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四川省泸州泸县 2017-2018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第 I 卷 一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9 分 )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 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 “ 出游从容 ” ,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 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
2、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 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
3、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 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
4、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 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 ”“ 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 ” ,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 2 -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 “ 内模仿 ” 。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 。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
5、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 “ 自我 ” 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 张的机会。 “ 自我 ” 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1 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 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
6、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 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 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 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 秋水中对 “ 鱼之乐 ”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 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
7、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 “ 内 模仿 ” ,这种观点不可信。 C. 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 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必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 3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的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李商隐的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 果
8、。 B. 郑板桥竹石诗: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 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 “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 。 “ 身与竹化 ” 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 在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题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二应用类阅读材 料( 15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9、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 “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 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 2001 年的 7955 万人次增长到 2014 年的 7 2 亿人次, 13 年间增长了 8 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 “ 第二课堂 ” ,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2014 年,全国博物馆拥有 近 3000 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
10、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 2010 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 “ 博物馆之城 ” 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 “ 博物馆之城 ” 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 2014) 材料二: 2008 年起 ,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减弱。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
11、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 2001-2014 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 - 4 - (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 20152016) 注:计算成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 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材料三: 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
12、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01-2014 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 2001 年,最高的年份是 2014 年。 B. 除 2007 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 - 5 - C. 按 2001 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
13、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D. 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 年。 5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直到今 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B. 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 “ 第二课堂 ” ,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 C. 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 D. 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 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 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 “ 藏在深闺人未识 ” 。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 “ 雪藏 ” 的文物,使之在线上 “ 活 ” 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