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行唐县第三中学、正定县第三中学、正定县第七中学 2016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12 月联考试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分钟,满分 150 分 第卷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治官治吏史,也是反贪反腐史,古代各朝都成立相当于今反贪局或监察部这样的中央监察机构。 秦朝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完备监察机构的朝代,此机构名叫“御史台”,一把手叫“御史大夫”;汉朝时, 御史大夫被提升到与丞相同一行政级别。汉文帝时,鉴于当时御史监察不
2、力的情况,临时调派身边可信人员到下面核查,此行为称为“刺”。汉武帝于公元前106 年正式设立“刺史”,这成为中国古代反贪的一种新型“反腐办”。 除常规监察机构反腐外,古代还有最有效的一招,是动员民间参与反腐,鼓励民间积极“举报”。刘彻建立所谓“言事变”制度,就是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南北朝的北魏拓跋嗣(魏元明帝)当皇帝时,专门下诏,鼓励民众举告贪官;到了北宋,“上奏言事”备受重视,范仲淹、包拯、王安石、朱熹,都曾给皇帝写过很多反腐奏折,包孝肃 公奏议一书多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当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 “举报”虽
3、然可以减少官员腐败现象,但腐败仍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于是,“制度反腐”成为一种探索。所谓“制度反腐”,古人叫“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即官员贪赃枉法,与庶民同罪。 从量刑上看,对官吏犯罪的法律惩罚重于常人。在秦朝,“通一钱者,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明朝对贪官用刑之酷是历史上罕见的,尤其让人 感到恐怖的是“剥皮实草”,贪官污吏们被拉到府州县衙门左首的土地庙杀死,并将他们的皮整张剥下来,里面填上稻草,然后把这些假人摆在衙门的公座旁边,以这种阴森恐怖的方式与继任官员进行职务移交。有学者对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月俸数与当时的贪官受贿数额做
4、过比较,结论是当时官吏贪污受贿相当于正七品官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严惩贪官污吏的同时,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积极大力倡导廉政,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腐败”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 大公害,反腐败斗争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立足与民主和法治的基础,完善廉政制度,长期不懈地进行反腐倡廉,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摘自中华励志网)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从某种意义上说,治官治吏,尤其是反贪反腐,意味着一个社会的进步诉求。 B.古今中外都强
5、调反腐,反腐就应该从官员选拔开始进行,古人称之为“吏治”。 C. 汉代刺史制度的建立,是因为御史不奉法,监察不力 ,于是皇帝另派中央官员巡视地方。 D. 秦朝建立了第一个完备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2 A. 包孝肃公奏议一书都是记录揭露、举报贪官腐败的反腐奏折,北宋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 B.作为反腐的手段,朱元璋对贪污腐败实施的刑罚骇人听闻,他独创的“剥皮实草”制起着杀一儆百的作用。 C. 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是古代最有效的反腐手段之一,就是保障吏民一定的言论自由,鼓励基层官员、民间人士越级上书,指阙
6、言事。 D.民告官,如果 有理有据,又得到官方的及时处理,对于防治腐败,推行廉政,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官官相护,民怨难申,就会使矛盾激化。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可见,中国古人一开始就知道防范审判不公和司法腐败。 B.虽然立法严惩,但腐败却从来没有绝迹,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C.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因此,官吏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D. 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努 力完善廉政制度建设,保证反腐败斗争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 二、文言文
7、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杨烈妇传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 ?”侃曰:“ 兵与财皆无,将若何 ?”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 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 于是召胥吏、百 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
8、贼之人耶 ?”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 ,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孔子曰:“仁者必有
9、勇。”杨氏当之矣。 (唐李翱杨烈妇传 ) 【注释】李希烈陷汴州:唐德宗建中三年,淮南节度史李希烈拥兵割据,自称建兴王,第二年攻陷汴州 (现河南开封 )等地,自称楚帝。不久为刘洽所败,后来被部将毒死。 俘累: 抓获捆绑。累,通“缧”,用绳索捆绑。 徇:宣布命令。 爨: (cun)烧火煮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 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既又将盗陈州 盗:偷盗 3 B仓廪皆其积也 积:积聚的粮食 C县令,诚主也 诚:诚然、确实 D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固:坚持 5以下几句话,全都直接表现杨氏大智大勇的一组是( )( 3 分) 力不足,死焉,职也。 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
10、君不在,则人谁肯固 矣! 亲为之爨以食之。 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杨氏至兹犹存。 A B C D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当叛军将要攻城之初、大敌来临之前,在妻子的劝说之下,县令李侃决定和妻子杨氏英勇抗争,同仇敌忾,誓与城共殉。终于用“义”和“勇”保全了项城。 B当“李侃不知所为”时,杨氏劝夫带头守城,身先士卒。文章对杨氏给予高度赞扬,认为其行为当合于孔子的“仁者必有勇”。 C杨氏多方发动城民,晓之以理,许 之以利,并且亲临战地为军士做饭,激励士卒斗志。大家众志成城,击败了叛军。 D叛军作鸟兽散,败走的原因除项城城民和吏卒军士勇守城池外,还应该由于刚开始交战就损失
11、主帅,六军无主,失势而逃。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 ( 1)兵与财皆无,将若何?( 3 分) ( 2)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 3 分) ( 3)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3 分) 三、诗歌鉴赏(共 3 小题,共 6 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 10 题 塞下曲 (其一 )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 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8、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什么的特点。 (1 分 ) 9、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 (2 分 ) 10
12、、试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3 分 ) 四、古诗文默写(每空 1分,共 6分) 11、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12、 明明如月,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1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14、哀吾生之须臾, , 挟飞仙以遨游, 。 1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6 19 小题。( 25 分) 明月寺 “山上有一座明月寺,寺里头就只有住持夫妇两人。两人本是城里人,七零年春天来的,不知道为什么要来。来了快三十年了,从来不见有亲戚来看他们?男的叫罗师傅, 女的叫薄师傅。两个人虽说是寺院住持,但从来就是俗家打扮,一直夫妇相
13、称。你 说奇怪 不奇怪?”因了这话,我走进了竹林掩映里的明月寺。 这是一座小庙,进了门,眼前一黑,过了片刻才看清室内的陈设。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4 摆在屋子正中的木龛里。 薄师傅从木龛后面走出来。一看见她,我就知道这是薄师傅。她是个清瘦的老妇人, 薄薄的身体,薄薄的头发,皮肤是暗白的,带着一点灰,与这幽暗的屋子很相配。她的眼神很特别,清而亮。她看人的时候,眼神专注,让人感到里面仿佛有许多要紧的内容,但仔细一看,里面什么都没有。 她看了我一眼,说道 :“要不要求签 ?”又补充了一句 :“我这寺里的签,和别处不一 样,不分上中下签 。只要签上说的话对你有些用处,那就是上签。”于是我在观音面前焚香,磕头,在竹筒里抽了一支签,上面说道 :海市蜃楼 /过眼云烟 /落花流水 /浮生若梦。我突然无可抑制地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