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教材大象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要点体验单元 画蚂蚁一、观察蚂蚁的基本特征 外形特点:o 蚂蚁的身体一般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像两根细细的小辫子,这对触角可以帮助蚂蚁感知周围的环境,比如探测食物的位置、与同伴交流等。o 胸部通常有三对足,这使得蚂蚁能够灵活地爬行,在不同的地方寻找食物和建造巢穴。o 腹部是蚂蚁身体的最后一部分,形状多样,但相对圆润一些。 颜色:蚂蚁的颜色有多种,常见的有黑色、褐色、棕色等,不同种类的蚂蚁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二、观察方法与注意事项 观察方法:o 可以在户外的草地上、花坛边等地方寻找蚂蚁的踪迹。蹲下身子,静静地观察蚂蚁的行动路线,看它们是如何搬运食
2、物、如何相互交流的。o 也可以用一个小放大镜来仔细观察蚂蚁的身体细节,比如触角上的小关节、足上的小刺等,这样能更清楚地了解蚂蚁的模样。 注意事项:o 在观察蚂蚁时,不要用手去捏或者伤害蚂蚁,要尊重每一个小生命,让它们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活动。o 如果想看得更清楚而把蚂蚁放在一个小容器里观察,时间不要太长,观察完后要及时把蚂蚁放回原来的地方,保证它们能继续正常生活。三、画蚂蚁的步骤与要点 步骤:o 首先,用铅笔轻轻地画出蚂蚁的头部,一般是一个小小的圆形或者椭圆形,要注意留出画触角的位置。o 接着,画出蚂蚁的胸部,胸部比头部稍大一些,可以画成类似梯形的形状,并且在胸部两侧合适的位置画出三对足
3、,足要画得细长一些,表现出蚂蚁爬行的姿态。o 然后,画出蚂蚁的腹部,腹部可以画得圆润饱满,和胸部、头部连接自然。o 最后,用黑色的彩笔或者细的记号笔给蚂蚁的身体轮廓描边,让蚂蚁的形状更加清晰,再画出蚂蚁的触角,触角可以画成弯弯的线条,并且可以在触角上稍微添加一些小细节,比如小分叉等,让触角看起来更逼真。还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蚂蚁颜色,用彩笔给蚂蚁涂上相应的颜色。 要点:o 要抓住蚂蚁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比如头部相对较小,胸部适中,腹部稍大一些,这样画出来的蚂蚁才会更像真实的蚂蚁。o 在画蚂蚁的足和触角时,线条要画得流畅自然,表现出它们灵活的感觉,不能画得太僵硬,否则蚂蚁看起来就会很呆板。四、通过
4、画蚂蚁培养的能力与素养 观察能力:在画蚂蚁之前需要仔细观察蚂蚁的外形、颜色、行动等特征,这个过程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学会关注身边小事物的细节。 动手能力:通过实际动手用笔画出蚂蚁,孩子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比如握笔的力度控制、线条的描绘等。 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画蚂蚁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给蚂蚁添加一些有趣的背景,比如蚂蚁在搬运一块大大的饼干,或者蚂蚁在和其他小昆虫玩耍等,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五、与蚂蚁相关的拓展知识 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一般喜欢群居生活,它们会在地下或者树上等地方建造自己的巢穴。蚂蚁分工明确,有蚁后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工蚁负责寻
5、找食物、照顾幼虫、建造巢穴等工作,兵蚁则负责保卫蚁巢的安全。 蚂蚁的食物:蚂蚁的食物种类很丰富,它们会吃一些植物的种子、花蜜、昆虫的尸体等,有些蚂蚁还会 “放牧” 蚜虫,吸食蚜虫分泌的蜜露。第一单元 感官兄弟第一单元 “感官兄弟” 的知识点整理:一、辨别真假水果 观察方法:o 可以用眼睛看水果的颜色、形状等。比如,真苹果通常是红色或绿色等常见颜色,形状大多是圆形或椭圆形;而假水果可能颜色过于鲜艳、不自然,形状也可能有偏差,不够规整。o 用手摸一摸,感受水果的表皮是光滑还是粗糙。真水果的表皮质感比较真实,像橘子表皮有一些小颗粒,摸起来是有一定触感的;假水果可能摸起来塑料感很强,过于光滑或过于粗糙
6、不自然。 判断依据:o 通过多种感官的综合判断来辨别真假水果。除了看和摸,还可以闻一闻气味。真水果会有其本身独特的气味,如香蕉有香甜的气味,而假水果往往没有这种真实的水果香味,可能会有一些塑料或化学制品的异味。二、感官的本领 眼睛的本领:o 能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比如在观察水果时,能清楚地看到苹果是红色的、圆形的,西瓜是绿色的、大大的椭圆形等。眼睛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不同的事物,区分它们之间的外观差异。 鼻子的本领:o 可以闻到各种各样的气味。在水果中,能闻到苹果的果香、榴莲的特殊气味等。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气味,通过鼻子闻气味也能帮助我们辨别水果的种类,还能发现一些水果是否新鲜,
7、如果水果有异味,可能就不太新鲜了。 手的本领:o 用手触摸能感知物体的光滑或粗糙程度、冷热、软硬等。摸水果时,像芒果表皮光滑,而猕猴桃表皮有绒毛,感觉比较粗糙;同时还能感觉出水果是软软的(如熟透的桃子)还是硬硬的(如生的梨)等,通过触摸进一步了解水果的特点。 耳朵的本领(在本单元关于水果相关情境下体现相对不明显,但也是重要感官):o 虽然在辨别水果本身特点时耳朵直接作用不大,但比如在水果分享会的热闹场景中,能听到大家交流分享水果的声音,如介绍水果时的说话声、咬水果时发出的声音等,从另一个方面感受与水果相关的氛围。三、水果分享会 活动过程:o 同学们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果,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先观
8、察水果的外观,用眼睛看颜色、形状等,用手摸摸感受一下。接着会闻一闻水果的气味,互相交流自己带来的水果是什么样子、什么气味等。o 之后会品尝水果,在品尝过程中感受水果的味道,是甜的、酸的还是又甜又酸的等,并且通过咀嚼感受水果的果肉是软软的、脆脆的还是其他口感,同时也能听到自己和同学们吃水果时发出的声音。 学习收获:o 通过水果分享会,同学们更加充分地运用了各种感官去认识水果。不仅了解了不同水果的外观、气味、味道、口感等特点,还学会了与同学们分享、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感受,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感官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单元 观察常见的动物第二单元 “观察常见
9、的动物” 的知识点整理:一、观察兔子 外形特征:o 兔子有长长的耳朵,耳朵可以竖起来听周围的动静。o 它的眼睛通常很大,红红的,很明亮。o 身上有柔软的毛,毛的颜色多种多样,比如白色、灰色等。o 有四条腿,前腿相对较短,后腿比较长且有力,这使得兔子能跳得很高、很远。o 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 生活习性:o 兔子喜欢吃胡萝卜、青菜等蔬菜,是草食性动物。o 它们通常住在洞穴里,洞穴可以为它们遮风挡雨,躲避天敌。o 兔子很胆小,一有动静就会快速跑开或者躲起来。二、常见的动物 不同种类:o 除了兔子,还有小狗、小猫、小鸡、小鸭等常见的动物。o 小狗会汪汪叫,对主人很忠诚,有的可以帮助人们看家护院。o 小
10、猫会喵喵叫,喜欢抓老鼠,动作很灵活。o 小鸡嘴巴尖尖的,身上有毛茸茸的毛,会叽叽叫,爱吃小米等食物。o 小鸭嘴巴扁扁的,脚蹼可以帮助它们在水里游泳,会嘎嘎叫。 分类方式:o 可以按照动物的生活环境分类,比如有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像兔子、小狗、小猫等;有的动物生活在水里,像鱼、虾等;还有的动物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里活动,比如鸭子等。o 也可以按照动物的食性分类,有草食性动物(如兔子、牛、羊等),它们主要吃植物;肉食性动物(如老虎、狮子等),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杂食性动物(如小狗、小猫等),既吃植物也吃一些小动物等。三、我喜欢的动物 了解自己喜欢的动物特点:o 学生要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11、比如喜欢熊猫,那就要知道熊猫的外形特点,它有黑白相间的毛,身体胖胖的,有大大的黑眼圈等。o 还要了解其生活习性,熊猫爱吃竹子,主要生活在四川等地的竹林里,平时行动比较缓慢等。 表达喜欢的原因:o 可能是因为动物的外形很可爱,比如小兔子毛茸茸的样子很招人喜欢。o 或者是因为动物的一些本领很有趣,像小狗能帮主人叼东西,很聪明等。o 也有可能是因为动物的生活习性让人觉得有意思,比如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储存食物的行为很特别等。第三单元 我在哪里第三单元 “我在哪里” 的知识点整理:一、前后左右 认识前后:o 以自己为中心,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着的方向是后。比如,小朋友在走路时,眼睛看的方向通常就是前
12、,后脑勺对着的就是后。o 在排队时,排在自己前面的同学在自己的前方,排在自己后面的同学在自己的后方。 认识左右:o 一般情况下,拿笔写字的那只手是右手,另一只手就是左手。o 当我们站好时,右手边的方向就是右,左手边的方向就是左。比如,在教室里,座位的右边是同桌的位置,左边可能是过道或者另一位同学。二、东南西北 基本方向认知:o 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太阳落下的方向是西方。早上起床,面向太阳,前面就是东,后面就是西。o 知道了东和西,再根据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口诀来认识南和北。当面向东时,左边就是北,右边就是南。 在生活中辨别方向:o 在野外,可以通过观察大树,一般大树枝叶茂盛的一面是南
13、方,因为南方阳光充足,枝叶生长得更好;而相对枝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o 夜晚,可以通过观察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北方。三、太阳的位置变化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o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位置比较低,随着时间推移,太阳会慢慢升高,到中午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比较高。o 下午,太阳又会逐渐往西方落下,位置越来越低,最后消失在西方的地平线。 太阳位置变化与时间的关系:o 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可以大致知道是上午、中午还是下午。比如,太阳在东边且比较低的时候,就是清晨;太阳在头顶附近,大概就是中午;太阳在西边且慢慢落下,就是下午了。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一年级的小朋友能初步建立起对自身位
14、置以及周围方向的基本认识,并且了解太阳位置变化的简单规律。第四单元 多变的月亮第四单元 “多变的月亮” 的知识点整理:一、月亮什么样 形状:一年级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月亮的形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候看起来是弯弯的,像镰刀(如蛾眉月);有时候是半圆的;有时候又会变成圆圆的(满月)。 颜色:通常看起来是白色或灰白色的,在晴朗的夜晚比较明亮,容易被看到。二、月亮 “变脸” 变化规律:月亮会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不断变换模样,从弯弯的逐渐变圆,再由圆慢慢变弯。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虽然一年级学生不需要深入理解其原理,但要知道月亮的样子是会周期性改变的。 观察方法: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夜晚,在天气晴朗能看到月亮的
15、时候,抬头看看天空,记录下月亮的形状,感受它的变化。比如可以简单地画下每次看到的月亮形状,通过这样的方式直观地发现月亮 “变脸” 的特点。三、白天和夜晚 月亮在白天的情况:学生要知道月亮不只是在夜晚出现,有时候在白天也能看到月亮。只不过白天天空比较亮,月亮的光相对没那么明显,所以不太容易被发现,但如果仔细观察,是有可能在白天的天空中找到月亮的。 白天和夜晚的区别与月亮:了解白天有太阳,阳光很亮,很多活动都在白天进行;夜晚天空变黑,星星和月亮就显得更突出了。月亮在夜晚是比较明显的天体之一,而它在白天也可能存在,只是容易被忽略。通过对比白天和夜晚的不同,进一步认识月亮出现的不同情境。反思单元 竺可
16、桢的观察日记一、竺可桢其人 简介: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等,在气象学等诸多领域有着卓越贡献。 成就:长期从事气象研究,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国气象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二、观察日记相关内容 什么是观察日记o 是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事物、现象等记录下来的一种写作形式。就像竺可桢爷爷坚持记录天气等情况一样,通过观察日记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写下来。o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就是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小花、小草、小动物等的样子、颜色、在做什么等用简单的话语和图画记录下来。 观察日记的重要性o 帮助我们记住观察到的事情:比如今天看到小蚂
17、蚁在搬食物,写下来或者画下来,以后就能回忆起来。o 能让我们发现事物的变化:像竺可桢爷爷记录天气,时间长了就能知道天气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是怎么变化的。小朋友记录植物的生长,也能看到它一点点长高、开花等变化。o 培养细心和耐心:在认真观察并记录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很细心地去看事物的细节,而且要坚持记录,就像竺可桢爷爷坚持写气象日记很多年,这很锻炼耐心呢。三、在科学学习中的应用 培养科学观察习惯:鼓励一年级小朋友像竺可桢爷爷观察天气那样,去观察身边的自然事物,比如每天观察教室窗台上的花有没有新变化,天空的云朵是什么形状等,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记录观察结果:可以用简单的文字(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画图的方式把观察到的记录在本子上,形成自己的观察日记。例如观察到小金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就可以写 “今天小金鱼游得很快,它的尾巴摆来摆去”,还可以画一条小金鱼在水里游动的样子。 学会分享观察发现:小朋友们把自己的观察日记在课堂上或者和小伙伴们分享,这样大家可以了解到更多不同的观察内容,也能互相学习怎么更好地观察和记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