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期末达标测试卷 2套(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685092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期末达标测试卷 2套(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期末达标测试卷 2套(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期末达标测试卷 2套(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达标测试卷(110课)(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迄今为止,云南、陕西、北京、广东等省区都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及活动遗迹、遗物。数十万年前,先民们就在不同地方生存、发展。据此可知()A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样性B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C我国早期人类结成群体生活D古代先民交流交融程度较高2下面是甲骨文中可以见到的农作物品种。材料可证实我国()(黍)现在仍旧称为黍,去皮之后称为大黄米(禾)现在称为谷子,去皮之后称为小米(来)现在称为小麦(麦)麦在商代可能专指大麦()在商代已经有稻,有人说“”字就应读“稻”A.远古人类的

2、产生 B原始农业的兴起C盘古传说的真实 D早期国家的建立3“曩(nng,以往,从前)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下列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与这段话的描述最契合的是()A北京人、山顶洞人 B元谋人、大汶口人C河姆渡人、半坡人 D蓝田人、良渚居民4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稻晚稻组合“叁优一号”测产,双季亩产达到1603.9公斤。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生产区域位于我国的()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5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能够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市,说明当时良渚

3、社会()A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 B统治者组织调动能力强C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 D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6有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海纳百川,它吸收了山东龙山、山西陶寺、湖北石家河等不同区域的文化因素。二是强势辐射,其作为“核心文化”又输出、影响到甘肃、四川、内蒙古等地。该学者试图论证该文物()A反映出夏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B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C标志我国开始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D折射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7二里头遗址被称为“最早的中国”(指地处“天下之中”的最早都城及其中心地区)。二里头都城完全符合“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

4、庙”的都城规划特点。该遗址可以佐证哪个朝代的历史()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8下图是首都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A禅让制B郡县制C分封制D世袭制9春秋以前,农业上主要采取千耦其耘(大规模集体协作)的生产方式,春秋以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逐渐形成。促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耧车的发明以及使用 B铁农具与牛耕的出现C周天子权威迅速下降 D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10下面是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的部分文物的图片,这些文物适合用于研究()A春秋时期的军事战略 B春秋时期的农业经济C春秋

5、时期的社会发展 D春秋时期的文化发展11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表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时间人物事件公元前386年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吴起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商鞅变法公元前256年李冰都江堰A.夏商西周的政权更替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D动荡不安的春秋时期12通过对百家争鸣的学习,小王领略了古代先贤的救世情怀,他以诸子百家的“爱”为主题整理笔记。笔记中依次可填()A庄子、孔子、韩非B庄子、韩非、孔子C韩非、孟子、墨子D孔子、墨子、韩非13“中华文明从远古走来,沿着自身固有的脉络和轨迹不断向前发展,从远古走到今天而从未中断,始终保持着迥异于其他文明的、独

6、特的文化内涵与文明特色。”这表明中华文明()A包罗万象,冠绝世界 B兼收并蓄,融会贯通C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D独树一帜,一脉相承14公元前223年农历二月,秦军将士“黑夫”和“惊”兄弟二人给大哥“衷”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战事不知要持续多久。”据此可以推断()A信中的“战事”发生于秦、赵之间B该信书写在纸张上C信中“战事”的目的是统一全国D该信采用楷书书写15某同学复习时整理出一组关键词,如“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据此判断,他复习的内容是()A武王伐纣,牧野之战B陈胜、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C国人暴动,厉王逃亡D秦、赵两国发生了长平之战二、非选择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9分

7、,第18题22分,共55分)16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七年级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相关要求。活动一【了解先民生活】项目河姆渡人半坡人时空定位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自然环境温暖湿润寒冷多风生产与生活人工栽培水稻;饲养猪、狗;使用磨制石器;建造干栏式建筑种植粟;饲养猪、狗;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建造半地穴式房屋(1)依据表格内容概括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产生活的共同点。(至少两点)指出造成其房屋样式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活动二【讲述先民故事】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

8、以利黔首。吕氏春秋(2)阅读活动二图示,请补全处。从中可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具有什么样的精神?(6分)(3)请给这次探究活动拟一个主题。(2分)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刻有文字的商朝牛骨 商鞅方升 帛书老子材料二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

9、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编自论语(1)将文物收藏在博物馆里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一项重要工作。请你从材料一中任选一件文物对上述这句话进行说明。(5分。可以介绍朝代、用途、出土地点、地位、体现的特点等方面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都江堰的建成有何影响。(4分)(3)材料三中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6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有什么意义?(4分)18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

10、值得后世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材料二材料三为了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朝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又派人开凿大运河,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为了抵御匈奴,秦朝修筑长城,西起咸阳,东到辽东。材料四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1)秦国的崛起与材料一反映的什么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民勇于公战”的原因。(4分)(2)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建立了哪一制度并被后世沿用?写出材料二中处设置的官职的名称及其职能。(6分)(3)材料三中有两处错误,

11、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4分)_改为_改为_(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5)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朝兴亡的认识。(4分)答案一、1.A2.B3C点拨:材料反映的是史前时期人们从事农业活动的状况,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骨耜耕地,住干栏式建筑,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C正确。4B5.B6D点拨: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吸收了山东龙山、山西陶寺、湖北石家河等不同区域的文化因素”反映了二里头文化“海纳百川

12、”的特征,这是“多元”特征的体现。“影响到甘肃、四川、内蒙古等地”反映了二里头文化的“强势辐射”,这是“一体”特征的体现。因此,二里头镶嵌绿松石的铜牌折射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D正确。7A8.C9.B10.C11C点拨:由材料中的时间公元前386年到公元前256年可知,这些人物和事件都处于战国时期,所以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C符合题意。12D13.D14.C15.B二、16.(1)共同点:都种植粮食作物;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任答两点即可)原因:自然环境不同。(2)补充:炎帝、涿鹿之战。特点: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精神:创新精神、不屈

13、不挠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3)【示例】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17(1)【示例一】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使我国从商朝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示例二】选。商鞅方升是研究商鞅变法的重要资料,它是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的有力证据。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示例三】选。老子是道家经典著作,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学说。帛书老子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提供了重要的材料。(2)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直到今天,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

14、史上绝无仅有。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3)核心思想:仁。贡献: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提出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4)有利于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18(1)事件:商鞅变法。原因:变法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2)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官职:御史大夫。职能:监察(或监察百官)。(3)大运河灵渠 咸阳 临洮(4)事件: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根本原因:秦的暴政。(5)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积极创新;得民心者得天下等。(谈兴与亡都可

15、,言之有理,一条即可)【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达标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湖北学堂梁子遗址中,出土了距今约110万80万年、具有直立人特征的郧县人头骨化石,以及数十片打制而成的刮削器、砍砸器等。以下早期人类中与“郧县人”有着类似特征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2下表所列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我国远古时期()遗址名称时间遗存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距今110009000年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浙江浦江上山遗址距今110009000年炭化的稻米、稻壳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距今75003000年陶片上稻、粟、豆类等印痕A

16、.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C冶炼技术水平 D原始部落联盟间的关系3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每一个地方都发展了自己的早期文化,有其地域性的色彩。此后或早或晚,每一个地方的独特文化系统,终要融合成中国庞大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此观念认为()A远古聚落星罗棋布 B部落联盟冲突不断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南北文化差异明显4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A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B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C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扩大了西周的疆域D确

17、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5史记中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展开激烈争斗C王室衰微,分封制趋向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6据统计,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二百五十四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秦国最终兼并各国。这表明当时的历史主流是()A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铁制工具进一步推广C兼并战争,走向统一 D民族融合,互相交流7秦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下列材料可以准确说明秦朝()材料出

18、处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资治通鉴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汉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A.地方管理,行政高效 B法律严苛,赋税沉重C中央集权,创新制度 D疆域辽阔,人口众多8据史书记载,汉文帝“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汉景帝则从公元前153年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阳陵),相关大型工程前后相继,延续二十多年。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汉朝国力增强 B景帝贪图享受C国家政策转变 D中央集权强化9某班设计的历史课本剧,穿越了历史空间,把几个不同时期的帝王弄到一个舞台上来,给他们设计了各自的台词。其中出现失误的是()A秦始皇:泱泱大国,完成

19、一统B汉高祖:盐铁官营,统一财政C汉武帝:平灭匈奴,张骞使西D光武帝:兴复汉室,恢复民生10据考古研究,西汉初年的王侯墓坟丘高大,多以铜、陶器陪葬。文景之后的墓中开始出现府邸建筑,还有丝织品、金银玉器、车、马、炊具等。上述变化体现了西汉()A封建礼教严密 B地方势力发展C社会生产恢复 D奢靡之风盛行11小明同学在复习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时,绘制了下面的时间轴。对此,解说合理的是()A西域指甘肃阳关、玉门关以东的地区B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公元前1世纪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D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相距200多年12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如要研究为三国鼎立局面

20、奠基的历史事件,最合适的诗句是()A本初屈指定中华,官渡相持勒虎牙B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C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3丰富多样的历史素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图是某老师备课中使用的部分素材。由此推断,这位老师备课的主题是()农业麦稻兼作,兴修水利南朝青瓷莲花尊手工业江南地区冶铁业发展城市建康城人口众多A.江南地区开发 B西南地区开发C黄河流域发展 D西域地区发展14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书法艺术成熟 B北方民族交融C江南经济开发 D南北政权对峙15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果辉煌,下列成就叙述正确

21、的一项是()A春秋时期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B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史事C贾思勰农政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D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二、非选择题(第16题23分,第17题20分,第18题12分,共55分)16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下列材料涉及不同时期的经济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发展状况。(4分)材料二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摘编自史记平准书材料三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七十年间,国内

22、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极为富足。除了旱涝等自然灾害外,帝国约在70年中竟没有遭受重大的动乱,人民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城乡的仓廪充实。国库中钱币和粮食多得无法知道数量。在这种丰饶稳定的总形势下,促使犯罪的因素很少。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西汉前期经济状况发生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6分)材料四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赋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陈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摘编自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南地区

23、出现“田美土肥之象”的原因。(7分)(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促进经济发展?(6分)17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立之后,由政治而文化上实现了最初的大一统。这种一统之势,在社会管理方面形成以王室为中心、为正统的政治权力体系;在民族关系上,形成了以华夏为主体,融合各族群的统一民族形态;在地域上,基本统一了宜耕地带,形成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耕文明;在文化上,形成了容纳多样文化而又以中原文化为正统的文明。摘编自杜学文大一统的形成与治理体系的完善从华夏文明到中华文明之四材料二甘肃嘉峪关东北郊魏晋时期墓室中出土的砖壁画材

24、料三2023年8月,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向公众开放。以下是“大交融”展厅部分展示的内容:“洛阳家家学胡乐”展区二胡、琵琶、箜篌、唢呐等跟随胡乐从西域传到中原,成为中华民乐的代表性乐器。“语文互鉴”展区展出了用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和古壮文书写的“中华国家”四个字,这些文字受到汉字影响,有的是仿造汉字而生。“交往契约”展区展出了不同时期用不同文字书写的各类契约文书,见证了农牧互补、通贡互市、工艺互鉴等经济活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现“大一统”的关键举措,并从政治和思想文化角度概括秦、汉为大一统作出的贡献。(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25、,概括魏晋时期北方生产活动出现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意义。(4分)18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两个及以上史实予以阐释或说明。(12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一、1.A2.B3C点拨:根据材料可知,不同地域有不同文化,但最终融入中国庞大文化体系中,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C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远古聚落星罗棋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

26、;材料中没有体现部落联盟冲突不断,排除B;材料主旨是强调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不是强调南北文化差异明显,排除D。4B点拨:据关键信息“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可知,材料主要强调分封制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B符合题意。5C6.C 7.C8.A9B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B符合题意。10C11.D12.B13.A14.B1

27、5.D二、16.(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2)变化: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政策:休养生息政策。(3)政府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北方农民大批南移,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相对和平;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等。(4)革新生产工具;制定有效的政治经济政策;社会安定;人民努力劳动等。17(1)关键举措:实行分封制。秦朝贡献:政治上,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 汉朝贡献: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思想文化上,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2)变化:畜牧业和农耕经济并存。原因:民族交融推动了生产方式的互补;西域传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为北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3)促进文化繁荣;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18【示例】观点: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阐释: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各民族多元文化汇聚的历史,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社会、思想以及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喜爱,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综上,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第 19 页 共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七年级上册(2024)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期末达标测试卷 2套(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