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实用必备!).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665552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实用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实用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实用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 第一节 人口分布(一)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不均衡性)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海拔2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地区,并不断趋向于城镇地区。热带人口分布特点热带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而非平原。原因:热带高原和山地的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此外,这一海拔超出疟蚊分布上限,人们可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分布不均衡。东南沿海省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内陆省区人口密度小。经济发达省区人口密度大,经济欠发达省区人口密度小。(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基本因素):气候、地形、水源

2、、土壤、植被(森林)、自然资源(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地方习俗、军事和科技、战争、开发历史等。(三)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从黑龙江黑河瑷珲至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黑河-腾冲线)第一单元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一) 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自然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的机械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人口迁移:指人口变换常住地的空间移动,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判定是否为人口迁移一般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必须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人口流动: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暂

3、时离开原居住地的现象。2. 人口迁移的分类依据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推拉力理论迁出地(推力因素) (中间阻力)迁入地(拉力因素)就业机会少人口迁移过程中所要克服的一切困难,如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传统文化观念(父母在,不远游)、路途遥远等就业机会多自然灾害多,收入低自然灾害少、收入高医疗、教育条件差医疗、教育条件好生活条件与社会福利差生活条件与社会福利好公共设施差公共设施完善居住、交通与通信条件差居住、交通与通信条件好环境质量差环境质量好环境恶化、土壤贫瘠、气候恶劣环境优美、土壤肥沃、气候温暖(三)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

4、因素气候、水源、土地、矿产、自然灾害2.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4.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四) 人口迁移的影响1. 对迁入地的影响2. 对迁出地的影响第一单元 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一)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概念: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它是一个极限值。2.特征:不确定性(长时间)相对稳定性(短时期)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木桶效应、短板效应)(二)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

5、文化条件下,在保证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能容忍的适度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三)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状况(首要因素):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与人口合理容量正相关。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3. 对外开放程度因素(正相关)第二单元 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一)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1.土地利用类型: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农业生产区、居住区和公共用地区等。此外还包括等级较低、规模较小的商业用地。2.结构特点: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相对较大,

6、居住区和公共用地区等规模相对较小。3.变化特点:分散统一。以道路为空间骨架,居民点和集镇、服务点、农业区等功能分化逐渐明显。(二)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三)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地租、交通可达度、历史、行政、社会、环境)【拓展】工业区的布局1.大气污染: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上风向。2.水污染:远离水源;河流的下游。3.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农田和村庄“六看法”判断城市主要功能区(1)看面积:居住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居住区和工业区一

7、般呈片状。(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数量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居住区与商业区人口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最小。(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居住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看分布趋势:居住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1.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形,各功能区围绕城镇中心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2.扇形模式: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3.多核心模式:随着城镇不断扩展,原有城镇中心出现地价升高、交通拥堵和居住条件变差等

8、现象,导致在远离城镇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第二单元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1.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区域性、多样性(有形地域文化和无形地域文化)、独特性、相对稳定性2.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城乡景观是城镇和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其空间尺度可大可小。(1)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为什么呈现出了“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的格局以及这样的格局有什么优点?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满足薪炭需求。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 避免用水污染,避免洪灾,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着地势自流到农田,利于水稻种植;山坡梯田具有保水

9、保土的作用。(2) 江南城镇依山傍水体现“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中华文化。(3) 意大利威尼斯“水城”耐水的石材建筑,创造了“与水和谐共生”的地域文化。(4) 广东、福建、海南“骑楼”为了对付夏季阳光的强烈照射和对流雨的侵扰。行人在“骑楼”下来往,既可遮荫,又可避雨。见证了湿热多雨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的地域文化。(5) 北京四合院体现了尊敬长辈、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分析四合院的封闭、主体房屋坐北朝南建筑格局的形成原因: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多西北风,四合院封闭春季可挡风沙;房屋坐北朝南,窗户朝南开采光好,房内保持温暖;后墙不开窗,冬季阻挡西北风。(6) 东北暖屋保温、防寒、采暖(墙厚保温防寒、向南开

10、的大窗户充分接受太阳光)(7) 黄土高原窑洞反映了当地土层的直立性和气候的干燥性;黄土隔热性能好,房屋内温差变化小,冬暖夏凉。(8) 山西四合院“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由外向内单面倾斜的屋顶,反映了当地雨水较少、降水集中的自然环境特征,使降水得到充分利用。(9) 蒙古包能防风御寒、而且因当地人以游牧为主,易于拆建、适于轮牧走场居住。(10) 傣家竹楼反映当地炎热多雨、潮湿的气候特征;人们充分利用当地的竹水资源,搭建高脚屋,便于通风散热,还可以起到防虫蛇的作用;房顶坡度较大,有利于雨水快速倾泻。(11) 福建客家土楼体现了迁徙文化的特征,客家人聚族而居,具备完善的防御功能,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除了

11、防御盗匪打劫、抵御山中猛兽袭击以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通风及采光好等特点,并因墙体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第二单元 第三节 城镇化(一) 城镇化及其过程1.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农村地区城镇地区;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2.城镇化的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3.城镇化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标准。4.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方向:农村(推力)城市(拉力)5.世界城镇化的特点:发达国

12、家城镇化率高于发展中国家;世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现今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率快于发达国家。6.城镇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再城镇化”(二次城镇化)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市区环境(二) 不同地区的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的特点:起步晚;发展快;规模大;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异大。(三) 城镇化的影响1. 有利影响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2. 不利影响资源问题。城镇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导致耕地减少;城镇人口增加,用水量激增,造成水资源短缺等。污染问题。发展中国

13、家的一些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危害居民身心健康并造成经济损失。交通拥堵问题。道路和交通设施长期超负荷,加剧交通拥堵,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加剧。社会问题。就业困难、贫困人口增加、住房紧张、房价过高、管理粗放、应急设施滞后、犯罪率上升、种族纠纷、社会秩序混乱等。3. 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分散城市功能,减轻大城市压力。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缓解城市中心压力。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处理好功能分区的关系。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市民的绿化意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第三单元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 农业概述1. 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生长和繁殖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2. 农业

14、生产活动的特点:地域性因地制宜;季节性不违农时;周期性。3. 农业分类:(二)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热量品种和耕作制度(熟制)纬度低,热量充足,生长期长,生长周期短,复种指数高,单产高。例如海南水稻一年三熟,能生长柑橘,以及椰子、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纬度高,热量不足,生长期短;低温冻害,不利于生物生长;生长周期长,有机质积累多,品质好;病虫害少。例如山东地区小麦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只能生长苹果、梨等温带水果。春温:春播/发芽/开花时间;夏温:生长快慢;秋温:霜冻影响产量与质量;冬温:越冬作物、病虫害。补充生长期:在一定以上的温度作物可继续生长的时期。生长周期:作物从播种到成

15、熟所需要的时间,为作物生长期。光照纬度低,海拔高,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产生更多有机物;利于作物着色。作物易灼伤;生长周期短,有机质积累少。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生长周期长,品质好。作物着色差,卖相差。气温日较差气候干旱,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有机质或糖分)的积累,农作物品质好。降水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年降水量800mm水田农业;年降水量400800mm旱作农业;年降水量200400mm畜牧业。秋季降水少利于作物收获、晾晒。(2)地形(海拔、坡度)农业类型、布局平原地区一般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丘陵缓坡(坡度15以下)可开辟

16、梯田,发展种植业;坡度较大的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3)土壤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土壤结构、肥力(有机质、矿物质含量)、土层厚度、水分(湿度、温度)、透气性以及酸碱度等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例如我国南方山区土壤偏酸性,适宜种植茶树;新疆沙质土壤透气性好,适宜种棉花;东北黑土肥力高宜种植大豆。(4)水源灌溉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高山冰雪融水水质好,作物品质好。2.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可有效地引导农业生产类型、规模和布局人口多需求量大市场广阔(2) 技术因素(3) 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扩大(4) 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产

17、品的成本、质量、规模和水平。传统农业适宜分布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商品农业宜分布于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5) 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6) 工业基础(7) 城市地租:离城市中心越近,地价越高,成本越高,种单位产值越高的作物。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分别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农产品品质好的原因分析光照、热量、昼夜温差、降水、病虫害、土壤、灌溉水源、技术等条件。市场竞争力强/占有率强的原因物美(品质好)、价廉(成本低)、农产品错峰上市。(三) 农业发展可持续措施1.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

18、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强科研投入,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开发新产品;经营多元化,拓展旅游、文化市场,扩大市场规模2. 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减少化肥、农药的试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乡村生态旅游3. 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增收致富。(四) 不同种植方式的优点1. 间作、套作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农作物种类,调整农

19、业结构。2. 轮作平衡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避免作物连作,防止杂草蔓延,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发挥农田的生产潜力。3. 覆盖地膜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保温、保水;减少风力/流水对土壤的侵蚀,保土保肥、防风固沙;减少地面辐射,调节低温;增加地面反射光,增加光效,提高品质;膜具有反光、压草特性,抑制杂草和病虫害;减少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上升形成的土地盐碱化等。4. 覆草: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肥力。5. 覆砂(铺鹅卵石、砾石):增加下渗;减弱蒸发;增大昼夜温差,增加作物品质。6. 温室大棚:保温、保湿,冬季可减轻冻害,减少蒸发和蒸腾作用;延长作物生长期(供应时间)。7. 种植面积扩大

20、的原因:市场需求扩大、政策支持、交通便利、种植技术提高、种植规模扩大、提高经济效益。种植面积扩大的影响: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取得规模效益,增加就业岗位。不利影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导致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下跌。8. 种植面积缩小的原因:市场需求缩减、政府取消优惠政策、地价升高、劳动力成本增加、运输成本增加。9.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节省农药购买成本;省去农药喷洒工作,节省劳动力和机械运作成本;产品几乎无农药残留,(绿色有机)品质优良;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五)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型农业。亚

21、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一大一小三低一高):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耕地面积广,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耗费能源多,经营方式粗放,商品率高。热带种植园农业特点:大种植园、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依赖交通和保鲜技术。乳畜业的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紧邻消费市场;以人工种植饲料为主。混合农业的优点:农场已经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合理安排农时,提高生产效率;农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市场适应性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

22、高。第三单元 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一) 工业生产的概念(过程)1. 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2. 工业的特点(与农业相比):空间上的灵活性、时间上的连续性。3. 工业的分类按产品性质分类:重工业生产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采矿、机械、电力、建材等;轻工业生产生活资料(日常生活)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纺织、食品、家电等。(二)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注意:不同地区对比,回答特性)1.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面积、地租)、水源、燃料(电、煤、水电站);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基础设施、信息、历史经验、

23、个人偏好、产业基础(协作条件);3. 环境因素:水质要求高(净)、污染类工业(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多从风向、水源、固体废弃物及距市区远近、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4. 依据某地的主导因素不同五种指向型工业。(三) 工业地域的形成1. 工业联系(1) 生产联系:前一工序与下一工序间的联系(投入-产出联系、上下游联系);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联系;(2) 地理空间上的(基础设施)联系:共同利用工业区的基础设施以及其它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3) 信息联系2. 工业集聚(1) 传统工业区的集聚:有投入产出联系,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促成生产协作。例如钢铁工业区、石

24、油工业区等。(2) 新兴工业区的集聚:在生产上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影响,便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接近用户,获取信息。例如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电子工业区。(3) 集聚的有利影响集约化共用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成本;加强企业间的生产协作、信息交流,促进技术创新;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4)集聚的不利影响:用地紧张、水电及原材料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3.工业地域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1) 按成因分类:(2) 按发育程度分类: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特点

25、:生产过程复杂,占地面积广,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发育程度高,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例如:钢铁工业城:鞍山、包头、马鞍山、芝加哥(美国);石油城:大庆、克拉玛依、阿伯丁(英);汽车城:长春、十堰、底特律。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例如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糖果厂。4.工业分散(1)老工业区的分散现象: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用地、用水紧张,环境状况差等许多社会问题,导致新建企业迁移出老工业区。(2)现代工业分散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的产品的分散,如电子元器件和装配厂之间。复杂产品的原料、零部件和总生产厂家的分散,如汽车的生产。结果:形成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最优

26、区位。目的:接近市场或原料地或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实现条件:现代交通、通信技术。(3) 工业分散的意义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廉价劳动力、或接近消费市场、或利用所在国的科技力量、或接近资源和能源产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减少市场交易费用,降低成本,获得最大效益。5. 工业转移(1) 工业转移的原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降低生产成本(内部交易成本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

27、的内部交易成本);扩大销售市场(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开辟新市场)工业转移的主要类型是劳动、资源密集型工业和传统的加工制造业。注:并非所有的工业都会发生转移,对于那些高质量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还是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2) 产业转移的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转移的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3)工业转移的影响:对转入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加剧环境污染;对转出地:为产业结构升级腾出发展空间;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环境改善;短期内失业人口增加,经

28、济发展减缓;(四) 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败的原因:传统工业衰落或受到新兴工业的冲击;生产结构单一;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地价高(五) 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企业、政府)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新兴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2.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3.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4.扩大生产规模,实行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多样化生产;5.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6.加强产品的研发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培育品牌意识;7.政府优惠政策支持;8.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规模。(六)工业发展的影响某地做某件事(投资建厂/国外建厂)的原因:两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建厂

29、投资成本、运输成本、原料成本、劳动力、地租、规模化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品质/质量、开拓国内外市场)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工业化、城市化方面:工业数量的增多,工业规模的扩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文化内涵方面:发展某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会促进该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的发展;弘扬传统农业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方面:能促进某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方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减轻了环境污染。社会效益方面:增加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基础设施方面:促进

30、产业的发展或优化升级;带动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相关产业的发展。2.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资源的开发可能破坏植被导致荒漠化、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等生态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工冶炼环境污染(排放“三废”)。资源过度开采、加工冶炼加剧资源的短缺。第三单元 第三节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一) 认识服务业服务业是指生产和销售服务类产品的活动,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生活性服务业:直接为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包括餐饮娱乐、文化与旅游业、家庭健康与养老服务业以及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生产、商务活动、政府管理等提供服务,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商务

31、服务业等。依据发展阶段划分:传统服务业:指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能增进和改善人体体能的服务。大都历史悠久,如商业、修理、理发、餐饮、住宿、按摩、娱乐、健身等。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特点:高技术含量、高品质服务、高附加值、辐射功能强、资源耗费少、环境污染小等)(二) 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较小。为旅游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2. 社会经济因素(1) 市场市场容量大小与该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消费水平和习惯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密切相关。注意:生活性服务

32、业的市场是个体、人口,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是企业、产业、工厂等。(2) 交通运输人流量大,服务范围广。(3) 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如旅游、餐饮、零售等。需重点考虑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素质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如信息产业、金融业等,需要专业化人才。需重点考虑技术、人才等因素。(4) 技术往往布局在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地区。(5) 政府政策财政支持、税收、土地优惠等。(三) 服务业空间布局1. 生活性服务业: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必需的生活服务,布局大多分散进行。2. 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以及集聚性等特点。3. 服务业集聚的有利影响:(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同

33、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利于激发创新,推动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的提高。(2) 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减少交通费用。满足消费者多元消费需求。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增加经济效益。4. 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1) 政府: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开放程度;改善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区域联系,扩大经济腹地。(2) 服务业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建立品牌,提高知名度,提升附加值;了解消费习惯,适应市场需求。第四单元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一) 交通运输方式(二) 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三)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34、 影响聚落形态及其延伸方向。2. 随着科技进步,运输方式呈现许多新特点,加强了区际联系,推动了区域发展。大型化 高速化 专业化集装箱(货运)、高铁(客运)3. 增强了客货运输的选择性,扩大了地区影响力,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四) 运输方式与城镇聚落发展1. 步行-马车时期呈带状或块状。2. 轮船-火车时期沿交通线分布,呈条带状。3. 汽车时期灵活性强,呈多层次星状。4. 综合立体交通时期立体化城市圈。(五)交通运输布局1.概念:又称交通运输布局或交通运输配置,指交通运输生产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即各种运输方式的线路和站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与客货流的地理分部。2.分类:城市之间的外部交通布局

35、交通线;城市内部交通布局交通点。3.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1)自然因素限制性因素、制约因素气候:暴雨、大风、积雪、风沙、冻土层。地形:平坦注意少占耕地(以桥代路);山地以隧代路/沿等高线呈“之”字形修建。“之”字形优点:降低道路坡度,降低修建难度。地质:避开断层、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在开凿隧道时要选择地质条件稳定的地区。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2)社会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3)技术因素保障性因素4.(铁路、公路)交通线“以桥代路”的原因。跨越河流、湖泊、海湾时需建设桥梁;保证全封闭,保证安全性;减少对沿线城镇的切割;避让良田,节约用地;沿线原有交通线密集,

36、避免与其交叉;途径地质地貌复杂地带(如冻土带、沼泽等湿地、喀斯特地貌、断层带)处需建设桥梁;减少环境破坏,给动物迁移留出“绿色通道”。5. 修建铁路的意义1.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交通压力。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3.加强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发展。4.巩固国防。5.促进对外开放。(六)交通运输的点选址区位因素1.港口2.航空港3.汽车站(七)城市交通问题【拓展补充】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条件:一、自然条件:1、河流水量大-如江阔水深(与流域内的降水量、干支流的多少有关)2、水位的季节变化小-没有枯水期,影响航运(降水的季节变化小)3、水流平

37、缓 (地势平坦)4、无结冰期或冰期短(结合气温、纬度)5、含沙量小(不易淤塞航道)6、河道:宽阔平直,水深7、河网密度、通航里程(河湖、干支流多少)二、社会经济条件:1、客货流量:流域内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资源丰富2、与大港口相连,河海联运3、与陆上铁路公路干线相连,河陆联运4、河流流向与客货物流方向一致第四单元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一)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1.自然资源丰富:淡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2.交通便利: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长,支流多呈南北辐射状分布,流域面积广阔,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3. 产业优

38、势: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4. 人力资源: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5. 城镇化水平:经济发达,城镇密集,城镇化水平高,市场广阔。(二) 长江水运-“黄金水道”开发的条件1. 自然因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无结冰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遍布南北,河网稠密,通航里程长。2. 社会经济因素长江流经地区工业发达,人口众多,城市密布,运输量大;通过京杭大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钱塘江等水系,形成航道交织的水运网;且长江与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交会,与铁路网互补;与海运相连接,影响范围广。(三) 建设大坝的意义1. 有利影响/开发效益(1) 经济方面:供水(工业、农业、居民

39、、生态用水);拦水(防洪);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航运。(2) 社会方面: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缓解国家能源紧张问题(水力发电)。(3) 生态方面:调节当地气候;减少河流下游含沙量。2. 不利影响(1) 库区:淹没农田、房屋、基础设施;阻碍鱼类洄游,减少生物多样性;河流流动性变差,水质恶化。(2) 下游:含沙量降低,土壤肥力减弱。(3) 河口:泥沙含量降低,三角洲面积萎缩;海浪侵蚀增强,海水倒灌,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渔业萎缩。(四) 跨江大桥建设的影响1.有利影响:增强了区域对内对外交通联系,提高了交通可达性,有利于吸引企业、人口、资金向沿江地带以及路、桥沿线地区聚集。便于两岸

40、地区人员、物资、经济等的交流联系,缩小两岸地区的差距。扩大城市的规模,增强城市的辐射范围,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2.不利影响:路长江的桥梁越来越多,可能发生桥位选址不当而影响航道,桥梁结构设计不合理、净高不足而影响水运等问题。(五)长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结合实例,说明某河段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要举措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存在问题:大量工业废水直接或间接排放到河流中农用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造成河流污染。流域城镇建设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迅速增加,城镇生活型污染十分普遍。工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结构性污染没有根本改变。法制不健全,环境监管能力不适应

41、形势发展的需要。社会环保意识淡薄。解决措施:加强区域规划工作,实施全流域的环境保护工程。建立区际执法协作机制。科学划分水功能区,根据每个区的纳污能力和污染排放现状,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布局。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间、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际协调发展的新机制。第四单元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内水与领海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国家主权);毗连区具有违反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包括海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第四单元 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自然资源耗竭、生态破坏。

4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人地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控制人口规模】(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 资源耗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等。2.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3. 环境污染:大气、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三)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原则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2)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3)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同代人之间、全球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平等。(2)持续性原则:强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与环境关系。(3)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四)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1.崇拜自然原始社会2.改造自然农业社会3.征服自然工业社会4.谋求人地协调后工业文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社会第 25 页 共 2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实用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