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辽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专项训练 第14讲 透镜及其应用 基础题一、选择题1. 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第1题图A.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B.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C. 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D. 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2. 2021年4月30日,邵阳市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晕”,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美丽的自然奇观,如图是某摄影爱好者用照相机拍摄的精彩瞬间,下列对照相机成像特点描述正确的是()第2题图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2、正立缩小的实像3.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2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15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像变小,像距变小 B. 像变大,像距变大C. 像变大,像距变小 D. 像变小,像距变大4. 小亮在重阳节送给奶奶一个台式放大镜(如图)放大镜的焦距为25 cm.奶奶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第4题图A. 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 cmB. 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 cmC. 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 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5.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如图所示位置,移动光具座上的光屏得到一清晰像(
3、光屏未画出),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第5题图A. 10 cm B. 20 cmC. 30 cm D. 40 cm6. 小湘同学用可调焦距的数码相机拍摄了同一处梅花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6题图A. 照相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都属于凸透镜B. 照相机所成的像可以是放大,也可以是缩小,还可以是等大C.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7. 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
4、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第7题图A. 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B. 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C. 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D. 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8. 如图所示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8题图A. 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B. 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C. 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 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9. (多选)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和点燃的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
5、,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图中光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9题图A.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 光屏一定位于6070 cm刻度之间D. 光屏一定位于7090 cm刻度之间10.(多选)如图甲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小明用LED光源代替蜡烛进行了实验探究,LED光源的高度h10 cm.小明经过认真测量,记录了像高h和物距u的数据,并在坐标上描出了像高h与物距u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第10题图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B. 当u20 cm时,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 当u40 cm时所成像的原理与投影
6、仪相同D. 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可以将LED光源适当远离凸透镜,并移动光屏二、填空题11. 把带双箭头的图片放在圆柱形透明玻璃杯后适当位置并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图甲与_,图乙与_光学仪器成像的原理相同(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或“近视眼镜”)第11题图12.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cm(选填“8”“18”或“28”);把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在光屏上重新成清晰的像第12题图13.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其中手机强大的拍
7、照功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便利,景物通过手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_(选填“实像”或“虚像”)如图所示,小明利用自拍杆进行自拍,与手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物距,从而_取景范围,取得需要的拍摄效果(后两个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第13题图14. 学校“护眼小分队”自制了一个水凸透镜,来展示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水凸透镜的厚薄可通过注射器注入透镜的水量来调节实验器材如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接着他推动活塞使水凸透镜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像又变清晰;若不移动蜡烛,要让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适当位置安装一个合适的_(选填“凹”或“凸
8、”)透镜此过程模拟的是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第14题图三、作图题15. 在图中有平行于薄透镜主光轴和通过光心O的两条入射光线,一条通过2F点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第15题图16. 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过凹透镜光心,一条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将光路补画完整第16题图四、实验、探究题17.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前,使_在同一水平高度(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等大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cm.第17题图(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
9、缩小清晰的烛焰像,接下来的操作是_(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45 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小明观察到像的方法是_拔高题1. 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 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第1题图A. 、放大 B. 、放大C. 、缩小 D. 、缩小2.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 cm,蜡烛放在A处,位于C处的光屏(图中未画出)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B处,
10、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关于光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距离L屏与蜡烛移动距离L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第2题图A. 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 B. 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 D. 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题图A. 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 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C. 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D. 用f15 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
11、. (多选)某同学利用光具座、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录物距u、像距v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第4题图A. 当u10 cm时,成倒立、等大的像B. 当u1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C. 当u20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D. 当u25 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5. 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25 cm,当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cm处最为合适如图是人眼与鱼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如果人眼的晶状体像鱼这样,观察远处物体的像将成在视网膜的_(选填“前”或“后”)面,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_(选填“凹”或“
12、凸”)透镜第5题图6. 小明在做模拟“视力的缺陷与矫正”的实验中(1)他将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组装好,然后把凸透镜正对较远处的窗户,移动光屏,在图示位置的光屏上得到窗户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cm.第6题图(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不动,接着小明把蜡烛点燃,并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然后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的35 cm刻度线处,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日常生活中的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3)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最左端,拿来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并靠近凸透镜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去眼镜
13、,将光屏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_(选填“前方”或“后方”)创新题1. (模型建构)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 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第1题图A.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B.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C.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D.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参考答案基础题1. A2. B3. B4. B5. A6. D7. B8. B9. AC10. BD11. 放大镜照相机12. 18右13. 实像增大增大14. 凹近视眼15. 如答图所示第15题答图16. 如答图所示 第16题答图17. (1)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2)10.0(3)将蜡烛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4)在透镜右侧(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拔高题1. A2. A3. D4. BD5. 12.5前凹6. (1)10.0(2)中心轴线上放大投影仪(3)靠近前方创新题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