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学情评估测试卷(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亚历山大以马其顿国王身份进入亚洲,但每到一地都自认为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人们向他行匍伏礼,对他敬若神明。这些举措旨在()A.融合东西方文明B.促进区域间文明交流C.推广古希腊文化D.加强被征服地区统治2.托勒密占据埃及后,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许多学者前往研究。城中市场上
2、可以看到阿拉伯的香料,塞浦路斯的铜,印度的金、胡椒,不列颠的锡,努比亚的大象,西班牙的银,甚至中国的丝。该现象可用于说明()A.战争必然促进被征服地区的发展B.亚历山大城是北非经济文化中心C.亚历山大城成为丝绸之路的终点D.战争客观上助推了经济文化交流3.马其顿人从不向凡人行叩拜礼,只向神匍伏礼拜,这是古希腊的传统。亚历山大入主波斯后,不但要求波斯人在面君行叩拜礼时必须以头碰地,也意图让马其顿人予以效仿。亚历山大此举意在()A.拉拢波斯帝国遗臣B.传播希腊先进文化C.强化君主统治权威D.传承东方政治体制4.在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希腊马其顿人作为统治民族,力图保持自己的希腊性,并将自己的文明强加于
3、被统治民族之上。但面对具有数千年传统的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他们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当地文明的氛围之中。这主要反映了()A.区域间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征B.不同地区间文明的交融互鉴C.亚历山大帝国被东方文明征服D.古代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5.托勒密王朝 (公元前 30530 年) 时期,大量的希腊人移居埃及落户,首都亚历山大里亚的城市轮廓为希腊传统的长方形,有6千米长的大街横穿城市,希腊神庙遍布城市,统治者自称法老,不排斥埃及的信仰和神明。 这反映托勒密王朝()A.沿用了亚历山大帝国治理模式B.旨在促进族群间的交流C.顺应了希腊化时代的发展需求D.逐渐被埃及社会所同化6.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尼罗河三
4、角洲气候炎热,服饰以亚麻为主;而居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气候较冷,羊毛服饰占据主流。亚历山大远征后,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希腊人的穿戴中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也较为普遍。这说明()A.地中海阻隔导致南北两岸文化差异B.碰撞促进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C.亚历山大远征促进埃及文明的进步D.亚历山大推行希腊化成效突出7.下面地图的名称应该是()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东罗马帝国 D.希腊化的世界8.历史学家吴于廑在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一文中指出,从公元前2千纪中叶到公元13世纪,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游牧世界诸部族先后对农耕世界掀起了三次大规模迁徙、冲击的浪潮。在打开地区间闭塞、扩大彼此物质和
5、精神文明交往,乃至促使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方面,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下列项中,不属于“三次大规模迁徙、冲击的浪潮”的是()A.印欧人的迁徙B.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C.亚历山大远征D.蒙古西征9.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4年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密勒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祢为“希腊化时代”。下列不能体现希腊化时代文化特征的是()A.托密勒埃及统治者戴上了法老的王冠B.安条克和帕加马成为新的文化中心C.被征服地区的学者们研究荷马史诗D.象形文字文物代表那尔迈调色板10.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
6、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原住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11.下表为13世纪蒙古汗国三次西征的概况表,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第一次西征12191225年攻灭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西征12351242年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第三次西征12531260年攻陷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A.第一次西征
7、由成吉思汗发动B.第二次西征征服了基辅罗斯C.第三次西征时马可波罗由陆路来华 D.蒙古西征改变了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12.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蒙古西征()A.客观上加强了文化交流B.引发了民族迁徙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D.引发了宗教改革13.下图为近代某地区的人口结构图。与该地区发展状况相符的是()A.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B.种姓制度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C.大和绘和浮世绘是其特色艺术D.王权与教权并立的政治格局14.一位希腊人曾说:“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
8、人知道了世界的真相。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认为国王有理由说自己不管做什么都做得妙。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更困难了。”该言论可以佐证拿破仑战争后,欧洲()A.民族独立意识不断高涨B.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C.各国普遍确立共和政体D.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应运而生15.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以下史实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进行军事政变B.建立第一帝国C.颁布拿破仑法典D.打退反法同盟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有学者指出:“拿破仑战争扫荡
9、了德意志各小邦国,削弱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战争的横向冲击使德意志的落后性暴露无遗,并推动着德意志历史的纵向发展,外来现代化的强制性已动员起普鲁士内部正在形成的现代化意识及民族觉醒力。”该学者认为拿破仑战争()A.结束了德意志君主制度B.提升了德意志民族意识C.加剧了德意志分裂状态D.传播了工业革命的成果17.全球通史中写道:“法国革命的思想意识对其创始人产生了反作用。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下列关于拿破仑战争的描述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A.限制了“自由、博爱”等启蒙思想传播B.横扫欧洲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国家
10、C.推动了民主意识觉醒和民族独立诉求D.引发了德国“十二月党人”起义18.如图为墨西哥画家里维拉于1929年在墨西哥国民宫画廊上绘制的巨幅壁画哥伦布之前的墨西哥,这幅壁画的创作意在()A.彰显拉美文化的多元色彩B.抨击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C.塑造国民的共同历史记忆D.宣传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19.位于墨西哥城塔库巴街的三文化广场,包括阿兹特克大祭坛、圣地亚哥大教堂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分别代表了古代的阿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时期文化和墨西哥现代文化。由此可见,墨西哥文化()A.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B.继承和创新了宗主国文化C.杂糅了欧洲与亚洲的文化D.彻底失去了本土文化痕迹2
11、0.一位美国黑人领袖在1918年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这个“开端”应该是指()A.社会主义运动B.民族解放运动 C.和平主义运动D.殖民主义扩张21.2018年,考古学家在希腊“奥林匹亚考古遗址”发掘出一件刻有荷马史诗奥德赛的古代碑刻,最早能追溯到公元3世纪的罗马帝国时期。这块石碑是希腊与德国考古团队经过三年合作,在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遗址附近发现的。希腊文化和体育部宣称“如果能够确认详细年份,那么它很可能就是现今所有挖掘文物中,最早以文字记载古希腊盲诗人荷马的作品”。这说明()A.历史都是客
12、观真实的存在,最终都会以考古文物的形态呈现B.历史时空具有相对稳定性,时空定位是开展历史考证的目标C.考古研究不能仅停留于文物的发现,还离不开对文物的考证D.考古研究既依赖于考古学界的发掘,也需要得到官方的认证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2小题20分,第23小题20分,第24小题12分,共5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这一时期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
13、,希腊语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这个运动在公元1世纪末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拿破仑执政后所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促进了革命原则在整个欧洲的传播。拿破仑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随着拿破仑的征服行动,革命精神如同一支铁骑冲击着大多数国家封建主义的最后堡垒,促使它们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体制变革。对被占领国家的掠夺和压迫使欧洲人民很快放弃了对拿破仑的幻想,民族主义以一种反对法国霸权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形式在拿破仑所占领的欧洲兴起,法兰西的
14、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摘编自张旭鹏西方文明简史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地区国家主要事件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殖民者作斗争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化时代”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15、。(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战争给当时被占领的欧洲各国带来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10分)23.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美国和新加坡都具有显著移民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着英国的殖民活动进入新阶段向马来半岛殖民扩张。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控制着欧洲与中国之间的最短航线。成立于1600年的特权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也推动了英国向这一地区扩张。
16、1818年底,东印度公司派遣它的得力干将莱佛士前往马六甲海峡东面进行殖民探索。1819年,莱佛士登陆新加坡,1824年,新加坡沦为英国殖民地。整理自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新加坡简史材料二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地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地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
17、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摘编自陈曦浅谈美国的权力制衡机制材料三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民族多样性可以说是与生俱存的。来自不同民族国家的移民踏上北美大陆后,便带来了各种不同的语言、习俗、宗教信仰和组织结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美国化运动造成了民族关系的紧张,暴露出强迫同化的低效性和反民主性。美国化运动的不成功结局促使一些知识分子认真反思民族关系,文化多元主义应运而生少数民族集团把盎格鲁撒克逊(日耳曼人的一支)新教徒集团视作民族群体之一,而不是必须归从的主流或主体民族,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是美国文
18、化的有机部分;把美国视为一个开放社会,人们有权利寻求与民族祖先国家的交流。摘编自高鉴国试论美国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主义(1)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殖民新加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东印度公司在殖民过程中拥有的“特权”。(6分)(2) 战争直接推动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写出该战争的双重性质。概述材料二中所体现的1787年美国宪法原则并结合所学分析宪法对美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美国移民社会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用一句话简述相较于美国而言,新加坡移民社会的文化差异。(6分)24.历史发展浪潮下,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进行文化的选择和重
19、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埃及的历史大概经历了法老时代、希腊化时代、罗马时代、科普特插曲、伊斯兰时代、近代埃及、民族独立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时期,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不同民族的统治之中。埃及地区的各民族之间关系紧密,这与埃及的历史轨迹、文化交融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整理自埃及经贸文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选择你熟悉的埃及时代,以“埃及对本土与外来文化的选择与重构”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12 分)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学情评估测试卷教师版(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亚历山大以马其顿国王身份进入亚洲,但每到一地都自认为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人们向他行匍伏礼,对他敬若神明。这些举措旨在()A.融合东西方文明B.促进区域间文明交流C.推广古希腊文化D.加强被征服地区统治【解析】选D。据题干内容可知,亚历山大在亚洲扩张时,宣称自己是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东方宫廷礼节服饰,要当地人对他敬若神明等举措,其目的在于加强被征服地区统治,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亚历山大远征促使东西方文明进行融合,但是这并不是其征服亚洲地区
21、的目的,排除A项;据题干中“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人们向他行匍伏礼,对他敬若神明”,说明他吸纳当地的风俗习惯,并没有体现出区域间文明的“交流”,排除B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亚历山大远征之后,遵从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并没有述及其推广古希腊文化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2.托勒密占据埃及后,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许多学者前往研究。城中市场上可以看到阿拉伯的香料,塞浦路斯的铜,印度的金、胡椒,不列颠的锡,努比亚的大象,西班牙的银,甚至中国的丝。该现象可用于说明()A.战争必然促进被征服地区的发展B.亚历山大城是北非经济文化中心C.亚历山大城成为丝绸之路的终点D.战
22、争客观上助推了经济文化交流【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城在托勒密军事占领后,其丰富的文化收藏吸引学者前往,城中市场东西方商品丰富,说明战争客观上助推了经济文化交流,故选D项;战争首先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的是灾难,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出亚历山大城在北非经济文化中的地位,排除B项;丝绸之路最终到达地中海,其终点在罗马,排除C项。3.马其顿人从不向凡人行叩拜礼,只向神匍伏礼拜,这是古希腊的传统。亚历山大入主波斯后,不但要求波斯人在面君行叩拜礼时必须以头碰地,也意图让马其顿人予以效仿。亚历山大此举意在()A.拉拢波斯帝国遗臣B.传播希腊先进文化C.强化君主统治权威D.传承东方政治体制【解析】选C
23、。据材料“亚历山大入主波斯后,不但要求波斯人在面君行叩拜礼时必须以头碰地,也意图让马其顿人予以效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不但在西亚沿用君主制国家的君臣之礼,甚至希望将其引进深受公民政治影响的马其顿(希腊)地区,其旨在加强君主的权威,故选C项;据材料“在面君行叩拜礼时必须以头碰地”可知,延续君臣之礼并不能起到拉拢波斯帝国遗臣的作用,甚至会引起波斯人的抵触,排除A项;君臣之礼并非先进文化,排除B项;亚历山大的目的是通过东方君主制国家的君臣之礼来强化其权威,东方政治体制是强化其权威的方式而非目的,排除D项。4.在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希腊马其顿人作为统治民族,力图保持自己的希腊性,并将自己的文明强
24、加于被统治民族之上。但面对具有数千年传统的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他们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当地文明的氛围之中。这主要反映了()A.区域间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征B.不同地区间文明的交融互鉴C.亚历山大帝国被东方文明征服D.古代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解析】选B。据材料“希腊马其顿人作为统治民族,力图保持自己的希腊性,并将自己的文明强加于被统治民族之上。但面对具有数千年传统的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他们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当地文明的氛围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希腊马其顿人一方面力求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同时还接受了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等不同地区文化,使得各地区间文明交融互鉴,故选B项;区域
25、间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材料着重强调各地间文明的交流而非各自特点,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固守自己希腊性的同时接受了亚非文化,这是一种主动接纳而非被迫征服,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各地区间文明的交流情况,没有明确东西方文明的具体特点,排除D项。5.托勒密王朝 (公元前 30530 年) 时期,大量的希腊人移居埃及落户,首都亚历山大里亚的城市轮廓为希腊传统的长方形,有6千米长的大街横穿城市,希腊神庙遍布城市,统治者自称法老,不排斥埃及的信仰和神明。 这反映托勒密王朝()A.沿用了亚历山大帝国治理模式B.旨在促进族群间的交流C.顺应了希腊化时代的发展需求D.逐渐被埃及社会所同化【解析】选C。据材料“城
26、市轮廓为希腊传统的长方形”“希腊神庙遍布城市不排斥埃及的信仰和神明”可知托勒密王朝对希腊人移居埃及和希腊文化在埃及传播采取开明政策,体现了希腊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故选C项;亚历山大帝国的治理模式主要体现在希腊统治者对东方国家治理模式的认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东方统治者对希腊文明的尊重,排除A项;托勒密王朝对希腊人和希腊文化采取宽容的态度,是为了维护希腊人在埃及的统治秩序,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统治者对希腊文化的宽容态度,有利于希腊文化与埃及文化的相互交融,但不是同化,排除D项。6.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尼罗河三角洲气候炎热,服饰以亚麻为主;而居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气候较冷,羊毛服饰占据主流。亚历山大远
27、征后,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希腊人的穿戴中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也较为普遍。这说明()A.地中海阻隔导致南北两岸文化差异B.碰撞促进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C.亚历山大远征促进埃及文明的进步D.亚历山大推行希腊化成效突出【解析】选B。据材料“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希腊人的穿戴中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也较为普遍”可知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促使埃及与希腊之间存在文化交流,出现了相互学习对方穿着服饰的现象,故选B项;“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希腊人的穿戴中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也较为普遍”说明埃及与希腊之间在服饰穿着方面存在相互学习的现象,排除A项;亚历山大远征也伴随着血腥屠杀,所以远征只是客观上促进了埃及文明
28、的进步,排除C项;“希腊人的穿戴中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也较为普遍”说明希腊人也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体现了文明交融是相互的,排除D项。7.下面地图的名称应该是()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东罗马帝国 D.希腊化的世界【解析】选D。据地图信息“塞琉古王国”“马其顿王国”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称为“希腊化世界”,因此该地图名称为希腊化的世界,故选D项;罗马帝国是统一的大帝国,且统治范围环绕地中海,与地图信息不符,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出现于托勒密埃及之前,且托勒密埃及为其分裂而来,与地图信息不符,
29、排除B项;东罗马帝国统治区域集中在叙利亚到北非、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且东罗马帝国建立时托勒密埃及早已灭亡,排除C项。8.历史学家吴于廑在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一文中指出,从公元前2千纪中叶到公元13世纪,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游牧世界诸部族先后对农耕世界掀起了三次大规模迁徙、冲击的浪潮。在打开地区间闭塞、扩大彼此物质和精神文明交往,乃至促使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方面,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下列项中,不属于“三次大规模迁徙、冲击的浪潮”的是()A.印欧人的迁徙B.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C.亚历山大远征D.蒙古西征【解析】选C。亚历山大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
30、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不属于“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游牧世界诸部族先后对农耕世界掀起了三次大规模迁徙、冲击的浪潮”,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3世纪初至中叶,蒙古三次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交流,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文化面貌,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9.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4年入
31、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密勒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祢为“希腊化时代”。下列不能体现希腊化时代文化特征的是()A.托密勒埃及统治者戴上了法老的王冠B.安条克和帕加马成为新的文化中心C.被征服地区的学者们研究荷马史诗D.象形文字文物代表那尔迈调色板【解析】选D。那尔迈调色板是埃及象形文字文物代表,公元前3000年,那尔迈在统一埃及之后,命人以石板记录自己的功绩,不属于希腊化时代文化的特征,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托密勒埃及统治者是马其顿人,他们为赢得埃及人支持,有意戴上了法老的王冠,体现希腊化时代文化的特征,故A项
32、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等领域的发展,如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0.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原住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解析】选D。根据题干材料“拉美国家并没有像
33、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拉丁美洲地区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而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故选D项。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1.下表为13世纪蒙古汗国三次西征的概况表,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第一次西征12191225年攻灭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西征12351242年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第三次西征12531260年攻陷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阿拉
34、伯帝国灭亡A.第一次西征由成吉思汗发动B.第二次西征征服了基辅罗斯C.第三次西征时马可波罗由陆路来华 D.蒙古西征改变了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解析】选C。约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由陆路来华,与第三次西征(12531260年)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1218年,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不久,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发动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灭亡金朝后,蒙古发动第二次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即征服了基辅罗斯,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蒙古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
35、迁徙,改变了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2.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蒙古西征()A.客观上加强了文化交流B.引发了民族迁徙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D.引发了宗教改革【解析】选C。据材料“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可知,蒙古西征在思想上打破了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蒙古西征对欧洲单方面的影响,而文化交流是相互的,排除A项;材料主旨
36、是蒙古西征对欧洲单方面的影响,没有涉及民族迁徙,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蒙古西征发生于13世纪,而宗教改革是在16世纪,二者时间不符,排除D项。13.下图为近代某地区的人口结构图。与该地区发展状况相符的是()A.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B.种姓制度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C.大和绘和浮世绘是其特色艺术D.王权与教权并立的政治格局【解析】选A。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没有禁止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与材料的人口结构图相合,故选A项;“种姓制度”不合时空,种姓制度存在于古代印度,排除B项;“大和绘和浮世绘”是古代日本的绘画艺术,排除C项;“王权与教权并立”存在于中世纪的欧洲社会,
37、排除D项。14.一位希腊人曾说:“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的真相。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认为国王有理由说自己不管做什么都做得妙。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更困难了。”该言论可以佐证拿破仑战争后,欧洲()A.民族独立意识不断高涨B.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C.各国普遍确立共和政体D.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应运而生【解析】选B。据材料“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的真相国王统治人民更困难”可知,拿破仑战争使人民质疑国王权威,反对王权和专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促进欧洲人民的民主意识加强,打击封建势力,使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民族独立
38、意识指的是反抗外来侵略和剥削,赢取民族独立的思想,这与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欧洲国家人民反对本国封建专制的主旨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近代西方政体既有君主立宪也有民主共和,各国普遍确立共和政体的表述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发生于17世纪,早于拿破仑战争,排除D项。15.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以下史实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进行军事政变B.建立第一帝国C.颁布拿破仑法典D.打退反法同盟【解析】选C。据材料“欧洲封建统治”“1789年瘟疫”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1789年的瘟疫指的是法国大革命,拿破
39、仑扩散瘟疫指的是对外传播法国大革命思想,拿破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启蒙思想,引起欧洲封建统治者的憎恨,故选C项;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与大革命思想背道而驰,并没有起到对外传播大革命思想的作用,排除A项;1804年拿破仑第一帝国建立,对内巩固大革命成果,对外传播大革命思想,但帝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1815年帝国覆灭,并没有起到长久地传播大革命思想的作用,排除B项;打退反法同盟的主要作用在于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传播大革命思想并不是其产生的主要作用,排除D项。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40、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有学者指出:“拿破仑战争扫荡了德意志各小邦国,削弱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战争的横向冲击使德意志的落后性暴露无遗,并推动着德意志历史的纵向发展,外来现代化的强制性已动员起普鲁士内部正在形成的现代化意识及民族觉醒力。”该学者认为拿破仑战争()A.结束了德意志君主制度B.提升了德意志民族意识C.加剧了德意志分裂状态D.传播了工业革命的成果【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拿破仑战争削弱了德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普鲁士内部正在形成的现代化意识及民族觉醒力”,体现了拿破仑战争提升了德意志民族意识,故选B项;德意志君主专制制度结束的标志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
41、法的颁布,德意志第二帝国结束于1918年,排除A项;拿破仑战争加速了德国民族意识的提升,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排除C项;拿破仑战争传播的是启蒙思想,未传播“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17.全球通史中写道:“法国革命的思想意识对其创始人产生了反作用。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下列关于拿破仑战争的描述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A.限制了“自由、博爱”等启蒙思想传播B.横扫欧洲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国家C.推动了民主意识觉醒和民族独立诉求D.引发了德国“十二月党人”起义【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全球通史这段话意思是拿破仑战
42、争客观上传播了启蒙思想,推动了民主意识觉醒和民族独立诉求,故选C项;拿破仑战争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排除A项;拿破仑战争建立的拿破仑帝国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并非民主国家,排除B项;“十二月党人”起义时发生在俄国,排除D项。18.如图为墨西哥画家里维拉于1929年在墨西哥国民宫画廊上绘制的巨幅壁画哥伦布之前的墨西哥,这幅壁画的创作意在()A.彰显拉美文化的多元色彩B.抨击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C.塑造国民的共同历史记忆D.宣传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解析】选C。据材料“哥伦布之前的墨西哥”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美洲便已经有文明存在,作者以绘画方式体现了近代之前的美洲文明,有助于塑造墨西哥
43、本土国民记忆和加强国民文化认同,故选C项;拉美文化的多元色彩出现于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绘画仅体现了西方殖民者到达美洲之前的现象,并未涉及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排除B项;1929年时,美洲早已获得解放,并未爆发民族解放运动,排除D项。19.位于墨西哥城塔库巴街的三文化广场,包括阿兹特克大祭坛、圣地亚哥大教堂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分别代表了古代的阿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时期文化和墨西哥现代文化。由此可见,墨西哥文化()A.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B.继承和创新了宗主国文化C.杂糅了欧洲与亚洲的文化D.彻底失去了本土文化痕迹【解析】选A。据材料“古代的阿
44、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时期文化和墨西哥现代文化”可知墨西哥文化深受传统印第安文明、近代西方殖民主义文化和现代墨西哥文化的影响,具有多元并存的特点,故选A项;阿兹特克文化属于墨西哥本土印第安文化,与宗主国文化无关,排除B项;墨西哥与亚洲相距遥远,材料只能体现墨西哥本土文化与欧洲文化的杂糅关系,排除C项;阿兹特克文化依然属于墨西哥本土文化,说明墨西哥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本土文化,排除D项。20.一位美国黑人领袖在1918年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这个“开端”应该是指()A.社会主义运动B.民族解放运动
45、 C.和平主义运动D.殖民主义扩张【解析】选B。据材料“1918年”“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战后出现了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故选B项;社会主义运动开始于19世纪,且1918年的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尚未开始,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掀起了反战和平运动,但与“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等信息无关,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建立,且“非洲人的非洲”等强调民族独立,与殖民主义扩张无关,排除D项。21.2018年,考古学家在希腊“奥林匹亚考古遗址”发掘出一件刻
46、有荷马史诗奥德赛的古代碑刻,最早能追溯到公元3世纪的罗马帝国时期。这块石碑是希腊与德国考古团队经过三年合作,在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遗址附近发现的。希腊文化和体育部宣称“如果能够确认详细年份,那么它很可能就是现今所有挖掘文物中,最早以文字记载古希腊盲诗人荷马的作品”。这说明()A.历史都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最终都会以考古文物的形态呈现B.历史时空具有相对稳定性,时空定位是开展历史考证的目标C.考古研究不能仅停留于文物的发现,还离不开对文物的考证D.考古研究既依赖于考古学界的发掘,也需要得到官方的认证【解析】选C。根据材料“发掘出一件刻有荷马史诗奥德赛的古代碑刻”“如果能够确认详细年份”可知,文物的发现,离不开对文物的考证研究,最终给出相对准确的定论,故选C项;“都会以考古文物的形态呈现”,表述绝对,排除A项;时空定位是历史考证的一种方式,目标是探索历史真相,排除B项;“需要得到官方的认证”与历史考证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2小题20分,第23小题20分,第24小题12分,共5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这一时期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