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680385 上传时间:2024-07-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出太平门望后湖方文玄武湖边风日凄,行人策蹇旧长堤。刑曹撤后兵添冢,图籍空来菜作畦。岂有荷花随水长,尚余蒲草入烟迷。春游至此肠堪断,况复频闻杜宇啼!注后湖:即玄武湖。方文,明末清初诗人,“桐城三诗家”之一。图籍,指地图和户籍。明代玄武湖被选为黄册存放地,成为皇家禁地。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题,描写了玄武湖边景色凄清,行人于旧长堤上步履艰难,心情沉重。B. 颔联紧承“凄”字,写出战争对玄武湖的改变,官署撤离后那里增添了将士的坟冢,黄册库成了百姓的菜地。C. 颈联借景抒

2、情,借助荷花长在水里与蒲草在烟雾中迷蒙之景,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对过往的思念与对未来命运的忧虑。D. 尾联通过“肠堪断”“杜宇啼”,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作为明朝遗民的失国之痛。16. 前人评价方文的诗“深情而又苍凉”,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书事陆游北征谈笑取关河,盟府何人策战多?扫尽烟尘归铁马,剪空荆棘出铜驼。史臣历纪平戎策,壮士遥传入塞歌。自笑书生无寸效,十年枉是枕雕戈。【注】本诗作于嘉泰四年(1204年)秋,陆游时年七十九岁。1206年夏,南宋朝廷的“开禧北伐”正式开始。盟府:古时官员受勋赏时的盟书(盟约)保存之所。铜驼:晋书载:“索靖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

3、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十年:指诗人曾在川陕从军十年。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中“谈笑”二字,表现了取胜的轻松,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的“谈笑”表达效果相同。B. “扫尽烟尘归铁马”与“铁马秋风大散关”一样,都是诗人对自己奔赴前线、奋勇杀敌的想象。C. “剪空荆棘出铜驼”写铜驼在荆棘被扫除后又重新出现,表达诗人对朝廷将收复失地的信心与期待。D. 第三联中,诗人设想北伐获胜后的情景:史官在记录克敌制胜的策略,将士在凯歌声中从塞外归来。16. 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望海潮【注】柳永东南形胜,

4、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注】该词为赠两浙转运使孙何之作。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三句写出了杭州城地理形势优越、城市地位显赫、繁华延续持久的特点。B. 绿树高耸入云,环绕着钱塘江岸,怒涛卷起如霜似雪的浪花,景色阔大壮美。C. 钱塘百姓白天只能听到羌笛的鸣奏,夜晚仅能听到在空中飘荡的采菱的歌声。D. 词人用“千骑拥高牙”来烘托孙何,表

5、现了孙何出行时前呼后拥盛大气势。16. 词的末尾两句,词人委婉称扬孙何因政绩卓著,将入朝执政。从词中看,孙何有哪些政绩?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注】本词作于辛弃疾罢官闲居期间,此时南宋朝廷只图享乐,不思恢复。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且”字微妙地流露出词人更深的悲哀:面对无法排解的苦闷,只能借醉后的笑闹来忘却。B. “以手推松曰去”是用散文句法入词,体现了辛弃疾“以文为词”的艺术特色。C. 下片寥寥数语

6、,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等刻画了一个醉意熏熏的词人形象,惟妙惟肖。D. 本词上片以议论为主,下片则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全词语言明白如话、生动活泼。16.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表明了词人对古人书籍怎样的态度?这一态度背后可能隐藏着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次日醉归(南宋)杨万里日晚颇欲归,主人苦见留。我非不能饮,老病怯觥筹。人意不可违,欲去且复休。我醉彼自止,醉亦何足愁。归路意昏昏,落日在岭陬。竹里有人家,欲憩聊一投。有叟喜我至,呼我为君侯。告以我非是,俛笑仍掉头。机心久已尽,犹有不下鸥。田父亦外我,我老谁与游。【注】语出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鸥者,每旦之

7、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八句叙写诗人访友做客的情况,面对主人的盛情挽留,诗人欣然接受,决定一醉方休。B. 归家路上,由于酒意未消,诗人昏昏沉沉,且天色将晚,想暂且投宿到竹林中的老农家。C. 老农称呼诗人为“君侯”,诗人连声否认,老农“俛笑”“掉头”不信,诗人颇感惆怅。D. 本诗叙事平稳,娓娓道来;语言平实,耐人寻味;从容平缓的语气中略有陶渊明的味道。16. 杜甫客至中的“但见群鸥日日来”与本诗中的“犹有不下鸥”,都写到了“鸥”,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游览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注】金徽:金饰的琴徽,用来定琴声高下之节。这里指琴。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采用比兴手法,赞美瑶草如碧玉般可爱,使词作一开始就给人以美好的印象。B. “红露湿人衣”中“红露”一词写出了花丛中仙露之晶莹欲滴与桃花色泽之美艳夺目。C. “我为灵芝仙草”是自我期许,“长啸亦何为”

9、意谓不必为得到功名利禄而欣喜若狂。D. 词尾的“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表现出词人放达飘逸的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16. 这首词中的“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与登快阁中的“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两句,都透漏出愁苦落寞之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答案】15. C 16. 易代变革,故地重游,物是人非,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痛。寓悲情于景中,如眼中的“蒲草”着上迷离苍凉之色,情景交融。【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C.“借助荷花长在水里”错误,“岂有荷花随水长”是说没有荷花生长在水中。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景物描写,评价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10、。作答时,紧扣“深情”与“苍凉”,从情感表达和景与情的关系角度鉴赏诗句。情感表达上,诗人处于明末清初之际,眼前的“玄武湖边”“旧长堤”不变,但是故国不在,原本的刑曹(分管刑事的官署)所在地现在变成了墓地,存放黄册的地方象征着政权与秩序,如今已被废弃。故地重游,满目萧条,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痛。“风日凄”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肠堪断”直抒胸臆,表达了内心深深的哀痛。“杜宇”(杜鹃)的啼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与哀怨、思乡之情相关,此处的“频闻”加深了诗人的哀愁。景与情的关系上,诗人以悲情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风日凄”表现了湖边的景象凄凉,荷花的缺失和蒲草的顽强,暗示了繁华不再,只有荒芜和迷茫留存。

11、“杜宇”(杜鹃)的啼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与哀怨、思乡之情相关,此处的“频闻”加深了诗人的哀愁。一切景语皆情语,借苍凉之景写亡国悲情,情景交融。【答案】15. B 16. 意思:我自嘲作为书生一生没有一点功绩,十年间白白地枕着雕花战戈。情感:表达了诗人自嘲自叹、壮志未酬的悲愤与无奈。诗人虽有报国之志,曾在川陕从军十年,但却未能建立功勋,眼看着岁月流逝,内心充满了失落和遗憾。同时,也透露出他依然渴望能够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心愿。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都是诗人对自己奔赴前线、奋勇杀敌的想象”错误,“扫尽烟尘归铁马”不是对自己奔赴前线、奋勇杀敌的想象,是想象

12、战争胜利后军队回归的情景。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的意思是:“笑”“无寸效”是自嘲没有功绩,“枉”有“白白地”意思。据此理解句意即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无奈和自嘲。陆游一生都渴望为国家收复失地,但在他的晚年,虽然看到了国家有可能发动北伐的消息,但他自己却因年老体弱,无法再为国家效力。他自感一生虽然曾怀揣着报国之志,但却没有为国家的统一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只是空有一腔热血和十年的从军经历。因此,他在这里自嘲自己“无寸效”,表达了对自己一生无法为国效力的遗憾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依然渴望能够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心愿。【答案】15. C 1

13、6. 经济繁荣,市民富庶。钱塘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人口众多。在这个钱塘住着大约十万人口,体现孙何治理得当。百姓生活祥和安定。无论白天黑夜,湖面上都荡漾着笛曲与歌声,表明百姓生活的欢乐幸福。【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钱塘百姓白天只能听到羌笛的鸣奏,夜晚仅能听到在空中飘荡的采菱的歌声”错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羌笛声和菱歌声。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开篇的“都会”、“繁华”以及“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突出了杭州的富

14、庶繁华,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孙何治理的好。“参差十万人家”,在杭州人口众多,这也是孙何治理得当的体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百姓们生活在钱塘,不仅物质富足,精神也是愉悦的,日夜响起的羌笛和菱歌,以及不管是“钓叟”还是“莲娃”都喜笑颜开的状态,都体现出杭州在孙何的治理下百姓生活祥和安定。【答案】15. D 16. (1)最近领悟到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如果相信了它,自己便是全错了。表明作者否定古书的态度。(2)表面上是否定一切古书,其实表达了词人对南宋朝廷颠倒是非愤激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下片则以记叙和描写为主”错误,下阕以描

15、写为主,具体描写醉酒的状态。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最近领悟到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如果相信了它,自己便是全错了。表面上是否定一切古书。这两句只是词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是针对南宋朝廷中颠倒是非的状况而说的。辛弃疾主张抗战,反对投降,要求统一祖国,反对分裂,这些本来都是古书中说的正义事业和至理名言,可是被南宋朝廷中的当权派说得全无是处,这恰恰说明古书上的道理现在都行不通了。词人借醉后狂言,很清醒地从反面指出了南宋统治者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训,是针对南宋朝廷颠倒是非的愤激之言。【答案】15. A 16. 杜

16、诗中写“群鸥”每日造访我,衬托出居住环境的静谧;写自己只能与“鸥”为伴,暗含孤寂之情。本诗用典,写鸥鸟盘旋不下,暗指自己已无心机,但老农依然不肯与我亲近的情形,表达诗人内心的失落、惆怅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欣然接受”错,“颇欲归”“怯觥筹”“欲去”等词语中流露出勉强之意。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和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伴侣,杜诗中写“群鸥”的“日日”到来,衬托出居住环境的静谧,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也是过于单调。作者就这

17、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只能与“鸥”为伴,暗含孤寂之情。这就为贯穿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告以我非是,俛笑仍掉头。机心久已尽,犹有不下鸥”,一再告诉他我不是“君侯”,老翁不信弯下腰一笑更摇头。处世的心机早已去尽,却还有不肯向我飞下的海鸥。此处“不下鸥”喻指田父,指田父感觉诗人有官气,不和诗人亲近。随着田父的一声“君侯”,竟然在诗人身上引起十分强烈的反应,也使诗人强烈地感到孤独,诗人沉痛地呼吁:“机心久已尽,犹有不下鸥。”诗人纯真而不失赤子之心,他用诚挚的眼光看生活,岂不知纯朴之人已远离自己,这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寂寞。本诗“犹有不下鸥”用典,表达诗人内心的失落、惆怅之情。

18、【答案】15. C 16. (1)“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表面上是说谪仙(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2)“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两句,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表达因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意谓不必得到功名利禄而欣喜若狂”错,“长啸亦何为”意谓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1)“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意为: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

19、螺壳所做的酒杯喝酒。这两句,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他不以时人为知音,反而以古人为知音,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2)“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意为: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这两句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两句表达因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