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气象站是(B) A、中山站 B、长城站 C、极地站 2、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由谁来提供(C) A、政府 B、电视台 C、气象局 3、根据专家分析全球气候正在(B) A、变冷 B、变暖 C、变干 4、雪花的形状很多,而且十分美丽,你观察到的雪花大多数形状 是(B) A、五角形 B、六角形 C、八角形 5、 有时候, 雷雨天气中, 我们只是看到闪电, 而没有听到雷声, 这是因为(B) A、这次雷电没有发出雷声 B、雷声因为传播距离太远减弱了 C、雷声被遭雷击的物体吸收了 6、打雷的时候你先听见雷声还是先看见闪电(B) A、先
2、听见雷声 B、先看见闪电 C、两者同时看见和听到 7、发生道路结冰时,以下错误的行为是(C) A、不骑自行车上学 B、过马路服从交警和老师的疏导 C、在马路上溜冰 8、遇到雷暴发生时,在广场上的人正确的做法是(C) A、继续在广场上活动 B、躲在大树下 C、不要触摸铁管、铁丝网 9、遭遇雷雨天气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C) A、拔掉电话线、有线电视线和网络线 B、不使用手机 C、带着耳塞听音乐 10、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放的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叫温室气体, 它主要是(B)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氢气 11、 雷击是有选择性的, 你觉得以下那些建筑物不易遭雷击 (B) A、高大建筑物 B、木质
3、平房 C、野外的岗亭 12、你觉得气象卫星不能做的工作是(C) A、监测云的发展演变 B、监控台风 C、监测气温 13、下列工作中你认为不属于人工影响天气的是(A) A、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防止雷击灾害 B、用飞机在降水云层中播撒催化剂增加降水量 C、用高炮发射炮弹震碎冰雹云中的大冰晶 14、露是由于(C)形成的。 A、雨滴降落 B、植物体内的水分直接渗出 C、大气中水汽直接凝结 15、人把臭氧层比喻为地球的“保护伞” ,而今臭氧层出现了空 洞,空洞首先出现在(A)的上空。 A、南极 B、北极 C、赤道 16、一般情况下城市气温要比效区高,这种现象被称为(A) A、城市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4、C、城市光效应 17、高温天气应该多吃(B) A、高糖食物以增加抵抗力 B、清淡食物 C、含糖饮料 18、下暴雨了,如果看到马路积水处出现漩涡,同学们应该怎样 走(C) A、从漩涡走过去 B、从漩涡跳过去 C、绕着走 19、 在我国表示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那么 “摄氏多少度” 和 “多 少摄氏度”这两种说法哪个正确(B) A、 “摄氏多少度”正确 B、 “多少摄氏度”正确 C、两者都正确 20、 夏季观察到的容易发生雷阵雨或冰雹等天气现象的云底部一 般处于。 (B) A、极高的高空 B、较低的低空 C、都有可能 21、 避雷针是最常用的防雷装置, 你认为避雷针防雷的原理是 (C) A、躲雷
5、B、消雷 C、引雷 22、你觉得避雷针的顶端为什么要做成尖的(A) A、更容易吸引雷电击中它,保护其他物体 B、防止避雷针弯曲 C、不使飞鸟停留在上面 23、季节的变化是由于(C)引起的 A、地球离太阳的远近 B、太阳本身发出光照的变化 C、地球不同地方不同时间接受太阳光照的多少 24、寒潮来袭,最突出的变化是(A) A、气温急剧下降 B、气温急剧升高 C、气温无变化,出现大风降雨 25、为了安全,气球充气应使用(B) A、氢气 B、氦气 C、氮气 26、天气预报中常看到副热带高压,你注意到副热带高压控制的 区域常为(B)天气。 A、凉爽 B、晴热 C、降雨 27、短时间内的暴雨降在城区易造成
6、(B) A、水位下降 B、马路积水 C、气温上升 28、我们要提倡节能环保低碳生活,这里的“低碳”是指(A) A、提倡能够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的做法 B、尽量不使用煤炭 C、让我们使用的产品中碳元素含量降低 29、高温天同学们应怎样避暑(C) A、多吃冷饮 B、午后多户外活动多出汗 C、多喝凉开水 30、天上的云和地上的雾它们的组成是(A) A、相同 B、不相同 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31、同学们知道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所对应的节气是(B) A、立夏 B、夏至 C、秋分 二、判断题 1、雷雨天气时,可以躲到大型金属广告牌下避雨。(错) 2、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对) 3、气象上把风的去向确定为风向。(错) 4、天气预报中的“气温 10 到 22” ,其中,10表示一天中的 最低温度。(对) 5、2011 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人与气候” 。(对) 6、强降水,特别是突发性强降水和持续性强降水,是发生山洪 泥石流灾害的最大原因。(对) 7、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并把电视天线 插头及电源线插头拔下。(对) 8、 如果在野外发现人工增雨火箭空壳或残片, 可以拿回家。 (错) 9、冬季影响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冷空气均来自西伯利亚。(对) 10、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不流失也不蒸发条件下累积起 来的水的深度,称为降水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