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5 页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概念与术语整理汇编高中政治课程中涵盖了众多重要的概念,这些概念术语涵盖了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关键内容,还反映了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它们是我们理解和分析国家政策、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工具,也是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础。同时,这些概念术语也体现了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国际秩序调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贡献。1.生产力:生产力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类利用劳动工具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三个基本要素。生产力的发展
2、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形成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否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3.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4.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机器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5.阶级:阶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由于人们在
3、生产中的地位不同,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阶级的存在是阶级社会的基本特征,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6.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国家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通过法律、军队、警察等手段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7.民主: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其核心是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第 2 页 共 15 页民主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多数决定、少数保护和法治等。8.法治: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所有行为都必须依法进行,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能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9.意识形态:意识
4、形态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10.全球化: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的过程。全球化带来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文化冲突、经济不平等等问题。11.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其中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及销售主要由自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调节,而非通过中央计划来实现。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是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相互作用,以引导资源的最优配置。12.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资源分配和产品生产基于政府或中央
5、计划的决策,而非市场的供求关系。计划经济通常强调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集中控制和调节,旨在实现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目标。13.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改革和调整供给端的制度、结构和要素,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需求侧的变化和升级。供给侧改革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4.需求侧管理: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调节需求端的政策措施,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来刺激或抑制总需求,以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增长。需求侧管理主要关注总需求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1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货币金融变量的政策措施。货
6、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实第 3 页 共 15 页现充分就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16.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府支出、国债等工具,旨在调节经济周期、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和调节收入分配。17.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有助于各国资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同时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18.汇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的变动对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国内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变量之一。19.通货
7、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可能由货币供应过多、需求过旺、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引起,对经济稳定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等产生负面影响。20.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扩张和收缩之间交替波动的现象。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特征。理解和预测经济周期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2.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
8、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旨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3.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科学构想。其基本内容是,第 4 页 共 15 页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2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9、。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解决民族问题、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25.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26.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权益的总称。它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宗教信仰
10、自由等政治权利,以及劳动权、休息权、财产权等经济权利,还有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等社会权利。27.公民义务:公民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责任,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公民义务是公民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基础。28.人权:人权是指人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尊严权等。人权是普遍适用的,不受种族、性别、宗教、国籍等因素的限制。29.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是指社会在分配资源、机会和权利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享有基本的生活和发展机会。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
11、公平正义的重要目标。30.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第 5 页 共 15 页发展。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31.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协作,改造自然的同时利于自然,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32.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12、。它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追求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3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创新型人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措施,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34.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它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35.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为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旨在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3、等措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升级,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36.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提供服务和管理公共事务等方式,共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社会治理强调多元共治、法治保障和公众参与。37.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第 6 页 共 15 页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38.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可
14、以概括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五大要素就是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五对关系就是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39.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它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和高度自信,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40.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分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15、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三大支柱,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其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这些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力量。42.四个自信: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
16、4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第 7 页 共 15 页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44.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
17、公平正义问题。4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改革方式。46.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47.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
18、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48.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第 8 页 共 15 页49.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9、的简称,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合作伙伴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50.碳达峰与碳中和: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 2030 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51.生
20、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5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53.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它旨在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措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
21、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54.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促进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第 9 页 共 15 页55.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56.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旨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措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57.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对外
22、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强调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58.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司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等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59.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旨在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和水平。60.党的自我革命:党的自我革命是指党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等方式,不断
23、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61.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它强调民主过程的完整性,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全面实现。62.网络强国建设:网络强国建设是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信息化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它旨在通过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强网络安全保障等措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升我国在全球网络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第 10 页 共 15 页63.数字
24、政府建设:数字政府建设是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时效性,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公众满意度。64.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旨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它强调加强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措施,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互鉴。65.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是我国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工程。它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5、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6.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旨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动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构建健康服务体系。它强调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措施,提高人民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67.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它强调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68.军民融合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是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战略举措。它强调加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推动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军民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等措施,实现富国和强军的有机统一。
26、69.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双轮驱动: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双轮驱动是我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它强调通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措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第 11 页 共 15 页70.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为推动全球共同发展而提出的重要倡议。它强调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等原则,推动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71.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1+N”政策体系是我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构建的一整套政策框
27、架,其中“1”指的是顶层设计的指导意见,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N”则是指若干配套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涵盖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和行业。这一政策体系的建立,旨在确保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72.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旨在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以推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增强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活力。73.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
28、调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基础产品的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确保国家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稳健发展。7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升级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升级版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和完善的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多方面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75.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它强调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
29、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76.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第 12 页 共 15 页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一种体制安排。它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77.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对外开放的新战略。它强调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促进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和双向开放,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78.乡村振兴
30、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是我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它强调通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措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79.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强调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地标为依托,建设一批集文化保护传承、旅游休闲体验、教育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精髓。80.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为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而提出的重要倡议。它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文
31、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和衷共济、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81.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是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它旨在通过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和模式,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82.绿色金融发展:绿色金融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强调第 13 页 共 15 页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和项目,支持节能降碳、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83.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
32、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布局。它强调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促进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84.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安全防范、应对和处置能力,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安全稳定。85.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目标。它强调加强社会治理制度
33、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86.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它强调改革教育评价方式和标准,建立科学、公正、全面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7.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强调通过收集、整合和分析健康医疗数据,提升医疗服务的精准性、高效性和个性化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88.数字乡村建设: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它强调利用
34、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乡村治理和乡村生活,提升乡村信息化水平,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89.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是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它强调加强大数第 14 页 共 15 页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和开放,促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国家数据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90.全球发展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安全倡议是中国为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而提出的重要倡议。它强调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全球和地区安全架构,促进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和长治久安。91.共同富裕示范区建
35、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我国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探索。它旨在通过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探索缩小城乡、区域和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92.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它强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93.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是推动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它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
36、良好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94.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是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稳定、供应充足、价格合理的重要制度。它强调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和监管等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提高粮食自给率和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受外部因素冲击。95.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是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它强调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96.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它强调加强第 15 页 共 15 页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保护
37、、海洋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97.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是我国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规划。它强调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98.制造强国建设:制造强国建设是我国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它强调加强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地位。99.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是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强调通过构建城市数字孪生体,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提升城市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100.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计划: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计划是中国为推动全球共同发展而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它强调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落实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