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2017-2018 学年 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 (实验 班 )试题卷 2018.5 本试卷共 4 页, 22 小题,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2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 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2、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除却先秦不论,中国古代社会有三大转折。这转折的起点分别为魏晋、中唐、明中叶。社会转折的变化,也鲜明地表现在整个意识形态上,包括文 艺领域和美的理想。 就敦煌壁画来说,由中唐开始的这一转折也是很明白的。盛唐壁画中那些身躯高大的菩萨行列在中唐消失,更多是渲染“经变” ;人物成为次要,着意描绘的是热闹繁复的场景,它们几乎占据了整个墙壁。到晚唐五代,这一点更为突出;“经变”种类增多,神像(人物)却
3、愈发变少。色彩俗艳,由华贵而趋富丽,装饰风味日益浓厚。初盛唐圆润中带遒劲的线条、旋律,到这时变得纤纤秀柔,有时甚至有点草率了。 菩萨(神)小了,供养人(人)的形象却愈来愈大,有的身材和盛唐的菩萨差不多,个别的甚至超过。它们一如当时的上层贵族,盛装华服 ,并各按现实的尊卑长幼,顺序排列。如果说,以前还是人间的神化,那么现在凸出来的已是现实的人间 不过只是人间的上层罢了。很明白,人的现实生活这时显然比那些千篇一律、尽管华贵毕竟单调的“净土变”、“说法图”和幻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对人们更富有吸引力,更感到有兴味。壁画开始真正走向现实:欢歌在今日,人世即天堂。 - 2 - 试看晚唐五代敦煌壁画中的张议潮
4、统军出行图、宋国夫人出行图,它们本是现实生活的写真,却涂抹在供养佛的庙堂石窟里,并且占有那么显赫的位置和面积。在中原,吴道子让位于周昉、张萱,专门的人物画家、山水花鸟 画家在陆续出现。在敦煌,世俗场景大规模地侵入了佛国圣地,它实际标志着宗教艺术将彻底让位于世俗的现实艺术。 正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兴味的加浓,使壁画中的所谓“生活小景”在这一时期也愈发增多,虽然其中有些是为了配合佛教经文,许多却纯是与宗教无关的独立场景,它们表现了对真正的现实世俗生活的同一意兴。它的重要历史意义在于: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 禅宗在中唐以来盛行不已,压倒所有其他佛教宗派,则是这种情况的
5、理论上的表现。哲学与艺术恰好并行。本来,从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辨到南朝佛学的形神之争 ,佛教以其细致思辨来俘虏门阀贵族这个当时中国文化的代表阶级,使他们愈钻愈深,乐而忘返。哲理的思辨竟在宗教的信仰中找到了丰富的课题,魏晋以来人生悲歌逐渐减少,代之以陶醉在这思辨与信仰相结合的独特意味之中。也因为这样,在信仰中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理性思辨,中国永远没有产生像印度教的梵天、湿婆之类极端神秘恐怖的观念和信仰。印度传来的反理性的迷狂故事,在现实生活稍有改变后就退出历史和艺术舞台。更进一步,在理论上终于出现了要求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起来的禅宗。这样,结论自然就是,并不需要一种什么特殊对象的宗教信仰和特殊形体的 偶像
6、崇拜。正如宗教艺术将为世俗艺术所替代,宗教哲学包括禅宗也将为世俗哲学的宋儒所替代。宗教迷狂在中国逐渐走向衰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切,当然又是以中国社会由中古进入近古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变动为现实基础的。 可见,把历时数百年之久的中国佛教艺术当作一个混沌的整体对待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历史的分析和具体的探索。从天上人间的强烈对照到它们之间的接近和谐,到完全合为一体;由接受和发展宗教艺术到它的逐渐消亡,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复杂的过程,但艺术思潮和美的理想这种发展变化却完全是合乎规律性的 。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 【注】 经变:据佛经故事所做的绘画、雕刻等。 1 下
7、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社会转折的变化会体现在社会的整个意识形态上,如就敦煌壁画而言,人物成为次要,着意描绘热闹繁复的场景,是中唐开始的社会转折变化之一。 - 3 - B 晚唐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菩萨形象和供养的人的形象的大小有了很大变化,这说明佛教以前展现的是人间的神化,现在展现的是人间的上层。 C 中唐以后,敦煌壁画中出现了大量的世俗场 景,他们侵入了之前的佛国圣地,这表明宗教艺术已最终让位于世俗的现实艺术。 D 人们对现实生活审美兴味的加浓,使禅宗压倒了其他佛教宗派,使壁画中所谓的 “ 生活小景 ” 愈发增多,它们纯是与宗教无关的独立场景。 2 下
8、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作者从敦煌壁画中神像逐渐变小变少、经变种类增多等变化阐述人们对宗教和现实生活的看法的变化,并得出人们越来越看重现实生活的结论。 B 作者以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为例,是为了说明世俗场景大规模的侵入了敦煌的佛国圣地。 C 中国人在宗教信仰中保 持着一定的理性思辨,所以中国永远没有产生像印度教中的湿婆等极端神秘恐怖的观念和信仰。 D 作者以壁画的变化、禅宗的出现,从现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论述中唐以来的社会转折变化,最后阐明对中国佛教艺术应当作历史的分析和具体的探索。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中唐时的敦煌壁画
9、比较注重渲染 “ 经变 ” ,到了晚唐五代时期, “ 经变 ” 的种类增多,壁画装饰风味变浓,色彩变得俗艳。 B 敦煌壁画在中唐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盛唐壁画中那些身躯高大的菩萨形象在此时消失,绘画手法也由初盛唐的圆润中带遒劲变 为纤秀甚至有点草率。 C 佛教的细致思辨使得当时中国文化的代表阶层门阀贵族越来越深地钻研佛教,哲理的思辨在宗教信仰中找到了丰富的课题。 D 中国社会由中古进入近古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变动影响了人们对佛教的态度,使得宗教迷狂在中国逐渐走向衰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水在滴 苏沧桑 中午十一点半,徐
10、师傅等人都吃饭去了。捞纸房像被突然摁进了寂静的井底。 有两种水声,在空旷的寂静里,缠绕回响。 第一种,滴答,滴答,滴答?不急不慢 ,不变的节奏和密度,这是榨纸声 -徐师傅- 4 - 上午做的几百张湿纸抄在杉木仝板上,摞成一尺多高的湿纸垛,用千斤顶压上去,把水榨出来,在晒纸房里经过晒纸的工序,就成为一张真正的元书纸。 水顺着纸垛边缘滴下来,滴在铺在底下的竹帘上,迅速汇集在竹帘的四角,滴落在青石板上,滴答,滴答,滴答?让人想起赤脚踏在青石板上的脚步,想起南方屋檐下慵懒的雨滴,想起小满时节前三天的山林,嫩竹拔节,万物萌动。雨滴在每一棵竹子的头上,被它们吮吸进身体,满山的嫩竹 元书纸的前世 的身体里,
11、便流动着雾岚的气息、草木的幽香、覆盆子的酸甜、 笋的青涩,流动着砍竹的当当声、竹子顺着坡道滑到山脚的哗哗声、杀青的唰唰声、砍竹人的咳嗽声,以及路过的山民呼出的烟草味、他或她的汗味、饭菜的味道、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棵竹,裹着整个山林的日月精气,一张元书纸的胚胎,在滴答声中渐渐成形。 另一种水声,是流水声,细弱又清亮。它来自幽暗的捞纸房某个角落,水从一只装满纸浆的槽缸里溢出来,匍匐进地面。几近难以察觉的流水声,被无边的寂静扩大了。水声泠泠,像由远及近的银铃声从云霄洒落大地。 这两种水声,在此地,已经回响了一千多年,也许更久远。冬去春来,世事更替,水声 从未停息,改变的,是水声渐渐从繁密到稀疏。
12、此时,在村的另一头,作坊里年纪最大的捞纸师傅徐师傳,用手端起了饭碗。那双手已经在纸浆水里浸泡了四十五年,比白纸更白的手掌,已看不出掌纹和指纹,老茧连着老茧,有些地方已经开裂,又被纸浆水浸泡得更白。这双手,放进发酵捣烂的竹纸浆里,不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 这双手已经不痛了,但很怕冷。数九寒天时,一天十几个小时,在结冰的纸浆水里进进出出,冷到骨头里的冷。冷了,就往电饭煲热水里蘸一下,暖和一下再做。 痛的是肩膀、腰。一站十多个小时,一抬臂二十公斤,一天几百上千次。捞 纸得用巧劲,抄得轻,纸太薄,抄得太重,纸又会嫌厚。每一张纸,重量误差不超过几克,要有手法、经验和耐心、细心。 一缕阳光在吱呀一声里改变了
13、形状,捞纸房的门被推开了,徐师傳回来了。刚才缠绕回响着的两种水声迅速遁迹,代之以一些更清晰明亮的声音 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滤水声、竹架子的咿呀声、一个老男人偶尔的咳嗽声。“摇头晃脑”的下午开始了。 ?“摇头晃脑”是每个上年纪的捞纸师傳的习惯。捞纸就是天工开物记载的“荡料入帘”。徐师傳手持纸帘浸入水浆,纸帘随手腕晃动,使浆液匀开,慢慢向前倾斜,晃出多余的水浆,那层浆膜就 是一张纸。随着倾斜、上提、放纸、揭帘这些动作的起承转合,他低头、转头至右边又转到左边,然后点头、抬头,一气呵成。纸帘提拉出水的最后一下,他的头点得很快,像在用劲,又像在对自己说“对,对,对”。 ?午后的捞纸房,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水声是唯一的声音。他喜欢安静,连收音机都不愿意听。 - 5 - ?他并不关心纸是不是有生命,是不是有灵魂,他听不懂回归、传承、情怀这些字眼。他不知道那些纸去往何处,纸上会被写下或画下什么,哪怕是一个沉重的嘱托、一张生死状、一个孩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