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按要求默写。(6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2)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借用典故,传达出将士们的爱国热情和誓死报国的决心。(4)“杜甫总是给人留下一个形象,就是盛年已过,老在那边抓着越来越少的白头发的一个老人。杜甫给人的感觉,是现世当中的哀伤,与李白的潇洒很不一样。”加着重号的句子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春望中的诗句“_,_”。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盛开的牡丹在他笔下雍容华贵、生机盎然,飞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B.蒙古国对于自己国家的生态环境
2、问题表现出了一种无动于衷和漠不关心的态度。C.来自国内外的客商齐聚广州,不仅广交会展馆里摩肩接踵人气旺,广州街头巷尾的消费也旺了起来。D.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中,志愿者们到社区开展宣传、服务工作,为群众做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情。3.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对于“身入”与“心到”的深层递进关系的表述,生动体现了总书记对于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论述和思想精髓。B.我们曾经做过类似的调研和测算,营利性托育机构一个月托位的费用,要占到一个家庭收入的约30%以上。C.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北方地区降水强度比往年同期要偏重。D.北京中轴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杰出才能。
3、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难就难在文言文写作年代久远、背景复杂,古今汉语有联系,也有一些差异。_阅读文言文时,要借助注释,了解文章出处、写作背景、文化常识、与文章有关的作者经历等。用好注释,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分析,独立思考。然而,拐杖不是腿。注释,好比拐杖,它可以帮助我们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门径。这样有助于读懂字句,疏通文意,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情感。A.B.C.D.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4、著作。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C.古代年龄有特殊的称谓,比如“襁褓”指不满周岁的婴儿,“始龀”指七八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D.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其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6.综合性学习。(6分)八年级三班开展了“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下面是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1分)上联: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下联:_(2)仔细观察“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介绍标志内容及寓意。(3分) (3)同学们找到一组“老玩意儿”物件,请你从中选择一个
5、,参考示例,给它配上一句优美的话。(要求:体现老物件特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老玩意儿”物件:木梳、灯笼、折扇。示例:摇椅吱吱呀呀,唱着儿时的歌谣。 二、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8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
6、战,战必胜矣。 7.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环而攻之_(2)委而去之_(3)寡助之至_(4)亲戚畔之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9.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作者从城高、池深、兵器锐利、粮食充足四个方面强调作战方所具备的“地利”,然后笔锋一转,指出即使如此,仍有人弃城而逃,自然地得出“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C.本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即能行仁政的君主。D.本文集中反映了孟子的“仁政”“法治”思想。(二)阅读下面选
7、文,回答问题。(10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
8、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0.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聚室而谋曰而山不加增C.杂然相许悠然见南山D.以君之力请以军礼见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是古代寓言名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改造自然的气魄和毅力。B.愚公决心移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是有造福后代子孙的愿望;二是懂得人力是无穷的,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有
9、完成的希望。C.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D.本文采用神话结尾,是个败笔,幻想用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它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历史局限,充满封建迷信思想。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3.比较文中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的看法,说说其不同之处。(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0分)【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
10、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乙】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
11、,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选自史记)【注释】便(bi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莫府:即幕府。飨(x
12、ing):用酒食招待。入盗:入侵。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让:责备。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14.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B.【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他却对周亚夫大加称赞,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C.【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D.【乙】文中“匈
13、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从反面说明李牧之前对匈奴的用兵策略是正确的。1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李 牧 至 如 故 约 匈 奴 数 岁 无 所 得。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17.从以上两文中看,李牧在治军方面与周亚夫有什么共同点?李牧又有什么独特之处?(4分)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8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14、,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注释】坐:同“座”,座位。女:同“汝”,你。食不加肉,衣不重(chng)采:吃饭几乎没有肉菜,穿衣只是粗衣素服。加:增加,添。重采:两色的华丽衣服。折节:降低身分。下贤人:礼待那
15、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振贫:救济贫困的人。振:同“赈”。吊死:哀悼死难的人。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19.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2分) 20.出自【乙】文的成语是,这个故事再次告诉我们,无论是造就人才还是治理国家,都要深知(用孟子的话)的道理。(2分)(五)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0分)洪耆燮少贫甚,无料一日早,婢儿踊跃献七两钱,曰:“此在鼎中,米可数石,柴可数驮。天赐!天赐!”公惊曰:“是何金?”即书失金人推去等字,付之门楣而待。俄而姓刘者来问书意,公悉言之。刘曰:“理无失
16、金于人之鼎内,果天赐也。盍取之?”公曰:“非吾物何?”刘俯伏曰:“小的昨夜为窃鼎来,还怜家势萧条而施之。今感公之廉价,良心自发,誓不更盗,愿欲常侍,勿虑取之。”公即还金曰:“汝之为良则善矣。金不可取。”终不受。后公为判书,其子在龙为宪宗国舅。刘亦见信,身家大昌。 (选自明心宝鉴)【注释】洪耆燮(q xi):人名。婢儿:指婢女。踊跃:跳跃。失金人推去:这里指找丢失金钱的人。付:通“附”,依附。盍:何不。俯伏:屈身趴着。廉价:清廉的名声。在龙:洪耆燮的儿子。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即书失金人推去等字 _(2)俄而姓刘者来问书意_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汝之为
17、良则善矣。金不可取。 23.选文中的洪耆燮和姓刘者分别具有哪些品质?(2分) 24.洪耆燮是否符合孟子心中“大丈夫”的标准?请说明理由。(4分) (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4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词一开头即写梦中所见景象,借云、雾、星河、帆等意象,创造了一个似梦似幻的境界。B.“学诗谩有惊人句”写出词人对自己难以写出惊人诗句的失望,充满怨嗟和慨叹。C.下片开头“报”字紧承上片“问”字
18、而来,表达了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D.“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以喻词人的腾飞之志。2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三、写作(50分)27.按要求作文。(50分)生活处处皆风景,最美风景在路上。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校园的欢声笑语,家庭的温馨甜蜜,生命中的点滴触动,人性的美好闪光请以“留住最美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1.(1)似曾相识燕归来 (2)折戟沉沙铁未销 (3)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4)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2.D(“可歌可泣”意思是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
19、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3.B(去掉“约”或“以上”。)4.C(句中的注释解决前文说的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句具体讲怎么使用注释,句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句转折,句写出了注释以外的方法。)5.A(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6.(1)示例:保护中华精神家园(2)示例:上方“中国文化遗产”与下方的英文相对应,彰显标志主题。中间的图案采用“四鸟绕日”金饰图集,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寓意着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彰显着中国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神圣使命与责任。(3)示例:木梳你在发间轻轻掠过,一如妈妈温柔的手指。7.(1)围 (2)放弃 (3)极点 (4
20、)同“叛”,背叛8.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9.D(作者强调“民心”“仁政”的重要性,实则是希望君主实行“德治”,而非“法治”。)10.C(A.将近/况且;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却,但是;C.的样子;D.介词,凭借/介词,依照,按照。)11.D(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12.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改变,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13.示例:出发点不同。其妻是在“杂然相许”的前提下“献疑”,一个
21、“献”字表明她对愚公的关心;而智叟不是提出疑问,而是“笑而止之”,这是对愚公的否定,“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强了否定的意思。语气不同。两人虽然都用了反问的句式,但其妻的语气是委婉的,智叟的语气是刻薄的。如“以君之力”与“以残年余力”相比,前者是委婉的提醒,后者则带有不敬之意;“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与“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相比,前者是一种担心,后者则是一种嘲讽。14.A(“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曲解文意,“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从侧面写周亚夫的军威,而不是要表现天子的威严。)15.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16.像这样连续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损失。17.共同点:治军严谨(恪尽职守、令出如山
22、);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取悦君主)。独特之处:李牧做到了厚遇战士(在战略战术上以退为进,蓄势以待)。附【乙】文参考译文:李牧,是赵国的良将。经常驻扎在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按照实际情况设置官吏,市场的租税都送到幕府,作为士兵们的费用。每天杀几头牛犒劳战士,学习骑射,厚待战士。规定规矩说:“匈奴如果入侵骚扰,赶快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有敢捕捉俘虏的斩首。”每次匈奴入侵,都点燃烽火,(战士们)总是躲进堡垒防守,不敢交战。像这样连续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损失。但是匈奴以为李牧胆怯,连赵国守边的士兵也认为李牧胆怯。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此。赵王发怒,召回他,派遣别人替代他。一年多后,匈奴每次来犯,
23、赵军都出来交战,往往不能取得胜利,损失非常多。又来请李牧做边境的将领。李牧到了边境,按照以前的规定办事,匈奴几年来都没有什么收获。边疆的守兵每天都得到赏赐而没有作战任务,都愿意一战。这时李牧就挑选战车一千三百辆,选择战马一万三千匹,能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能射箭的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操练。李牧设置了很多奇怪的阵法,大败匈奴,杀死匈奴十多万骑兵。这以后的十多年,匈奴不敢靠近赵国的边城。18.(1)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2)救济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19.大量使用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非凡气势,
24、增强了说服力。20.卧薪尝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附【乙】文参考译文: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喝水前也要先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几乎没有肉菜,穿衣只是粗衣素服,降低身份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这以后四年,越国再次讨伐吴国,吴国的士兵和民众疲惫不堪,精锐部队都在和齐、晋的战争中牺牲。而越国大破吴国21.(1)写 (2)不久,一会儿22
25、.你变得贤良是好的。金钱我不可以拿。23.洪耆燮坚持原则、诚信、清廉;姓刘者有恻隐之心、知错能改。24.符合。洪耆燮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坚持自己的原则,面对盗鼎者给予自己的钱财,坚持归还,做事合乎道义。他具有“贫贱不能移”的高贵品质,符合孟子心中“大丈夫”的标准。【参考译文】洪耆燮年轻时很贫穷,没有料想到一天早上,婢女跳跃着献出七两钱,说:“钱在鼎中,我们用它可以买几石米,可以买几驮柴。这是上天的赏赐啊!上天的赏赐啊!”洪耆燮吃惊地说:“是谁的金钱?”立即写“寻找丢失金钱的人”等字,把它附在门框上然后等待着。不久一个姓刘的人来问所写的意思,洪耆燮详细地告诉了他。姓刘的人说:“没有把金钱丢失在别
26、人鼎里的道理,果然是上天的赏赐啊。何不拿着它?”洪耆燮说:“不是我的财物怎么能拿?”姓刘的人屈身趴着说:“我昨天晚上为了偷窃鼎而来,又怜悯你家势萧条败落而把金钱给予你。现在被你清廉的名声所感动,良心发现,发誓不再偷盗,想要经常侍奉在你左右,不要思虑了拿着它吧。”洪耆燮立即归还金钱说:“你变得贤良是好的。金钱我不可以拿。”最终没有接受。后来洪耆燮成为判书,他的儿子在龙成为宪宗的国舅。姓刘的人也受人信任,自身家世大兴。25.B(“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对自己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慨叹。)26.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27.作文示例:留住最美风景文/一考生天渐渐有
27、些凉意,这个夏天在悄悄地溜走。没有了荷叶的盛放,没有了蝉的鸣叫,也没有了孩子们追逐打闹的身影,可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个夏天。七月的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火红的太阳高高地悬在空中,耀眼的阳光直射大地,这时每走一步,都感觉像是踩在火炉上,让人忍不住加快脚步。倏地周身一股凉意扑面而来,抬头望去,满是郁郁葱葱的树叶,宛如一把巨大的遮阳伞。阳光透过缝隙星星点点地落在我的脸上、肩膀上、还有鞋尖上仿佛回到了几年前的夏天,那时还争着跟小伙伴踩光点。路旁孩子们的追逐打闹声不绝于耳,还时不时地夹杂了些清亮的笑声,那么纯净,那么有感染力,让人听了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冰棍儿,满足地咬一大口,任由浓浓的奶香在口中蔓延,待味蕾上的最后一丝奶味消失再狠狠地咬上一口,清凉一下子沁入心底,抚平了夏日的所有浮躁,也将这份舒适留在了内心深处。再走几步,便是荷花池了。正所谓“夏日赏荷正当时”,池中的水清澈见底,抛下一颗小石子儿,“扑通”,水面顿时泛起了一阵阵涟漪。池中的荷花婀娜多姿,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热情盛放,还有的正在沉睡微风轻轻佛过,叶伴着花,尽情地摆动,时不时还飘下几片花瓣儿,浮在水面上,随着池水的荡漾也不禁摇摆着,俨然一幅夏日娇荷图。耳边尽是蝉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在这诗意的渲染下竟也不觉得吵闹,留心听,颇有一番逸趣。这个夏天让人怀念,一如童年日子让人不舍。我想留住这片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