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篇二】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一、我会写寒h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径j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斜xi(斜
2、线、斜坡、目不斜视)霜shung(霜冻、风霜、霜期)赠zng(赠言、赠送、回赠)刘li(姓刘、刘海儿)盖gi(盖楼、盖章、掩盖)菊j(菊花、赏菊、春兰秋菊)残cn(残缺、残害、残酷)君jn(君子、君臣、国君)橙chng(橙红、橙色、鲜橙)送sng(欢送、送来、送别)挑tio(挑逗、挑动、挑拨)二、我会认犹y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傲o(骄傲、傲骨、傲慢无礼)橘j(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三、多音字行hng(银行)xng(不行)挑tio(挑灯)tio(挑选)四、古诗诗意山行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3、。赠刘景文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夜书所见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五、问题归纳1.山行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山行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从“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出来的。2.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还知道秋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
4、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我还知道秋天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户户储存秋菜的季节了。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堆满了菜店的棚子。3.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秋叶、秋风、秋江、秋灯、想到了儿童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挑促织。六、课文主题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赠刘景文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
5、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夜书所见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 【篇三】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的读音和用法。3.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4.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
6、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理由。四季风景如画,四季都是诗情画意的。在这美好的秋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三首关于秋天的诗歌。板书,齐读课题。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歌山行。二、整体感知1.认识作者。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著有樊川文集。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你还知道杜牧的其他诗歌吗?预设:清明、秋夕等。2.听山行的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
7、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3.自由朗读山行:(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3)图文对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4.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节奏。预设: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5.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径、斜。领读生字,注音拼读。结合图片,理解生字的意思。径:小路。斜:不正。石径斜:石板小路弯弯曲曲。2.你认为哪些词语的意思比较难懂,小组内相互质疑解答。预设:生:产生,生出。坐:因为。晚:晚秋
8、。于:比的意思。四、研读古诗(一)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景物?预设: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结合图片,解释重点词语。寒山:深秋的山。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二)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山行中的风景。学生结合景物提示,描述风景。(三)小组说一说诗歌的意思。(四)抓字眼,晓诗意。1.作者说“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用“白云深处”也是可以的,“生处”与“深处”有何区别?预设:“深”是浓厚,浓郁的意思。“生”是生出,存在的意思。“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高山之巅、更为遥远的感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态感。应当是“生”字好于“深”字。2.“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红于”改为“红如”效果一样吗?学
9、生看图思考,然后表达观点。预设: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五)入诗境,悟诗情。1.出示古诗,简析诗歌中的风景。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景有何不同?前两句和后两句诗人的感受有何不同?预设:前两句抓住“寒”字,描绘了一种辽阔深远的远景。后两句抓住“红”字,描写了一种秋比春美的近景。2.你更喜欢哪两句?为什么?预设: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诗采用了非常有新意的对比,用红叶比春花,在美的基础上渲染了一层坚强。诗人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古诗中写秋的诗文大多是悲凉的,而这首
10、诗却表达了一种喜爱的情感。古诗的诗意富有哲理,这两句成为千古绝唱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富有哲理:把枫叶经霜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然而“经霜色愈浓”。因而,这句诗就有了鼓舞、激励人们的作用。五、学写生字美好的诗意要用美好的文字表现,这首诗中还有这几个生字需要我们会写,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1.课件出示“寒、径、斜、霜”等4个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3.指导书写。(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
11、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注意讲解“寒”宝盖儿宽,三横紧凑,撇捺要舒展。“径”的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又”。“斜”左右结构,注意两部分的高度。注意“霜”的三部分的位置等。(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六、指导学习赠刘景文过渡:诗人杜牧抓住了一片红叶,就送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晚秋,其实秋天的美景有很多,喜欢秋天的诗人也有很多。课文第二首诗歌赠刘景文就是其中的一首。让我们先来认识作者苏轼。(一)认识作者。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二)感知古诗。出示诗歌,有节奏地朗读诗歌。预设:荷尽/
12、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三)小组合作学习古诗。想一想:山行这首诗我们是从哪几方面来欣赏的。预设:字、景、情、理。1.小组长领学生字。(1)出示会认的生字“犹、傲、橘”。(2)出示会写的生字“赠、刘”等7个生字,小组成员每人一个生字讲解,并示范书写,直至完成任务。(3)小组挑战,听写生字。2.一起赏景。(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预设:荷叶、残菊、黄橙、绿橘等。(2)联系诗句说一说,诗中的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引导悟情。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作者写枯败的荷叶、傲霜的残菊有什么用意?又为什么写到了橙黄橘绿?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点拨。预
13、设:刘景文当时已经58岁了,有些迟暮之感。作者写这首诗告诉他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勉励刘景文奋发有为。4.诗歌中有没有一句话让你觉得包含道理?预设:菊残犹有傲霜枝。“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霜凌寒的气节。七、总结提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的名句,其实秋天不只有火红的枫叶,灿烂的菊花、还有很多像橙黄橘绿的美景。秋天多美好,让我们去寻找诗意的秋天吧。说一说你眼里的秋天。八、巩固提高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片,观察回答。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什么?这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板书,齐读课题。2.解读课题。夜:夜晚。
14、书:书写。见:看见。夜书所见: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情景)。二、感知内容1.认识作者。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2.听夜书所见的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3.自由朗读夜书所见。(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3)图文对照,想一想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三、研读古诗(一)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读好节奏。(二)抓住关键字理解诗意。预设:萧萧:风声。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了解多音字“挑”。掌握“挑”的意义和用法。促织:蟋蟀。篱落:篱笆。(三)读一读诗歌,说说你喜欢的诗句。1.赏析前两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15、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两句诗中诗人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预设:孤单忧愁寂寞诗人的心被思念家乡的情感填满,朗读时要读出来。2.赏析后两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人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预设:诗人看到了明灯,想到了“挑促织”斗蛐蛐。想起了童年的生活,内心又充满了开心快乐,被幸福感填满。进而有为思想丰富了内涵。3.诗人的感情变化是非常明显的,跟读诗歌,读出情感变化。自由朗读诗文,读出诗人的感情变化。(四)背诵诗文。1.根据老师的提示背诵诗文。老师出示诗句中的一个字,学生背出相应的诗句。预设:送、动、挑、夜。随文识字,学习生字“送、挑”的写法。2.这三首古诗都是关于秋天的美文,一定要背诵课文,把美文收到自己的记忆宝库里。小组检查背诵,比一比看谁的背诵有节奏感,有感情。小组推荐代表展示背诵成果。四、主题阅读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遍地美景的季节,在诗人的眼中,秋的美景是说不尽的。1.老师这里还有几首古诗也是关于秋天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出示诗文秋思、夜雨寄北。学生自读诗歌,说一说诗中的景,诗中的情。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歌,快来分享一下吧。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诗歌。总结:秋天的诗歌有古道西风的苍凉,也有一鹤排云的豪迈。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也能发现秋的美丽。五、巩固提高打开“阅读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