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7-2018 学年高二 8 月月考语文答题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努力建构当代“论语学”颜炳罡千百年来,虽然论语研究论著浩如烟海,但由于文献流传过程中的脱、衍、倒、误及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历史条件的客观局限等诸多因素影响,依然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论语研探秉承中国传统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利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的手段提出诸多视角新颖、思路独特的看法,或缜密思考,或择善而从,或直抒己见。以论语之名定于何时为例,该书不但罗列了“弟子所题说” “曾子弟子为之说” “秦汉之间说” “汉代说” “景帝
2、末或武帝初说” “孔安国说”等前修时贤的不同观点,而且在承认诸说并存的同时,还通过对史记 汉书 礼记 韩诗外传 孟子题辞等传世文献所提供的学术信息的提炼与解读,结合郭店、上博等出土竹简文献,得出论语书名定于孔子再传弟子之说或为可信的判断。又如就论语的“论”字究竟何意的问题,前人有“伦理”“追论” “从音依字” “言理” “讨论” “选择” “条理”等多种解释,作者在对以上各论详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汉代历史文献、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从训诂学、文字学的“论”字本义入手,认可论语之“论”当为“编纂”之义的观点。凡此种种,考证有据、论述精当之处不胜枚举。宋儒朱熹在论语训蒙大义中曾言:“古之学者,其始即
3、以此为学,其卒非离此以为道。穷理尽性,修身齐家,推己及人,内外一致,盖取诸此而无所不备,以终吾身而已。”在朱熹看来, 论语可以奉为学者终身受教之经典,其中性命义理无所不备,对实践内圣外王的儒学精义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作者对论语学的研究并未局限于经学领域,而是从学术史、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论语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所凸显的社会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通过经学思想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概括了论语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进而探索其政治伦理内涵与文化底蕴。宋代政治家赵2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论语研探一书对以上的探索和研究不仅彰显了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政治、法律、教育、日常生活
4、等方面所施加的重要影响,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传统经典及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论语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为政以德”和“修文德以来之”等论述,作者指出, 论语是中国古代“大一统” 、德治主义的思想源头。值得一提的是, 论语研探对论语在官学、私学考试中的地位,以及论语在臧否人物和劝导世风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都给予了积极评价。从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此举乃是从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来剖析论语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刻性。这种纵向的剖析既是一种创新,又是一种相对于“论语学”而言的活的学术,因此, 论语研探扩展了论语研究的广度,使得当代论语学呈现出一种更为立体的丰富性。该书最大贡献在于诠释了“论语学”这一概念,
5、且在“论语学 ”学科化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这个工作在论语学发展史上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当然,毋庸讳言,本书既有待改进之处,也有些可待讨论的观点。如对论语中的孔子形象等问题的讨论尚欠厚重,对两千多年论语诠释史的论述、研究还显粗略,对“论语成书于子思之手”等观点还有待于更深入地论证,等等。 ( 选自 2016 年 5 月 23 日光明日报 ,有删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研究孔子与早期儒学的直接材料,蕴含着孔子与儒家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千百年来,历代注疏与研究著作颇多。B. 论语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本传世名著,说熟悉是因为其中的一些语句已达到吟诵的地步;说陌生是
6、因为除了众人所熟知的外,还有一些未知之处。C. 对论语在官学、私学考试中的地位,以及论语在臧否人物和劝导世风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等, 论语研探都给予了积极评价。D. 在罗列了“弟子所题说”等观点后, 论语研探通过对史记 汉书等文献的研究,得出论语书名定于孔子再传弟子之说。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论语研探是“论语学”研究涌现出来的新的成果,作者在承认诸说并存的同时,论及范围涵盖多个研究领域。B. 在前人论语成果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又结合出土的文献资料,从训诂学、文字学、索引学的“论”字本义入手,认为“论”为“编纂”的意思。3C. 论语研探从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来剖析论语对中国古
7、代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刻性,使得当代论语学呈现出一种更为立体的丰富性。D. 历史上对论语的研究论著较多,也还有悬而未决的问题, 论语研探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传统经典及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 论语可以奉为学者终身受教之经典,并据此拓展,对论语学的研究并不仅局限于经学领域。B. 作者对论语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所凸显的社会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进而探索其政治伦理内涵与文化底蕴。C. 很多人研究论语 ,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其进行注释,可以说整个论语的诠释史,也是其不断扩大影响,为世人所认知的历史。D. 论语研探对论语诠释史的论述与研究还有些粗略,对某
8、些观点还有待于更深入地论证,但并不能否认该书是一部“论语学”力作。(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啊!外面下雪了。 ”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 ”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
9、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 ”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4“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谁啊?”“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
10、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少啰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 ”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 ”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 ”房主人慌忙解释。“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11、”“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挂电话”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 ”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 “不是的。他们唯一在
12、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5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 生活闹剧结束之后,退幕了, “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一切又静静地消失于窗外悠远的雪景中,悠远意境的运用把俗世的生活空灵化了。B.陌生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与前文“三步两步蹿上楼梯” , “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相呼应。C.文中用很大的篇幅制造儿子还活着的假象,当警长揭露儿子早已死去的真相时,读者一下子被这种突变震惊了,落差太大
13、,降低了艺术感染力。 D.小说的情节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如从开篇一直到陌生人抢劫,楼上一直安静,学习也不点灯,这都为结尾真相大白埋下伏笔。 5.小说对冬夜雪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 分)6.小说篇幅虽短,情节却曲折离奇,小说设计了哪些出人意料的情节?(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