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二语文秋季开学测试卷满分:150分 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曾有这样一个国家,居住着两种人:蓝种人和红种人。虽然这两种人有很多相同的价值 观念,但是他们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不同:前者喜欢小的、圆形的和色彩浓深的政策,而后者 却喜欢高的、矩形的和色彩浅淡的政策。由于意识形态上的不同,红种人和蓝种人政治上一 直是有分歧的,但是双方都看重理由和证据,因此都委托专家给他们提供建议。他们都雇佣 同种人做专家,让专家顾问立论、讨论和辩论,以找到政策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民众只是 从精英提供的选项中进
2、行选择。这是约翰扎勒在公共舆论一书中所讲的“紫土地的寓 言”故事,借此类比简化了的美国社会,目的是分析公众、专家和公共舆论之间关系和运行 机制。 扎勒在公共舆论里发展了一个综合模型,用以阐明大众舆论的形成和变动机制。作 为译者之一,我愿为读者分享一些书中的观点,以及对此书的理解和点滴感想。 中国有句古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有了专家,其实 国家的治理是不需要“民众”话语参与的,从而也不存在谁主导公共舆论的问题,公共舆论 也不复存在。但是,还有句话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说明,对于公共事务,还是很难 不让民众参与的。这样问题就变成了公共舆论是如何形成的,民众的意见和
3、观点从哪里来。 既然这样,那么有没有谁主导舆论呢? 我们先来看看公众的观点或者意见的形成问题。根据扎勒的理论和模型,民众其实是很 少独立思考的,虽然他们的观点受到自己的意识形态影响,但他们最终还是会在专家或者精 英们提供的备选项中做出选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民众的观点是受到获取民意的专家们的 “操纵”的,手段之一就是措辞用语提示民众关注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个例子: 让受访者回答三个和阿拉斯加石油勘探有关的问题中的一个。 第一个提问:石油勘探直接提问法 您赞同还是反对在阿拉斯加的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新油田勘探? 第二个提问:石油勘探依靠外来石油提问法 近日,有很多人谈论关于在阿拉斯加的联
4、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石油勘探。有的人反对这 种勘探行为,他们认为阿拉斯加的土地应该为子孙后代保留。您的意见如何? 第三个提问:石油勘探经济成本提问法 近日,有很多人谈论关于在阿拉斯加的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石油勘探。有的人反对这 种勘探行为。其他人则支持勘探,他们认为如果不使用这些石油,那么人们就会因为油价上 升而利益受损,甚至因此失去工作。您的意见如何? 对这三种提问方式,受访者的回答不同。在回答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时,人们对于在阿 拉斯加进行石油勘探和环境保护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没有表示出什么关心。但是,当问题以 第三种形式提出时,整体支持勘探石油的人数比例开始上升,这在工人中尤是如此。这样, 如
5、果人们从前两个问题中得出结论,认为美国人对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成本漠不关心,这样的 想法就是错误的。事实是很少有人想到这一点,除非是问题提问方式给他们这种联想。 在扎勒的书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表明民意调查中民意受到“操纵”的事情。所以,我 们说民意常常很难说是“真实的民意”。但是,根据扎勒的论证,虽然民众对公共事务的观 点变动不居,但是就如“紫土地的寓言”里所说的,民众通常与和他们具有共同意识形态的 专家的意见保持一致。 既然专家意见通过媒体的传播达到公众,从而提供了公众意见的可选项,那么,是否专家就可以主导公共舆论了呢?虽然表面上看来,专家可以主导舆论,而实际上是很难的。因为,最重要的就是专家本
6、身具有意识形态多元性,这种多元性导致他们之间的竞争。就像紫 土地上的人们一样,蓝种人和红种人都有自己的专家,他们都从自己的偏好来研究政策问题 和解决方案。但是,因为科学知识作为基础可以超越意识形态,又可以为不同意识形态的专 家们找到共同的平台对话。就像我们熟知的学术界,学者们有激励机制来探索“真知”,这 种真知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获得超越意识形态的共同基准。这样,以知识为基础,即使价值观 很极端的专家们也可能在科学知识面前达成一致。 到这里,我们知道,公众的舆论其实反映的还是专家们的意见。问题是正如在本书 最后,扎勒问道:如果只有专家能够进行政治辩论,为什么还要把公众搅进来呢?为什么不 让政府政策
7、只反映专家意见呢?扎勒给出三个理由:第一,人们有权力解决他们感觉应该解 决的争论;第二,政治参与本身的价值,它使参与者变得高贵并实现自我。但是这两个原因 在扎勒看来都不具有吸引力,因为公众经常会做出道德上出格或者技术上愚蠢的决定。所以 扎勒给出了第三个理由:在没有制衡的时候,政府会偏离正道,会变得专横跋扈或者更加邪 恶。 (摘编自陈心想公众、专家和舆论读扎勒公共舆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根据扎勒的理论,民众很少独立思考,他们的观点来自于媒体传播出的专家或者精英 们提供的备选项。 B.专家们会在某种程度上通过“措辞用语提示民众关注不同的问题”
8、等一系列手段“操纵” 民众的观点。 C.民众对公共事务的观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通常会与和其具有共同意识形态的专家 的意见保持一致。 D.在现实生活中,专家很难主导舆论,因为专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多元性,而这会导致 他们之间的竞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紫土地寓言中对红蓝两种人想法与行为的设定,看似绝对但呈现了美国公众舆论的现 状。 B.专家意见通过媒体的传播达到公众,因此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C.不同意识形态的专家,甚至价值观非常极端的专家,都能在科学知识面前达成一致。 D.拥有解决争论的权力和参与政治本身的价值,使参与者感到自己变得
9、高贵并实现自我。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措辞用语影响他人选择的一项是(3 分)( ) A.旅游资讯或旅行攻略,能让人在旅行时获得更好的体验。旅行前,你是否愿意下载旅 行 APP? B.使用优惠券购物可以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你是否赞同商家发放优惠券刺激消 费? C.文创产品让文物摆脱了展示柜中的呆板形象,创意迭出,持续“圈粉”,你是否有购买 意愿? D.在对“限制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调查中,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你的观点是什么? 4.小明运用思维导图整理了本文思路,其梳理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QQA5.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许多公共舆论事件,作为公民应如何参与公共舆 论?请
10、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长鼓王(沈念) 山里瑶民寡言,一棒子打不出三句话。冯茂山是个例外,到底是在外打工见过世面。他 刚从学校回来,坐在屋前抽烟。儿子读乡里的寄宿中学,最近不想读书了,逃课泡网吧给逮 住了,学校把他从广西南宁叫回来了。 他长了张蛮面,眉头紧锁,手指夹着吸烟,烟快抽到过滤海绵,烟雾从鼻子眉毛前袅 娜上升,穿过发丛。我赶紧按下快门,额头的皱纹里,像是向外冒着白雾。他屋里的墙贴得 花花绿绿,其中有一张梅山图,画的是盛装打扮的瑶民聚在一起打长鼓。 你会打长鼓? 十六岁就跟父亲学会了。 容易
11、学吗? 那时节白天田里活忙,只有晚上学,我学了 36 套动作,复杂的是 72 套,现在怕是会打 的没剩几个人了。 你父亲从哪里学的? 他是跟乡上中学朱校长的爷爷学的,那是一个老师公。乡里的师公都会打,他和盘修年 是老搭档,还有朱校长的父亲,我们习惯叫朱老伙计,套套动作打得精妙,可惜瘫痪卧床好 几年了。 你打的年头也不短,也是老师傅了? 朱老伙计盘老哥才是真的老师傅,当年两人打的“桌上长鼓”,站在一张四方桌上围着 烛火穿来转去,轰动过整座大瑶山。这几年我在外打工,很久不打了,我做娃的时候,打鼓 的节庆日子,跳唱作乐,三天三夜,现在没那个氛围了。过去永城歌舞团的来请我教学生, 是他们团长带队来学的
12、,我猜那几个学会的现在怕也不打了。 能不能打一套?我举起相机,做了个拍摄的动作。 冯茂山犹豫,抱着歉意地说,大瑶山打长鼓是有特定时间的,腊月十五后正月十五前, 祭祀还愿,婚嫁喜丧,开春放炮,重大的文化活动,别的时间我们不打,再说,我屋里的长 鼓都封存在阁楼上了。 我不愿强人所难,就和他聊教育儿子这件事。 我们离开,冯茂山送到半坡口。 刚把晚饭吃完,黄旺生跑来,冯茂山明天上午想请我去看打长鼓。我心中一喜。 第二天我到冯茂山家中时,他已经换好了瑶服,穿一双青色圆口布鞋。我四处搜寻,没 有看见长鼓。黄旺生也陪着来了,悄声说道,民间保管长鼓有讲究,平常放在阁楼上,过春 节或还愿时就摆在神台上,打鼓前要
13、拜神,民间说法是请鼓。有的还去庙里拜祭,请法师请 鼓,打完后再送回庙里收鼓。老班子打长鼓,师公必须净身、穿瑶服,表示有诚心,这样才 灵验。 说话之时,冯茂山已从阁楼取下来一个雕花杉木长鼓,摆在堂屋神龛前。他点燃香和几 张纸钱,蹲在地上念念有词,纸钱烧成灰烬后,他起身站立,双手持香放在额头前,面对神 龛三拜,将一支香插到神龛上盛米的碗中,另两支香分别插到前后门的地坪上,最后走进堂 屋,持起神台上的长鼓,宣告请鼓仪式结束。 想看“文打”还是“武打”? 老叶第一次看,请鼓仪式搞得如此庄严,也来了兴趣,何为文,何为武? 我说,两种风格,与地域有关。 黄旺生站在身后,低声补充,文打步伐活,人墩得矮,动作
14、平稳缠身,也显灵巧。武打 的动作舒展幅度大,节奏感强,粗犷有力。 老叶说,都晓得村书记是吹鼓手,没想到也是个打鼓手? 黄旺生憨笑,连忙摆手,没吃过猪肉还不允许见过猪跑路啊。 冯茂山先给我们演示几个基本动作。他左手手心朝上,握住鼓身中部,横于身前,虎口 朝着一端鼓头,这是阳手横鼓。左手握鼓中端,手心向上,鼓头朝左下方,鼓前低后高,这 是下阳斜鼓。他又摆一个姿势,左手虎口朝上握鼓中部,竖立身前,这是正竖鼓。 老叶急性子,听得一头雾水,催说赶紧打一段,说多了记不住。 冯茂山缓步退到屋坪中央,说给你们打一段走角吧。 黄旺生对老叶说,走角就是走路。过去出门肩挑背扛,山路窄,人不能挺直身体,都是 趴着往上
15、爬。 冯茂山立定身,调匀呼吸,原地右脚轻跳,左脚屈膝勾脚前抬,脚落定,身体左转一圈, 左手下阳斜鼓,经右手拍击后于左肩旁反竖鼓,双脚作跪蹲状。接着左手前翻腕,长鼓划出 一道上弧线,落至左侧阳手横鼓,上右脚来一个大八字半蹲,右手拍鼓,鼓向左经立圆划到 右边成正竖鼓。又接着左脚上勾前抬,右脚原地小跳,鼓向前立圆一周成正竖鼓,右手击鼓 尾。他曲蹲吸跳,上肢手臂变换鼓花,透着股刚劲气,动作流畅得像条水中游鱼,扑溅出一 朵朵水花。 我端着相机,咔嚓不停。老叶看得津津有味,鼓掌叫好。 瑶山长鼓有讲究,打鼓拜四方,待冯茂山东南西北各打一遍,立身收鼓,额头上冒出一 层细密汗珠。他气息起伏,说这只是打了几套动作
16、,到了正式演出,全部打完要个把多小时, 打完下来一身湿淋淋的。 我说,冯师傅打得这么好,不接着打太可惜了。 可惜什么,地球离了谁都照常转。 没想过带几个徒弟? 老师傅不打也不教,年轻人不学更不爱。 讲心里话,是不是觉得没引导、少扶持? 冯茂山不吭声。老叶说,应该把你们当长鼓传承人养起来,大家四处讨生计,不是个 办法,长鼓作为非遗文化也难发扬光大。 冯茂山露出怅惋之色,凡事都有个命数,世界变化太快,前几年有一回县里文艺汇演, 请了盘修年老哥带我们去表演,一个舞蹈教练排练节目,非把动作改得花里胡哨的,把盘老 哥肺都气炸了。 说完,冯茂山进屋收拾,准备回南宁。(选自中篇小说长鼓王,有删节) 6.下列
1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句子描写了初见冯茂山时他留给我的印象,其中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使 这一形象的展现更具生动性和画面感。 B.句子冯茂山的“犹豫”,有对遵从传统习俗的考量,长鼓表演充满仪式感,一般在重 大的场合、特定的时间进行表演。 C.句子冯茂山“不吭声”,表现出他默认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着“没引导、少扶持”的 问题,此时他内心复杂又难以言说。 D.句子冯茂山的“怅惋之色”,体现了他内心对舞蹈教练随意更改表演动作的无奈以及 对长鼓表演受到这种“待遇”的惋惜。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
18、中细致描绘了冯茂山打长鼓的场景,使用连续的动词,突出其技术纯熟,运用比喻 体现其动作流畅。 B.本文与祝福都采用限知视角叙述故事,也都借“我”表现出知识分子面对困境时“彷 徨”的一面。 C.“相机”作为小说中的物象,不仅捕捉了瑶民生活中真实的瞬间,同时也记录了非遗文 化的精彩画面。 D.小说结尾“冯茂山进屋收拾,准备回南宁”,叙述简短,耐人寻味,丰富了人物形象, 暗示小说主题。 8.文章写我与冯茂山初次见面的对话有什么作用?(5 分) 9.有人说本文讲述当下乡村文化在传承中遭遇的尴尬,乡村(民族)文化在消失中 被唤醒,以及被推到前台的希冀。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 二、古代
19、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孺人 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 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 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 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 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
20、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 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节选自归有光先妣事略) 材料二: 归有光,字照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 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 称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 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 ,直行已意。大吏多恶之, 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名为升迁,实重抑之也。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 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内阁制敕
21、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 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 其推重如此。有光制举义 ,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 (节选自明史归有光传) 【注】孺人,对母亲的尊称。魏校,明代官员、学者,与李承勋、胡世宁、余祐善, 并称“南都四君子”。春官,即六部之一的礼部,礼部在春天主持进士考试。刺刺,多 言的样子。击断,即争执。制举义,特指经学研究。 10. 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字母涂黑。(3 分) 中夜 A 与其妇泣 B 追惟 C 一二 D 仿佛如昨 E
22、徐则 F 茫然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室靡弃物”与诗经卫风氓“靡室劳矣”中的“靡”意思相同。 B. “率人人得食”与六国论“率赂秦耶”中的“率”意思不同。 C. “不具狱”与陈情表中“臣具以表闻”中的“具”意思不同。 D. “实重抑之也”与伶官传序“抑本其成败之迹”中的“抑”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归有光的母亲在吴家桥时纺棉,回城后缉线,虽然有外祖父经常送东西,不愁吃穿, 她却仍然辛苦劳作,仿佛朝不保夕。 B. 归有光的母亲让婢女们加工烧过的炉灰,进行重复利用;她以身
23、作则,全家没有一 个闲人;她对奴婢宽厚有恩且舍得分享。 C. 归有光虽年少才高,却仕途坎坷,八次都没有考中举人;后按自己的政治理念为官, 断案洒脱,颇有主见,得罪了很多人。 D. 归有光被明升暗降之后,幸得高拱、赵贞吉推荐,人南京任职;他在文坛上尽力与 王世贞分庭抗礼,终使对方心服口服。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 (2)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14. 归有光能够学有所成,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24、途中晴(孟浩然)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人描写了傍晚雨后赶路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明白晓畅,所写之景如在目前。 B.颔联描写雨收天开、树影横斜、山峦初现、晚云低垂的景象,气象宏大,视野开阔。 C.颈联描写芳草被雨水淋得湿漉漉的,急雨冲成的小水流淌入小溪,尽写初晴之景象。 D.诗歌虚实有致,有云开雨霁之实景,也有诗人想象中明月当空的虚景,变化自如。 16.有人评此诗“苍幽合作,无一恒笔”,意思是人物的情感随景物的变换而变化。请结 合全诗,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25、。(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 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 (2)归园田居中借助动物的鸣叫,展现田园生活和谐宁静之景的两句“_, 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写仙人从天而降,驾风自由而行的两句是“_, 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1(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 ? 信念之信,乃是对不确定东西的确定的信。信念之信,非科学之信。科学之信,是对事 实的认知;信念之信,是对价值的
26、认同。 信念之信的逻辑与科学之信的逻辑正好相反。科学之信的逻辑是:因为存在,所以我信。 信念之信的逻辑是:因为我信,所以存在。 一种观念,假如很多人信这种观念,才会造成巨大的客观存在的精神的力量。比如说, 大多数人都相信人应该有爱心,于是这个世界便真的有了爱,世界的性质就发生了真实的变 化主观的信念造就了客观的世界。中国古人所谓的“为天地立心”,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我们相信了爱,这个世界就有了心。 事实上,信念并不神秘,它就是让我们相信,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对世间万物存善念 的好人。所以,有关道德信念,核心问题不是我们要做一个好人,而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 好人?答案是:做好人不是出于人的理
27、性, 。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存在表述烦琐,逻辑不通,词语运用不当的问题,请进行修改, 使表达简洁通顺,逻辑严密,用语准确,但不得改变原意。(3 分) #QQABTQIEogCAApBAARgCQQEqCgGQkBECASgOQEAEoAAAwBNABCA=(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 听说船早晨十点从奉节入峡,九点多钟我揣了一份干粮爬上一道金属小梯,站到船顶层 的甲板上了。从那时候起,我就跟天、水以及两岸的巉
28、岩峭壁打成一片,一直伫立到天色昏 暗,我就像是在变幻无穷的梦境里,又像是在听一阕奔放浩荡的交响乐章:忽而妩媚,忽而 雄壮;忽而阴森逼人,忽而灿烂夺目。 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翳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 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长如梭。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天空,自 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 往前看呢,山岚弥漫, ,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霄,有的像彩屏般森严大方地屹立在 前,挡住去路。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那两百公里的水程用文学作品来形容,正像是一出情节惊险,故事 的好戏,这一
29、 幕包管你猜不出下一幕的发展,文思如此之绵密,而又如此之突兀,它迫使你非一口气看完 不可。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 分) _ _ 21.下列句子中的“又”与文中加点的“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我的小说是我在生活中探索的结果,每部作品都是我一次又一次的收获。 B.这点小事又费得了多大工夫? C.生活费之外,又发了五十块钱做零用。 D.冬季日短,又是阴天,夜色早已笼罩了整个市镇。 22.使用标点与否,可以流出不同的情绪,荡出不同的节奏。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忽 而妩媚忽而雄壮忽而阴森逼人忽而灿烂夺目”,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6 分) 四、写作
30、(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桌子上摆放着花瓶、泥人和篮球,岁月静好。一阵大风刮来,这三样东西坠落到地上。 花瓶不出意料的碎了;泥人,被摔成了泥,但可以重塑;篮球充满活力地弹跳起来。 上述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人生充满变量,社会纷繁变化,当“风”起时,我们应如 何面对?请整体把握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QQABTQIEogCAApBAARgCQQEqCgGQkBECASgOQEAEoAAAwBNABCA=#统编版高二语文秋季开学测
31、试卷教师版满分:150分 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曾有这样一个国家,居住着两种人:蓝种人和红种人。虽然这两种人有很多相同的价值观念,但是他们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不同:前者喜欢小的、圆形的和色彩浓深的政策,而后者却喜欢高的、矩形的和色彩浅淡的政策。由于意识形态上的不同,红种人和蓝种人政治上一直是有分歧的,但是双方都看重理由和证据,因此都委托专家给他们提供建议。他们都雇佣同种人做专家,让专家顾问立论、讨论和辩论,以找到政策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民众只是从精英提供的选项中进行选择。这是约翰扎勒在公共舆论
32、一书中所讲的“紫土地的寓言”故事,借此类比简化了的美国社会,目的是分析公众、专家和公共舆论之间关系和运行机制。扎勒在公共舆论里发展了一个综合模型,用以阐明大众舆论的形成和变动机制。作为译者之一,我愿为读者分享一些书中的观点,以及对此书的理解和点滴感想。中国有句古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有了专家,其实国家的治理是不需要“民众”话语参与的,从而也不存在谁主导公共舆论的问题,公共舆论也不复存在。但是,还有句话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说明,对于公共事务,还是很难不让民众参与的。这样问题就变成了公共舆论是如何形成的,民众的意见和观点从哪里来。既然这样,那么有没有谁主导舆论呢
33、?我们先来看看公众的观点或者意见的形成问题。根据扎勒的理论和模型,民众其实是很少独立思考的,虽然他们的观点受到自己的意识形态影响,但他们最终还是会在专家或者精英们提供的备选项中做出选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民众的观点是受到获取民意的专家们的“操纵”的,手段之一就是措辞用语提示民众关注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个例子:让受访者回答三个和阿拉斯加石油勘探有关的问题中的一个。第一个提问:石油勘探直接提问法您赞同还是反对在阿拉斯加的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新油田勘探?第二个提问:石油勘探依靠外来石油提问法近日,有很多人谈论关于在阿拉斯加的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石油勘探。有的人反对这种勘探行为,他们认为阿拉斯
34、加的土地应该为子孙后代保留。您的意见如何?第三个提问:石油勘探经济成本提问法近日,有很多人谈论关于在阿拉斯加的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石油勘探。有的人反对这种勘探行为。其他人则支持勘探,他们认为如果不使用这些石油,那么人们就会因为油价上升而利益受损,甚至因此失去工作。您的意见如何?对这三种提问方式,受访者的回答不同。在回答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时,人们对于在阿拉斯加进行石油勘探和环境保护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没有表示出什么关心。但是,当问题以第三种形式提出时,整体支持勘探石油的人数比例开始上升,这在工人中尤是如此。这样,如果人们从前两个问题中得出结论,认为美国人对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成本漠不关心,这样的想法就
35、是错误的。事实是很少有人想到这一点,除非是问题提问方式给他们这种联想。在扎勒的书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表明民意调查中民意受到“操纵”的事情。所以,我们说民意常常很难说是“真实的民意”。但是,根据扎勒的论证,虽然民众对公共事务的观点变动不居,但是就如“紫土地的寓言”里所说的,民众通常与和他们具有共同意识形态的专家的意见保持一致。既然专家意见通过媒体的传播达到公众,从而提供了公众意见的可选项,那么,是否专家就可以主导公共舆论了呢?虽然表面上看来,专家可以主导舆论,而实际上是很难的。因为,最重要的就是专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多元性,这种多元性导致他们之间的竞争。就像紫土地上的人们一样,蓝种人和红种人都有自
36、己的专家,他们都从自己的偏好来研究政策问题和解决方案。但是,因为科学知识作为基础可以超越意识形态,又可以为不同意识形态的专家们找到共同的平台对话。就像我们熟知的学术界,学者们有激励机制来探索“真知”,这种真知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获得超越意识形态的共同基准。这样,以知识为基础,即使价值观很极端的专家们也可能在科学知识面前达成一致。到这里,我们知道,公众的舆论其实反映的还是专家们的意见。问题是正如在本书最后,扎勒问道:如果只有专家能够进行政治辩论,为什么还要把公众搅进来呢?为什么不让政府政策只反映专家意见呢?扎勒给出三个理由:第一,人们有权力解决他们感觉应该解决的争论;第二,政治参与本身的价值,它使参
37、与者变得高贵并实现自我。但是这两个原因在扎勒看来都不具有吸引力,因为公众经常会做出道德上出格或者技术上愚蠢的决定。所以扎勒给出了第三个理由:在没有制衡的时候,政府会偏离正道,会变得专横跋扈或者更加邪恶。 (摘编自陈心想公众、专家和舆论读扎勒公共舆论)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扎勒的理论,民众很少独立思考,他们的观点来自媒体传播出的专家或者精英们提供的备选项。B专家们会在某种程度上通过“措辞用语提示民众关注不同的问题”等一系列手段“操纵”民众的观点。C民众对公共事务的观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通常会与和其具有共同意识形态的专家的意见保持一致。D在现实生活中,专家很难
38、主导舆论,因为专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多元性,而这会导致他们之间的竞争。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紫土地寓言中对红蓝两种人想法与行为的设定,看似绝对但呈现了美国公众舆论的现状。B专家意见通过媒体的传播达到公众,因此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C不同意识形态的专家,甚至价值观非常极端的专家,都能在科学知识面前达成一致。D拥有解决争论的权力和参与政治本身的价值,使参与者感到自己变得高贵并实现自我。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措辞用语影响他人选择的一项是()A旅游资讯或旅行攻略,能让人在旅行时获得更好的体验。旅行前,你是否愿意下载旅行APP?B使用优惠券购物可以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
39、惠,你是否赞同商家发放优惠券刺激消费?C文创产品让文物摆脱了展示柜中的呆板形象,创意迭出,持续“圈粉”,你是否有购买意愿?D在对“限制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调查中,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你的观点是什么?4小明运用思维导图整理了本文思路,其梳理不恰当的一项是()AABBCCDD5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许多公共舆论事件,作为公民应如何参与公共舆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 2A 3D 4C 5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警惕被舆论“操控”。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超越意识形态带来的束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行使解决争论的权利,认识政治参与的价值。理性参与公共舆论讨论,不要做出道德上出格或者
40、技术上愚蠢的决定。【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因为专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多元性,而这会导致他们之间的竞争”错,原因表述不全面,专家很难主导舆论的原因很多,根据“最重要的就是专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多元性”,可知这只是“最重要”的原因。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因此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错,强加因果,根据“既然专家意见通过媒体的传播达到公众”“公众的舆论其实反映的还是专家们的意见”,可知二者不成因果关系;并且“媒体扮演重要角色”于文无据。 C.“都能在科学知识面前达成一致”错,说法绝对,根据“即使价值观很极端
41、的专家们也可能在科学知识面前达成一致”,可知是“可能”达成一致。D.“使参与者感到自己变得高贵并实现自我”错,曲解文意,是“它使参与者变得高贵并实现自我”。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BC中“是否愿意”“是否赞同”“是否有意愿”等问法有倾向性措辞。D.直接提问,没有倾向性措辞。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C.“解决问题”错,公众舆论的来源、专家“主导公众舆论”的现状、公众舆论的意义等内容,属于“分析问题”。 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由“民众的观点是受到获取民意的专家们的操纵的”等内容,可得出启示: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42、,警惕被舆论“操纵”。由“民众通常与和他们具有共同意识形态的专家的意见保持一致”“这种真知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获得超越意识形态的共同基准”等内容,可得出启示: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超越意识形态带来的束缚。由“政治参与本身的价值,它使参与者变得高贵并实现自我”等内容,可得出启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行使解决争论的权利,认识政治参与的价值。由“因为公众经常会做出道德上出格或者技术上愚蠢的决定”,可得出启示:理性参与公共舆论讨论,不要做出道德上出格或者技术上愚蠢的决定。(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长鼓王(沈念)山里瑶民寡言,一棒子打不出三句话。冯茂山是个例外,到
43、底是在外打工见过世面。他刚从学校回来,坐在屋前抽烟。儿子读乡里的寄宿中学,最近不想读书了,逃课泡网吧给逮住了,学校把他从广西南宁叫回来了。他长了张蛮面,眉头紧锁,手指夹着吸烟,烟快抽到过滤海绵,烟雾从鼻子眉毛前袅娜上升,穿过发丛。我赶紧按下快门,额头的皱纹里,像是向外冒着白雾。他屋里的墙贴得花花绿绿,其中有一张梅山图,画的是盛装打扮的瑶民聚在一起打长鼓。你会打长鼓?十六岁就跟父亲学会了。容易学吗?那时节白天田里活忙,只有晚上学,我学了36套动作,复杂的是72套,现在怕是会打的没剩几个人了。你父亲从哪里学的?他是跟乡上中学朱校长的爷爷学的,那是一个老师公。乡里的师公都会打,他和盘修年是老搭档,还
44、有朱校长的父亲,我们习惯叫朱老伙计,套套动作打得精妙,可惜瘫痪卧床好几年了。你打的年头也不短,也是老师傅了?朱老伙计盘老哥才是真的老师傅,当年两人打的“桌上长鼓”,站在一张四方桌上围着烛火穿来转去,轰动过整座大瑶山。这几年我在外打工,很久不打了,我做娃的时候,打鼓的节庆日子,跳唱作乐,三天三夜,现在没那个氛围了。过去永城歌舞团的来请我教学生,是他们团长带队来学的,我猜那几个学会的现在怕也不打了。能不能打一套?我举起相机,做了个拍摄的动作。冯茂山犹豫,抱着歉意地说,大瑶山打长鼓是有特定时间的,腊月十五后正月十五前,祭祀还愿,婚嫁喜丧,开春放炮,重大的文化活动,别的时间我们不打,再说,我屋里的长鼓
45、都封存在阁楼上了。我不愿强人所难,就和他聊教育儿子这件事。我们离开,冯茂山送到半坡口。刚把晚饭吃完,黄旺生跑来,冯茂山明天上午想请我去看打长鼓。我心中一喜。第二天我到冯茂山家中时,他已经换好了瑶服,穿一双青色圆口布鞋。我四处搜寻,没有看见长鼓。黄旺生也陪着来了,悄声说道,民间保管长鼓有讲究,平常放在阁楼上,过春节或还愿时就摆在神台上,打鼓前要拜神,民间说法是请鼓。有的还去庙里拜祭,请法师请鼓,打完后再送回庙里收鼓。老班子打长鼓,师公必须净身、穿瑶服,表示有诚心,这样才灵验。说话之时,冯茂山已从阁楼取下来一个雕花杉木长鼓,摆在堂屋神龛前。他点燃香和几张纸钱,蹲在地上念念有词,纸钱烧成灰烬后,他起
46、身站立,双手持香放在额头前,面对神龛三拜,将一支香插到神龛上盛米的碗中,另两支香分别插到前后门的地坪上,最后走进堂屋,持起神台上的长鼓,宣告请鼓仪式结束。想看“文打”还是“武打”?老叶第一次看,请鼓仪式搞得如此庄严,也来了兴趣,何为文,何为武?我说,两种风格,与地域有关。黄旺生站在身后,低声补充,文打步伐活,人墩得矮,动作平稳缠身,也显灵巧。武打的动作舒展幅度大,节奏感强,粗犷有力。老叶说,都晓得村书记是吹鼓手,没想到也是个打鼓手?黄旺生憨笑,连忙摆手,没吃过猪肉还不允许见过猪跑路啊。冯茂山先给我们演示几个基本动作。他左手手心朝上,握住鼓身中部,横于身前,虎口朝着一端鼓头,这是阳手横鼓。左手握鼓中端,手心向上,鼓头朝左下方,鼓前低后高,这是下阳斜鼓。他又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