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广西桂林市秀峰区 2016-2017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 共 35 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道统、治统与现代转型之艰 清顺治八年 (1651 年 ),顺治在祭告黄帝文中曰: “ 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 ”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内涵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探析中国现代转型之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 何谓 “ 道统 ” 与 “ 治统 ”? 简单 来说,前者主要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这些圣人的思想传统,即儒家思想传统。后者主
2、要指体现为一定继承性的政治统治的传统。 作为 “ 道统 ” 的儒家思想传统,虽在历史上也曾遭到其他思想挑战,但几千年里基本上 “ 天下所极重 ” 。儒家思想自有真理的闪光点和恒久的魅力,但历代帝王看重的是它所宣扬的仁义道德等对封建专制统治合法性的诠释,倚重的是它所宣扬的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对封建专制统治秩序的巩固,从而形成 “ 天下以道而治 ” 的共识。因此,历代帝王都把 “ 继道统 ” 作为巩固自己统治的重中之重。不过,以 “ 继道统 ” 为 基础的 “ 新治统 ” ,其 “ 新 ” 是极其有限的。一个新王朝替代前朝,不会去否定其封建专制,而是认为前朝统治失德离道,所以天命转移
3、。不去否定封建专制的 “ 新治统 ” ,只能表现为对治理之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实践中则是封建专制统治在总体上不断强化。 中国历史上, “ 道统 ” 与 “ 治统 ” 根深蒂固,强大到把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纳入自己的发展轨道,强大到在西方列强不断的侵略下始终没有瓦解。从这个意义上说, “ 道统 ” 与 “ 治统 ” 对于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有着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深厚的积淀也使中国天然地缺乏走出传统社会的思想资源和 体制基础。当中国要向现代社会转型时, “ 道统 ” 与 “ 治统 ” 就成为沉重的历史包袱。 世界上许多国家经历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难历程,但像中国这样历经百年
4、、遍尝艰辛的却很少。譬如,日本在 19 世纪中叶与中 国境遇相似,但它通过明治维新顺利地向现代转型,不应忽略的一点就是它没有中国这样的 “ 道统 ” 与 “ 治统 ” 。历史底蕴的缺乏在转型时反而成为优势,使其更容易放弃 “ 原来的自己 ” 。而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有识之士也希望通过改良挽救民族危亡,但根深蒂固的 “ 道统 ” 与 “ 治统 ” 却阻碍中国的现代转型。近代历史上,早期改良派 人物王韬说: “ 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事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儒道也,亦人道也。 ” 这是当时的代表性思潮。此后的 “ 中体西用 ” 思潮和洋务运动,与其说是向现代转型的一种努力,不如说是对 “
5、 道统 ” 与 “ 治统 ” 的竭力维护。再往后,即使辛亥革命敲响了封建专制的丧钟,依然有- 2 - 袁世凯称帝的闹剧。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真正终结维护封建专制的 “ 道统 ” 与 “ 治统 ” ,中国也由此开始真正向现代转型,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摘编自叶帆道统、治统与现代转型之艰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中国向现代转型艰难的原因,从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族顺治皇帝祭告黄帝文中关于 “ 道统 ”“ 治统 ” 的话中可见一斑。 B.儒家思想传统被认定为道统,历史上虽然也曾遭到其他思想挑战,但在几千年里还可以说被天下人极为看重。 C.道统主要
6、指古代圣君、贤臣、孔孟诸位圣人的思想传统,即儒家的思想;治统主要指体现为一定继承性的政治统治传统。 D.历代帝王注重的不是儒家思想的真理和魅力,而是其对封建专制合法性的诠释及对统治秩序的巩固作用。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分 A.替代前朝的新王朝不会去否定封建专制,只能表现为对统治细节的修补,客观上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 B.为巩固统治,历代帝王均对承继道统极为看重,在此基础上,形成 “ 天下以道而治 ” 的共识, 因此,道统与治统根深蒂固。 C.道统与治统在中国历史上根深蒂固,非 常强大,并未因少数民族政权强势侵入而被弱化,并未因西方列强不断侵略而被割裂。 D
7、.作为思想资源、体制基础的道统与治统保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却成为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沉重的历史包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3 分 A.19 世纪中叶中国与日本境遇相似,却没有能够通过改良或革命向现代转型,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中国有根深蒂固的道统与治统的羁绊。 B.所谓 “ 继道统 ” ,是为巩固专制统治;所谓 “ 新治统 ” ,是为完善专制统治。两者均是对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阻碍。 C.辛亥革命敲响封建专制的丧钟,仍有称帝闹剧发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开始真正向现代转型,区别在于是否真正终结道统与治统。 D.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各种关于改良的思潮、运动
8、,与其说努力向现代转型,不如说竭力维护道统与治 统。 - 3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 作为 20 世纪著名的作家,海明威是 “ 迷惘一代 ” 作家的代言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及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怀着 “ 保卫世界和平、民主 ” 的理念参加了战争,但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只是残酷的厮杀和死亡,根本不是什么 “ 和平、民主 ” 。战争的残酷性,使海明威逐步看清了其性质。因此,海明威走出了迷惘,告别了战争。他在厌战 “ 英雄 ” 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建了有名的 “ 硬汉 ” 形象。硬汉形象最明显的标志是:世界把每个人都打碎,但在破碎处站立起来的就是硬
9、汉。海明 威硬汉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逐步完善的过程。速写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主人公尼克是海明威早期硬汉形象的雏形。尼克 ?亚当斯预示了另一个人物杰克 ?巴恩斯的产生。 发表于 1926 年的太阳照样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重要小说。主人公杰克 ?巴恩斯曾亲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摧毁了他所遵循的道德标准、伦理观念和他的人生理想,这对于他不啻是一次精神上的灭亡。他和生活在他周围的一群青年一样有着一种毁灭之后的失落感和空虚感。作者将他们称作是 “ 迷惘的一代 ” 。在人生的角斗场上,杰克 ?巴恩斯无疑是个失败者。但是他并不是那 种逆来顺受、可怜兮兮的 “ 小人物 ” ,而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
10、人。无论命运对他多么残酷多么无情,他从不抱怨,也从不唉声叹气。相反,他以坚强的毅力,以一种超然、洒脱的态度去迎接生活。这正是海明威欣赏的 “ 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 。这一时期海明威所塑造的 “ 硬汉 ” 形象多是被动的承受者,在承受战争的创伤和生活的重压中展现其超凡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也是他前期思想的写照。 1929 年永别了,武器的发表使海明 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亨利的经历和作者相似。书中反映的不仅仅是厌战,还有年青一代受到欺骗后的愤懑、 怨恨、沮丧和绝望。战争给他们带来身心创伤,破坏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亨利摆脱了战争却未能得到幸福,这个结局正是作者这种思
11、想在艺术中的体现。 1937 年海明威以记者的身份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在他写的反映西班牙内战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一书中,主人公美国志愿兵乔丹不同于海明威过去的主人公,他的死是有意义的,体现了他愿为民主事业而牺牲的崇高理想,而不只是表现个人在面对任何死亡时的临危不惧。 老人与海是 “ 硬汉小说 ” 的总结。它全面展示了 “ 硬汉小说 ” 的特色。小说塑造了一个体力正在衰退的古巴老渔夫 桑地亚哥, 在他身上不仅凝聚了海明威模式卓绝的特质,如重压下镇静的优雅风度以及产生这种优雅感的自我控制力,还显示了一种更加阔远宁静的心理素质:对失败的反应已不再像其他主角模式那样愤世嫉俗。在命定的失败和厄运面前他能够保
12、持人的尊严,在重压下表现出勇气和优雅风度,平静而坚定地接受自己的命运,内心的信念也并未因此而丧失。 海明威正像他作品中塑造的 “ 硬汉子 ” 一样,一生中几度濒临死亡的深渊,但他以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命力渡过了难关。在晚年,当他的健康情况恶化时,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摆脱病痛,为了不屈服于所谓命运,他决然选择了死, 他想以死证实 “ 硬汉子 ” 精神是不可战胜的。在海明威- 4 - 看来,正是死亡的胁迫,将生命从麻木的沉沦中唤醒,并驱策它投入最后的超升。也只有在死亡的时刻,生之大门才会敞开它生命的全部现实可能性。因此,他笔下的 “ 硬汉 ” 形象是被 “ 死亡感 ”逼促着而做出真正必要的创造,将
13、有限的人生转化为超越时空界限的价值人生的个体生命。在海明威的笔下,生命和死亡同样是美的再现。 对于海明威来说,压倒一切的恐惧并不是失去生命,而是失去主动和意志:男子汉气概的消失。对海明威的这种 “ 人生结局 ” ,历史当然要作公正的评价,但有一点是无可怀 疑的,即 “ 海 明威主人公 ” 和海明威本人一样,在世界文坛上树起了不可磨灭的形象。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海明威所塑造的 “ 硬汉 ” 形象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以一个 “ 准则英雄 ” 的形象呈现于读者面前。 B.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最终摆脱了战争却未能得到幸福,这个结局正是作者这种思想在艺术中的体现, “ 这种思想 ” 是指战争带给人们的身心创伤,破坏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C.老人与海结局并不圆满,但体现了人在生存中不断挑战的精神 以及在失败中保持人的尊严的价值。桑地亚哥猎取的马林鱼虽然只剩下一副骨架,却为他赢得了尊重与爱戴。 D.对于海明威来说,压倒一切的恐惧并不是失去生命,而是失去主动和意志:男子汉气概的消失。此处 “ 男子汉气概 ” 是指男性面对困厄的勇敢和坚韧。 5. 海明威塑造的 “ 硬汉 ” 人物贯穿他创作的各个时期,并形成了整个群体的特征。请结合文本分析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