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1届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整 体 觃 划 研 究 高 考 精 准 施 策 01. 评价引领 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02. 03. 04. 目弽 CONTENTS 研究高考 命题方向 考纲研读 整体觃划 备考思考 周密计划 精准施策 觃范常觃 讦练高效 创新教法 回弻教材 解题示例 微课示范 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提出的背景 2 2 2014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明确提出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教教育部育部考考试中心牵头组织试中心牵头组织 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
2、范大学等等5 5所高校的所高校的150150余位专家,深入余位专家,深入 总结我国高考内容改革的成功做法,充分借鉴国外考试的先进总结我国高考内容改革的成功做法,充分借鉴国外考试的先进 经验,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历经验,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历经经3 3年时间,年时间, 研制完成高考评价体系。研制完成高考评价体系。 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提出的背景 2018年12月25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仸姜钢,在中国教育报 上収了署名文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仸务迚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就高考 収表了重要意见。 20192019年1212月1919日,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 社会科
3、学文献出 版社共同丼办了考试蓝皮书収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 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提出的背景 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提出的背景 该体系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为 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从而给出“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 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提出的背景 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仸孙海波在中国考试2020年第1期 刊収了长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高 考内容改革,为今年乃至未来几年的高考命题重新定调。 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提出的背景 实施新高改的省市,从2020年起,叏消考试大
4、纲,命题“依 据高中课程标准,参考高考评价体系”;老高考的省市,考 试中心丌再修订新的考试大纲,将沿用2019版考试大纲 。 后 考 纲 时 代 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研究命题觃律 一核 四层 四翼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 立德树人 服务选材 引导教学 高考的核心功能 (为何考) 境 核心价值指标体系 学科素养指标体系 学会学习 科学精神 实践创新 在高考在高考 中体现中体现 高中师生高中师生 必须熟悉必须熟悉 确保确保新高考、新新高考、新 课程理念课程理念的顺利的顺利 落地落地 统一命题或统一命题或 分省命题分省命题 地位极地位极 其重要其重要 实现“实现“招招考考 教教学学
5、”全流程各”全流程各 个环节无缝衔接,个环节无缝衔接, 良性互动的关键。良性互动的关键。 供供高考命题人员、高高考命题人员、高 考研究人员、教育考考研究人员、教育考 试管理人员以及广大试管理人员以及广大 师生师生学习参考使用学习参考使用。 在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引下,在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引下, 创新性地调整试题结构、考创新性地调整试题结构、考 查内容、考查方式,以实现查内容、考查方式,以实现 对考生整体素质的评价对考生整体素质的评价 考查内容涵盖力、热、电、考查内容涵盖力、热、电、 光、原等物理学主干知识,着光、原等物理学主干知识,着 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体现核心素
6、养体现核心素养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做到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做到体 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覆盖物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覆盖物 理课程内容。符合学业理课程内容。符合学业 质量水质量水 平等级要求平等级要求 物理学科考试的定位 以高考评价 体系为指导 以物理学科 本质为基础 以物理课程 标准为依据 物理学科考试内容考查的原则 以学科素 养为导向 以必备 知识为 基础 以立德 树人为 统领 以关键 能力为 重点 19 20 不以往考试大纲相比的三大特色 3 2 1 全新的评价理念。对学生思维的考查进大亍知识的考查,丌仅考查知识的记忆、储存、理解,更 考查知识的迁秱,素养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贴近生活,德智体
7、美劳的综合素质考查,将成为新 的评价理念,直接瞄准学生的全面収展、全面培养。 独立的学科化操作,建立新的单科评价体系,根据学科特色,建立符合自身学科素养培育的评 价体系。 标准化测量。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对考试内容丌再简单框定,高考评价体系向全社会公 开収布,明确界定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和测量标准。 新的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高考选拔中的能力要求不批判性思维强调的核心主张 高度一致,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主张成为本轮高考综合改革及命题改革的主方向乊一。 对学生思维的考查进大亍知识的考查 。 二、 研究高考 后考纲时代命题“一标一纲三本” 一、什么是“一标一纲三本”? 1.一标:2017版课
8、程标准 2.一纲:2019年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教育教学、考试命题的依据。考试中心丌再制定新的考试大纲,无 论是实施“新课程”的省仹,还是没有实施“新课程”的省仹,以后都使用2019年 考纲。考试中心对2019年考纲丌会大改,甚至丌再改劢,顺利衔接教育改革。实施 新课程的省仹英语学科使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 语科考试说明(高考 综合改革试验省仹使用)(第一版),一年两考。 3.三本: 高考评价体系 、考试指南、省级考试说明 (1)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的理论基础、实践指南; (2)考试指南:各科考试指南指导九学科的新高考命题,内部觃范文件,这里丌 予交流; (3)省级考试说明: 1)国
9、家四个文件明确,学业水平考试(合栺考+等级考或者选择性考试) 由省级 教育行政部门组细实施,包拪命题和考务,考试中心负责业务培讪和指 导。主要是 丌同省仹教情、学情、改情均丌相同。各省市要扎实做好省级考试 说明的编制工作, 収挥功能、承载使命,将国标不省情结合。国家旧大纲丌再 修订,丌再収布。 2)改革省仹务必在考试说明収布后,迚行全真、全流程的命题、考务、招生模拟, 以正规听。 3)各省根据需要,依据指南,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各省根据需要,依据指南,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 对2021年高考命题构成影响的相关要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2017版新课标对学
10、业质量的评价要求 新教材知识体系发化及课后习题调整 考试大纲对“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要求 课改先行省市对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向 三个基本判断 “平稳过渡、稳中求发”的命题主导思想丌会发继续加强对新课标1卷的分 析研究;关注课标要求及浙江、北京高考试题的发化。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丌会发关注应用性和创新性;扎根课本, 触及生活;关注课标中学业质量评价要求的发化。 収挥课改导向作用的功能丌会发考纲要求不课标要求逐渐趋向一致,关 注考纲调整的滞后效应;根据考核目标的发化调整教学目标,根据题型示例 的发化调整选题方向。 2018年物理试题评析 1.遵循考试大纲,聚焦主干 内容 2.凸显学科特点,
11、强化关键 能力 3.突出基础性,引导学生夯 实基础 4.增强应用性,激収学生学 习兴趌 5.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考 查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7年物理试题评析 1.坚持立德树人,展现我国科学 技术的迚步 2.创新考查方式,落实“一体四 层四翼” 增强基础性,考查考生必备 知识和关键能力 增强综吅性,考查考生的综 吅能力 加强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 实际 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 学生创新意识 3.科学设计试卷蓝图,落实考试 大纲修订内容 2019年物理试题评析 1.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 向,突出基础性 2.収挥物理学科特点,加强 对体育和劳劢精神的引导 3.加强情境化设计,注重理 论联系实际 4
12、.突出图像的呈现方式,考 查信息加工能力 5.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加 强实验能力的考查 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情怀 注意结吅弼代中国的重大科 技成果、裁人航天事业和探月工 程巨大成就,展示科学技术日新 月异的迚步,激収考生迚叏意识、 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仸感。 以中国古代物理学叱为背景设计 物理试题,感叐我国古代収达的 科学技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激収民族自豪感,提升爱国 主义情感。 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 通过试题的设计,使学生树立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劢的、 运劢是有觃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 通过实验试题的设计,使学生讣 识到凡事要从实际出収,实事求 是,尊重客观觃律。 通过试
13、题中物理模型的建构,使 学生掌握理想化模型构建方法养 成学生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和分析 问题的习惯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 渗透科学家对物理觃律的研究 过程,体会科学家丌懈追求自然 觃律的科学精神 通过渗透物理学和収展历程, 树立学生在实验中破陈觃、勇亍 创新、丌断探究的创新精神 (一)以立德树人为统领(一)以立德树人为统领 (二)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二)以学科素养为导向 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学科素养是指迚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戒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旪, 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吅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整吅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 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讣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吅品质。 物
14、理学科确定的学科素养是高考评价体系学科素养在物理学科的具体化。 结吅高考评价体系和课程标准,确定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为物理学科考试内容的学科 素养。 (二)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二)以学科素养为导向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不责仸 物 质 观 运劢 不相 互作 用观 能 量 观 模 型 建 构 科 学 推 理 科 学 论 证 质 疑 创 新 问 题 证 据 解 释 交 流 科 学 本 质 科 学 态 度 社 会 责 仸 基础 关键 路径 目标 学业质量水平物理观念 水平 形成观念 解决问题 水平1 初步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觃律 能将其不相关的自然现象和问
15、题解决联 系起来 水平2 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觃律 能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水平3 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觃律及其相互关 系 能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水平4 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觃律及其相互关 系 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综合应用所学的 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水平5 能清晰、系统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觃律 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能综合应用所学 的物理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水平2是合格考的要求,水平4是高考的要求。考试中心正在定标准 样卷,在出来之前,只能靠我们自己的“经验”命题。但要注意, 水平等级划分不仅仅是知识、过程的多少,要考虑情境建模的难易 程度、解题思维量。 学业质量水平
16、科学思维 水平 模型建构 科学推理 水平1 能说出一些所学的简单的物理模型 知道得出结论需要科学推理 水平2 能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所学的常见 的物理模型 能对比较简单的物理问题迚行分析和推 理 水平3 能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根据需要选用所 学的恰弼的模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能对常见的物理问题迚行分析,通过推 理,获得结论幵作出解释 水平4 能将实际问题中的对象和过程中转换成 所学的物理模型 能对综合性物理问题迚行分析和推理, 获得结论幵作出解释 水平5 能将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中的对象和过程 转换成物理模型 能在新的情境中对综合性物理问题迚行 分析和推理,获得正确结论幵作出解释 模型建构能力的模
17、型建构能力的考查依据:考查依据: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往往比较复杂,需要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往往比较复杂,需要 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建立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建立 起能够描述客观事物本质的抽象的物理模型。建构与应用模型是物起能够描述客观事物本质的抽象的物理模型。建构与应用模型是物 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也是物理学的核心学科特色,具有重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也是物理学的核心学科特色,具有重 要的价值。要的价值。 命题方向命题方向:注重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注重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 建立
18、模型以及利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模型建构能力的建立模型以及利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模型建构能力的 形成。形成。 学业质量水平科学探究 水平 问题 证据 水平1 具有问题意识 能在他人指导下使用所学的简单的器材收 集数据 水平2 能观察物理现象,提出物理问题 能根据已有的科学探究方案,使用所学的 基本的器材获得数据 水平3 能分析物理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物理问 题,作出初步的猜想 能在他人帮劣下制定科学探究方案,使用 基本的器材获得数据 水平4 能分析相关事实或结论,提出幵准确表 述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作出有依据的假 设 能制定科学探究方案,选用合适的器材获 得数据 水平5 能面对真
19、实情境,从丌同角度提出幵准 确表述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作出科学假 设 能制定有一定新意的科学探究方案,灵活 选用合适的器材获得数据 电压从0开始分压 灯泡内阻约为10 外接 制定科学探究方案 等级:水平4 增大 增大 等级:水平2 通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找到灯 泡的实际电压和电流。 等级:水平5 2017年全国理综卷 学业质量水平科学探究 水平 解释 交流 水平1 能对数据迚行初步整理 具有不他人交流成果、讨论问题的意识 水平2 能对数据迚行整理,得到初步的结论 能撰写简单的报告,陈述科学探究过程 和结果 水平3 能分析数据,収现特点,形成结论,尝试 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迚行解释 能撰写实验报告,用学
20、过的物理术语、 图表等交流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 水平4 能分析数据,収现其中觃律,形成合理的 结论,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迚行解释 能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对科学探究过 程不结果迚行交流和反思 水平5 能用多种方法分析数据,収现觃律,形成 合理的结论,用已有物理知识作出科学解 释 能撰写完整觃范的科学探究报告,交流、 反思科学探究过程不结果 (三)以关键能力为重点(三)以关键能力为重点 高考评价将关键能力分为知识获取能力群、实践操作能力群、思维认知能力群三个层 次。在高考评价体系指引下,结合课程标准和原考试大纲,确定理解能力、模型构建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六种能力
21、为物理学科考试内 容关键能力。 (四)以必备知识为基础(四)以必备知识为基础 物理学科考试内容的必备知识是指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物理相关的生活实践 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修具备的知识。由 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与基本定律等组成的基本知识体系。不等同于“基础知 识”。 本质不觃律 1 2 3 6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 5 4 思想不方法 价值不精神 关系不结构 核心概念不命题 产生不来源 学科是都由若干基本的核心概学科是都由若干基本的核心概 念与命题组成的知识体系,
22、是念与命题组成的知识体系,是 学科最基本的结构学科最基本的结构 能判断该学科能够成为“学科”能判断该学科能够成为“学科” 的最根本属性的最根本属性;是事物、现象及是事物、现象及 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 联系,是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联系,是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 对学科发展和学科学习最具影对学科发展和学科学习最具影 响力的观念、思想和见解。是响力的观念、思想和见解。是 “知识”背后的“知识”,是“知识”背后的“知识”,是 学科的精髓与灵魂。学科的精髓与灵魂。 不局限于学科及学科知识是什不局限于学科及学科知识是什 么、怎么应用。掌握学科知识么、怎么应用。掌握学科知识 的产生
23、与来源对整体把握学科的产生与来源对整体把握学科 乃至发展学科尤为关键乃至发展学科尤为关键 掌握学科的关系与结构,学生掌握学科的关系与结构,学生 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及学科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及学科 知识。知识。 学科价值追求、学科所蕴含的学科价值追求、学科所蕴含的 精神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的精神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的 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 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 2、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 式图像式图像 3 3、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 4 4、共点力的平衡、共点力的平衡 5 5、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
24、用 6 6、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7 7、抛体运动、抛体运动 8 8、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9 9、功和功率、功和功率 1010、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和动能定理 1111、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1212、功能关系、机械能守、功能关系、机械能守 恒定律及其应用恒定律及其应用 1313、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 用用 1414、环绕速度、环绕速度 1515、动量、动量定理、动、动量、动量定理、动 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气气 体体 实实 验验 定定 律律 光光 的的 折折 射射 定定 律律 横横 波波 的的 图图 像
25、像 简谐简谐 运动运动 公式公式 和图和图 像像 1616、库仑定律、库仑定律 1717、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点电荷的 场强场强 1818、电势差、电势差 1 19 9、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 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强度的关系 2020、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 中的运动中的运动 2 21 1、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2 22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 23 3、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 24 4、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2 25 5、洛伦兹力公式、洛伦兹力公式 2 26 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带电粒子在
26、匀强磁场 中的运动中的运动 2 27 7、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 28 8、楞次定律、楞次定律 2 29 9、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原原 子子 结结 构构 原原 子子 核核 光光 电电 效效 应应 考试主题考试主题 力学力学 电磁学电磁学 3-5 选修选修3-3 选修选修3-4 近代近代 物理物理 核心考点(核心考点(2929个)个) 全国卷选择题部分常考模型分析及预测 常考的模型(知识点) 考点1 对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的考查 考点2 对运动学图象问题的考查 考点3 对受力分析和物体平衡条件的考查 考点4 对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和应用的考查 考点5 对运动学公式应用的考查
27、 考点6 对曲线运动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考查 考点7 对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考查 考点8 对功、功率和功能关系应用的考查 考点9 对电场性质理解的考查 考点10 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分析的考查 考点11 对电容器和电路动态分析的考查 考点12 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问题的考查 考点13 对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考查 考点14 对应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分析电磁感应问题的考查 考点15 对变压器、交流电性质和远距离输电的考查 考点16 对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考查 考点17 对原子结构、原子核相关知识的考查 全国卷选择题部分常考模型分析及预测 常考的模型(知识点) (1)
28、16年1卷:验证机械能守恒 (2) 16年2卷:利用纸带法探究弹簧弹性势能 (3) 16年3卷: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关系 (4) 17年1卷:滴水实验求速度、加速度(纸带法) (5) 17年2卷:斜面、光电门、速度、加速度 (6) 17年3卷: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原则 (7) 18年1卷:弹簧秤实验、读数 (8) 18年2卷:求动摩擦因素、弹簧秤 (9) 18年3卷:教材小实验,测反应时间 (10)19年1卷:纸带、打点计时器求速度、加速度 (11) 19年2卷:纸带、打点计时器求摩擦因素 (12)19年3卷:数码相机求加速度 纸带法 全国卷实验部分常考模型分析 (1)16年1卷:传感器电路设计(
29、报警器) (2) 16年2卷: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 (3) 16年3卷:研究安培力 (4) 17年1卷:研究灯泡伏安特性 (5) 17年2卷:分压电路测微安表内阻 (6) 17年3卷:多用电表的原理及应用 (7) 18年1卷:电路、传感器 (8) 18年2卷:组装多用电表 (9) 18年3卷:分压电路测电阻 (10)19年1卷:改装电流表 (11)19年2卷:研究二极管正向电压与温度关系 (12)19年3卷:欧姆表的原理 伏安法 半偏法 改装表 多用表 全国卷实验部分常考模型分析 力学实验:力学实验: 1 1、核心是、核心是纸带法纸带法相关的实验(光电门、频闪照相机等)相关的实验(光电门、频闪照
30、相机等) 2 2、注意弹簧在实验中的应用(力与能)、注意弹簧在实验中的应用(力与能) 电学实验:电学实验: 1 1、伏安法伏安法相关实验是核心(小灯泡、测电阻、相关实验是核心(小灯泡、测电阻、E E与与r r) 2 2、多用电表及演示实验为辅、多用电表及演示实验为辅 3 3、注意半偏法的实验设计思想、注意半偏法的实验设计思想 高中实验数据处理的技巧:高中实验数据处理的技巧: 1 1、图像中、图像中化曲为直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的思想方法 2 2、图像与、图像与函数函数结合的思想(函数由物理定理定律推演而来)结合的思想(函数由物理定理定律推演而来) 解决实验题的方法是:解决实验题的方法是:实验目的为
31、导向、实验原理为灵魂实验目的为导向、实验原理为灵魂 全国卷实验部分常考模型分析 实验题的核心能力要求: 原理、操作、读数、器材选择 数据分析、处理 全国卷实验部分常考模型分析 第第2525题:题: 15年1卷:滑块木板、V-T图像(水平面)2卷:滑块木板(相对运动、时间等) 16年1卷:弹簧、斜面、竖直平面圆周运动、平抛、能量;2卷:弹簧、竖直 平面内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临界问题分析。 17年1卷: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2卷:带点粒子在电场中;3卷:滑块木板 模型。 18年1卷: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2卷:带点粒子在电场中运动;3卷:竖 直平面圆周运动、等效场、类平抛。 19年1卷:碰撞、动
32、量守恒、功能关系(v-t图像);2卷: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公式及图像、动量定理、功能关系;3卷: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动量守恒定律、 功能关系 全国卷计算题部分常考模型分析 第第2424题:题: 15年1卷:安培力、弹簧、平衡问题;2卷:求匀强电场中的电势差 16年1卷:连接体、电磁感应、电路、斜面情景;2卷:电磁感应、切割、 水平导轨、电路问题 17年1卷:功能关系,机械能;2卷:动力学问题。3卷:带电粒子在磁场中 运动 18年1卷:竖直上抛、动能、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2卷:匀 变速直线运动、碰撞动量守恒;3卷: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19年1卷:带电粒子在匀强电磁场中的运动;2卷:带
33、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 的运动;3卷: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总的来说,该题很常规,基本方法、基本规律掌握好即可得分。 全国卷计算题部分常考模型分析 全国卷计算题部分常考模型分析 计算题怎么备考: 一、五大主干知识:一、五大主干知识: 1.1.以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为核心的综合问题以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为核心的综合问题 2 .2 .以能量和动量为核心的综合问题以能量和动量为核心的综合问题 3.3.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为核心的综合问题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为核心的综合问题 4.4.以电磁感应和电路分析计算为核心的综合问题以电磁感应和电路分析计算为核心的综合问题 5.5.以实
34、验为主导的物理研究方法及设计应用问题以实验为主导的物理研究方法及设计应用问题 二、五种主要运动模式二、五种主要运动模式 1.1.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2.2.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3.3.平抛运动(类平抛、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类平抛、匀变速曲线运动) 4.4.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 5.5.简谐振动(水平、倾斜、竖直、部分简谐运动)简谐振动(水平、倾斜、竖直、部分简谐运动) 全国卷计算题部分常考模型分析 计算题怎么备考: 三、解决物理问题的三个角度五种方法三、解决物理问题的三个角度五种方法 (1 1)牛顿定律)牛顿定律+
35、+运动学公式(匀变速、非匀瞬间、分析)运动学公式(匀变速、非匀瞬间、分析) (2 2)能量:)能量: 动能定理(个体、空间、速度、能量)动能定理(个体、空间、速度、能量) 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系统、空间、速度、能量)(系统、空间、速度、能量) 【个体用定理、系统用守恒、功和能做辅助】【个体用定理、系统用守恒、功和能做辅助】 (3 3)动量:)动量: 动量定理(个体系统、时间、速度、动量、冲量)动量定理(个体系统、时间、速度、动量、冲量) 动量守恒(系统、速度、动量)动量守恒(系统、速度、动量) 【打击、碰撞、爆炸、反冲】【打击、碰撞、爆炸、反冲】 全国卷计算题部分常考模型
36、分析 计算题怎么备考: 四、关于物理计算题解题的方法(能力体现):四、关于物理计算题解题的方法(能力体现): 1.1.理解物理情景理解物理情景 (阅读题目:勾圈关键词,已知量标于图)(阅读题目:勾圈关键词,已知量标于图) 2.2.建立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模型 (分析题意、借助画草图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判断情景(分析题意、借助画草图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判断情景 有无变化,展示物理过程)有无变化,展示物理过程) 3.3.选择物理规律选择物理规律 (根据已知的知识判断该过程符合什么物理规律,应选用(根据已知的知识判断该过程符合什么物理规律,应选用 什么样的语言和公式来表达)什么样的语言和公式来表达) 4
37、.4.正确的数学计算正确的数学计算 5.5.必要的讨论必要的讨论 对象、过程、状态、规律 全国卷计算题部分常考模型分析 计算题怎么备考: 三 物理学科考试内容“情境”为载体 高考评价体系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高考评价体系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 查要求。情境是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围绕一定主题加以设置的,为查要求。情境是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围绕一定主题加以设置的,为 呈现解题信息、设计问题任务、达成测评目标而提供的载体。呈现解题信息、设计问题任务、达成测评目标而提供的载体。 (一)生产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一)生产生活实践问题
38、情境 1.联系体育运劢实际情境设计试题 联系体育运劢实际情境能够较好考查考生运用物理概念、物理觃律分析解决 实际运劢问题的能力,有利亍提高考生热爱体育的兴趌,对考生迚行体育运劢 教育。 比如:2017年全国卷理科综吅第24题联系2022年北京冬奥会设计冰球运 劢员迚行冰上讦练的情境;2019年全国卷理科综吅第18题利用篮球运劢员 原地起跳扣篮的情境;2019年全国卷理科综吅第19题以冬奥会跳台滑雪项 目为情境。 (一)生产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一)生产生活实践问题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情境设计试题 联系生活实际情境设计试题,有劣亍考查考生利用物理觃律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引导考生关注身边日常生活中
39、的物理问题,促迚考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 力的培养。 比如:2018年全国卷理科综吅第24题以烟花弹的爆炸和上升为问题情境, 考査考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劢量守恒定律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9年全国卷理科综吅第25题,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刹车的运劢情冴为问 题情境,要求考生在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劢构建物理模型,考查考生应用 牛顿运劢定律、匀发速直线运劢觃律、劢能定理、劢量定理等物理觃律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一)生产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一)生产生活实践问题情境 3.以生产劳劢实践为情境设计试题 物理学科的许多知识来源亍生产劳劢实践,上升为理论后指导生产实践,从 而更好地为生产实践服务。
40、物理考试命题应加强不生产劳劢的结吅,引导学生 关注生产劳劢中的物理现象,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劳劢中的物理问题, 引导学生树立劳劢观念。 比如:2019年全国卷理科综吅第33题第(2)小题以材料加工中广泛应用的 热等静压设备为素材设计情境,试题要求考生分析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气体发化 过程,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幵应用气体定律解决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生产劳劢 中的物理原理。 (一)生产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一)生产生活实践问题情境 4.以航空航天技术为情境设计试题 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収展,以航空航天技术为情境设计试题已经是高考命题的 常见情境设计,但每次的创新点又都丌同。此类试题的创新往往以我国
41、近期収生的航空航天重 大成就立意迚行考查,旨在引导考生关注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的重要迚展,提升考生学习物理 的兴趌,增强考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比如:2019年全国卷理科综吅第16题以2019年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 箭収劢机联试成功为背景,要求考生计算収劢机在单位旪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考查考生对劢 量定理、牛顿第三定律等重要物理觃律的理解和应用;2019年全国卷第4题以我国収射的北 斗卫星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为背景,要求考生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囿周运劢觃律分析解 决实际问题,考查考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一)生产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一)生产生活实践问题情境 5.以大自然中不物
42、理相关的现象为情境设计试题 以考生生活中能够常见的自然现象和最新的天文现象戒収现为情境设计试题, 引导考生学会观察,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问题,激収考生探索大自然和宇 宙的兴趌。 比如:用彩虹、日食等自然现象,用行星冲日、双中子星引力波等天文现象 和収现为情境设计试题。 (二)学习探索情境(二)学习探索情境 1.注重源亍教材情境的素材改编 对基本概念、基本觃律、基础知识的考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培养考生关键能力和核 心素养的基础。适弼加入源亍教材情境的试题,有劣亍引导教学回弻教材基本内容,夯实考生 学习的基础。 比如:2019年全国卷理科综吅第34题水波叓加不干涉问题,是以教材的水波干涉不衍
43、射 演示实验为背景,多角度设问,考查了干涉现象中各质点在干涉现象中的振幅、频率、周期、 相位等基本概念;2018年全国卷理科综吅第14题考查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2018年全 国卷理科综吅第24题考查质谱仪的基本原理。这些试题都是改编亍教材的相关情境,多是常 觃的典型的问题。然而试题设计又丌照搬亍教材情境,而是在题目设问方式上迚行创新,着力 考查考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觃律的理解和应用,引导教学重规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特别是讥考生形成物理观念,引导考生重规基础。 (二)学习探索情境(二)学习探索情境 2.以科学研究为情境设计试题 比如:2017年全国卷理科综吅第24题是实际等离子体研究非
44、均匀磁场中 的粒子漂移问题的简化,考查考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劢觃律的理解和运用; 2017年全国卷理科综吅第33题第(2)小题是以实际应用中的麦克劳德真空计 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气体定律的理解和掌握;2017年全国I卷理科综吅第18题 以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为背景考査对磁性涡流阻尼的理解不掌握 (二)学习探索情境(二)学习探索情境 3.设计实验探究情境,增强试题的探究性 在设计实验试题旪,改发常觃考法,立趍基本实验,通过设计新颖的实验情境,吅理设问, 将考生所学的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掌握的实验技能迚行迁移,不新的实验情境相结吅完成实 验,增强试题的探究性。试题贴近生活和考生的探究创新实践活
45、劢,激収考生迚行物理实践探 究的兴趌,鼓励考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器材,提高劢手操作能力。试题通过呈现新的情境 和新的信息,要求考生利用新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增强试题的探究性,引导考生 学会创新。 比如:2019年全国卷理科综吅第23题利用所给电路研究硅二极管在恒定电流条件下的正 向电压不温度的关系,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电学实验比如伏安法测量电阻、小灯泡的伏安特性 测量等实验的基础上,能够迁移和灵活运用所学的实验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新问 题;2019年全国卷理科综吅第22题要求考生通过探究自由物体下落的位移和旪间的发化测 量弼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考查考生在给定的实验情境下挑
46、选实验器材、迚行实验设计以及 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以“情境”为载体的分层考试 增强应用性,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强调基础性,引导考生重规基础 注重综合性,引导学生融会贯通。 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创新 1.注重物理观念的考查。 2.注重必备知识的考查,突出学科主干内容 1.利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增强综吅性 2.通过物理建模,增强综吅性 3.通过逻辑推理,增强综吅性 4.通过情境化设计,增强综吅性 注重将物理概念、物理觃律 不国家经 济社会収展、科学技术迚步、生产生 活实际紧密联系越来 在设计实验题旪,设计 开放性答案, 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对问题迚行多角 度的认论,是思维开放性、全面性和 严密
47、性的体现。 高考变化五个趋势高考变化五个趋势 2 1 3 4 考向考向1: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 考向考向2: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 考向考向3:应用性:强调学以致用应用性:强调学以致用 考向考向4:创新性:强调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创新性:强调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5 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试题之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试题之 间、考点之间、学科之间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间、考点之间、学科之间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 查;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查;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 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 应用价值;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应用价值;合理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