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实验题 专题练习题1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即粗细)关系:,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a”“b”“c”或“d”);(2)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图。2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
2、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图甲中组装实验器材的正确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图乙中 (选填“A”或“B”)是冰,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3)观察图乙可知,冰和石蜡熔化时的不同点是: 。3甲、乙两位同学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在同一环境分别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1)如图甲安装石棉网的作用是 ;(2)如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沸点是 ;(3)沸腾前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情形是图丙中的 (选填“A”或“B”)图;(4)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都完好,实验所用水量相等,分析图丁可知,甲
3、、乙两位同学得到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4“测平均速度”实验:(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2)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金属挡板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平均速度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4)若小车通过上半段和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则两者大小关系为v1 v2。5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栓着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橡皮锤轻轻敲击音叉,音叉发
4、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小的角度;再用橡皮锤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变大,可看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大的角度,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的音叉 (选填“会”或“不会”)发声,左边的音叉 (选填“会”或“不会”)发声,原因是 ;(3)用小球的弹起来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作 ;下列描述中,用到这种研究问题方法的是 。A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B真空罩中的闹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C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D温度计:液柱高度的变化表示温度的变化6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
5、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组装仪器时,应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除了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4)如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5)实验说明了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20分钟时,萘处于 (选填“液态”“固态”或“固夜共存态”),若此时停止加热,发现萘还会继续熔化,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7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分度值是 cm,小明用刻度
6、尺甲和三角板测得圆形物体的直径 cm;(2)如图乙所示,停表大表盘的分度值是 s,读数为 s;8在学习声学时,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此实验中乒乓球起到放大实验现象的作用,这个研究方法叫 ;(2)如果将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小球 (“会”或“不会”)弹起;(3)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闹钟声音逐渐变小。这个现象说明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D
7、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4)图中小明的耳朵贴紧桌面时听到小东轻轻敲击桌面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5)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9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进行实验时,除了图中实验器材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是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该物质熔化过程共经历了 ;(3)乙图中从第到第,物质处于 状态,此刻,若该同学想用
8、实验说明熔化是吸热的,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若所取物质比原来的多,其它条件不变,试在图乙中重新画出其熔化图像 。10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下滑动力加速下滑。实验中应选择 (填“较长”或“较短”)的斜面,且其坡度较 (填“大”或“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时造成的误差;(3)若图中钟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4)实验时,若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11小凡同
9、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ABC(1)他的操作如图A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沸点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分析图C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12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1)分析照片上的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2)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13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
10、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方案(填字母);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在更换不同材料实验时,声源的响度应 (选填“控制不变”或“随材料变化而变化”),上述探究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4)实验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这些材料隔
11、声性能最好是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响度较响较响弱距离较长长短14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2)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经历了 ;(3)由图像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第 17 页 共 17 页附答案及解析1 a、b 甲、丁解析:(1)1 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因此应选择琴弦a、b。(2
12、)2 甲、丁两图波形频率相同,因此声音音调相同。2 自下而上 A 固液共存态 冰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而石蜡没有解析:(1)1加热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所以组装实验器材的正确顺序是自下而上。(2)23由于冰是晶体,图乙中A表示了冰的熔化,冰块从第2min开始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块达到熔点开始熔化,从第6min开始温度开始上升,即熔化结束,故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3)4观察图乙可知,冰和石蜡熔化的不同点是冰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而石蜡没有。3 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99 B 初温解析:(1)1石棉网的作用是使得烧杯底部受热均匀。(2)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的温度为9
13、9,所以沸点为99。(3)3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4)4由于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热量相同,水的升温快慢相同,说明质量相等,不同的是水的初温。4 小 小 不正确 小于【分析】本题考查“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关键是知道实验原理和方法,会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解析:(1)1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动速度较慢,运动时间较长,便于计时。(2)2小车运动的距离可以利用刻度尺准确的测量,如果小车到达金属挡板后还没有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可知,会使所测量的平均速度偏小。(3)3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
14、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由于所测得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所以该方法不能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4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小于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5 振幅 会 不会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转换法 D解析:(1)1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较小;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较大,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2)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右边的音叉振动发声。34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右边音叉发出的声音无法传到左边音叉,不能使左边音叉振
15、动,故左边的音叉不会发声。(3)5在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用悬挂的泡沫小球接触音叉,通过观察它弹开的幅度,来显示音叉振动的幅度,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你为转换法。6A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实验分析法,不是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B真空罩中的闹钟是用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是推理法,不是转换法,故B不符合题意;C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是控制变量法,不是转换法,故C不符合题意;D温度计用液柱高度的变化表示温度的变化属于转化法,故D符合题意。故选D。6 自下而上 停表(计时器) 小水珠 15 晶体 固液共存态 石棉网有余温解析:(1)1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便于调节器材间的距离,在固定石棉网
16、时,因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应处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故组装仪器时,应自下而上。(2)2在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需要记录不同时间的对应温度,所以需要温度计、火柴和停表等。(3)3烧杯中有“白气”冒出,是烧杯中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4)4由图乙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25min熔化结束,故熔化过程用了15min。(5)5由图像可知,萘的熔点是80,因为萘具有一定的熔点,所以属于晶体。6由图像可知,在20分钟时,萘处于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态。7若此时停止加热,因为石棉网有余温,萘可以继续吸收热量,所以还会继续熔化。7 0.1 1.20 0.1 33
17、7.5解析:(1)1由图甲可以得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2左侧三角板直角边对应的刻度尺上的刻度为2.00cm,右侧三角板直角边对应的刻度为3.20cm,圆形物体直径为D=3.20cm-2.00cm=1.20cm(2)34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l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l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ls,所以大表盘的分度值为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t=5min37.5s=337.5s8 振动 转换法 不
18、会 不能 D 固体 能量解析:(1)1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发声的音叉肉眼不容易发现其振动,而乒乓球接触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此探究中通过乒乓球被弹起来显示音叉振动的现象,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2)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如果将装置放上月球,则再次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音叉旁边的小球不会弹起。(3)45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闹钟声音逐渐减小,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现象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实验过程中无法将玻璃罩抽成绝对的真空状态,因此该实验结论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6由于声
19、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小东轻轻敲击桌面产生的声音通过课桌传到小明的耳朵,所以小明的耳朵贴紧桌面时听到小东轻轻敲击桌面产生的声音。(5)7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9 秒表 80 4 固液共存 停止加热 解析:(1)1此实验中需要探究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所以用的测量器材除了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计时的测量仪器是秒表。(2)2因为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根据图乙分析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80。3由图知道,在0min4min的时间内,物质还没有达到熔点,处于固态;在4min
20、8min处于熔化过程,熔化经历了 4min。(3)4由于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第5min到第6min,属于固液共存态。 5该物质熔化后,若停止加热,则该物质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熔化状态,所以应停止加热,观察该物质是否能够继续熔化。6若所取物质比原来的多,其它条件不变,则由于只是质量大,所以,熔点不变,但加热达到熔点的时间较长,相应的熔化时间也变长,且固态时温度增加的比液态时温度增加的快。其熔化图像如下所示:10 较长 小 时间 0.12 小于 大解析:(1)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234实验中为了减
21、小测量小车运动时间的误差,应该使斜面较长,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一些,便于测量时间。(3)5由图可知,全程的长度为60cm,通过全程使用的时间为5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6由图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时间为3s,通过下半程的时间为2s,由可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4)7实验时,若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测出的通过AC段的时间偏小,由可知,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大。11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98 小于 见解析解析:(1)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感温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因此图A中的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
22、了容器底。(2)23温度计的读数,可以看到刻度越往上越大,所以为零上,不需要估读,因此读数为98;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说明此时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4由图像可知,当水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因此判断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12 变速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大于解析:(1)12由图可知,小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故做变速运动。(2)3 由图可知,从C点到E点小球运动的路程sCE6.00cm0.06m从C点到E点小球运动的时间tCE20.2s0.4s从C点到E点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从A点到F点小球运动的路程sAF12.50c
23、m0.125m从A点到F点小球运动的时间tAF50.2s1s从A点到F点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由此可得,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大于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13 机械闹钟 B 控制不变 控制变量法 泡沫塑料解析:(1)1音叉和闹钟都能够发出声音,但闹钟的声音稳定且有规律,而音叉的声音不稳定,所以可以选择机械闹钟作为声源较为合适。(2)2在A实验方案中,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无法测量,只能凭感觉判断,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在B实验方案中,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因为距离可以测量,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故选A。(3)3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
24、求进行实验,在更换不同材料实验时,声源的响度应控制不变。(4)5由实验数据可知,利用衣服作为填充物时,在很长的距离时才能听不到声音了,所以其隔音效果最差,而利用泡沫塑料作为填充物时,在很短的距离时就听不到声音了,所以其隔音效果最好。14 乙 0 6 晶体 有固定的熔点解析:(1)1乙装置为水浴法,通过水对试管加热,相比直接加热,受热面积更大,水的温度比火焰温度低,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升温慢,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故小明应选用乙装置来进行实验。(2)23如图丙所示,在对冰的加热过程中,温度一开始不断升高,到达0后开始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故冰的熔点是0,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为(3)45晶体的特点是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由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故冰属于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