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9专题九 物态变化.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779351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安徽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9专题九 物态变化.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21年安徽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9专题九 物态变化.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21年安徽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9专题九 物态变化.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21年安徽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9专题九 物态变化.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21年安徽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9专题九 物态变化.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考物理 (安徽专用) 专题九 物态变化 A组 20162020年安徽中考题组 1.(2020安徽,1,2分)冬天,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夏天,从电冰箱里取 出一瓶饮料,饮料瓶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都是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 答案答案 液化 解析解析 冬天室内的温度较高,眼镜片温度较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眼镜片发生液 化。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温度较低,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2.(2017安徽,3,2分)当晶体被加热时,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 由地“游动”,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

2、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答案 熔化 解析解析 当晶体被加热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呈流动性,即宏观表现为由固态熔化为液态。 3.(2016安徽,3,4分)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 则运动,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力,脱离液 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答案 引 汽化 解析解析 分子间的引力对分子脱离液体有阻碍作用。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和物态变化的

3、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17安徽,11,3分)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 镜子又变得清晰。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 B.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附近空气中的凝华,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C.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升华 D.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答案答案 A 热水蒸发后水蒸气遇到较冷的镜面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上面使镜面模糊,一段时间后,水滴 又汽化成水蒸气,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故A正确,B、C、D错误。 5.(2

4、018安徽,14,3分)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 min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C.在第30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答案答案 B 分析图像可知,图像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 就是物质的熔点,该物质有固定的熔 化温度,是晶体,该物质从第10 min开始熔化,到第25 min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15 min,熔化过程吸热,温度 不变,故A、D错误,B正确;在第30 min熔化已经完成,该物质处于液态,故C错误。 方法指导

5、方法指导 分析物质熔化图像时,既要看温度随时间的整体变化趋势,又要学会观察关键的温度点和时 间点,这样才能进行全面的分析。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图像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可以看出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 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像,进而可以判断出对应的熔点; 物质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成后处于液态。 B组 20162020年全国中考题组 考点一 温度 1.(2020北京,21,2分)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答案答案 36.3 解析解析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示数为36.3 。 2.(2020湖南长沙

6、,23,3分)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红 外线测温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属于可见光 B.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 D.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甩下去 答案答案 D 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A错误;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B错误;水银体温计的 量程是3542 ,不能用沸水(约100 ,高于水银体温计最大测量值)消毒,可用酒精消毒,C错误;使用水 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才能使用,D正确。 3.(2018湖南湘西州,2

7、,3分)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 A.方法a B.方法b C.方法c D.a、b、c三种方法都对 答案答案 B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仰视会使读数偏小,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和液面相平。 考点二 物态变化 1.(2020江西,6,2分)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 热量。 答案答案 液化 吸收 解析解析 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淇淋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淇淋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 气”,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冰淇淋熔化吸热,因

8、此吃冰淇淋觉得凉爽。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本题第一空容易错填为“汽化”,错误地认为“白气”是蒸发形成的,切记水蒸气是无色、 无味的气体,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白气”“白雾”都是水蒸气液化后的小水滴。 2.(2020北京,24,4分)做研究水沸腾的实验时,当水温为89 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水沸腾后 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利用记录的数据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 从计时开始,水被加热 min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 答案答案 5 99 解析解析 由题图可知水的温度达到99 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9 ,从计时开始到水温 达到沸点,所用时间为5 m

9、in。 3.(2019湖北黄冈,9,2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其作画过程是:艺人 先将红(白)糖放在热锅里,由于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糖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而熔 化。然后用小勺子将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 (填 物态变化名称)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 答案答案 热传递 凝固 解析解析 锅的温度高于糖的温度,通过热传递,糖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糖熔化为糖汁,将糖汁淋在玻璃或 模板上变为“糖人”,糖汁是液态,“糖人”是固态,液态变为固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4.(2020吉林,2,2分)冬捕时,刚打捞上来的鱼,体

10、表的水会迅速结冰。冰的形成属于(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 答案答案 C 水变成冰属于凝固现象,故选C。 5.(2020江苏南京,5,2分)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答案 C 由题意可知,冰袋降温,是利用冰袋里的冰熔化吸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冰冻的衣 服晾干,是冰升华成水蒸气,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干冰变小,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直接升华成二 氧化碳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冰花是室内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发生的 物态变化是凝华。C项正确,A、B、D项错误。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冰冻的衣服晾干,衣服上是冰,不是水,

11、物态变化不是汽化,而是升华;“干冰”不是冰,而是固 态二氧化碳,干冰变小,不是熔化,而是升华。 6.(2020辽宁营口,3,2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 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答案答案 C 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霜是水蒸气凝华 形成的,故C正确;雾是

12、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7.(2019贵州贵阳,8,3分)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 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 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答案答案 D 水珠是液态的,是室内温暖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冰花是固体,是室内温暖的 水蒸气遇到温度更低的玻璃凝华形成的,故A、B、C错误,D正确。 8.(2020福建,28,6分)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

13、图甲中 (选填“A”或“B”)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 沸点为 ;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 ;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ma mb(选填“”“=”或“”)。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 (4)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 。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 有关。 答案答案 (1)B (2)98 不变 (3)吸热 (4)气压(或水的纯度、海拔高度) 解析解析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由下而上,所以应先调整图甲中B的高度。(2)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热,温度 保持不

14、变,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8 。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热量比较多,b沸腾前加热 时间比较长,吸收热量较多,所以ma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 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气态,故A错误;碘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的最低温度是114 ,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在固态或气态,故B错误;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室温(25 )下的碘物质缓慢加热到100 时,碘不会出现液态,而是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即发生升华,故C错误; 同理,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碘不会出现液态,而是从气态直接变为固 态,即发生凝华,并向外界放热,故D正确。 9.(2020安

15、徽芜湖无为二模,11)下列关于生活中热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高山上烧水时,由于气压低,水的沸点低于100 B.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因为水凝固放热 D.夏天,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的内侧常附有小水珠 答案答案 D 在高山上烧水时,由于气压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低于100 ,故A说法正 确,不符合题意;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为小冰晶形成的,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北方的 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因为水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故C说法正确,不 符合题意;夏天,在开着空调的汽车中,车内温度

16、低,而车外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窗,在其外 表面液化为小水珠,即玻璃窗的外侧常附有小水珠,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方法指导方法指导 要理解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0.(2020安徽宿州一模,16)将一块-4 的冰放入密闭隔热的盛有足够多0 水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 后,会出现的情况是( ) A.冰的质量增加了 B.冰的质量不变 C.水的质量增加了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答案 A -4 的冰放入密闭隔热的盛有0 水的容器中,由于水温高于冰温,一部分0 的水凝固成0 的冰,放出的热量被温度为-4 的冰吸收,温度升高,变成0 的冰,水足够多,最终会形成冰水混合物, 温度是0 。整个过程冰

17、的质量增加。 11.(5 3原创)如图,飞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 的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升华 答案答案 B “飞机拉烟”的“烟”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发动机排出的暖湿气体与高空冷空气 相遇后,液化形成小水滴,所以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故A、C、D错误,B正确。 12.(2018安徽滁州南谯二模,11)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18、 C.把一块-10 的冰放到0 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 答案答案 C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升高;冰的熔点是零摄氏 度,一小块-1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中,不会熔化;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都是可能的,因为沸点受 气压的影响。故选C。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不能错误地认为晶体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晶体 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由此说明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 高;液体的沸点受到气压的影响,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19、气压越低沸点越低,由此说明液体的沸点不是一个 定值。 13.(2019安徽蚌埠二模,14)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 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凝固点是50 B.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是50 C.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答案 A 从图像上看,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50 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凝固点为50 ,故A正确,B错误。AB段该物质还没有凝固,物质处于液态,故C错误。BC段为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物质 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态,故D错误。 14.(2019安徽

20、滁州全椒一模,1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所 涉及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瀚海阑干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冷露无声湿桂花”,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答案答案 C 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雾、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 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C正确;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 放热,故D错误。 三、实验题(共10分) 15.(2020安徽阜阳一模,1

21、8)(4分)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中的ABCD和 AEFG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的目的是 。 (2)图乙中的两个图像不同,可能的原因是海波的 不同。 答案答案 (1)使海波缓慢均匀受热 (2)质量 解析解析 (1)水浴法加热相比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可使物质受热均匀,且升温较慢,熔化时间较长,便于记录 数据;(2)由题图乙可以看出,两组海波开始加热时的温度相同,但开始熔化的时间不同,即达到熔点时吸 收的热量不同,根据Q=cmt,因固体海波的比热容相同,温度变化相同,故可能是两组海波的质量不同,质 量少

22、的需要的热量少,温度升高较快,首先达到熔点。 16.(2019安徽蚌埠一模,18)(6分)实验室准备多套“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甲图中烧 杯不加盖,乙图中烧杯加盖密封。 (1)小明同学从水温升高到90 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 min为 止,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明选择的是 (填“甲”或“乙”)图中的装置。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1 102 102 102 102 102 (2)小莉、小华都选用了另外一套实验装置,她们绘制的沸

23、腾图像如图丙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 线,其原因是实验中她们所用水的 不同。 (3)实验后,小明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能让水重新沸腾吗?老师马上将一杯停止沸腾的水 放进抽气密封玻璃罩中,如图丁所示。接通抽气机电源,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热水居然沸腾起来。 一段时间后,更奇怪的现象发生了烧杯中有部分水结成了冰!通过分析,同学们知道此现象发生的原 因是:抽气机抽气时,玻璃罩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因此在 不加热的情况下,水能重新沸腾。 答案答案 (1)乙 (2)质量 (3)降低 解析解析 (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102 ;甲图中烧杯上面没有盖,乙图中烧杯上面有盖,加 热时,乙容器内气体压强大于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高于100 ,所以小明使用的是乙装置。(2)小莉、 小华都选用了另外一种实验装置,水上方的气压相同,水的沸点相同,b从开始加热到开始沸腾需要的时 间长,是水的质量大造成的。(3)抽气机抽气时,玻璃罩内的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安徽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9专题九 物态变化.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