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统编版(2024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标核心素养分类把脉中考归纳主题突破课标核心素养归纳主题突破主题一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项目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同点背景封建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特点创设新制度(县制等)仿效汉制侧重富国强兵移风易俗目的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 巩固统治,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作用使秦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交融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都取得了成功;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都巩固了国家统治【思维进
2、阶】素养进阶唯物史观改革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识进阶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1)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2)改革要有创新精神。(3)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4)改革者需要胆魄。(5)成功的改革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学考衔接历史解释材料一吴起在楚,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农民军队之配练与井田制之废弃,为新军国图谋富强之两要端,而即以促进宗法封建贵族之崩溃。钱穆国史大纲(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怎样的社会发展趋势?结合材料概括“商鞅在秦”是如何“图谋富强”的。答:时期:战国时期。趋势:由奴隶社
3、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发展趋势。措施:奖励军功;废除旧的土地制度。材料二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白寿彝中国通史(2)材料二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特点?答:汉化;自上而下;涉及面广等。(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的要素。答: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的措施符合当时的实际;改革者都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等。主题二以少胜多的战役对比【思维进阶】学识进阶分析战争胜负因素的角度:胜方战略战术、士兵作战是否勇猛、是否得民心;败方心态。名
4、称时间战况影响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项羽战胜秦军主力加速秦朝灭亡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战胜袁绍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孙刘联军战胜曹操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淝水之战公元383年东晋战胜前秦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学考衔接识读地图分析以上三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三场战役。选择其中一场战役进行介绍。答: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介绍示例:赤壁之战: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孙权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两军在赤壁对峙。孙刘联军采取火攻的方式,击败曹军,以少胜多,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课标】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权更迭1
5、.史料实证(2023临沂中考)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B.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C.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真实可靠D.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分类把脉中考A【课标】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人口迁徙,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2.历史解释(2023恩施中考)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
6、经营畜牧业。这主要说明()A.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B.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加强C.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D.“胡”“汉”隔阂完全消除B【课标】了解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3.唯物史观(2023滨州中考)魏晋南北朝时期,能证明“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的是()A.西晋灭吴统一全国B.江南地区的开发C.前秦东晋淝水之战D.北魏孝文帝改革B4.(2023安徽中考)东晋南朝时期,除了大小城市中列肆贩卖、摆摊设点的正规“市”之外,还有农民临时集市的“草市”,军队设的“军市”,与周边民族进行贸易的“互市”等,星罗棋布,遍布各地。这反映当时()A.商业贸易活动
7、的频繁B.长期分裂局面的结束C.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A【课标】通过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5.史料实证(2023泰州中考)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主改革的措施是()A.说汉话B.改汉姓C.通婚姻D.易汉服6.五育体育(2023福建中考)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这说明了()A.民族的交融B.江南的开发C.文治的出现D.科技的进步BA【课
8、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7.五育美育(2023重庆中考)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如图)这表明魏碑艺术()A.是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时代结晶B.是书法开始成为专门艺术的标志C.被称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D.其书法名家的代表为锺繇和胡昭A8.(2023衢州中考)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交融,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9、一(1)写出材料一中科学家A的姓名和书法作品B的名称。答:A:祖冲之;B:兰亭集序。科学家 他治学严谨,运用前朝刘徽的割圆术,精确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了世界近千年。书法作品 王羲之刻苦学习,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创作出这幅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材料二正因时局的动荡,中原地区的民族,向南迁移。江南之地,汉时火耕水耨,而无积聚;东晋南朝时,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莫不有中原民族的足迹,有利于增进当地的文化。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南北朝的始末(2)根据材料二,描述江南地区经济发生的变化。答:变化:汉朝时,生产方式落后,生活贫穷;东晋南朝时,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富足;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3)综合材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是如何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答:祖冲之等科学家在前人基础上,不断探索,促进科技持续发展;王羲之等文化大师吸收前人经验,不懈追求,推动文化持久发展;北民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人们辛勤劳作,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促进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