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河北省唐山市 2016-2017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说明: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第 I 卷(阅读题,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慎终追远 清明永驻 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淮南子 天文训记: “ 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 ” 岁时百问云: “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 好时节,故有 “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 清
2、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 ” 等农谚。这种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的呢 ? 首先,这与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相传,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介子推一段动人的故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火燃久了要熄掉,重取新火。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熄灭旧火与重生新火所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意味着新的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 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
3、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 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它形成于春秋末期。时至唐代,上巳节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人们常在此日到水边嬉戏,去郊游踏青。后来,上巳节的踏青饮宴的特点被整合到了清明节的习俗之中。清明节发展最盛的时期是宋代。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 “ 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 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 可见,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寓嬉乐于哀痛之中。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呈现出宋代清明节
4、的盛况。到了元代,不仅上巳节退出了节日传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节之后的大好春季只剩下了清明节。 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孝文化传统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而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对祖宗 的家族性私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 2 - 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的群体性公祭,以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精神,这些都抒发了人们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道德情怀。 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的仪式,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现在我们过清明节,就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感悟和认
5、同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扫墓祭祀等形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与敬慕,全面体现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确保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共同记忆,得以代代相传、万载永续。 (节选自李荣启感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有删改) 1下列关于 “ 清明节 ”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节最初只是一个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 “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 即是证明。 B清明节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清明与寒食,作为两个节日,它们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时间上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 C清明节融合了俗称三月三的上巳节的一些习俗,最晚
6、到北宋时,上巳节踏青饮宴的特点已被整合到了清明节的习俗之中,那时的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寓嬉乐于哀痛之 中。 D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人在清明节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这由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可知;宋代清明节的盛况则更形象地呈现在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 B由于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寒食节到元代已基本消亡。 C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它们前后相继。其中,清明的主
7、题为怀旧悼亡 ,寒食的主题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寒食与清明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 D无论是家族性私祭还是群体性公祭,都是对先人、先祖呈上追思与敬慕。清明节这种神圣的民族生活仪式,可以完成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感悟和认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清明节始终是一个兼有节气和节日双重身份的节日。它既是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也是融合上巳节一些习俗、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 B清明节这一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深受我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孝文化传统影响,这种 文化传统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 C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
8、节日之一,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对祖宗的家族性私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群体性公祭,全面体现了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 - 3 - D清明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承载着神州华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道德情怀,值得我们炎黄子孙代代相传、万载永续。 【答案】 1 B2 C3 A 【解析】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 文章内容的能力。 A 项,最初只是节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王煜 1941 年的一天,香港机场飞往大陆
9、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件非常臃肿的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员打开他的大衣,里面密密麻麻全是插袋,插袋里全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参与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的 “ 中国核能之父 ”“ 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 ” 卢鹤绂。 卢鹤绂 1914 年 6 月 7 日生于辽宁沈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家庭的熏陶下,卢鹤绂从 小就热衷于钻研理工科学。 1936 年,卢鹤绂从燕京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前往美国深造。 1941 年,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带着新婚的妻子毅然回到了战争中的祖国。他退出了自己与另外两名科学家正
10、在研究的课题,而不久后另外两名科学家就凭该课题获得了诺贝尔奖。 11 月,卢鹤绂抵达广东坪石镇的国立中山大学,任理学院教授。理学院院长康辛元在迎接卢鹤绂夫妇时,感慨地说: “ 你们从天堂坠入地狱。 ” 当时内地生活异常艰苦,卢鹤绂便在油灯下备课,在古庙里给学生讲授量子力学、近代物理等课程。在这样的环境中,卢鹤绂还一 边讲课,一边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抄录下来。他于 1944 年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全面阐述了核裂变的实验发现及有关理论,并预言了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被学界普遍认为是 “ 中国科学家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
11、及其应用 ” 的科学著述。后来,他发表原子能与原子弹和从铀之分裂谈原子弹,对原子弹的发明作了介绍。此文一出,国际学界轰动,卢鹤绂因此被誉为 “ 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 ”“ 中国核能之父 ” 。 1955 年,卢鹤绂进入抽调全国院校教师办 起来的、绝密的 “546 培训班 ” 任教。在后来的 11 位 “ 两弹元勋 ” 中,就有 7 位是卢鹤绂在 “546 信箱 ” 培训班的学生。 - 4 - 1958 年,培训班的任务结束了,许多师生被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卢鹤绂如果也到核弹基地,极可能成为钱三强式的人物。但是,卢鹤绂认为他所专长的基础理论,只有在大学才能发挥作用;他一辈子教书,希望回到复
12、旦大学继续进行教育工作。于是,他回到复旦讲坛。 卢鹤绂一生从未停止过在科研创新上的步伐。他与弟子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一文于 1995 年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上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 文: “ 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 ” 之前此文曾被美国一家杂志拒登,对此,卢鹤绂坦然地说:“ 一般编辑部都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 ” 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疯子,关于这篇论文,他说: “ 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 ” 卢鹤绂除了是一位全球闻名的物理学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 卢鹤绂一生中多次登台演出京剧。在大学期
13、间,他和同学一起参加过公演并得到好评。在美国参加宋美龄发起的 “ 抗日捐款义演 ” ,演出四郎探母; 1945 年,再次登台为黄河赈灾义演 献唱。他说: “ 中国的传统京剧蕴涵着人生哲学,它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这些并非封建糟粕,我们绝对没有必要抛弃,因为它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再说,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吟唱京剧,心情特别轻松愉快,不啻是一种 醒脑剂 。 ” 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均为他竖立铜像,美国檀香山市还把每年的 6 月 15 日定为 “ 卢鹤绂日 ” 。卢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为他在校园里竖立了铜像。在纪念大会上,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说: “ 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 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情怀的人,这是最为珍贵的,是我们最为敬仰的。 ” (选自新民周刊,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院长康辛元在迎接卢鹤绂夫妇时,感慨地说: “ 你们从天堂坠入地狱。 ” 此话主要表达了康辛元对卢鹤绂夫妇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