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第一章 人口1.1 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总特点:人口分布很不均匀2.主要规律不同角度主要分布特点从纬度看近90%集中于北半球中低纬度从海陆位置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从地形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从大洲看亚、非、拉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85%从国家看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日本等14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3.世界上四大人口稠密区: 人口稠密区具体区域形成原因东亚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
2、兰卡等国欧洲西部英国、法国、徳国、荷兰等国经济发达,人口多聚居在城市北美东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1)最显著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2)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影响因素内容气候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热带雨林的平原地区因气候湿热,人口较少)水源一般而言,沿河、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干早地区中的绿洲人口集中土壤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矿产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吸引人口的不断集聚2人文因素(还有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影响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不
3、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欧洲西部、北美东部)历史因素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东亚、南亚)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但自然因素是基础因素,人文因素往往通过自然因素而起作用。1.2 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人口迁移(1)含义: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2)属性(3)分类: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 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5)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6)影响人口数量变化因素:一个地区人
4、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人口迁移举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如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37N以南)”迁移土壤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如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热带雨林的迁移农业水源其分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如早期的逐水草而居、楼兰古城的消失矿产资源随其早期开发利用而引起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如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恶化而迫使人们迁移,如“闯关东”“走西口”人文因素
5、:人口迁移举例经济起主导决定性作用。如墨西哥大量移民流向美国政治如历史上我国的都城变换和朝代更替引起的人口迁移。军事如战争导致叙利亚人口外迁文化如大量北京周边地区的人口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涌入北京婚姻家庭如农村老年人口随子女迁移,与子女共同生活二、国际人口迁移(1)概念: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2)不同时期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时期19世纪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迁出地区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迁入地区美洲、大洋洲等新
6、大陆西欧、北美、西亚、北非原因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迁入地区经济发达或资源的开发三、我国人口迁移时期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镇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大规模“民工潮”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镇,内陆迁往沿海四、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减轻迁出地的资源环境压力;有助于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不利加重迁入地的资源、环境、交通、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1.3 人口容量1.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因素相关性具
7、体表现资源正相关资源越丰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资源越贫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科技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地区外资源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经济正相关经济越发达,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2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2)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环境、科技
8、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3)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3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从影响因素及特性上理解二者的联系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二者与制约因素的相关性表现(1)不确定性: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2)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从概念及实质上理解二者的区别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区 别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体现的意义生存发展人口数量大小实质强调的是一
9、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是一个警戒值,强调的是生存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 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是一个合理值,强调的是发展第二章城镇和乡村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1、 乡村.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农业用地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分布2.城镇功能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形态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集聚成片特征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居住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居住区背向发展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
10、显的分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位置中高级居住区低级居住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城市外缘,环境优美,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内城、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受经济、政策、文化(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随城镇的发展而变化2.2 城镇化1含义:又叫城市化,指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2标志3.城镇化的意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4.世界城镇化的进程(1)时间差异初期阶段:水平较低,发展缓慢。(发展中国家) 中期阶段:水平提高,发展迅速,
11、产生了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并且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 后期阶段:水平比较高,发展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发达国家)(2)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慢,处于城镇化的后期阶段,并且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目前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快,处于城镇化的初期或者中期阶段,并且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5 郊区城市化的表现是人口由市区向郊区迁移,原因是市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劳动力过剩,环境恶化等;逆城市化的表现是人口由城市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产生的原因是大城市环境环境恶化,乡村和小城镇环境优美,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
12、设施不断完善,高速交通的发展等。6过快城镇化带来的问题:环境恶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7.城镇化的发展对城镇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蒸发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易导致城市内涝)8.地理信息技术在城镇管理中的应用功能区别应用领域RS获取地理信息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GNSS确定地理位置、高程定位、导航GIS处理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查询、空间分析与应用评价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1地域文化(1)概念: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形成的文化,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
13、、艺术等。(2)特点:地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3)景观分类含义举例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行云飞瀑、高山流水等人文景观人类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形成的景观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2.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1)乡村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如“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2)乡村景观还能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如福建土楼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3.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1)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2)有些建筑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如
14、北京四合院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3)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如我国古代都城突出君主为中心的思想。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2.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影响举例气候热量影响农作物的 种类 、分布 、 耕作 制度橡胶在我国仅分布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地区;我国南方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光照影响作物品质新疆哈密瓜甜、东北大米香降水影响作物生长水稻分布于湿润地区;小麦需水少,分布于降水少的地区;降水量小于250毫米,常无种植业生产,而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可发展灌溉农业和绿洲
15、农业自然因素影响举例水源降水少的地区有 灌溉 水源,可满足种植业发展。我国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地形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类型、规模、机械化程度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生产规模大,易实现机械化;山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生产规模较小,不易实现机械化土壤影响作物类型及产量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柑橘等;肥沃的冲积平原,单产较高(2)人文因素人文因素影响举例市场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 类型和规模城郊的乳牛、花卉、蔬菜生产交通运输影响农业分布易腐烂变质的园艺、乳畜产品应布局在交通快捷便利处。政策影响农产品 种类 和种植面积我国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农业技术机械机械替代了人力和畜力,使劳动 效率 提
16、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差距;温室农业;橡胶生产北界的推进;日本农业单产高;杂交水稻的发明化肥提高了农业 产量良种单产 提高冷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劳动力劳动力的 数量 和 素质 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劳动力素质高、数量少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一个地区的 自然 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 人文 因素则处于不断变化中。(2)主要变化因素变化因素对农业影响市场变化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农产品价格上涨,从而促使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科学技术发展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交通运输改善
17、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4.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1)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如图中A南亚、B东南亚、C东亚等地。(2) 特点: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单产高、生产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3) 发展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文条件: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当地人们的主要食粮。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2工业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 自然因素一
18、般从水源、土地等方面分析;人文因素一般从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科技、政策等方面分析。3工业的主导因素(1)水产品加工厂、制糖厂、水果罐头厂等一般接近原料产地分布,它们属于原料 导向型工业。(2)饮料厂、啤酒厂、家具厂、石化工业(炼油厂)、印刷厂等一般接近市场分布,它们属于 市场 导向型工业。(3)炼铝、炼铜等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一般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分布,它们属于 动力 导向型工业。(4)服装厂、电子装配厂、纺织厂等一般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分布,它们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5)集成电路工业、飞机制造、电子工业等一般接近高等院校或科技发达地区分布,它们属于 技术 导向型工业。4随
19、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料、燃料、劳动力的数量等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减弱,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的素质、信息的通达度等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增强。工业区位选择答题模板5补充:理解工业区布局的三个原则从环境综合效益角度考虑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大的工厂企业(如电子装配厂、农具制造厂等)可以和居民点交错分布。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厂企业应当与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厂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并用卫生防护带加以隔离。从风向角度考虑图示布局原则当地有一个主导风向,应布局在下风向当地为季风区,应布局在与冬夏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区最佳位置是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从河流角度考虑: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厂
20、企业(如印刷厂、化肥厂、农药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如下图河流由甲流向乙,自来水厂应布局在甲处,化工厂应布局在乙处。)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服务业的类型类型种类目的商业性服务业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主要以营利为目的非商业性服务业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2.影响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区位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对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影响较小,对旅游业的影响最为显著。人文因素市场主要受人口规模、人口 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交通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也便于商品运输。交通便利的十字路口、 干
21、道 两侧成为城市中大型商场的主要分布区。劳动力主要考虑劳动力的 数量、 工资水平及 素质 。集聚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扩大 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 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历史文化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在消费行为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会有所不同,所形成的购买态度及其购买决策行为也会有所不同。政策政府的财政支持、税收及土地优惠等政策,对服务业具有明显的吸引 作用 。科技对服务业的影响在不断增强。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行业,技术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布局在靠近 科研机构 和高等院校等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地区。3.影响非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
22、择的主要因素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着眼 社会福利 分配公平,以 均衡化 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例如,公立学校、医院的布局主要是根据人口分布来确定的。)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自然、 经济 、 社会 、 技术 ,其中主导因素是 经济因素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影响地形平原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 少占耕地 ,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线路尽量沿_等高线_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_之_”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
23、沼泽地 ,尽量避免跨越 河流 ,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_断层带_和 滑坡 、 泥石流 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_断层带_,从_背斜_部位穿越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2)人文因素区位因素影 响 分 析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 经济 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 直达 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 边缘 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 居民 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巩固 国防 、加强
24、民族 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技术因素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 自然 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4.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需求量交通运输布局较小交通线标准 较低,场站规模较小 较大交通线标准较高,场站规模较大 5.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差异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 点 和 线 ; 城市 是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主要交通线尽可能连接沿线 主要城市 。 6.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
25、差异的影响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 不同运输方式 的特点,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 衔接和转运效率, 综合性 交通运输枢纽便应运而生。当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比较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量大小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运速最慢较快较慢最快运价低高灵活性差居中最好好最差连续性最差好居中差最好成本投资少投资大、占地广居中投资大投资大7.经济发展水平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经济较为落后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且质量较 低 ;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 密集 ,且质量较 高 。 8.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提升,从而有足够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
26、关科技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 自然条件 的限制大为减弱。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布局的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交通运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 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2) 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3) 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3.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1) 交通枢纽是旅客和货物集散、周转的地方,便于客、货集散的餐饮
27、、旅馆、装卸、包装、批发和零售等产业在交通枢纽集聚。在客、货吞吐量大的交通枢纽,还会集聚与货物相关的制造业,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2) 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内客、货运输方向和集散地的变化,从而促使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3)引起乡村聚落沿交通线分布4.高铁建设的意义:有利于合理布局路网,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带动沿线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区域间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缩短区域间的通行时间;增加就业机会。5.港口区位选择的条件自然条件:(1)避风条件:位于港湾,避风条件好;(2) 水域条件:港阔
28、水深,利于船舶航行、停泊;(3)地形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利于港口布局社会经济条件:(1) 经济腹地:依托大城市,经济腹地广阔;(2)交通条件:有铁路或高速公路与外界连接。6.我国古代沿京杭大运河分布的一些城市,如扬州,到近代发展缓慢的原因 大运河的淤塞 、 海上运输的发展 、 京沪铁路的建成 ;株洲市早期沿 河 发展,后来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沿 铁路线 发展。7. 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比城市 小 ,原因是 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8商业网点的布局一般遵循 市场 最优原则和 交通 最优原则,大型综合商场、批发市场、仓储式超市等一般分布在 市区环路边缘 或 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
29、线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阅读人地关系模式图 :(1)图中内圆表示 人类社会 ,外圆表示 环境 。(2)箭头表示: 物质和能量 ;箭头表示: 废弃物 ;箭头表示: 人类社会对环境的作用 ;箭头表示: 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人类向环境索取超过 环境承受能力 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 生态破坏 等问题。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 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 ,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 环境污染 等问题。3.主要环境问题及具体表现(1)自然资源枯竭: 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 ;(2)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
30、物多样性减少 ;(3)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 水污染 、 土壤污染等 。4.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1)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为 环境污染 ,乡村的环境问题主要为 生态破坏。(2)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3)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加严峻的原因是 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 , 发达国家把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经济技术力量薄弱,没有足够能力解决环境问题 。5.全球性环境问题有 全球变暖 、 臭氧层破坏 、 土地荒漠化 。6.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夏季降水集中,多
31、暴雨;黄土土质疏松;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开矿等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2)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坡度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开矿等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5.2 可持续发展1.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 可持续发展内涵: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3. 遵循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和提倡可持续消费。5工业生产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 清洁生产。其发展的意义有:经济意义: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优化产业结构,
32、延长产业链,促进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生态意义: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社会意义:增加就业机会6.农业生产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 生态农业 。其发展的意义有:经济意义: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生态意义:解决生活能源问题,减少植被破坏;增加了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地资源;社会意义:增加就业机会7.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 公众 的支持和参与。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一、建设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 的功能称为主体功能。(2)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目的:促使区域由盲目追求经济 增长
33、,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3)确定区域主体功能综合考虑的地理背景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2.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1)适宜开发的土地 少;(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3.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1)优化开发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2)重点开发区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稠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开发基础较弱,但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3)限制开发区域 农产品生产区:保
34、障我国农产品供给。重点生态功能区: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4)禁止开发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 条件具体体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以长江为轴线,是承东启西的纽带;多条南北铁路干线在此交会,配合完善的公路网,接南济北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水资源、 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 生物 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国重要农业区;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城市密集,市场广阔城市密集,数量超过全国的1/3;人口众多, 科教事业发达,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市场广阔。2. 规划目标 (1)形成
35、:“ 一轴 、 两翼 、 三极 、 多点 ”的空间格局;(2)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3)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 互动合作。3.发展重点(1)建设沿江绿色 生态廊道 ;(2)建设综合 立体交通走廊;(3)推进新型 城镇化 ,优化 产业布局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1.主要目的: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国 成为重要战略。2.我国的海洋国情 (1)海域辽阔, 海岸线 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季风 气候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 结冰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4)海洋灾害种类多。(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6)
3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3.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措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 权益 。4.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基本原则:保护海洋 生态环境 、清晰规划海洋 空间利用 的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四、维护海洋权益1.海洋权益:(1)海洋权益的含义: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2)结合P117图5.24,认识有关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2.南海诸岛 (1)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的依据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 2000 多年历史;中国最早 发现 、 命名 和 开发利用 南海诸
37、岛及相关海域;中国最早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2)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权利有哪些?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中国南海诸岛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1)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 和利用的。(2)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3)明代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 ,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4)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 ,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4.维护海洋权益 (1)中国政府的主张:与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协商 ,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2)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可以为海洋开发 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 。地理信息技术在交通与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第 19 页 共 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