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七 声和光.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779037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PPTX 页数:65 大小: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七 声和光.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七 声和光.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七 声和光.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七 声和光.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七 声和光.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考科学 (通用专用) 专题七 声和光 考点一 声音及其特性 1.(2020湖南常德,1,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的产生 答案答案 A 音调是由物体振动快慢(即频率)决定的,发声物体振动越快(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A选项 正确;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选项错误;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声音,不能防止雷声的 产生,故C选项错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 不能传声。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据教材知 识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2.(2018江苏南京,3,2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答案答案 B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不是

3、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故A错误; 超声波碎石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能量来击碎结石的,故B正确;夜间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 错误;逐渐抽出广口瓶内的空气,瓶内空气越来越稀薄,听到的声音应越来越小,故D错误。 3.(2017山西,12,3分)位于我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 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答案

4、答案 B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石头振动产生声音,A项错误;“类似青蛙鸣叫”说明发出的声音和青 蛙叫声相近,说明音色相近,B项正确;“变得格外响亮”说明声音较大,是响度较大,C错误;“呱、呱”的 回声如果不是无规则振动产生,不一定是噪声,D项错误。故选B。 4.(2019北京,6,2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 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

5、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答案答案 A 当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减少时,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当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增 多时,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由此可见,空气可以传播声音,A正确;声音靠介质传播,没有介质,即使闹铃 振动,也听不到闹铃声,B错误,C错误;闹铃振动没有变化,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 增多的缘故,D错误。 5.(2020浙江嘉兴,16,4分)如图,国家测量队近日再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又一次测定了珠峰的高度,这是继1 975年和2005年之后我国第三次测量珠峰的高度。之所以要重新测量珠峰的高度,有多方面的原因。 (1)珠峰处于印度洋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

6、使珠峰的高度一直在发生变化。 (2)技术的发展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譬如为了测量峰顶积雪的深度,1975年是用木杆插进雪层的 方法,而这次采用国产雪深雷达探测仪,它是根据电磁波从发出到碰到峰顶岩石返回所用的 ,计算 出积雪的实际深度。 答案答案 (1)亚欧 (2)时间 解析解析 (1)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结合六大板块分布图来看,珠穆朗玛峰处于印度洋板 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不断地碰撞挤压,板块的运动使珠峰的高度一直在变化;(2)电磁波从发出 到碰到峰顶岩石返回的一半时间与电磁波速度的乘积即积雪的实际深度。 考点二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6.(2020浙江温州,11,4分

7、)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 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A.由到 B.由到 C.由到 D.由到 答案答案 C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距等于像距,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棋子 “象”在甲处时,像在位置处;棋子“象”在乙处时,像在位置处;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它的像 由移到。故选C。 7.(2020浙江嘉兴,14,3分)学校的录播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和观摩两个功能区,坐在观摩 室的听课教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观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观摩效果更好 B.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

8、只发生折射 C.听课教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是由于上课区域的光能透过透视玻璃 D.学生在透视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像,此时的透视玻璃相当于平面镜 答案答案 B A项,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上课区域透过透视玻璃射向观摩区的光线就多一些,观摩效果 更好,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在玻璃上会发生折射和反射,错误,符合题意; C项,听课教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说明光线能透过透视玻璃,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学生在透视玻璃中看 到了自己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此时的透视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知识回顾知识回顾 光照射到物体的表面会发生反射;反射分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

9、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8.(2017浙江宁波,12,3分)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镜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 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 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在a点或e点时,m=1,n=0 B.在b点或d点时,m=1,n=1 C.在c点时,m=2,n=2 D.在f点时,m=0,n=0 答案答案 C 由图可知,在a点或e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 自己的像,即m=1,n=0,故A正确;由图可知,人在b、d点时,各会成

10、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 故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1,故B正确;在c点时,c会通过两个镜面成两个虚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 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2,n=0,故C错误;在f点时,在平面镜的背面,不会成像,即m=0, n=0,故D正确。故选C。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平面镜会成等大的虚像,根据物体在不同的位置判定成像的情况;根据平面镜的位置判定能 否看到像。 9. (2019浙江金华,7,3分)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 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 B.在定日

11、镜面上发生折射 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 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 答案答案 B 太阳发出的光从空气照射到定日镜面上时会发生反射,但没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不会发生折射,故A正确,B错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经过定日镜反射后光沿直线传 播,故C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所以光经过定日镜反射后传播速度不变,故D正 确。故选B。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 镜成像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 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

12、、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一般情况下,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 10.(2020浙江宁波,17,4分)如图所示是一位小朋友在照镜子(平面镜)。 (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小朋友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 。(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 答案答案 (1)直线 (2)镜面后 解析解析 (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镜子挡住了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

13、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所以像在镜面后。 11.(2019浙江衢州,23,6分)如图为小科制作的两个实验装置。 (1)图甲为“光路演示仪”,A、B、C为相同的中央有小孔的纸板,D是光屏,E为底座。实验时,打开激光 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则可推知 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接着在激光笔与光屏之间大范围喷烟,能观察到激光笔发出光的 传播路线,原因是烟将激光笔发出的光 到观察者眼中。 (2)图乙为“力学演示仪”,小科将一个去顶可乐罐的上端用细线吊在横杆上(可乐罐可自由转动),在罐 壁等高的A、B两处沿水平方向斜扎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孔

14、,先用手指堵住小孔,再往罐子里加满水,待罐子 保持静止后松手,水从两小孔中喷出(俯视时喷水方向如图丙),罐子随即转动。请在丙图中的虚线圆圈 上用箭头表示出可乐罐转动方向。 答案答案 (1)直线 反射 (2)如图所示 解析解析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空气特别干净时,我们看不到光的路径,当空气中有烟 时,光射到烟小颗粒表面时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观察者就能看到光的传播路线;(2)如图,B点的 水受到可乐罐给的向左的力而向左运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可乐罐B点一个向右的力,使可 乐罐B点向右运动。同理可乐罐A点向左运动。转动方向如图中虚线圆所示。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

15、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能进 入人的眼睛。(2)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分析。 考点三 光的折射 12.(2020浙江杭州,15,3分)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图,下列关于照相 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B.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D.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 答案答案 A 当物体在甲区域内时,u2f,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

16、像机, 故A正确,B错误;当物体在乙区域内时,2fuf,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 投影仪,C错误;当物体在丙区域内时,u2f 倒立 缩小 实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 v=2f 测焦距f fu2f 幻灯机 u=f 不成像 获取平行光 u2f,由凸 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像,故A错误;若蜡烛放置在 30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 cm-30 cm=20 cm,满足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 B错误;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 cm-35 cm=15 cm,满足2f

17、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故C正确;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物 距u=50 cm-45 cm=5 cm,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像 在凸透镜的异侧。uuf的条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的实像与 “F”左右相反,上下颠倒,但因为是从透镜同一侧看,所以只看到上下颠倒,形状为“”的像,故选A。 分析思路分析思路 (1)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光屏上能呈接到的像是 实像,倒立的像从纸板后面看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但因为是从透镜同

18、一侧看,所以只能看到上下颠倒的像。 15.(2016浙江杭州,31,7分)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 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 。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 cm,并推算出焦距为 (选填字母)。 A.f15 cm B.15 cmf30 cm (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 。 答案答案 (1)倒立、缩小的实像 (2)照相机 (3)40.0 B (4)仍然成像 解析解析 (1)根据能在光屏上成像,得出一定是实像,再根据物距大于像距,可

19、知光屏上的像为倒立、缩小的 实像。(2)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应用主要是照相机。(3)由题图可知,物距u=50.0 cm-10.0 cm=4 0.0 cm,像距v=80.0 cm-50.0 cm=30.0 cm,因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u2f,2fvf,解得20 cmf 15 cm,故选B。(4)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只是撤去光屏,不影响成像。 16.(2018浙江宁波,18,4分)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 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 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

20、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等 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 透镜 (选填“注水”或“抽水”)。 答案答案 缩小 抽水 解析解析 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所以物距一定是在二倍焦距之外,所以成的是倒 立、缩小的实像;向左移动蜡烛,即此时的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变小,即光屏应该向左移动,才能使像清晰, 但若保持光屏和透镜位置不变,仍使像呈在光屏上,即需要让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减弱,即需要让凸透镜变 薄,故应该向外抽水。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1)解决此题要知道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此时物距大于

21、像距。(2)凸透镜越厚, 折光能力越强,焦距越短,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考点一 声音及其特性 1.(2020浙江湖州吴兴一模,10)下列图示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发声的物体会振动 B.图乙闭合开关,小磁针左端为S极 C.图丙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D.按图丁的方法使用试电笔可以辨别火线与零线 答案答案 A A项,图甲说明发声的物体会振动,正确;B项,电源的右端为正极,由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 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故小磁针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错误;C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 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产生感应电流,错误;D项,使用试电

22、笔时,手应接触笔尾 的金属体,这样才能正确辨别火线和零线,错误。 2.(2020北京四中一模,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答案答案 D A项,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才可“闻其声而知其人”,正确;B项,公路旁安装隔音 墙可以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正确;C项,上课可以听见老师讲课声的原因是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正确;D 项,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

23、就会不同,错误。 3.(2019浙江杭州拱墅一模,25)有一种新型的隔音墙,墙体夹层内填有轻小的颗粒形塑料球。当声音由墙 体传入时,可引起夹层内轻小的颗粒形塑料球的振动。简述这种隔音墙能起到隔音效果的原因 。隔音墙是在 (选填 “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答案 小球在振动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阻力做功,小球机械能减少,转化为内能,使小球的振动减弱,进 而起到隔音效果(合理即可) 传播途中 考点二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4.(2020浙江杭州上城一模,18)“消失的人体”是一个传统魔术,观众从正前方只能看到演员露出的头 部,仿佛躯干和四肢消失一般。其奥秘是桌腿间有两个成

24、一定角度放置的平面镜,分别用左右背景所成 的像来“遮挡”身体,以形成错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两面镜子换成玻璃不影响魔术效果 B.左、右、后背景颜色统一替换不影响效果 C.魔术过程中可以任意调整平面镜的夹角 D.人的躯干被遮挡是由于光的折射 答案答案 B A项,镜子是不透明的,玻璃是透明的,若换成玻璃就会看到演员的躯干和四肢,错误;B项,左、 右、后背景颜色统一替换,观众看到的还是演员露出的头颅的画面,不影响魔术效果,正确;C项,魔术过程 中不可以任意调整平面镜的夹角,比如夹角过大,坐在正前方的观众可能会看到自己的像,错误;D项,镜子 是不透明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以正前方的观众看

25、不到镜子后面的物体,人的躯干被遮挡,错误。故选 B。 5.(2020浙江宁波镇海二模,9)如图,镇海新城箭湖边上,夜色中的镇海大剧院流光溢彩。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 A.小科能够看到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科的眼睛 B.小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剧院变模糊了,是因为剧院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科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大剧院,看到了大剧院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小科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答案 A A项,小科看到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剧院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小科的眼睛,错误;B 项,小科取下近

26、视眼镜,看到剧院变模糊了,是因为小科近视,晶状体太厚,剧院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正确;C项,小科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大剧院,看到了大剧院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正确;D项,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眼睛远离方框时,即眼睛从A点到B点,所看外面景物范围的大小变化如图,因此,方 框离眼睛越远,看到外面的景物范围越小,“取景”范围越小,正确。故选A。 6.(2019浙江舟山南海实验中学一模,6)若图中蜡烛的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直线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 侧平移一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不能成像

27、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答案答案 A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面镜子仍能成完整像, 故B、C错误;左右两部分镜子都能成完整的像,像与蜡烛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两个像的位置相同,故 A正 确,D错误。故选 A。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 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和特点。牢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7.(2019浙江杭州西湖一模,31)如图所示,小金利用下述器材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28、:一个 带支架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张白纸,一盒火柴,一把刻度尺。 (1)若观察到蜡烛A的像总是在蜡烛B的上方,可能的原因是 。 (2)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将蜡烛B换成光屏并前后移动,若 ,可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3)当蜡烛燃烧完后,小金换了一支比玻璃板高的蜡烛,此时,玻璃板能否成完整的像?请判断并举例说明 。 答案答案 (1)玻璃板没有与蜡烛所在的水平面垂直且向蜡烛A方向倾斜 (2) 在光屏上始终看不到像 (3) 能,用家里的镜子可以观察到对面的整座楼房(合理即可) 解析解析 (1) A的像总是在蜡烛B的上方,如图所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未竖直放

29、置且向蜡烛A方向 倾斜;(2)平面镜成虚像,实像能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3)平面镜成像中能否成完整的像, 与平面镜和物的大小关系无关,所以换了一支比玻璃板高的蜡烛,也能成完整的像。 8.(2020浙江杭州西湖一模,31)小金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完成如图甲、乙所示操作,回答问题: (1)为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出示的器材,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2)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3)该实验对玻璃板的操作非常重要,下列操作中对实验结论的得出无影响的是 。 A.玻璃板未与白纸板垂直(如图1) B.玻璃板放置时与白纸板垂直,但未与白纸的XY边平行(如图2) C.玻璃

30、板放置正确,但实验过程中忘了画出它所在位置,只记录了蜡烛和像所在的点(如图3) 答案答案 (1)刻度尺 (2)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3)B 解析解析 (1)实验要用刻度尺测量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所以实验器材缺少刻度尺; (2)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进行实验,使结论 具有普遍性; (3)A项,玻璃板未与白纸板垂直可能会找不到像的位置,所以对实验结果有影响,错误;B项,玻璃板放置时 与白纸板垂直,但未与白纸板的XY边平行,实验所记录的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仍准确,对得出实验结 论无影响,正确;C项,实验中忘画玻璃板所在位置,无法探究物、像关于玻

31、璃板的位置关系,所以对得出实 验结论有影响,错误。故选B。 考点三 光的折射 9.(2020浙江宁波海曙一模,9)以下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答案 C A项,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错误;B项,放大镜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错误;C项,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白光经 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红光在最上面,紫光在最下方,正 确;D项,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应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使光 线推迟会聚,错误。 中考趋势中考趋势 此题涉及光的漫反

32、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等知识点,是一道 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也是中考的热点。 10.(2019浙江宁波海曙一模,6)下列有关汽车上的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答案答案 C 后视镜是一面镜子,属于光的反射, A不符合;汽车左侧支柱形成盲区、通过打开的天窗看到 一定范围的天空都属于光的直线传播,B、D不符合;灯光通过玻璃灯罩,属于光的折射,C符合。故选C。 11.(2018浙江台州书生中学三模,14)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一根钢丝,一个 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下列叙述中:小演员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 像的脚步始终比小

33、演员大;像大时脚步大,像小时脚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像总 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像在逃离。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 C.只有正确 D.只有正确 答案答案 A 因为将物体从较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动时,物距变小,所以像距变大,实像也变大。一个小杂 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小演员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正确;小杂质演员 在2倍焦距以外时,像比小演员小,像的脚步比小演员小;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像比小演员大,像的 脚步比小演员大,错误;联系以上分析,正确;因为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 好像在逃离,正确。故选A。

34、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考试方向考试方向 本题结合杂技演员走钢丝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内容新颖,体现了生活处处皆物理的理念。 12.(2020浙江杭州萧山一模,18)小金将科学老师的眼镜片对准太阳,发现镜片的另一侧的白纸上有一很 小的亮斑。小金先将镜片放在如图的O点位置,然后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眼镜片左侧的b、c两点上,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老师是近视眼患者 B.该眼镜片与汽车观后镜属于同一类光学元件 C.蜡烛放b点,右侧不放光屏,将不能成像 D.蜡烛放b点处成的像比放c点处的像要小 答案答案 D A项,

35、由“眼镜片对准太阳,发现镜片的另一侧的白纸上有一很小的亮斑”可知,是凸透镜,而 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即老花眼,错误;B项,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错误;C项,蜡烛放b点,右侧不放光屏, 仍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错误;D项,b点的物距比c点的物距要大,从b点到c点,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 大,蜡烛放b点处成的像比c点的像要小,正确。 知识回顾知识回顾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 像;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变大。 13.(2019浙江杭州上城一模,31)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

36、纸板材质应是 的(选填“粗糙”或“光滑”); (2)在纸板A上让光束从EO方向射入,发现在纸板B上沿OF方向出现反射光线。现他让一束光线沿着FO 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将沿 (选填“OH”、“OE”或“OG”)方向射出; (3)如图乙所示,当他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结果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 反射光线,原因是 。 答案答案 (1)粗糙 (2)OE (3)纸板B没在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所在平面上 解析解析 (1)为了看清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该是粗糙的,光线射在上面发生漫反射,从纸前的各个角度 都可以看到反射光线;(2)因为光路具有可逆性,使光线从原来的反射路径(

37、即FO)入射,反射光线会沿着原 来的入射路径(即OE)射出;(3)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可知,当纸板倾斜时,纸板B 没有在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所在平面上,所以此时在纸板B上没有反射光线。 14.(2020浙江杭州拱墅一模,31)小乐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小乐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 (2)在(1)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20 cm刻度处,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 作是 。 (3)若实验中用发绿光的F字形作光源,也恰好在图示位置,光屏上有清晰的F字形的像。此时,将光源换 成大小和

38、形状都相同、发红光的F字形,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理论上应将光屏向 (选填 “左”或“右”)移到合适位置,这是因为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更 (选填“强”或“弱”)。 答案答案 (1)倒立、缩小、实像 (2)将光屏向右移至合适位置,待光屏上有较清晰像后再左右微调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合理即 可) (3)右 弱 解析解析 (1)根据能在光屏上成像,得出一定是实像,再根据物距大于像距,可知,光屏上的像为倒立、缩小 的实像;(2)在(1)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20 cm刻度处,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若仍 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将光屏向右移至合适位置,待光屏上有

39、较清晰像后再左右微 调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3)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更弱,将绿色光源换成红色光源后,理论上 应将光屏向右移到合适位置。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3分分,共共9分分) 1.(2020浙江杭州富阳一模,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 示,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 B.换上焦距小的凸透镜,蜡烛不动,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D.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答案答案 B

40、A项,由图可知,此时的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是投影仪的原理,错误;B项,当更换一 个焦距小(即会聚能力强)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时,此时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左侧,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接 收到清晰的像,正确;C项,将物体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左移 动,错误;D项,蜡烛变短后,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烛焰的像的位置向 上移动,错误。故选B。 2.(2020浙江宁波北仑一模,11)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 cm处,以 5 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

41、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 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 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 cm/s D.若平面镜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答案答案 D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A错误;因 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当铅笔以5 c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2 s内铅笔通过的距离s=vt=5 cm/s2 s=10 cm,2 s后物距为40 cm-10 cm=30 cm,像距也为30 cm,2 s后铅笔与镜中的像相距30 cm+30 cm=60 cm,B错 误;若铅笔以5 cm/s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5 cm/s

42、速度向平面镜靠近,C错误;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 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 垂直,D正确。 中考趋势中考趋势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题目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属于热点 题目,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理解运用是正确解题关键。 3. (2019浙江宁波,13)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 “”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玻璃杯与标志 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B. C. D.

43、答案答案 C 因为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即左右变大,上下不变,如图A;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左右颠倒、放大的实像, 如图B;不可能出现C中的图片;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左右颠倒、缩小的实像,如D中的图片;故选C。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1)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可以看成凸透镜;(2)熟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尤其是三种成实像情 况及一种成虚像情况;(3)理解凸透镜成像特点,如上下、左右是否颠倒等。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26分分) 4.(2020浙江湖州吴兴一模,18)(4分)某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相关

44、知识后,利用身边的材料制 作了一台简易的投影仪,原理图如图所示(左侧为强光源、中间为凸透镜、右侧为幕布)。 (1)幕布上成的像的性质为 。 (2)现要将透明文字材料投影在幕布上,应将材料放在 位置。(填“A”“B”或“C”) 答案答案 (1)倒立、放大的实像 (2)A 解析解析 (1)由图知,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透明文字材料投影在幕布上,需要物像异侧, 又文字材料本身不发光,故应将光源照射在文字材料上,故在A位置。 5.(2018浙江杭州拱墅一模,26)(5分)小乐利用如图器材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 位置时,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

45、)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厘米。 (2)若在图示情况下,小乐把蜡烛移到35 cm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后观察到清晰像的性质应 是 (写出像的正倒、大小和虚实)。 (3)若在图示情况下,把蜡烛移到40 cm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撤去光屏,小乐直接用眼睛在原来放光屏 处观察,她能不能观察到清晰像?为什么? 。 答案答案 (1)10.0 (2)倒立、放大的实像 (3)不能,因为凸透镜焦距为10 cm,蜡烛放在40 cm刻度处刚好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处,烛焰发出的光在穿 过凸透镜后会水平射出,不能成像 解析解析 (1)由图知物距为20.0 cm,像距为20.0 cm,在两倍焦距时物距等于像距,所以

46、凸透镜焦距为10.0 cm。 (2)当蜡烛位于一倍到两倍焦距时,成像在两倍焦距之外,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3)当蜡烛处于一倍焦距处时是不成像的,原因是蜡烛在一倍焦距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之后都会变成 平行光,不成实像,所以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题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以及像 距之间的关系,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 6.(2020浙江绍兴柯桥一模,24)(8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保

47、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 时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 A.10.0 cm B.20.0 cm C.30.0 cm D.35.0 cm (3)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不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像,原因是 。 答案答案 (1)15.0 (2)变大 B (3)光屏上不能承接虚像 解析解析 (1)当u=50.0 cm-20.0 cm=30.0 cm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30.0 cm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与蜡烛 等大的像,所以2f=30.0 cm,即f=15.0 cm;(2)保持蜡烛与

48、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屏 向右移动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可知,换用焦距大的凸透镜,相 当于减小了物距,故像变大,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是B、C、D,不是A;若用的是C,焦距是30 cm,则蜡烛 正好在焦点上,不成像,若用的是D,则蜡烛在1倍焦距内,成倒立、放大的虚像,故选B;(3)将图中的凸透镜 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平面镜成虚像,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 试题解读试题解读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对于物距、像距之间的 关系,要做到灵活应用,其中第(2)题是难点。 7.(2019浙江绍兴,24)(9分)同学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 比呢? 【建立猜想】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 【实验探究】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 第2次实验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科学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七 声和光.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