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684863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旧石器时代(1)劳动工具:旧石器(打制方法制作)。(2)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3)文化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2新石器时代(1)劳动工具:新石器(磨制方法制作)。 (2)社会生活: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3)文化遗存典型代表阶段时间文化遗址活动区域基本特征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 000至5 000年前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种植水稻,掌握了养

2、蚕缫丝技术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 000年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蛋壳陶”红山文化北方辽河上游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良渚文化长江下游分布特点: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3原始社会组织(1)概况: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2)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社会阶层: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组织结构: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文明的萌芽: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1

3、部落时代(1)三皇时代:三皇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2)五帝时代实际身份: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华夏始祖: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禅让”制度:部落联盟首领由推举和考察产生。(3)考古印证:考古学证明,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2国家出现(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2)夏朝的统治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地方: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还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

4、治。(3)考古印证: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1商朝(1)建立:汤灭夏后建立了商朝。商都多次迁移,后定于殷,所以商朝也称殷朝。(2)考古验证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验证了商朝的历史记载。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3)政治统治中央机构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地方管理: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实行内外服制。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范围扩大。2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政治统治概况: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形成了“天

5、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二者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3)衰亡“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爆发,周厉王出逃,由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3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1)地位: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2)农业: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3)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

6、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1列国纷争(1)春秋争霸: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2)战国七雄诸侯国间: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号称“战国七雄”。诸侯国内:一些卿大夫替代国君掌握朝政,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2华夏认同(1)历程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2)影响: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1经济发展(1)农业: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2)手工业: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

7、细密。(3)商业:货币广泛流通,涌现出一批商业中心城市,不少商人富比王侯。2变法运动(1)目的:富国强兵。(2)结果: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3)代表:秦国的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政治 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推行县制,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影响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1孔子(1)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2)贡献思想主张仁:核心观念,意为关爱他人;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礼:主张恢

8、复西周礼乐制度,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教育成就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文化贡献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文献,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3)思想代表作: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2老子(1)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2)思想唯物史观:“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追求天人合一。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政治: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3)思想代表作:老子。1背景(1)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2)社会基础:新兴的士阶层崛起。(3)国家政策: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的需要,争相招揽人才。2

9、流派派别代表主张或特点儒家孟子和荀子从不同角度发挥并补充了孔子的思想,为新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道家庄子其思想比老子更加消极、保守墨家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法家韩非 主张以法治国,君主独裁,反映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名家研究逻辑学兵家孙武探讨军事理论阴阳家邹衍试图说明事物运动变化规律3.影响(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知识点一秦的统一1背景客观条件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

10、所带来的阻碍。地理位置: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主观条件励精图治:数代秦王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商鞅变法: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策略得当: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2.统一(1)灭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定都咸阳。(2)征越族: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3)击匈奴:在北方击退匈奴的进攻,修筑万里长城。3巩固(1)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皇权独尊:确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中央机构: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分掌具体事务。地方机构: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

11、考核。(2)巩固统一的举措: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4意义(1)中国版图: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2)国家统一: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求。(3)民族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1社会矛盾激化(1)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2)秦朝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2“焚书坑儒”(1)概况: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全部焚毁;还将4

12、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2)影响: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3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秦二世继位。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1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建立张楚政权。2秦朝的灭亡: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3楚汉战争:刘邦击败项羽。(1)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2)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分封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13、巩固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2文景之治(1)汉初“与民休息”: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2)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3汉初的政治制度(1)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2)地方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原因:“惩亡秦孤立之败”。概况: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影响: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3)“七国之乱”:汉景帝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七国叛乱,后被平定。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14、。(2)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朝。(3)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官吏选拔制度。(4)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5)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经济(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2)实行盐铁官营。(3)推行均输平准,增加收入,平抑物价。(4)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的独尊地位确立,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2.开拓疆域:巩固和加强了国家统一(1)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

15、郡。(2)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此路西传,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3)地方治理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比以前更加有效。1西汉的灭亡(1)西汉灭亡:西汉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外戚王莽夺取皇位,西汉灭亡。(2)王莽改制: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王莽试图通过改革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加上自然灾害严重,王莽政权被绿林、赤眉起义军推翻。2“光武中兴”(1)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统治措施类型内容政治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

16、国统一;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整顿吏治,惩处贪腐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思想重视儒学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9年孙权建业2.西晋(1)建立: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3)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3民族关系(1)五族内迁:西、北边陲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2)南北对峙:西晋灭亡后,中国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

17、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1东晋(1)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2)士族的崛起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逃到南方的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2南朝: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改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3江南的开发(1)背景: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2)表现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

18、、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3)影响:促进了山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逐步交融。4南北对峙(1)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2)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1十六国(1)十六国: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15个最主要的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2)北方的民族融合: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3)前秦统一北方: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4)淝水之战:前秦统一北方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失

19、败之后迅速崩溃。2北朝(1)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迁都洛阳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改革风俗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学习汉族制度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3)北方政权的更替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合称北朝。北周

20、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2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3建设广设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兴建洛阳宏伟壮丽,闻名于世开通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4.灭亡(1)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2)概况: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1唐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2)统一: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2贞观之治(1)措施经济上:轻徭

21、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2)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3武则天的统治: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4开元盛世(1)措施: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2)评价:唐玄宗的统治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5唐朝的民族关系北方(突厥)(1)东突厥:贞观初年,击败并俘东突厥可汗;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8世纪中叶为回纥所灭,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2)西突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东北(靺鞨)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

22、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西南(吐蕃)(1)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2)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基本停止纷争1安史之乱(1)背景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廷趋于腐败。(2)概况: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史称“安史之乱”。(3)影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唐朝由盛转衰。2藩镇割据(1)形成: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影响:严

23、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3黄巢起义(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2)概况: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3)影响: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4五代十国(1)“五代”: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2)“十国”: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3)后周实力的增强: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1九品中正制(1)创立:曹魏。(2)特点:从初创

24、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3)影响: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2科举制(1)创立: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2)发展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武则天时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影响: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1历程(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2)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3)

25、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4)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2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影响。1魏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3唐初:租庸调制(1)内容赋税征收对象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

26、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4唐中后期:两税法(1)背景: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2)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3)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4)影响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儒学(1)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3)隋朝时期:儒学家

27、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4)唐朝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原因: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提出: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内容: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2道教(1)兴起:东汉末,是中国本土宗教。(2)发展魏晋南北朝: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3佛教(1)传入:两汉之际。(2)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武则天时,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的修行比较简单,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3)反佛斗争原因:佛教盛行,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概况: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是

28、最杰出的反佛代表;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1文学(1)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2)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2艺术项目成就书法东晋王羲之世称“书圣”、 唐代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绘画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其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雕塑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1魏晋南北朝(1)数学:南朝

29、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 592 63.141 592 7之间。(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3)地理学: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2隋唐(1)建筑: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2)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3)火药: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4)天文: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5)医学: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1佛教(1

30、)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2)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3)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天竺取经。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唐朝高僧鉴真曾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日本空海来长安求法,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2其他(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

31、背景(1)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宋初统治者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2目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3措施(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政: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财政: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军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2)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中央地方枢密院专掌军权,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先后设立平行的四

32、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3)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目的:抑制武将势力膨胀。措施: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4影响(1)积极方面: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2)消极方面: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1边防压力(1)宋辽关系北宋建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北宋每年送给

33、辽“岁币”。(2)宋夏关系北宋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合议,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赐”。2财政危机(1)原因北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导致军费直线上升。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2)表现: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1背景(1)北宋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2)宋仁宗时,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宗旨:整顿官僚机构。结果: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很快失败。2开始: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3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

34、国强兵的目的。4措施内容具体措施富国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5评价(1)成效: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2)不足强兵效果不明显,与西夏的战争再次失败。一些措施在执行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论。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1宋金和战(1)背景1127年,北宋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两位皇帝宋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2)表现战: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

35、提高,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和: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主动向金朝求和,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2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后,南宋地位稍有上升,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1辽(1)起源: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2)建国: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3)统治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2西夏(1)起源: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羌人

36、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2)建国: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3)统治: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1金朝建立(1)民族起源: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2)建立政权: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1115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也称上京。2宋金对峙: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3金朝统治(1)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2)制度: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

37、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3)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4)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1蒙古族的崛起(1)建国: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2)扩张: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2元朝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3元朝的统一(1)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

38、安。(2)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坚拒劝降,在大都从容就义。4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修筑驿道,设立驿站。(2)行省制度: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3)对于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4)对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5)经略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1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2蒙古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实行“四等人制”。3随着时间推移,民族矛盾逐渐减弱,阶级矛盾日益严重。第11课辽宋

39、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农业的发展(1)成就突出成就影响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2)边疆农业的开发: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2手工业的发展(1)制瓷业宋朝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2)矿冶业地位: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成就:煤的开采量很大,都

40、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影响: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3)印刷业:宋元时期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1商业的发展(1)特点: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2)表现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2城市的兴盛(1)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2)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1过程(1)唐朝中叶:南方的经济实力

41、渐渐超过北方。(2)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3)南宋: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4)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2影响: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1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快(1)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2)人们婚姻择偶也发生了变化。2租佃关系的发展: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3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弛(1)

42、商品经济关系: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政府干预。(2)人身依附关系: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1背景: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2崛起:儒学复兴运动(1)时间:从北宋中期起。(2)主张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3)结果:理学或道学的学派影响逐渐增大。3突出成就“程朱理学”(1)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2)主张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人生观“

43、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认识论格物致知(3)重视儒学教育: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4)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1文学(1)宋词时间:唐朝后期出现,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特点: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代表人物: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2)元曲构成: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元杂

44、剧: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3)话本: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2艺术(1)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2)绘画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1三大发明(1)概况印刷术: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形射击火器。指南针: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2)影响: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2著名科学家(1)沈括:北宋科学家,其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2)郭守敬:元朝科学家,最突出的成就是设计和监制了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