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 “细胞学说”被认为是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B列文虎克在自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红细胞C“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D魏尔肖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2将某噬菌体的双链DNA温和加热使两条链分离,再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得到轻重
2、两条链。用该噬菌体感染枯草杆菌细胞,再提取mRNA,将提取的mRNA与该噬菌体分离的DNA单链混合并进行分子杂交实验,结果发现mRNA只和其中一条富含嘌呤的重链形成杂交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温和加热的过程中只破坏了DNA分子内的氢键B和DNA杂交的mRNA分子是从枯草杆菌细胞中获得的C杂交分子中的mRNA与DNA链的嘌呤碱基相等D此实验可证明mRNA是以噬菌体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3下列与真核细胞生物膜系统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B分泌蛋白运输和分泌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D细
3、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借助细胞膜上的受体4IL-6R基因编码的IL-6R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研究发现,IL-6R基因的过度表达会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TAT3蛋白,形成二聚体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异常表达,引发恶性肿瘤。下列叙述的错误的是( )AIL-6R的作用说明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BIL-6R基因过度表达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二聚体通过核孔转移到核内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二聚体诱导的靶基因属于原癌基因,该基因只在肿瘤细胞中表达5下图为蜜蜂(2N=32)的性别决定及发育过程简图,交配后,蜂王可产下受精卵或未受精卵,未受精卵直接发育成雄蜂,雄蜂产生的配
4、子与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雄蜂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属于单倍体B该图可说明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工蜂承担了保育、筑巢和采蜜等工作,体现了物种间的互利共生D若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雄蜂基因型可为AB、Ab、aB、ab6miRNA 是人体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 RNA,长度为 19-25 个核苷酸。某 miRNA 能抑制 W基因控制的 W 蛋白的合成,其形成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如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AmiRNA 指导合成的肽链最多含 8 个氨基酸B图中和过程都只能发生 A 与 U 配对,不能发生 T 与
5、 A 配对C若 miRNA 不发挥作用,W 基因 mRNA 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条相同肽链DmiRNA 通过抑制 W 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从而抑制 W 蛋白的合成7某海岛有一种中地雀,原来没有竞争者。在记录的时间段内,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下图记录了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岛上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1977年的旱灾诱发了基因突变,进而造成鸟喙尺寸的增大C2005年后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D2005年后该海岛上两种地雀的种群基因频率都在发生改变8(10分)下列有关细
6、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并不都处于衰老状态B人的胚胎时期有尾,后来尾部消失,这种现象是由基因所控制的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癌细胞是能够连续分裂的细胞,其细胞周期变长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信息分子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耙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有_。(2)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_,该激素的作用是通过_,从而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3)受寒冷刺激时,若图中血管内的信号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分泌细胞是_(填写内分泌腺名称)细胞,靶细胞是_。靶细胞又可分泌_作用于_,
7、以增加机体的产热量。(4)如果分泌细胞为浆细胞,那么该信息分子为_,其作用是_。(5)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激素调节有哪些特点?_(写出两点即可)10(14分)我国一科研团队将小麦液泡膜Na+/K+逆向转运蛋白基因(TaNHX2基因)转移到水稻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水稻新品种。图1是获取的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断,Sau3AI、EcoRI、BamHI为三种限制酶,图中箭头所指为三种限制酶的切点;图2是土壤农杆菌中用于携带目的基因的Ti质粒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l)据图分析可知,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用_限制酶对DNA片段和质粒进行切割,再用_连接。(2)为了获得更多的目的基因用于实验研究,
8、可以用小麦叶肉细胞的基因组为模板,利用TaNHX,基因的特异引物,通过_方法进行扩增,该方法用到的酶是_。(3)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耐盐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先将耐盐基因插入Ti质粒的_中,然后导入农杆菌中,再通过农杆菌侵染水稻细胞,将耐盐基因插入水稻细胞的_上,最后通过植物细胞工程中的_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从而使其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4)为了检测实验成果,科研工作者在个体水平的检测方法是_。11(14分)二倍体菠菜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且为雌雄异株植物。某研究小组以菠菜为材料做了有关抗病和不抗病的一对性状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1)如果抗病、不抗病性状分别由B、b基因控制,且基因位于性染
9、色体上,则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否判断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XY同源区段上?_。(请用遗传图解简要说明原因,不用写出配子和表现型)(2)若已知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同源区段上,则F1代雌雄菠菜自由交配后,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3)该小组又用两个亲本杂交,得到子一代雄性个体全部表现为抗病,雌性全部表现为不抗病,那么_(能或不能)确定雄性个体中的抗病基因是来自于父本,还是来自于母本,判断依据_。12历史上塞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森林覆盖率只有14%。自1962年,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使森林覆盖率达到80%,创造了荒
10、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对遭受破坏的塞罕坝林场进行恢复,就是要恢复林场的结构和功能。林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和_两方面,在恢复过程中首先要恢复的成分是_。(2)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日益复杂,这种垂直结构的生态学意义是_(答出两点)。(3)为了防治害虫,林场建设者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其原理是_。(4)塞罕坝林场的主要树种为针叶松,其常见病虫害之一为松毛虫。林场建设者提出了防治松毛虫的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喷施高效农药;方案二是投放松毛虫的天敌松毛虫寄生蜂。请对上述两种方案进行评价: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
11、6分,共42分。)1、D【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时间科学家重要发展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揭示了人体在组织和器官水平的结构1665年英国的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并命名为细胞17世纪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活细胞19世纪德国的施莱登、施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提的基本单位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的【详解】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A正确;B、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B正确;C、“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C正确;D、魏尔肖认为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原有细胞分裂产
12、生的,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者即可正确答题,需要考生了解课本中所列举的一些科学家及其成就。2、C【解析】通过题干可知,该过程依靠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提取的mRNA与该噬菌体分离的DNA单链混合并进行分予杂交实验是利用了转录过程中的碱基配对原则,能与某条单链形成杂交分子则证明转录的模板即为这条单链。【详解】A、温和加热后,DNA两条链分离,密度梯度离心只得到轻重两种链,说明在温和加热的过程中只破坏了DNA分子内的氢键,A正确;B、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在寄主细胞中复制转录,因此,和DNA杂交的mRNA分子是从枯草杆菌细胞中获得的,B正确;C、
13、杂交分子中mRNA链的嘌呤碱基之和与配对的DNA链中的嘧啶碱基之和相等,但两条链的嘌呤碱基一般不相等,C错误;D、mRNA只和其中一条富含嘌呤碱基的重链形成杂交分子,说明mRNA是以噬菌体的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D正确;故选C。3、C【解析】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2、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
14、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详解】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囊泡等细胞内的膜结构,A正确;B、分泌蛋白由附在内质网的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内质网加工,内质网产生嚢泡包裹着较成熟的蛋白质与高尔基体融合,加工成熟后再次以嚢泡包裹运送到细胞膜,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膜外,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活性降低,不能运输或者运输效率下降;衰老细胞内产生的能量也在减少,这些都是造成细胞运输功能降低的因素,C错误;D、细胞之间的信
15、息交流可通过膜上或膜内的受体完成,高等植物细胞还可以通过细胞通道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细胞衰老和细胞功能的相关知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关键。4、D【解析】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特征为:能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于在体内扩散转移。【详解】A、IL-6R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细胞膜实现信息交流功能多数是通过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来实现,A正确;B、IL-6R基因过度表达从而引发恶性肿瘤,使得细胞的形
16、态和结构有明显变化,B正确;C、二聚体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正确;D、由题意“形成的二聚体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异常表达,引发恶性肿瘤”,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癌细胞的特征,细胞癌变的机理和诱发因素,对癌细胞的特征的记忆及对细胞癌变机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生物的表现型有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基因型是内因,环境因素是外因。【详解】A、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的,其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属于单倍体,A正确;B、该图中显示同样是受精卵发育的个
17、体,最终因为食物的不同而导致性状上的差别,据此可说明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C、工蜂、蜂王和雄蜂是同一物种,工蜂承担了保育、筑巢和采蜜等工作,蜂王和雄蜂承担了繁育后代的工作,这是种内互助的表现,C错误;D、若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则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Ab、aB、ab,由于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的,故子代雄蜂基因型可为AB、Ab、aB、ab,D正确。故选C。6、C【解析】当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结合后,启动DNA转录形成RNA。根据题图可知,miRNA基因在核内转录成mRNA后,经过初步加工,然后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中,在细胞质中与蛋白质结合
18、形成miRNA-蛋白质复合体,该复合体与W基因的mRNA结合,从而导致W基因mRNA翻译过程受阻。【详解】A、miRNA 是非编码 RNA,即不会编码蛋白质, A 错误;B、过程为转录,能发生 A-U 配对,也能发生 T-A 配对,为翻译,只能发生 A-U 配对,B错误;C、mRNA 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模板为同一条 mRNA,合成的多条肽链相同,C正确;D、miRNA 蛋白质复合物作用到了 W 基因的 mRNA 上,只能抑制 X 基因的翻译,不会抑制 W 基因的转录,D 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熟记并理解相关
19、的基础知识,系统、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据此从图示中提取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7、B【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以及有新物种进入,该岛上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较大,平均尺寸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造成鸟喙尺寸的增大的原因是旱灾的选
20、择作用,不是旱灾诱发了基因突变,B错误;C、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使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C正确;D、2005年后共存于一个海岛上的两种地雀之间由于相互选择基因频率都在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8、D【解析】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详解】A、多细胞生物的衰老意味着体内多数细胞的衰老,但不是所有细胞的衰老,A正确;B、人的胚胎时期有尾,后来尾部消失,该过程与细胞凋亡有关,细胞凋亡是由
21、基因控制的,B正确;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保证了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D、癌细胞是能够连续分裂的细胞,其细胞周期变短,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与分泌物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 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或将其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垂体 甲状腺细胞 甲状腺激素 全身组织细胞 抗体 可以与特定的抗原结合形成复合体 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靶细胞 【解析】1、据图分析,图像表示的是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靶细胞发生相关生理变化。2、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
22、素可以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促进糖氧化和分解,加速糖的利用;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储存;阻止糖异生作用,进而降低血糖。3、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详解】(1)据图分析,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与分泌物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2)正常人饭后,血糖浓度升高,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进入细
23、胞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或将其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从而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3)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细胞分泌,作用于甲状腺细胞,靶细胞又可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提高新陈代谢水平,以增加机体的产热量;(4)浆细胞可以分泌信号分子如抗体,在体液免疫中,抗体可以与特定的抗原结合形成复合体,复合体被吞噬细胞吞噬降解,从而杀灭入侵的病原体;(5)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其中微量和高效在该图中未体现。【点睛】本题考查信息传递、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等,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10、EcoRI DNA连接酶 PCR T
24、aq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T-DNA 染色体DNA 植物组织培养 将转基因水稻种植在盐碱地上或用一定浓度的盐水浇灌观察结果 【解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5、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如图所示,用EcoRI酶切可获得目的基因,同时质粒上也具有EcoRI酶切位点,因此可用EcoRI限制酶对DNA片段和质粒进行切割,再用DNA连接酶将两个片段连接起来。(2)在体外可用PCR扩增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PCR用的酶是耐热的Taq酶。(3)在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细胞(植物细胞)时,应该将耐盐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上,经过
26、转化作用进入水稻细胞,并将其插入水稻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最后通过植物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从而使其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4)耐盐目的基因在个体水平上的检测方法是:将转基因水稻种植在盐碱地上或用一定浓度的盐水浇灌观察结果。【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等,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1、如果等位基因在X染色体上 如果致病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由上可知,不论等位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均可出现同样的遗传图解,故不能确定。 抗病():不抗病():抗病():不抗病()=
27、5:3:2:6 能 根据子代表现型可以推理得出母本基因型为XbXb,父本基因型为XbYB,进而确定子代雄性抗病个体基因型为XbYB,因此可以确定Y染色体上的抗病基因(B)一定来自于父本 【解析】1.X、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的认识:在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段则相互不存在等位基因, 如下图:2.X、Y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 类型伴 Y 遗传伴 X 隐性遗传伴 X 显性遗传模型图解判断依据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双亲正常子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子正常双亲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规律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部正常男
28、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 者;具有连续遗传现象举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抗维生素 D 佝偻病3.X、Y 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在 X、Y 的同源区段,基因是成对的,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段则相互不存在等位基因。X、Y 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相似,但也有差别,如:【详解】(1)如果等位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果致病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由上可知,不论等位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均可出现同样的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故不能确定。(2)当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时,不论是在X染色体、Y染色体上还是XY同源区段
29、上都与性别相关联。根据(1)小题的实验结果可知,F1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Yb:XbYb= 1:1:1:1,自由交配时,雌性个体中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 ,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所以雌配子一共两种,其基因型及比例为、,雄性个体中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所以雄配子一共三种,其基因型及比例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病():不抗病():抗病():不抗病()=5:3:2:6。(3)由题意可知,子一代雌性全部表现为不抗病,所以基因型为XbXb,推理得出双亲中都有一个Xb。又根据子代雄性个体全部表现为抗病,其基因型有三种可能即XBYB、
30、XBYb和XbYB,假设子代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BYb,则推理出亲代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b,但是这样的亲本组合杂交无法满足子代雄性个体全部表现为抗病,雌性全部表现为不抗病,因此子代雄性个体基因型不可能是XBYb,同理推理当子代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bYB才能符合题意,所以可以确定子代雄性个体中控制抗病性状的基因一定来自于父本。【点睛】结合X、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的遗传规律分析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 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降低害虫的种
31、群密度 喷洒髙效农药可降低生物多样性,导致虫害再次爆发;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放养松毛虫寄生蜂可以长期控制害虫数量,维持生态平衡;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2.群落的结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3.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在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首先要恢复的成分是生产者。(2)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群落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以及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3)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4)喷施高效农药属于化学防治,这种防治方法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导致虫害再次爆发;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投放松毛虫的天敌松毛虫寄生蜂属于生物防治,这种方法可以长期控制害虫数量,维持生态平衡;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建议采用生物防治才是长久之计。【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群落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掌握群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结构,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回答,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