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2024学年四川省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市面上出现很多观赏性的小生态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如图是一个封闭的小生态瓶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应将小生态瓶放置在有光照的地方B.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实现物质循环利用C.生态瓶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和数量都呈金字塔形D.增加小
2、鱼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2用新鲜的菠菜叶片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距滤液细线最近的一条色素带是( )A.叶绿素aB.叶绿素bC.胡萝卜素D.叶黄素3某自然生态系统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量的数据(数值单位是100万kJ)如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相对值3.5612.8010.300.48226.50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所有种群同化量的总和B.碳在甲、乙、丙、丁、戊各种群间循环流动C.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4%D.人类向该生态系统中排放的Pb(铅)在戊体内的含量
3、最高4 “无废弃物农业”是生态工程最早的模式之一。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施用有机肥能为作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能量B.从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优于C.该模式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基本原理D.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能有效促进物质循环利用5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是神经调节,该激素能催化细胞内的反应B.给长期缺碘的大鼠注射垂体提取物,其代谢明显增强、产热增加C.给正常小鼠饲喂抗利尿激素均会使尿量明显减少D.破坏家兔胰岛B细胞(不产生胰岛素,不能降低血糖
4、浓度),可能出现尿量增加和尿糖现象6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F、KL段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b、c两段分别表示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化C.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D.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b段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
5、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答出两点即可)。(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答出两点即可)。8(10分)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取样深度(cm)农业模式生物组分(类)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0-10常规农业15106有机农业19123无公害农业1711010-20常规农业13100有机农业18111无公害农业1
6、6107(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依据是_。(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_。(4)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9(10分)下
7、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图,家庭中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如系谱图所示。现已查明6不携带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属于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属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2)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5_,8_,9_。(3)若8和9婚配,子女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10(10分)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产生C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图中a、b两个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其中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
8、。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_。若适当提高CO2浓度,则短时间内图中C的含量变化是_。(2)图中物质D为_,D的_量可代表净光合作用的强度。(3)经研究发现,该植物夜晚虽然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D,原因是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为暗反应提供_。11(15分)科研小组对某个荒地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如下图(单位:J /hm2a)。请回答:(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_、转化和_的过程。(2)据图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只考虑该条食物链,从植物流向田鼠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3)鼬的捕食者猫头鹰还需在该地区以外捕食才能维持生存,这是因为能量流动
9、过程中田鼠的_和部分能量未被利用,使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减少,致使鼬的数量不可能更多。(4)光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其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答出两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生态瓶制作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宜小不宜大,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生态瓶放置在有光照的地方,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
10、机物,释放氧气,从而为动物的生存提供氧气和营养,A正确;B、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动,B错误;C、生态瓶是观赏性的小生态瓶,是较为特殊的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和数量都不一定呈金字塔形,C错误;D、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增加小鱼的数量是增加了消费者数量,但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A。2、B【解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
11、度小,扩散速度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其原理为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距离起点越近,叶绿素b的溶解度最小,即扩散速度最慢,距离起点最近,C正确。故选C。3、C【解析】结合题干所给信息,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结合图表可知该生态系统由两条食物链组成,这两条食物链分别是:戊乙甲丁和戊丙甲丁。据此对
12、选项进行解答。【详解】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B、碳在甲、乙、丙、丁、戊各种群间单向流动,碳在生产者戊和无机环境间循环流动,B错误;C、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56/(12.80+10.30)15.4%,C正确;D、丁的营养级最高,因此人类向该生态系统中排放的Pb(铅)在丁体内的含量最高,D错误。故选C。4、A【解析】“无废弃物农业”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模式,通过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植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采用堆肥和沤肥等方式,制成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土壤微生物,实现土壤中养分的循环利用。【详解】A、施用有机肥能为作物
13、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但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B、对有机废弃物进行、的处理,既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又减少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所以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优于,B正确;C、结合分析可知该模式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基本原理,C正确;D、通过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能有效地促进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D正确。故选A。5、D【解析】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分解,促进动物个体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2、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3、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详解】A、肾上腺髓质
14、分泌肾上腺素受神经调节,该激素能调节细胞的代谢过程,但不催化化学反应,A错误;B、给长期缺碘的大鼠注射垂体提取物(含有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但由于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故无法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大鼠不会出现代谢明显增强和产热增加等现象,B错误;C、抗利尿激素化学本质为多肽,口服会被消化道中酶分解,失去作用效果,因此给正常小鼠饲喂抗利尿激素不能使其尿量明显减少,C错误;D、破坏家兔胰岛B细胞,体内缺乏胰岛素可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出现尿量增加和尿糖现象,D正确。故选D。6、D【解析】分析曲线图可知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
15、NA含量变化,c阶段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详解】A、EF段存在同源染色体,KL段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B、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c阶段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B错误;C、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此阶段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在前期、中期与体细胞中的相同,在后期是体细胞中的2倍;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此阶段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OP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2倍,C错误;D、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D。
16、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 (1).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2).降低 (3).根冠、萎蔫叶片 (4).水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干旱缺水条件下,脱落酸抑制茎叶的生长,同时促进根的生长,说明脱落酸的这种作用,有利于植物适应缺水环境。(1)由图可以直接看出,与突变体(不能合成ABA)相比,野生型(能合成ABA)植株茎叶长度增加值小,而根长度增加值大,说明ABA 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2)加ABA后,根生长加快,从土壤吸收水分增多;茎叶生长减慢,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减慢,水分散失减少,以对
17、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3)ABA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其作用是抑制植物茎叶的生长,而赤霉素可以促进茎叶的生长,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4)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作为化学反应的溶剂、维持细胞渗透压、提供反应的原料、组成细胞的结构等。【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自变量是干旱处理的时间和植物的种类,分析两种植物茎叶长度和根长度变化的不同之处。8、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垂直 .有机农业 .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 .镉随着食物链的延长逐渐积累 .长期施用有机肥后腐生细菌增加使食细菌线虫增加,引起捕食性线
18、虫增加,植食性线虫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减少量多于其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量【解析】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去向: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着的能量一般用于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贮存在构成有机体的有机物中。贮存在有机体的有机物中能量有一部分是死亡的遗体、残落物、排泄物等被分解者分解掉;另一部分是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及未被利用的部分。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
19、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4、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被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包括地形的变化、土壤的湿度、盐碱度的差异性、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着的能量一般用于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分解者分
20、解;三是流入下一营养级;四是未利用的能量。根据图示可知图中捕食性线虫处于最高营养级,因此与食细菌线虫相比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根据以上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可知,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与土壤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属于生态系统。(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的特点是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的特点是镶嵌分布,因此土壤中深度不同,土壤动物的不同体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有关,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就越高,因此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有机农业土
21、壤中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是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3)生物富集作用亦称“生物放大作用”。指通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各营养级的传递,某些污染物,如放射性化学物质和合成农药等,在生物体内逐步浓集增大的趋势。而且随着营养级的不断提高,有害污染物的浓集程度也越高,因此土壤中的污染物铬随着食物链延长逐渐积累,出现富集现象,在最高营养级生物捕食性线虫体内含量最高。(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腐生细菌数量增加,导致食细菌线虫数量增加,在食物网中引起捕食性线虫数量的增加,这使得植食性线虫由于被大量捕食而数量减少,且减少量多与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数量。【点睛】本
22、题考查生态系统和群落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特别是把握生态系统能量流经每一营养级的去向,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原因,识记并理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及其特点,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9、 .X .隐性 .常 .隐性 .AaXBXb .aaXBXB或aaXBXb .AAXbY或AaXbY .3/8【解析】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判断患病遗传方式的“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正常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正常非伴性。【详解】(1)分析遗传系谱图:5号、6号表现正常,生患甲病的儿子9号,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II6不携带
23、致病基因,故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号和4号表现正常,生患乙病的女儿8号,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8号患乙病,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aa,8号不患甲病,但有患甲病的弟弟(哥哥),故3号和4号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分别为XBY、XBXb,故8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综合两对基因,8号基因型及概率为1/2aaXBXb、1/2aaXBXB。9号患甲病,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XbY,其父亲6号不患甲病,故甲病致病基因来自母亲5号,5号关于甲病基因型为XBXb;9号不患乙病,2号患乙病,5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Aa,6号基因型AA,故9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AA、Aa,综合两对基因,9号基
24、因型及概率为1/2AaXbY、1/2AAXbY;5号基因型为AaXBXb。(3)若 III8和 III9婚配,子女中患甲病的概率为:1/21/2=1/4,子女中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子女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43/4+1/43/4=3/8。【点睛】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常染色体上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即子代无论男女得病的概率或正常的概率相同;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与性别有关,子代男女得病概率或正常的概率不同。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余男性;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余女性;常染色体:男女患者比例相当。10、 (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叶绿体基质 (3).C3 的还原
25、(4).五碳化合物 (5).下降 (6).(CH2O)(或有机物、糖类) (7).积累 (8).H和ATP【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故C为还原氢,a是CO2的固定过程,b是C3的还原过程,其中A是C5,B是C3,D是(CH2O)。【详解】(1)C是还原氢,图中产生还原氢的过程是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图中a、b两个生理过程属于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其中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C3的还原。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五碳化合物。若适当提高CO2浓度,生成的C3增多,C3的还原消耗更多的还原氢和ATP,光反应速率不变,则短时间内还原氢的含
26、量下降。(2)图中物质D为糖类等有机物,即(CH2O),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D会积累,其积累量可代表净光合作用的强度。(3)暗反应的进行需要光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故该植物夜晚虽然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D,是因为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明确图中各符号代表的过程、场所和物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11、 (1).传递 (2).散失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03 (5).呼吸作用散失部分能量 (6).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的来源(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生态系统能
27、量的最终来源);参与信息传递过程,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参与信息传递、信息传递作用)【解析】各营养级的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据图可知,植物、田鼠和鼬中的能量依次减少,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故只考虑该条食物链,从植物流向田鼠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76105/5.93107100%03%。(3)由于能量流动过程中田鼠同化的能量中有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还有部分能量未被利用,使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减少,致使鼬的数量不可能更多。(4)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有: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的来源;参与信息传递过程,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成功者的理解与运用,识记相关知识并能结合题意分析作答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