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温州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认识光。(1)补充一个含有光的成语。(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根据字形选择正确的读音。(4)根据“光”的甲骨文字形,推测其本义。2学习抒情方式,吟诵光,完成表格。抒情方式诗句情感直接抒情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光未然黄河颂【甲】_间接抒情借助联想、想象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向往美好借助意象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乙】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思念家乡借助修辞_,_。岑参逢入京使思亲怀人_,_。韩愈晚春
2、似贬实褒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赞美木兰(1)请完成的诗词填空。(2)请补充【甲】【乙】处的情感内容。(3)从间接抒情中任选一种方式,仿照示例,完成诗歌创作。如果你要写光,就不能只写光。要写越过地平线,给世间带来的新衣裳。要写熙熙攘攘的人群,向东方遥望。如果你要写光,就不能只写光。要写浮动的灰尘,摇曳着午后的时光。要写窗明几净的教室,托举着未来的太阳。如果你要写光,就不能只写光。 , 。 , 。二、文言文阅读泱泱华夏,无数的英雄豪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光。学校准备开展“追光故事会”,为了讲好故事,请你完成以下任务。【搜集材料】材料一:华光殿侍宴赋竞病韵曹景宗去时儿女想,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
3、人,何如霍去病?【注】公元507年,南北朝时梁朝名将曹景宗率兵大败北魏,梁武帝在华光殿设宴庆功,并命群臣赋诗,“竞”“病”为曹景宗所用韵。笳鼓:这里指军乐。霍去病:西汉名将,杰出军事家。材料二: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獐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建元初,蛮寇群动,景宗东西讨击,多
4、所擒破。齐鄱阳王锵为雍州,复以为征虏中兵参军,带冯翊太守督岘南诸军事,除屯骑校尉。少与州里张道门厚善。道门,齐车骑将军敬儿少子也,为武陵太守。敬儿诛,道门于郡伏法,亲属故吏莫敢收,景宗自襄阳遣人船到武陵,收其尸骸,迎还殡葬,乡里以此义之。选自南史曹景宗传【注】畋(tin):古指种田或打猎。泽:聚水的洼地,一般指湖沼。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卒:同“猝”,突然、仓促。穰苴、乐毅:古之名将,英勇善战。【研读材料】3请帮助小文用现代汉语为材料二补充注释或作出选择。文言词句方法解释景宗幼善骑射课内迁移法:陈康肃公善射 鹿应弦辄毙查阅词典法:A古代车厢的左右两板;B立即,就;C总是 复以为征虏中兵
5、参军参考成语法:周而复始 以匹马将数人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测 【加工故事】梳理材料4毛泽东读罢南史曹景宗传,赞道:“景宗亦豪杰哉”,请根据材料二梳理“豪杰”相关情节,完成下面思维导图。增删材料5请对画线句展开联想,增加细节,使故事更加生动,深化对景宗的形象认识。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6小文在讲述景宗“东征西讨”的故事时,想再加入材料一诗歌中“去时儿女想”的情境,但小语认为有损景宗豪杰的形象,谈谈你的看法。【讲演故事】7讲故事时,小文准备为下面句子进行朗读设计,从语速、重音角度进行设计并阐述理由。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活动总结】8为深化对“豪杰”的认识,
6、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联系助读材料和诗文,为故事会写一段总结语,不少于150字。备选人物: A、木兰B、孙权C、吕蒙助读一:豪杰 ho ji词语概念:豪杰(拼音:ho ji),是一个汉语参词汇,亦作“豪桀”。指才能、才智出众的人。助读二: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答客诮鲁迅9回顾以上活动,整理两条讲好故事的方法策略。三、现代文阅读在历史滚滚车轮下,你我不过都是细如尘埃的小人物。因此,活出自己、奋斗人生,这正是属于小人物的光芒。看自行车的女人梁晓声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
7、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
8、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A】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
9、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竟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B】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
10、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
11、切。我满口应承照办,然而过后事一多,所诺之事竟彻底忘了。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有删改)【梳理情节】10梳理文中人物与女人交往的事件,完成下图。人物交往事件对女人的态度胖女人 “我”免收“我”的存车费感激坚持不收“我”存车费,帮我推车摄影师 感动通过以上梳理,小语发现:这是一个 的女人。【关注细节】11文中反复出现“一笑,很不好
12、意思”,内容几乎相同,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谈谈你的理解。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提出质疑】12小文对第10题表格中“我”对女人的态度仅用“感激”一词产生质疑。结合文中A、B画线句,谈谈你的看法。【探究主题】13结尾处为什么说“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谈谈你的看法。四、名著阅读小语在阅读骆驼祥子时,发现书中多次出现有关祥子“哭”的片段。现在邀请你一起来品读。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
13、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祥子立起来,脑筋跳起多高,攥上拳头。“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摇了摇头,似有无限的感慨。“得了,自当是我委屈了你,别再磨烦了!”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的胸中像烧着一把烈火,把泪
14、已烧干,想哭也哭不出。呆呆的看着,他几乎不知那是干什么呢。14以上三个片段分别对应小说哪三个情节?15关注加点字,你发现祥子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小说内容,探究祥子变化的原因。五、作文16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们仰慕古圣先贤,追寻他们的济世情怀;我们崇拜英雄伟人,追寻他们的成长历程;我们感恩父母师友,追寻他们的感人一幕;我们欣赏来往过客,追寻他们的美好瞬间生活中,这些人的优秀品质影响并帮助着我们。请你讲述“追光”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请以“追寻那一抹光”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试卷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