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公元前720年,由于周平王随葬品不足,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向鲁国乞求安葬费,打破“天 子不私求财”的传统。这反映春秋()A社会关系变化B阶级矛盾尖锐C诸侯争霸激烈D分封制已解体2郭沫若认为,中国的青铜器时代的下界是很明了的,便是在周秦之际,由秦以后便转入铁器时代。处于上述观点两个时代过渡时期的器物是()ABCD3春秋时期,周桓王率部与郑国刀兵相见,桓王肩头中了一箭,狼狈撤兵。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材料说明春秋时期()A君臣和睦B国家一统C王室衰微D华夏认同4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官府工业外,民营工业如农民个体家庭手工业、独立小手工业以及豪民经营的大工矿业出现并迅速得到发
2、展。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耕作技术有了发展B商业活动开始逐渐活跃C社会处于稳定发展状态D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5牛本来是用作宗庙中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春秋晚期晋国的范氏与中行氏失势,其子孙被逐出晋国,宗庙祭祀的牛被用于田亩耕作。这一现象反映了()A社会变革B诸侯争霸C王室衰微D土地私有6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会以“牛”或“耕”作为名、一些诸侯国还设置负责管理耕牛的官员,统治者禁止杀生祭祀宗庙、诸侯国秦国还规定、盗牛者罪加一等这源于()A统一趋势的加强B儒家思想的盛行C牛耕技术的使用D铁器的广泛使用7西周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存在大量无主的土地和田野,并无明确的边界,直至春秋战国时期,边界的概念才逐渐形成
3、。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政治秩序的规范B铁犁牛耕的出现C分封制度的强化D争霸战争的频繁8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逐步瓦解B铁器牛耕的推广C民族交融的推动D兼并战争的加剧9生产工具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下图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铁农具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10史通世家中曾说:“当周之东迁,王室大坏,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里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A东周王朝统治被推翻B国家出现战乱的局面C王室衰微诸侯国崛起D民族交融进一
4、步加强11战国时期,越来越多的荒地被开垦,开拓广阔的森林也成为了可能。导致此变化的直接原因可能是()A统一王朝的建立B手工业分工细密C冶铁技术的进步D井田制逐渐瓦解12周代是我国乐舞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西周以“雅乐”为主,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礼乐制度。东周时期,原有的森严秩序崩溃瓦解,民间乐舞兴起,称之为“俗乐”。这种变化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分封制逐步瓦解B生产工具的改进C审美习惯的变化D统治者喜好改变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二:春秋后期,农业方面出现重要的变化,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材料三:王室衰弱,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强大的诸侯。各路诸侯
5、不断地发生战争,为了争夺“霸主”地位。(1)材料一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所述的农业方面的变化是什么?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3)材料三中,诸侯以什么名义去争夺“霸主”地位?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14历史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凝固的历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观察下面四组我国不同时期文物的图片,回答问题。(1)依据历史图片说出它们各自所反映的历史时期。(2)图三文物的名字是什么?指出青铜器在这一时期有何特点?(3)图四农具的出现有什么作用?(4)结合四组图片,说出文物和历史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看到这些文物,你有什么感想?参考答案:1A 2C
6、 3C 4D 5A 6C 7B 8B 9B 10C 11C 12B 13(1)制度:分封制;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变化:铁农具、牛耕出现;影响: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3)名义:“尊王攘夷”;利: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交融;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弊: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人民生活带来灾难。14(1)时期:图一反映的是半坡社会时期;图二反映的是山顶洞人时期;图三反映的是商朝时期;图四反映的是春秋时期。(2)文物:司母戊鼎。特点: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3)作用:铁制农具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4)关系:蕴含历史,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感想:感叹祖先的聪明才智,体会历史的进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