多边外交政策,故 C 项 正确;亚投行和上海合作组织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组织,不能起到深化的作用, 故 D 项错误。 20(2020 湛江学考模拟)近年来,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建 设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不同形式加强国际合作,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 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出( ) A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 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第三世界主宰全球经济 D区域集团化开始出现 A

35、 根据材料“中国提出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 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故 A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 年 10 月 3 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 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 受国际义务”的承诺,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保罗 肯 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 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 道路可以选择。 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

36、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 国家中存在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五项原 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 的外交选择,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政策有哪些?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中“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 义务的承诺,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概括美国的借口; 依据材料中“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并结合新中国成立 初期

37、中国外交政策指出中国的选择;影响因素可从意识形态差异、国家利益等方 面总结。第(2)问,依据材料中“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五项原 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等信息回答。 答案 (1)借口:新中国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承诺。选择:“一边 倒”。因素: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出现。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克松在回顾 1972 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 年在日内瓦会议时 福斯特 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 走完舷梯时决心伸

38、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 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二 到 1970 年,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第 一次超过支持美国反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提案的票数。中国恢复在联合 国合法席位的步伐不可阻挡。 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美售台武器虽然数量较大,但是主要是一些陈旧落 后、退役淘汰的“滞销品”。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强化对华遏制政策,对台军售 规模较大、性能较好。1992 年,老布什政府卖给台湾 150 架 F16 战斗机。1999 年 3 月 24 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5 月

39、8 日,美国 B2 轰炸机悍然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 3 人死亡、多人受伤 和馆舍的毁坏。 (1)材料一中“1954 年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 素(美国方面)有哪些? (3)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如何理解这句话?根据材料三指出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不和谐音符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 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以及 国际格局、美国对华政策等因素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两极格 局下美国所处态势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 问,结合尼克松访华的作用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影响国家关系最根本的因素是 国家利益,结合材料三中相关信息回答即可。 答案 (1)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社会制度不同;美国 推行“冷战”政策(或美国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意识形态 的差别。 (2)因素: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 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或与苏联争霸的需要)。 (3)理解:中美关系由对立走向正常化。 原因: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8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