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知识梳理.rar

相关 举报
  • (部)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知识梳理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知识梳理 2024-2025-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
      •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docx--点击预览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docx--点击预览
      •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docx--点击预览
      •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docx--点击预览
      •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点击预览
      •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docx--点击预览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第 10 课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任务知道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了解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必背重点1.秦的暴政评价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注重发展生产,加强对社会的管理,对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他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统治暴虐经济 赋税沉重,徭役和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法律 法律非常严苛,刑罚极其残酷秦始皇暴政表现思想 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焚书坑儒”秦二世 恣意挥霍,穷奢极欲,继续营建庞大的工程,加征粮饷,赋役沉重2.陈胜、吴广起义 根本原因原因秦的暴政;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直接原因爆发公元前209年,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建政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号召天下共起反秦失败原因起义军未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作战实力有限,内部也存在矛盾,缺乏后援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3.秦朝的灭亡项羽率军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联系比较陈胜、吴广起义与刘邦、项羽起义的比较项目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共同点 起义原因都是秦的暴政;性质都是农民起义地点大泽乡沛县(刘邦)、会稽(项羽)建立政权 张楚项羽叔叔复辟楚国,刘邦率部投靠不同点结局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起义失败项羽歼灭秦军的主力,刘邦攻咸阳灭秦朝教材问题解答【P60材料研读】秦的暴政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对秦朝暴政的反抗。【P61想一想】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刘邦率军直抵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P62课后活动】1.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统一货币 修建长城强征赋税 严刑苛法 开拓交通 修骊山陵2.首先,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直接源于秦朝暴政对人民的残酷压迫。秦始皇在位期间,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修筑长城和驰道,并频繁发动战争,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被迫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秦朝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无法忍受沉重的徭役和赋税负担,以及残酷的刑法,因此选择了反抗。其次,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领导者陈胜、吴广等人,都是出身于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他们通过领导起义,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迅速攻占了多个城市,建立了张楚政权。起义军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强大的战斗力,对秦朝构成了巨大的打击。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能量。最后,秦末农民大起义对推动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和秦朝统治集团,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过程。同时,起义也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的发展,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更为重要的是,起义展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他们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综上所述,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史实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还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社会公正和进步。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第 11 课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时任务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必背重点双方 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目的 争夺国家统治权楚汉之争结果经过垓下之战,刘邦取得最终胜利原因:善于用人;“约法三章”,赢得民心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目的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下令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道家学派的“无为而治”内容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政策 休养生息(汉文帝和汉景帝)汉文帝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汉景帝即位后,下诏准许缺少耕地的农户迁到耕地有余、水利条件好的地方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有的年份朝廷还下令免去田租措施每逢灾荒之年,国家积极赈济灾民,开放皇家专有的山林池泽,保障民众温饱;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景之治结果手工业纺织、漆器等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商业一些商人依靠经营煮盐、冶铁等,成为富商大贾;汉景帝时,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往来更加频繁影响“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联系比较秦亡汉兴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实行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汉初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以此为鉴,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为汉朝的大一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启示:“成由俭,败由奢”,汉初统治者政策宽厚、生活节俭,并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安定。教材问题解答【P64想一想】(1)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2)面对这种现实,汉初统治者只有废除秦朝的苛法,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才能巩固统治。(3)刘邦本人亲自参与了秦末农民起义,目睹了秦亡的过程,吸取秦亡的教训。【P65材料研读】“文景之治”。原因:(1)文帝和景帝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他们多次减免田租,保障民众的温饱。(2)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等。【P66课后活动】1.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人民处于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2.能与民休息,安居乐业,提高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粮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稳定地提供赋税徭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第 12 课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时任务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早期发展的过程;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国力强盛的原因。必背重点背景汉武帝即位初期,一些诸侯王封地广大,势力强大;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有的还依附王公贵族。这两股势力成为危及国家统一的离心力量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推恩)内容(1)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2)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诸侯王的叛乱;(3)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推恩”:分割诸侯国的土地削弱诸侯(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影响 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农业重视兴修水利(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发明新型播种工具耧车手工业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加强经济管控措施货币改革(1)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对商人征收车船税影响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背景 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弛措施(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府机构 不能写成“大学”控 制 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尊崇儒术影响 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概况公元前119年,汉军发起漠北战役。卫青率军在漠北同匈奴主力决战,取得胜利;霍去病挥师北进,痛击匈奴军队,大获全胜北击匈奴结果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名词解释1.大一统:“大一统”不是单纯就地域统一而言的,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汉承秦制”:主要指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图片解读:此图直观呈现了西汉的疆域,西汉政府打通了河西走廊,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进行管理。北部有匈奴和鲜卑等少数民族。拓展延伸1.秦汉对待儒学的不同态度项目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尊崇儒术)态度 排斥、打击和压制儒家思想尊崇儒家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思想内容秦始皇重视法家韩非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出了“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大一统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影响巩固了统治,但也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共同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2.汉代使儒学成为封建王朝正统思想的原因(1)大一统的要求:汉初“无为而治”思想已不再适用于新形势,统治者急需一种新思想巩固统治;(2)董仲舒的贡献:他把儒家思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使儒家的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3)汉武帝的推动: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4)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教材问题解答【P69材料研读】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同样发展。原因: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的思想不统一。【P71想一想】见必背重点表格。【P72课后活动】1.(1)措施: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2)作用: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2.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尊崇儒术”。“相同”之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第 13 课课 东汉的兴衰东汉的兴衰课时任务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统治、社会动荡;知道黄巾起义,了解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必背重点1.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背景西汉后期,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激化;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定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措施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建立 25年,刘秀称帝(光武帝),后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建立统一 刘秀称帝后,用10多年的时间削平群雄,完成统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并减轻田租减轻刑罚,赦免囚犯;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措施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即中兴汉朝之意:一是使衰落的汉朝新兴;二是恢复 社会经济;三是天下出现盛世局面光武中兴结果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农业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王景受命治理黄河,使被淹没的土地变成了良田经济发展手工业冶铁、制瓷等手工业发展较快;发明的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提高了冶炼质量;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2.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中央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反复出现,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外戚和宦官集团竭力搜刮民财,导致民生困苦,社会混乱地方豪强大族势力不断壮大,兼并土地,占有田庄,役使大量农民,拥有私人武装,操控地方政权。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是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面的重要因素3.黄巾起义背景东汉后期,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非常尖锐,时局动荡不安,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张角创立太平道,信徒增多爆发184年,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被称为“黄巾军”结果由于缺乏军事经验,在东汉军队和各地豪强武装的围剿下,黄巾军受到重挫,损失惨重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_ 没有推翻东汉图片解读:东汉(25220 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与西汉合称两汉。公元25 年,刘秀称帝,后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教材问题解答【P75想一想】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P76材料研读】反映出民众再也不能忍受当时的黑暗统治,体现出当时民众的反抗情绪。【P77课后活动】1.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稳定与繁荣。2.该件陶俑以灰陶作胎,手塑成型,左臂挟鼓,右手举槌作击鼓状,正忘情地进行说唱表演。其手舞足蹈的形态,眉飞色舞的表情,将一位汉代“说唱艺术家”的现场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反映了东汉时期高超的陶塑艺术水平。该件陶俑富含浓郁的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第 14 课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时任务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形成,理解其对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必背重点1.张骞通西域和汉朝对西域的管理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在位皇帝汉武帝时间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第一次的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民族交往张骞出使西域第二次的作用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时间、治所公元前60年,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 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投笔从戎的爱国情怀西汉东汉班超出使西域73年,东汉朝廷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与汉朝重新建立联系;班超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2.丝绸之路对外交往基础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交流物品陆上丝绸之路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路线1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 路线 2 今山东沿岸朝鲜半岛和日本图片解读:重要地点:(1)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的都城,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2)大秦:罗马帝国,与汉朝并存的地中海沿岸的大帝国。路线:(1)北线:长安(起点)河西走廊敦煌玉门关楼兰疏勒大宛康居欧洲(终点)(2)南线:长安(起点)河西走廊敦煌阳关鄯善于阗葱岭安息大秦(终点)教材问题解答【P79材料研读】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P82想一想】促进汉朝与西域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维护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文化交流。【P83课后活动】1.一方面促进了汉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汉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另一方面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参考】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实行一带一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正确决策,同样也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完 善,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全人类的发展。而中国也在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完善中不断提高自身在古代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并在唐宋时期建立起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明圈。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当下世界潮流来看,一带一路的实行都符合中国利益。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第 15 课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时任务知道秦汉时期医学、数学、史学等成就;了解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为世界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增强文化自信;了解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必背重点概况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造纸术的发明影响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中国的造纸术辗转流传到世界各地。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医学成就华佗东汉末年名医,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特点注重实际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数学成就代表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农学成就秦汉时期,农学有较大发展,代表性著作是氾胜之书。这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地、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作者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体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太平道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他以治病来传道,对贫苦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太平道得到广泛传播五斗米道张陵在汉中、巴蜀地区创立道教特点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为下层民众所信奉产生约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特点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传播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佛教传播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拓展延伸两汉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1)政治因素:汉朝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国家巩固。(2)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提高,封建经济发展较快。(3)民族因素: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得到加强。(4)中外交流:两汉时期中外交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丝绸之路的开辟。(5)群众因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发明创造,为两汉文化的昌盛提供了条件。教材问题解答【P85想一想】纸的发明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方便人类记录信息,使人类以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式传播知识。纸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技文化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评价司马迁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P86材料研读】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勤奋求知的学术精神;实践创新的科学态度;谦虚谨慎的医学态度。【P89课后活动】1.(1)蔡伦。理由: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制成“蔡侯纸”,对于人类文化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中国造纸业的代表 人物之一。(2)华佗。理由:华佗首创用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创编“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3)张衡。理由:发明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是东汉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木圣”“科圣”。2.一字千金、鸿鹄之志、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一言九鼎等。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第 9 课课 秦统一中国秦统一中国课时任务知道秦朝统一,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必背重点1.秦灭六国条件(1)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3)秦王嬴政积极筹划统一大计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在军事上对六国发动猛烈攻势。不能写成“秦国”,秦国是诸侯国战略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以咸阳为都城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皇帝为中心)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和官员都要遵从皇帝的指令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公之下,设置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称为“九卿”郡县制在地方上,全面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影响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3.巩固统一的措施目的适应全国统一的需要措施命李斯等人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化影响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措施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单位)经济影响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便利了经济的发展措施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交通影响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设郡 派兵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军事 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回被匈奴占领的地区措施筑长城在原有北方诸侯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军事影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营,使其管辖的范围大为拓展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名词解释1.君主专制:是与民主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2.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其特点是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图片解读:秦朝统一六国,定都咸阳,建立起一个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幅员辽阔的国家。其北部分布有匈奴等少数民族,西部有羌分布,北部边防长城与战国时期相比有所完善。秦朝在广大的疆域内采用郡县制管理地方,图中呈现出部分郡的分布情况及郡治所在。联系比较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比较项目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推行年代西周时期推行,春秋时期开始瓦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确立、完善于秦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诸侯权力、地位世袭郡县是中央政府下辖的地方行政机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官位不世袭不同点作用(影响)一定时期内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但容易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1)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都加强了统治,为统治阶级服务。(3)当时都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4)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教材问题解答【P55材料研读】包括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和车轨。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P56想一想】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P57课后活动】1.项目周朝秦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王皇帝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统治地方的方式实行分封制实行郡县制2.方便携带、计数和储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4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知识梳理.rar)为本站会员(QX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七年级上册(2024)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