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凌源二高中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 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毎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中国文化发源的地方,我们称之为 “ 中原 ” ,印度河、两河、尼罗河三个河域加在一块儿都没有中国大。中原腹地之大等于一个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里边没有严重的交 通阻碍,也没有被 分割得支离破碎。于是新
2、石器时代晚期 出现的 龙山文化,从东到西,每个邻接地区的文化都有差不多的面貌,其延续性是非常缓慢的改变。从北到南也一样 。 这种横向的延续性表示 此地 交通良好, 人们 彼此互相学习,一方面在同一块土地上有许多中心在互相挑战,另一方面在挑战和比较中又互相学习,同与异辩证式地组合在一起。在这个地区活动的人类总数跟 世界上另外 三个 古文明 地区加起来差不多,其异样性也跟 那 三个地区的异样性加起来差不多,而在异样性那么强的地区可以产生一致性那么高的现象, 其实非常 特殊。 就物资来说,以安阳为中心,向外 画 50 公里到 60 公里的半径圈里,什么样的资源都有。而黄土层又构成特殊的条件,黄土并不
3、天然肥沃,有赖人为的努力,有一分力气下去出一分东西,放两分生出两分,不放就什么都没有。耕作也像尼罗河一样,要长期地保持一块耕地才能有好的收获。长期改良耕种地区的条件,稳定性很强,于是造成地缘的土著和亲缘的结合,同一地点的乡亲住在一起久了就变成一家人,使得在土著之外也有亲缘上紧密的结合 。 新石器时代中原村落的高密度是世界少有的,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由于中国的移民从一个母群、一个小村落移殖出去时,走到哪儿都会碰到别的小村落,早已 有人居住在那里。没有空阔的开拓空间,人们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甲、乙、丙三个村落都有过剩人口,甲村落出去的人一下又碰到乙村落和丙村落,唯一可以利用的是甲、乙、丙之间的空隙
4、地方。凡此空隙只有到丘陵、河谷、丛林或沼泽里头去,花点力气把土地变为可用 。 所以 , 中国的移民形态是填空隙,而不是长程移民。这个特性使母群和子群之间的距离并不疏远,互相依存2 的关系就可以保持很长久的时间。演变的后果是 , 大量人口在高密度的分布之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就 有利于形成大型的复杂政团。这样扩展的政团可以是没有界限的。政团以人群作基础,而人群基 础就符号来说,可以是血缘基础的同姓。这种结合的过程和两河流域型有点相像, 不过 不以地缘关系而以亲缘作为结合的方式。 这种情况在 商代以后有 所 变化。商代的政治单位有两种平行的系统,一种是地区性的邑,一种是亲缘性的族。到了西周,以宗
5、法取胜,邑变成族的附属品,周代选择以血缘来结合人群,这个选择形成中国很大的特色,扩大 的 政团遂以亲缘的团体扩大,反映在词汇上是 “ 天下一家 ” 。我们的国与家不分,我们的扩张可以造成普世性的帝国,而这个普世性的帝国是建立在亲缘关系上的。照理说,亲缘系统的排他性是很强的,但是我们超脱这种排他性,产生 了 “ 民胞物与 ”“ 民吾同胞 ” 的观念。中国以亲缘来带动扩张的需求,这是 其他 三个文明所没有的特色,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就是亲缘关系是所有关系里的基因 。 (节选自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 1(原创)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石器时代晚期 出现的 龙山文化,在每个
6、邻接地区的表现都 比较相似 ,其呈现出来的延续性 虽有 改变 , 却相当缓慢。 B新石器时代的中原族群, 没有空阔的开拓空间,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唯一可以利用的是 村落与村落 之间的空隙地方 。 C虽然 亲缘系统的排他性很强,但是 中国古代文化在产 生的最初阶段却不具有 排他性,而是 产生 了 “ 民胞物与 ”“ 民吾同胞 ” 的观念。 D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异样性与世界其他三个古文明地区的总和差不多 , 却 产生 了 一致性 很高的文化 , 这是相当 特殊 的情况 。 2(原创)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中原地区交通条件良好,有利于居于此地的人们更好地
7、 互相学习, 同时 多中心也在 互相挑战, 学习与挑战 辩证式地组合在一起。 B虽然新石器时期的安阳地区周边物资丰富,但其发展依然 有赖人为的努力, 黄土地上的 耕作状况 仍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C 新石 器时代中原村落 呈现 高密度 的原因是, 移民走到哪儿都会碰到别的小村落,人们花力气把丘陵、河谷、丛林或沼泽 这样的空隙 变为 了 可用土地 。 D 西周 时期, 邑变成族的附属品,以血缘来结合人群 的 选择 形成 中国很大的特色, 这是深受“天下一家”影响的表现。 3(原创)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与其起源地的特定环境是分不开的。如果 中原 不
8、是那么广阔 ,3 有比较严重的 交通阻碍, 或者很早就被 分割得支离破碎 ,产生的文化应该另有特质 。 B古代 中国的移民形态是填空隙, 而不是长程移民 。前者 使母群和子群之间的 依存关系得以维持 , 而后者将导致母群和子群脱离 互相依存的关系 。 C 政团以人群作基础,而人群基础就符号来说,可以是血缘基础的同姓。例如炎帝和黄帝之间,两个族群号称兄弟关系,后来融合 ;又如 祝融八姓,八个不同的姓之间有共同的符号,尊奉共同的神祝融。 D 以亲缘来带动扩张的需求是 中国古代文化的 特色 。 亲缘关系是中国古代所有社会关系里的基因 ,是中国古代文化在世界文明中保持自身特质的重要因素。 二、古代诗文
9、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弋谦,代州人。 永乐 九年进士。除监察御史。出按江西,言事忤旨,贬峡山知县。复坐事免归。 仁宗在东宫,素知谦骨鲠。及嗣位,召为大理少卿。直陈时政,言官吏贪残,政事多非洪武之旧。帝多采纳。既复言五事,词太激,帝乃不怿。尚书吕震、吴中等因劾谦诬罔,都御史刘观令众御史合纠谦。帝召杨士奇等言之,士奇对曰:“ 谦不谙大体,然心感超擢恩,欲图报耳。主圣则臣直,惟陛下优容之。 ”帝乃不罪谦。然每见谦,词色甚厉。士奇从容言:“ 陛下诏求直言谦言不当触怒外廷悚惕以言为戒今四方朝觐之臣皆集阙下见谦如此将谓陛下不能容直言 。”
10、帝惕 然曰:“此固朕不能容,亦吕震辈迎合以益朕过,自今当置之。”遂免谦朝参,令专视司事。 未几,帝以言事者益少,复召士奇曰:“朕怒谦矫激过实耳,朝臣遂月余无言。尔语诸臣,白朕心。”士奇曰:“臣空言不足信,乞亲降玺书。”遂令就榻前书敕引过曰:“朕自即位以来,臣民上章以数百计,未尝不欣然听纳。苟有不当,不加谴诃,群臣所共知也。间者,大理少卿弋谦所言,多非实事。 群臣迎合朕意,交章奏其卖直,请置诸法,朕皆拒而不听,但免谦朝参。 而自是以来,言者益少。?朕于谦一时不能含容,未尝不自愧咎。尔群臣勿以前事为戒,于国家利弊、 政令未当者,直言勿讳。谦朝参如故。”时 中官 采木四川,贪横。帝以谦清直,命往治之
11、。擢谦副都御史,遂罢采木之役。 资源库 宣德初, 交阯 右布政戚逊以贪淫黜,命谦往代。王通弃交阯,谦亦论死。正统初,释为民。 土木 之变,谦布衣走阙下,荐通等十三人,皆奇才可用。众议以通副石亨,谦请专任通,事遂寝。廷臣以谦负重名,奏留之,亦不报。景泰二年复至京,疏荐通等,不纳。罢归,未几卒。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四 -列传第五十二) 4(原创)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陛下诏求 /直言谦言不当触怒外廷 /悚惕以言 /为戒 /今四方朝觐之臣皆集 /阙下见谦 /如此将谓陛下不能容直言 B陛下诏求 /直言谦言不当 /触怒 /外廷悚惕 /以言为戒 /今四方朝觐
12、之臣皆集 /阙下见谦如此 /将谓陛下不能容直言 C陛下诏求直言 /谦言不当 /触怒外廷 /悚惕以言为戒 /今四方朝觐之臣皆集 /阙下见谦 /4 如此将谓陛下不能容直言 D陛下诏求直言 /谦言不当 /触怒 /外廷悚惕 /以言为戒 /今四方朝觐之臣皆集阙下 /见谦如此 /将谓陛下不能容直言 5 (原创)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永乐,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自明朝始,除极少数情况外,皇帝执政期间只用一个年号,如后文“洪武”为明太祖年号。 B中官,古代官职名,可泛指宫内、朝内之官,汉唐以后多特指宦官。宦官是专供君王及
13、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 C 交 阯,也作交趾,中国古代地名,地理位置大致在今天的越南境内。初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这里的“名区”指的正是交趾。 D阙下,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处,也借指京城。阙,意为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诣阙,可以指赴朝堂,也可指赴京 都。 6 (原创)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弋谦的耿介在仁宗皇帝还在做太子时就被注意到了。等到被任命为大理少卿,弋谦的言谈能切中时弊,常常被皇帝采纳,但也招致一些朝中要员的诬陷弹劾。 B弋谦的直言也引起皇帝的不悦。虽有杨士奇从中斡旋,弋谦没有在吕震等人挑起的事端中获罪,却也从此被免除了上朝参拜的资格。 C弋谦的清廉正直使得皇帝信任。他被派往四川治理伐木徭役中出现的贪腐霸行,朝廷最终废除了伐木的徭役。 D弋谦对朝廷的忠心贯穿他的一生。虽然受王通影响曾被判处死刑 ,获释为民后弋谦仍极力向朝廷上疏推荐贤能之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谦不谙大体,然心感超擢恩,欲图报耳。主圣则臣直,惟陛下优容之。 ( 2)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