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德州地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用品,利用了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2、真丝围巾B玻璃水杯C塑料玩具D不锈钢餐具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3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操作现象结论操作现象结论A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出现白色沉淀,酚酞不变红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部分变质B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红色褪去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C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
3、溶液的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D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始终未浑浊该石灰水一定变质AABBCCDD4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因为干冰升华吸热B活性炭能够除去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可燃性D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 稀释浓硫酸C 取固体粉末D检查气密性6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B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
4、方法进行提纯C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多D三种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增加其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7截止到4月22日,全国有6省市相继确诊104例H7N9禽流感患者,其中21人已死亡。此次HTN9禽流感病毒在人类身上发现并致人死亡,系全球首次。进行预防需服用相关中药,其中包括板兰根冲剂而板兰根冲剂的主要成分中有单棕榈酸甘油酯(C19H38O4),下列有关此化学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B该分子中的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9:38:4C单棕榈酸甘油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该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为6082018年5月阳泉市举行中考实验操作考试,规范的实
5、验操作是安全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振荡试管充分反应B溶解NaCl固体C检验溶液的酸碱性D干燥气体9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10如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B40时把30g B放入50g水中,可得到80g B的饱和溶液C将20时A、B饱和溶液升温到40,A是饱和溶液D40时,60g A的饱和溶液加入4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请根据所学
6、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洗洁精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作用。(2)焊锡是含有锡、铅等金属的合金,则锡、铅和焊锡中熔点最低的是_。(3)活性炭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它具有_性。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处理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欲对300t含Al2O3 68%的铝土矿进行处理(杂质不参与反应),理论上需要消耗NaOH的质量为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温度为_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丙三种物质中,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t3时,向50g水中
7、加入30g甲物质,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填字母)A 甲、丙都是饱和溶液B 所含溶剂质量:甲丙C 溶液的质量:甲丙D 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14为鉴别CuSO4、KOH、K2CO3、NaCl和稀硫酸五种失去标签的溶液,做如下实验。通过观察就可以鉴别出CuSO4溶液,依据是_;将剩余四种溶液分别取样,滴加酚酞溶液就可以将四种溶液分为两组,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组是_;另一组的两种溶液不变色;将不变色的其中一种溶液加到(2)中两种红色溶液中,依据出现的明显现象鉴别出K2CO3溶液,则明显现象是_;至此溶液鉴别完毕。五、探究题
8、(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同学们对溶液的离子组成很感兴趣,老师告诉他们这瓶溶液中可能含有K+、CO32-、NO3-、SO42-、H+、Fe2+、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小松同学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可确定溶液中一定不含_(写离子符号)。(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一)小松同学取试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由实验现象可确定溶液中一定含有_,据此推断出一定不含_一同时根据_还可确定溶液中一定还含有K+。(结论应用)通过上述实验,同学们经过讨论分析总结出的一般规律是:在溶液中_离
9、子不能共存。(实验探究二)小北同学另取试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的沉淀由实验现象小北同学得出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小松同学认为小北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小松同学取少量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_观察到_的现象最终确定了试液中还一定含有SO42-。老师告诉同学,这瓶试液实际上就是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同学们经过讨论最终确定了试液的组成。(归纳总结)经讨论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试液中离子成分时,对所选试剂的要求是_,才可以证明试液的组成。16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Na
10、2SO4溶液呈中性。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无色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的小烧杯中。当看到_(填现象),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只有Na2SO4 有Na2SO4和H2SO4 有Na2SO4和NaOH 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及理由是_。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
11、、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的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续表: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_。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
12、溶质含有H2SO4,除以上正确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填序号)。Cu CuO 紫色石蕊溶液 AgNO3溶液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写一条)。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A、真丝围巾是用真丝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B、玻璃水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塑料玩具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D、不锈钢餐具是用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C。2、A【解析】A、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常用于人工降雨
13、,故A正确;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B错误;C、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反应会渐渐停止,故C错误;D、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可以是氮气等,故D错误。故选A。【点睛】理解和熟练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B【解析】A、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出现白色沉淀,酚酞不变红,说明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全部变质,选项A错误;B、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红色褪去
14、,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选项B正确;C、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不能说明CO2一定与氢氧化钠反应,因为二氧化碳也能溶于水,选项C错误;D、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始终未浑浊,可能浓盐酸的挥发性,选项D错误。故选B。4、C【解析】试题分析: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而不是可燃性。故选C.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5、B【解析】A、加热液体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
15、搅拌,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C、取固体粉末时,将试管平拿,用药匙或纸槽,把固体粉末送到试管底部,慢慢竖起,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检查气密性时,用双手捂住试管,将导管伸入水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6、C【解析】试题分析: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选项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是正确的叙述;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C选项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多是错误的叙述,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D选项三种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增加其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是正确
16、的叙述;故选C考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7、C【解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及简单计算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分子为微观结构,所以该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故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19:38:4为该分子中的各原子个数比不是质量比,故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单棕榈酸甘油酯中各元素质量比为 ,即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该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为19+38+4=61,故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点在于物质宏观由元素组成,微观由原子构成,不能混淆,且化学式中元素质量比与个数比一定不相等。8、D【解析】A、振荡试管时,振荡的正确方法是用手腕的力
17、左右摆动,故实验操作错误;B、不能在量筒中配制NaCl溶液,应在烧杯中进行,故实验操作错误;C、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应取样检测,不能将酚酞直接滴入试剂瓶,故实验操作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气体反应,但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故实验操作正确。故选D。9、B【解析】A、分子和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所以此项错误;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即可以构成氧气分子也可以构成臭氧分子。所以此项正确;C、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如氦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为4)就大于氢分子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为
18、2)。所以此项错误;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可能变化。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 反应前分子数目是3个,反应后变为2个,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反应前分子数目是2个,反应后仍为2个,分子数目没有改变。所以此项错误。故选B。10、D【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详解】A、随温度升高,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错误,因为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A不正确;B、40C时把30gB放入50g水中,可得到溶液的质量15g+50g65g,80gB的饱和溶液错误;故B不
19、正确;C、将20C时A、B饱和溶液升温到40C,A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错误;故C不正确;D、40时,6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加入4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D正确。故选D。【点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乳化 焊锡 吸附 【解析】(1)洗洁精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讲油污分散成微小颗粒溶解在水中;(2)焊锡是含有锡、铅等金属的合金,则锡、铅和焊锡(大部分合金的熔点低于他组成金属熔点)中熔点最低的是:焊锡。(3)活性炭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它具有疏松多孔状结构,有吸附性。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60t【解析】设需要消耗NaOH
20、的质量为x, x=160t答:理论上需要消耗NaOH的质量为160t。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t2 乙 37.5% D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据图可以看出,在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据图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种物质中,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3)t3时,甲的溶解度为80g,t3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的甲,向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7.5%;(4)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甲的溶解度减小,丙的溶解度增大。A、甲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溶液仍饱和,丙的
21、溶解度增大,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100g饱和溶液中,甲中溶剂质量小于乙,降温过程中溶液所含溶剂质量不变,仍然是甲小于丙,故B错误;C、甲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甲乙,故C错误;D、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甲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故D正确。故
22、选D。【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CuSO4溶液是蓝色的 KOH溶液、K2CO3溶液 有气泡产生 【解析】(1)CuSO4溶液是蓝色的,故通过观察就可以鉴别出CuSO4溶液。(2)KOH、K2CO3溶液显碱性,将剩余四种溶液分别取样,滴加酚酞溶液就可以将四种溶液分为两组,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组是KOH溶液、K2CO3。(3)不变色的为NaCl和稀硫酸,将不变色的其中一种溶液加到(2)中两种红色溶液中,稀硫酸能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依据出现的明显现象鉴别出K2CO3溶液,则明显现象是有气泡产生。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Fe2+ CO3 2-
23、H + 溶液呈电中性(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溶液不带电) 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 碳酸钡和硫酸钡都是白色沉底,由于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加入硝酸钡后一定能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无法证明硫酸根离子是否存在(合理即可) 过量的稀硝酸(或稀盐酸) 固体部分减少但不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只与待测离子反应,产生明显的唯一的实验现象,且不引入其他待测离子(合理即可) 【解析】溶液是无色的,故一定不含有显浅绿色的Fe2+。实验探究一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有气体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O3 2-,CO3 2-与H +不能共存,故一定不含H +。溶液中的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有K+、H
24、+、Fe2+,经过以上分析,氢离子和亚铁离子一定不存在,故一定含有K+。结论应用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共存。实验探究二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可以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故不能确定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碳酸钡遇酸会反应溶解,而硫酸钡沉淀不会与酸反应,故可以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不含有硫酸根,如果沉淀部分溶解,说明碳酸根和硫酸根都含有,如果沉淀不溶解,说明只含有硫酸根。归纳总结经讨论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试液中离子成分时,对所选试剂的要求是只与待测离子反应,产生明显的唯一的实验现象,且不引入其他待测离子(合理即可),才可以证明试液的组成。16、溶
25、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H2SO4+2NaOHNa2SO4+2H2O ,硫酸和氢氧化钠不共存 氢氧化钠(或NaOH)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BaCl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腐蚀下水道 【解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详解】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无色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的小烧杯中。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看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学生板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有Na2SO4、H2SO
26、4和NaOH硫酸和氢氧化钠会发生反应,不能共存,故不合理的猜想及理由是。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或NaOH)。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pH试纸浸入溶液中。(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BaCl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2SO4,除以上正确方案外,CuO 和紫色石蕊溶液单独使用也能完成实验,故选。(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点睛】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