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狼【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了解狼的不同文化形象,正确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难点)语言运用积累重点文言词语,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文章主旨。(重点)审美创造欣赏文章紧张曲折的情节,感受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的魅力。【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完成本课预习部分。第1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疏通文意。2.梳理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中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1.故事导入师讲述狼三则之一。课件出示:从前,有个屠夫卖肉回来,天色已经很晚了。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只狼。狼不断地窥视着屠夫担子里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
2、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在狼的面前晃了晃,想把狼吓跑。狼看见了屠刀,一开始被吓了一下,往后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于是屠夫就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再来取。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再踮起脚尖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屠夫就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取肉,远远地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他感到非常害怕,焦虑地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只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下颚
3、,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由于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2.了解作者及作品师:这真是一只愚蠢的狼,这个故事就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对于蒲松龄,你了解多少呢?(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素养提升”栏目)资料助读:课件出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他童年随父读书,青年时热衷于科举。18岁时,初应童子试,县、府、道三试皆列第一,考中秀才。但从此以后,科场不利,始终未得一第。47岁再应乡试,因“越幅”(未按格式书写)被黜。50岁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56岁,率众弟子一同应乡试,结果全军覆没。62岁在当年秋天的乡试中,再次被现实挫伤。71
4、岁赴青州考贡,山东学政黄叔琳为其精神所感动,拔为岁贡生。75岁逝世。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了解和认识。聊斋志异书名中的“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的是“奇异的故事”。它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400余篇,是中国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通过谈狐说鬼,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批判。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蒲松龄的狼三则之二,读一读这个奇异的故事,并探寻故事背后的深意。(板书文题及作者)设计意图本环节用故事导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作者和作品,积累相关文学知识,并为学习
5、文章内容、理解主旨做铺垫。二、初读课文,读准文章1.教师范读师:学习文言文,我们要通过积累重点词义和常见文言句式等方法来理解文意。下面,老师朗读文章,同学们边听边看,注意字音,划出停顿。任务:(1)圈出文中重点生字词和易错字,并根据老师的范读标注拼音。(2)根据老师的范读,用“/”在文中划出句子朗读停顿。2.学生交流(1)学生圈出文中重点生字和易错字,集中订正。(2)全班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课件出示: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6、。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与句读。三、再读课文,读顺文章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弄清每句话的意思,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2.归纳文言释词方法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互
7、相帮忙解决,不能解决的词句,教师点拨,适时归纳文言释词方法和特殊句式。预设课件出示:释词方法:(1)语境推断法结合上下文和具体语境理解。【示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后:后得到骨头的。前:先得到骨头的。屠乃奔倚其下。乃:于是。其:代指柴草堆。(2)组词推断法把单字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语境确定意思。【示例】屠乃奔倚其下。奔:奔跑。倚:倚靠。(3)词类活用法结合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示例】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似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从通道。特殊句式:(1)倒装句投以骨(状语后置,即“以骨投”)意暇甚(状语后置,即“意甚暇”)(2)省略句投以骨(省略宾语“狼”,即“投狼以骨
8、”)顾野有麦场(省略主语“屠”,即“屠顾野有麦场”)一狼洞其中(省略介词“于”,即“一狼洞于其中”)3.总结停顿划分方法师:刚刚在听老师范读时,同学们为本文划出了停顿,结合句子意思说说为什么这样划分。(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总结方法)课件出示:(1)方法1:主谓之间要停顿。【示例】一狼/得骨止;其一/犬坐/于前。(2)方法2:谓语与宾语之间要停顿。【示例】顾/野有麦场;乃悟/前狼/假寐。(3)方法3:连词前面可以停顿。【示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全班齐读课文,读顺文章)师小结:理解文意,固然可以运用停顿技巧,但最重要的方法是弄懂字词大意、文句意思。理解了文意,才能读准句
9、读,进而读顺文章。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互助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理解文意,读顺文章。教师及时点拨,适时归纳文言释词方法、句式和停顿划分小技巧,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掌握的统一。四、细读课文,读懂内容1.概括文章情节文章讲述了屠户杀狼的故事。按照事件的发展,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后,用短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发展经过。(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课件出示:遇狼(开端)惧狼(发展)御狼(发展)杀狼(高潮、结局)2.梳理文章内容文章围绕屠户和狼展开,对他们之间的斗争进行了精彩的描述。请用原文在表格中填写关于“屠户”与“狼”的内容。
10、预设情节屠户狼遇狼晚归缀行甚远惧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并驱如故御狼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杀狼持刀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目似瞑,意暇甚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3.把握文章主旨作者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评价,请用双横线勾画出评价语,并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文章的主旨。师引导:抓住并理解句中表现作者鲜明态度的关键字“笑”。课件出示:评价语: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关键字:笑。情感态度:嘲讽了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恶狼,赞扬了富有智慧与力量的人类。
11、主旨:表现了人的智慧与力量,说明了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结束语:在现实中,人遇到狼,凶多吉少。在故事中,屠户仅一人一刀,而恶狼两只,有利爪四副,最终却被屠户所杀。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无怪乎鲁迅评价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读懂文言文内容。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内容与思路,训练学生概括中心的能力。第2课时【课时目标】1.分析狼的特点与屠户的形象,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2.了解狼的不同文化形象,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品读课文,读懂形象师:鲁迅曾评价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在蒲松龄的笔下,鬼怪动物不仅有各自的特点,还有人的
12、心理、人的情感,甚是奇异。本文中,作者是怎样写狼的呢?1.读懂“狼”形象(1)自由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两狼”的句子,分析其特点,完成表格。方法提示:用横线勾画出描写两狼的词句,读一读。品析词句,揣摩狼的心理,把握狼的形象。(学生自由交流)预设课件出示:句子描写角度心理形象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动作紧跟其后,寻找时机凶残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动作穷追不舍,不甘罢休贪婪、凶残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动作、神态有所顾忌,审时度势;威慑屠户,琢磨对策凶残、狡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动作、神态分工合作,配合默契;麻痹屠户,放松警
13、惕狡诈、阴险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动作诱敌包抄,前后夹击凶残、狡诈、阴险(2)两只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向默契配合”,它们懂得谋划,不断变换伎俩。在文中,作者用哪个字评价了狼?预设 黠。2.读懂“屠户”形象(1)两只狼既然如此狡诈,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呢?齐读课文,用波浪线勾画描写屠户的词句,运用分析“狼”的方法,分析屠户的形象,填写表格。方法提示: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屠户的句子,读一读。品析词句,揣摩屠户的心理,把握屠户的形象。预设课件出示:句子描写角度心理形象屠惧,投以骨;复投之心理、动作紧张害怕,迁就、侥幸怯懦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心理恐惧至极,认清狼性,面临
14、生死抉择顾野有麦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动作当机立断,放下幻想,绝地反击机智冷静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动作不为迷惑,抓准时机,出其不意,直击要害勇猛果断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动作保持警惕,小心谨慎细心谨慎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动作、心理恍然大悟(2)小组交流。师:请同学们用“文中_(句)运用了_描写,写出了屠户_(在具体情况下的具体心理),表现了屠户的_(性格特点)”的句式说说自己对屠户形象的理解。预设 示例:文中“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屠户在发现狼似乎在打盹时不为所惑,抓住时机,出其不意,直击要害,表现了屠户的勇敢果断。(3)学生齐读,读
15、出抑扬顿挫,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师小结:面对危险,害怕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屠户在经历了“害怕退让认清形势放下幻想,决心斗争”的一番心理挣扎后,及时地举刀反抗,使两狼毙命,实属智勇双全之人。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圈点勾画的方法细读课文,通过品读句子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为后面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做铺垫。二、精读课文,读出意义1.思考屠户胜利的原因我们在赞叹屠户的勇气与智慧时,不免深思:屠户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呢?(学生讨论交流)预设(1)丢掉幻想,树立与狼搏斗的思想。(2)观察环境,占据有利地势。(3)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出击。(4)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除恶务尽。2.探究作者写作意图(1)在作者看来,“止
16、增笑耳”的仅仅是狼吗?结合下面的资料链接,说说你的看法。课件出示: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到处都是)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聊斋志异梦狼预设 不仅是狼。“狼”这个形象寄寓着作者对世道人心的认识,“止增笑耳”的还有像狼一样凶残贪婪、阴险狡诈的恶人。(2)蒲松龄身处官场黑暗、民不聊生的时代,把这个故事写进聊斋志异,他的写作意图是什么?预设 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妥协,不能抱有幻想,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此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应积极动脑,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变被动为主动,摆脱困
17、境。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引导学生分析屠户取得胜利的原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三、拓展延伸1.拓展阅读师:在狼三则之一和二中,不管是愚蠢的狼,还是狡诈的狼,都难逃灭亡的命运。我们再来读另一则故事,看看读完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1)阅读牧竖捕狼,结合注释和译文,思考问题。课件出示:牧竖捕狼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
18、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注释】牧竖:牧童。竖,小孩。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意甚仓皇:神情非常惊慌。嗥(ho):吼叫。号(h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致:招引。趋:向,到。跑(p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口无停声,足无停趾:嘴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译文:有两个牧童进入一座山里,到了一个狼洞前面,发现洞里有两只小狼,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他们分别爬上一棵树,两树相距约有几十步远。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神情非常惊慌。(这时,)一个
19、小孩在树上扭小狼的爪子、耳朵,故意让它嗥叫。大狼听到声音抬头一看,愤怒地直奔到树下,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想爬上去。另外一个小孩又在另一棵树上使小狼叫得厉害。大狼停下嗥叫,四下观望,才发现了那棵树上的小狼;于是丢下这里,奔到那棵树下,刨地嗥叫像刚才一样。(这时)先前那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大狼又转身奔回来。(大狼)口中不停地嗥叫,脚下不停地奔跑,往返几十次以后,奔跑速度渐渐慢下来,叫声也渐渐小了,最后奄奄一息地趴在地上,久久不动。小孩下树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讨论: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预设赞同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吃人的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
20、杀狼是正当的。不赞同牧竖的做法。因为大狼身上体现了伟大的母爱;牧竖“杀狼”的行为是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体现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师小结:大家一致反对牧竖的残忍行径,因为我们知道:人与动物之间不是敌对关系,我们应该尊重动物,爱护动物,与之和谐相处。2.分析狼的文化形象下面是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你能再列举几个吗?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课件出示: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如狼似虎 狼吞虎咽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 预设 见状元大课堂本课课后习题第四题答案。3.探究狼的新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狼被赋予了新的形象。请看下面的材料,说说新时代的
21、狼性是怎样的。课件出示:材料一:狼,生性残忍而机警,极善奔跑,耐力很好,每天活动的范围可达5060千米。狼的智商高度发达,通过叫声进行沟通。每个狼群中都有一定的等级划分,每个成员都很明确自己的身份,因此很少有仇恨和打架的行为。相反,在围捕猎物和共同抚幼方面,还表现出一种友爱与合作的精神。材料二:影视剧中特种兵多以狼命名,如战狼、西北狼、独狼预设 勇敢、坚忍、聪明、机警、野性,具有团队精神,懂得协作,敢于挑战,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结束语:本文中的狼不仅贪婪、凶残、狡诈,还具有人的心机、智谋,形象活灵活现,如在眼前。作者借助这一奇异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可是当我们走出中国传统文学,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狼时,却发现了其新的文化内涵。正确看待“狼”这一文化形象,也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各种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狼和狼文化,正确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四、布置作业课后阅读狼三则之三,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进行延伸阅读。课外阅读既增加了对聊斋志异作品的了解,也是对本课所学文言知识的巩固与运用。【板书设计】【教学后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