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各题型解题模版汇编(实用必备!).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65581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各题型解题模版汇编(实用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4年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各题型解题模版汇编(实用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4年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各题型解题模版汇编(实用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4年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各题型解题模版汇编(实用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4年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各题型解题模版汇编(实用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4年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各题型解题模版汇编目录 一、选择题审题技巧二、选择题解题技巧三、非选择题答题要求与技巧四、开放性试题解题技巧一、选择题审题技巧(一)审标点符号不同的标点符号在题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1、分号:如要表达两层或多层意思,或将两件事作比较,或讲某件事的发展演变过程(往往是强调共性和差异性),往往要用分号或省略号表示分层、比较或发展趋势遇到分号时,如果是并列关系(一般是两个及多个史实共同说明一个道理)判定选项就往往要考虑全面原则;如果是比较关系要注意变化的常量和变量。2、省略号:一般表明省略号后边是重要信息重点分析;如果是多个省略号,两个省略号中间的最

2、有可能是答案。3、括号:(补充说明,是解题必备信息、务必用上)往往后边缀的往往是某历史事件的起止时间,某历史人物的生卒年月,某个词语的注释。特别提醒:非选择题中括号出现时间也是重要的提示,要重点关注该时间段的重大史实。4、双引号:这句话加双引号,表示某人说的话,没什么特殊含义。但是个别词加的双引号,就有特殊含义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起着强调、暗示的作用,解答时务必高度关注加双引号的这个词的特殊含义,可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分析解读;二是表示否定之意,如我们一般在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或共产党时,说“左”的错误,左字是要加双引号的,左本来意思来说是好的,但是加了双引号之后,其历史意义是表示否定之意。

3、5、破折号,起解释作用,要特别关注。(二)审时空信息做选择题时,首先要审的就是题干材料中的时空,再根据时空联系最近的历史事件或背景特征,在时空背景、阶段特征下分析,搞清考查意图和考查知识点,选择答案就容易了。关于时间,有显性呈现和隐性呈现两种,显性呈现即具体的朝代和年代,如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840年、唐朝(618-907);隐性呈现即材料中给出的是特殊人名、地名、书名、特定名称、专有名词、历史事件等,如特殊人名:老子、孔子(春秋末年)、武则天、卢梭等;特殊地名:天京(太平天国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沦陷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抗日战争时期)、北平等;书名:如史

4、记等 特定名称、专有名词、历史事件等:如国民大革命(1924-1927),新中国过渡时期(1949-1956),苏联(1922-1991)、帝国主义(19世纪末以后)等。关于空间,要注意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特定地理条件、环境等;如:抗日革命根据地、苏区、一战后国家疆域变化等。(三)审题干语气一个题干材料可能有好几个关键词或主体,但重心只有一个;抓住重心主体,做对的几率就非常大,而重心主体往往用一些重要的提示性语气词语来暗示。 1如转折性的词语(但是、却、而、然而等),递进性的词语(而且、并且等)假设性的词语(如果、若等)2通过题干文字(数字)等所反映的口吻有关,比如是赞扬(肯定)、讽刺(否

5、定)等。(因果关系往往是以逻辑关系呈现)我们弄清楚了这些词语在题干材料中扮演的角色,一定会抓住题干的中心意思或材料所述重心。(1)转折关系:一般强调的重心在转折部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虽是、虽说、固然)但是”、“尽管却(还、可是)”、“然而”、“可是”、“却”、“不过”、“只是”等。(2)递进关系:一般强调的重心在递进部分,主要的递进性关联词语有,“不仅而且”、“况且”、“不光也、“不仅还”、“不但不反而”、“连也”、“何况”、“甚至”、“不但还”、“非但而且”等。(3)并列关系:并列前后权重相同,做这类含有并列性关联词的选择题时,常常要用到后边我们要讲的选择题八大原则中的全面原则。主

6、要的并列性关联词语有,“既又”、“又又”、“一边(面)一边(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既不也不”、“既是也是”、 “只是而不是”等。(4)因果关系:题干材料含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正确选项也应含有因果关系,常用的因果关系关联词语主要有,“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是因为”、“既然就”,“由于”“既然那么”、“由于因此”等。值得注意的是,题干材料往往不出现这些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但是题干材料的叙述中却暗含着因果关系,同学们在阅读中务必注意这个隐性的因果关系,如果能在“因”“果”之间标出一个箭头,这道题作对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5)假设关系:一般强调的重心在假设部分,常用的

7、假设关系关联词语有,“如果就”、“要是那么”、“倘若就”、“要是就”、“如果那么”、“即使还(也)”、“假使便”、“要是那么”等。(6)条件关系:一般强调的重心在条件部分,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主要有,“只有才(就)”、“凡是都”、“除非才(否则)”、“无论(不管、任凭)”、“无论都”、“不管也(总是)”、“不论都”、“否则”等。(四)审中心词(主体、重心或主语)主体:主体即题干的主体,亦称主语或重心,材料的主体往往是关键词,特别要注意主体一致原则(正确选项的主体必须与题干材料的主体一致);命题人在错误选项上设置的陷阱往往是围绕题干强调的中心问题进行的,采用偷换概念即偷换主体、重心或主语的方式

8、进行,非常具有迷惑性。二、选择题解题技巧(一)图表、数据类选择题1、数据图表类选择题【解题秘诀“四一”】“看一看”:看数据统计题的表头及出处、时间、项目、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类型。(一定要注意题干下面图表外所标注的“XX表”“XXXX示意图”等,这是学生紧扣时空和解读表中信息的关健)“减一减”:将表格中数据相减,看数据升降等信息,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比一比”:横比找差异,纵比看趋势,类比辨种类。注意表格数据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特点,如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

9、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进而通过其量变及相互关系,归纳出其所反映的现象及规律。“联一联”: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提醒“六注”】历史数据图表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数据变化的趋势和规律。还要提醒“六注”:注重整体阅读:将所有数据串联起来进行整体的、宏观的观察,发现和利用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明确历史事件时代背景。注目数据文字:要善于注视数据分析图(表)的标题文字或注解说明文字,以准确把握图表所反映的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征。注意数据变化:通过对图表数据的横向和纵向对比,计算各时段数据占总和的百分比等以捕捉图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准确答题

10、,要结合时代特征和教材知识得出与数据变化相关的历史结论或概括数据变化的规律。注解变化原因:诠注数据变化的原因。注心数据真实:关注对原始数据的分析要实事求是,既要从材料出发,从信息分析,也有必要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分析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注消思维定势:既可以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解答但也不能具体的解题方法是,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纵横驰骋看变化(看趋势找差异)”,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2、图画类选择题题型特点从图画种类看,一般分三类:(1)图片类:包括历史文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2)漫画类:主要是反映时代牲的漫画

11、或具有讽刺性意义的漫画。(3)地图类: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线路图、经济分布图。从试题考查看,有两个特点:(1)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为载体,综合考察判断图片,提取信息能力。(2)题干中一般都有标示性词语,或者不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解题技巧1“四审”:审时间和空间 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 审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2对被选项要“三判”:判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判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判定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3对图片和文字要“二补”:是要以图补文;是要以文补图;4对图片、漫画蕴含的信息要准确理解解答历史地图类选择题的

12、一般观察规律是“先看整体,再看局部,再由局部到细节”另外,对于题干中的关键时间、人物、地点、国家、区域分界线、文字描述等内容也需要重点关注。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试题的相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作出综合性判断,从而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识别历史地图的时空:古代、近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世界,东南西北中哪个方位;识别图例,地图中凡是文字表述的信息一定要认真研读,注意地图中的关键词语,除了一般性图例外,还要知道历史地图常用的图例符号,例如起义的地点、革命政权或根据地、战役的地点、行军的路线等都有具体的使用符号;识别地图中的变,地理空间演变、历史事物的发展演变,置于特定的时空下不能以今例古

13、。 (二)因果目的类选择题题型特点1命题特点: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与结果的选择题,既能考查知识的记忆,又能考查历史知识的联系。2命题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题是”“目的”“是为了”“是因为”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3考查能力:考查因果关系的辨别及分析能力。解题思路运用“辨、联、释、判”四步法解答1“辨”:注意审题,辨析试题考查的方向,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

14、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及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2“联”:根据题干,关联主干知识,确定考查的主要角度和题目要求。3“释”:阐释历史概念、历史现象,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4“判”:一是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二是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而主观意识则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可以较为容易地做出判断。(三)推理推断

15、类选择题推理推断类选择题即根据已知的若干条件,通过逻辑思维将相关的信息加以整合,得出符合所给标准的结论的选择题。这类选择题设问常用的方式是“据此可知”“由此可知”“据此可见”“由此可见”“推知”“这一论断”“材料认为”“作者认为”等。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强调论从史出,从历史材料中得出结论的推理推断类选择题呈增加趋势。推理推断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三、非选择题答题要求与技巧非选择题答题要求1用词科学学用转化语言,进行专业化表述,减少口语化

16、用词!2书写表达(1)网上阅卷速度快,故规范答题是获得高分的关键(段落化、层次化、序号化、工整化)“把得分点作为队长排在队伍的最前面”(2)看分答题(如果答题没把握则宁滥勿缺、多多益善) 。(3)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回答 (指要点多,并非文字多,同一个方面不要用很多的语言来阐述,不要重复论述同一角度) 。非选择题答题步骤:第一步:审设问(问题主体、限定条件、答案来源、题目要求)第二步:看材料明确主题 划分层次 找关键词第三步:找角度第四步:角度上升(材料:微观/具体宏观/性质)(1)人物:从具体人物上升到其代表阶级;如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2)事件:从具体事件上升为同一性质的事件;如鸦片

17、战争列强侵华战争;(3)时间:从具体时间上升为历史阶段(时期),如1765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3世纪(中)南宋/(西)中世纪后期。(4)地方:从具体地点上升为区域;如西藏边疆(地方势力、边疆治理)。(5)经济:从具体经济事物上升到经济现象、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如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生产力、佃农租佃关系、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市镇城市化、(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商品经济。(6)政治:从具体的官职、措施上升到政治制度、政治统治秩序;如察举制选官制度、推恩令中央集权。(7)文化:从某种具体文化、文学作品上升为社会文化、思想意识、文化交流。如佛教、道教文化,风俗画市民文化(适

18、应市民阶层需求的文化)、教科书社会意识。(8)民族:少数民族的活动民族矛盾、民族融合、民族治理政策;(9)器物:从具体工具、科学理论、科技发明上升到科学、科技、生产力;如飞机交通工具、运输技术、科技。第五步:运用常用术语(专业化)表达答案要点(注意:序号化、要点化、段落化)(一)概括、归纳类含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背景(原因、条件等)变化、目的、性质、作用和影响等要素及材料中的要点进行概要归纳。考查方式:主要以典型材料的形式出现,需要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一般性的历史认识或结论。题目类型:变化、趋势类:概括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趋势或变化规律(前后变化型;阶段变化型;内容变化型)实质、性质类:

19、(实质)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性质/特点)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因果关系类:事情发生的原因、结果。目的、宗旨类:(宗旨:侧重做事的方针、主要目的)。(二)特点、特征类含义:描述某一历史事物不同于一般事物的性质、特质、属性等。考查方式:(1)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2)共同/不同特点(特征)。题目类型:(1)事件特征型:从背景、主体、方式、目的、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归纳;(2)措施特征型: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归纳;(3)阶段特征型:常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生产关系等方面归纳;(4)人物特征型:常从时代、阶级属性、个性化

20、活动、思想主张、历史地位等方面。(三)背景、原因、条件类含义: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可能性)。考查方式:主要依据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来命制,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理解和分析能力。题目类型:(1)宽泛性设问:背景、条件、因素等,历史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等。(2)限定性设问(具体设问):历史、社会、经济、政治等原因,根本、主要、直接等原因。(四)影响、作用、意义类含义:影响是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影响具有双重性,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作用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一般指积极作用,少数也有消极作用/反作用);意义是事物

21、的价值,指积极影响。考查方式:主要对典型事件的典型影响进行多角度考查,全方位认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题目类型:(1)宽泛性设问:(事件、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历史作用如何、有何意义等。限定性设问(具体设问):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政治/经济等影响,对世界/中国的影响等。(2)三者区别: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积极和消极,或者对内和对外等; 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范围就要大得多。(五)评价、评析、评述类含义:是指对历史事物或历史观点的态度与看法。考查方式:评价历史观点或者历史现象,通常是对材料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价,对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即利用史实进行论证,或在史料论证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内容、特

22、点、影响等。题目类型:(1)历史事物类:对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制度、历史现象、历史时期进行评价。(2)观点类:对历史观点(材料中的一点或整体)进行评价。(3)以某一角度(史观)评价:一是材料提供角度,二是从历史史观角度。作答时一定不能脱离题目要求的角度。(六)比较、异同类含义:是指运用比较方法对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多角度分析,归纳异同。考查方式:通过古今贯通、中外对比,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类型:(1)设问型:求同、求异、求变化。(2)比较型:【横向对比】中西比较(中外对比);西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比较;【纵向对比】对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古今对比)

23、。(七)史料价值类含义:史料是指能够记录或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考查方式:【史料实证】要求“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解释】要求“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考查学生鉴别、运用史料,解读、获取信息,处理史料等能力。题目类型:对史料类型的认识+对史料的运用:(1)选择题:通常是对同一历史事件提供多方面的史料,根据史料作出推论,或者是要求判断史料的价值(是否真实可靠,可用于研究哪一话题);(2)

24、材料题通常是要求对提供的史料展开分析,并指出它相应的史料价值。四、开放性试题命题基本结构(三段式总分总):(一)论题:自拟论题/评析观点/提炼观点(1-2分)(必须围绕题目主题,必须是结构完整的句子,必须是陈述句)(二)论述:必须以史实为论据(例子)对论题进行阐释(8-9分)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对应结论)。一般需要列举三个或以上的史实作为论据。可以从广度(同一方面,呈平行并列关系的三个史论,如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思想原因等)、深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三个史论,如背景原因、内容特点、意义影响等)或正反两方面(中外、古今、变与不变等;广度、深度相结合)(三)总结:对论述内容进行总结,围绕主题进行

25、升华(1-2分)(必须进行升华,不可简单重复题目)类型一:自拟论题类考查方式:在深刻解读材料信息、题目情境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得出理性认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论题的提炼和拟定,都需要运用思维对信息进行深刻的解读、联想,进而形成自己的历史感悟,自我构建观点。题目类型:(1)开放型自拟论题类型: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阐述;(2)限定性自拟论题类型:提取信息,围绕(主题)自拟论题,并阐述。设问类型:(1)“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2)“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3)“围绕自行拟定论题,并对论题进行阐述”。答题思路:1研究设问(1)阅读题目,研

26、究具体要求,分析限定语,领悟试题立意;(2)判断题目类型,如根据设问“拟定”的特征,判断题目为自拟论题类开放探究题。2拟定论题(1)通读材料,通过层次划分与核心词查找确定主旨,将其确定为材料的核心论点;(2)若有几个并存的论点或两个截然相反的论点,要慎重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核心论题,立场要鲜明,言简意赅,须形成判断句式。3论证论题(1)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对拟定的论题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进行历史解释;(2)选用的史实论据与论题必须构成逻辑因果关系;阐述过程务必言简意赅,不要过度解释。4总结升华(1)对论据与史实进行总结,照应观点;(2)提升观点的理论层次,渗透历史唯物主义,渗透家国情怀,说明时

27、代意义或现实意义。类型二:观点论证类考查方式:对材料中观点做出判断,进行阐释、评述、论证,无需自行拟定新观点。评论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命题角度:(1)材料大多出自历史学者的著作,常以一段历史结论型或历史解释材料为载体命制问题;(2)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公正、客观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归纳、论证观点。题目类型: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从材料中提炼概括观点并加以评论(析、述); 材料中有多个观点,依据材料和所学,选择你赞同的一种(或两种),并加以评论(析、述); 直接提供史学界对某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观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观点进行评论(析

28、、述)。答题思路:1明确设问要求:带着问题对材料进行分层、分点阅读,找出可要求概括的或隐含的关键语句。2提炼、选定观点:(1)研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观点;(2)从提炼出的多种观点中,选出自已最有把握论证的观点;(3)选出的观点要做到立场鲜明、言简意赅且为陈述判断句。3搜寻史实进行论证:即史论结合论证,用2-4则史料来论证,做到一则史料一论证,然后下一个总结论,史料要与观点逻辑一致。4总结提升、组织答案:(1)总结要呼应开头,语言上不能与开头重复,最好能对观点进行总结和升华;(2)组织答案要表述成文,最好是三段式,不要序号化;注意字数限制,一般要写满;语言要精练,切中要点;论证过

29、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类型三:信息阐释类含义:即“历史解释”,通常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概念、方法,以史实为依据、探明历史因果、阐释历史意义和客观评判的过程。考查方式:以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为载体,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解释、说明、阐述、论证等。题目类型:(1)信息提取说明类: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概括,并对提取的信息从因果关系等方面进行说明。(2)信息观点论述类: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依托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阐释。(3)设问类型: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的理解;对材料进解读;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做出合理解释。类型四:历史短文类考查

30、方式:考查学生准确辨析史料的价值,从图画中发现并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有效信息并结合其时代环境等所学知识,组织语言系统表述的能力。鉴别史料作者的意图和目的,辨析和整合史料的有效内容和价值,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各种关联进行客观叙述,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提出新的解释。题型特点:1形式多样:命题形式和材料的呈现形式多变,如地图、图片、目录、公式、表格等等。2重大主题、内容开放:命题内容往往涉及历史的核心素养和重大学科理论问题,如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或抗日战争相关学术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3立意高远、开放性强:史学价值立意和社会立意、价值立意相

31、结合,立意开放而高远,体现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学科功能。4题目明确:一般会提供明确的题目,“以为题”。解题步骤:步骤一 看问题:审清题目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解答。步骤二 读材料: 泛读:找出材料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划分层次。精读:将关键词句和所学知识联系。步骤三 写答案:写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在组织答案时要分三段:第一段观点部分,字数要求20-30字;第二段:史论结合论证部分,字数要求100-150字;第三段总结部分,字数要求20-30字;因此总字数为150-200字区间。第一段:观点部分。阅读材料基础之上,准确、全面地概括出材料中的基本观点,用专业语言写出你从材

32、料中提炼出来的观点。立场鲜明,论点要言简意赅、开门见山、旗帜鲜明。提出论点要注意六点:(1)不能写成短语,必须形成判断句式; (2)不能含糊不清、摩棱两可; (3)不能长篇大论却不知所云;(4)不能完全抛开材料中的观点,这样就跑题了;(5)学生存在误区,为了抢时间作答,没有完整、准确的阅读材料,断章取义,随便把材料中的任意一句话当成题目要论证的观点,导致全盘皆输。这样会导致论文的论点残缺,进而导致论证角度狭窄,论证过程无法展开。(6)提炼出观点后,一定不要急着下笔作答,花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大脑构思如何表态有利于你接下来的论证,而不是按照你的初衷去表态。可以简单写个提纲,这样才能一气呵成。由于材

33、料常以图表、外语翻译语言、文言文等方式呈现,对于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和组织语言能力的要求较高,因而考生普遍感到棘手,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务必下大气力予以突破。第二段:史论结合论证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要求从2-4则史料来论证观点,并且做到一则史料一论证,而不是堆积史料,然后下一个总结论。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史料与论点在逻辑上逻辑一致,论据要具有说服力,要能够支撑和证明论点。语言专业,论文的语言要符合历史专业性要求,要使用专业术语,尽量回避生活化、文学化语言。 运用“4W1H”方法就能很好的做到史论结合。“4W1H”就是When(时间)、Why(背景)、Who(谁)、What(做了

34、什么)(以上四W构成史料)、How(怎么样,构成史论)。例如:洋务运动我们可以这样描述:19世纪60年代(When)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Why),地主阶级洋务派(Who)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创办近代军用工业、民用工业、派遣留学生、建立近代海军(What),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但其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专制统治,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目的。(How)。第三段:评论部分。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观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等来论证。不能简单重复总观点,必须作内涵表述,上升到规律、本质、实质、正确做法。要呼应开头,但在语言上不能与开头重复,最好能对观点进行总结和升华。格式规范,不能以问答题的答题格式来作答,语言不能条文化、序号化,不要写类似于“观点”、“论证”、“结尾”这样的提示语,每段开头不要顶格,要空两格。第 23 页 共 2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三轮冲刺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4年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各题型解题模版汇编(实用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