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图示中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增大pH,重复该实验, A、B点位置都不变B.酶量增加后,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C.B点后曲线不在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反应物的浓度D.反应物浓度是
2、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于个体较大、数量较少的生物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种群数量B.采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的前提是调查的生物不活动或活动范围小C.若标记的个体部分死亡,则实际的种群数量应比统计的结果偏大D.若标记个体没有混合均匀即进行重捕,则最终的统计结果偏大或偏小3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被分解B.在激素调控下,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4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
3、件。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B.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但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C.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D.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5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可把纤维素作为唯一氮源B.该实验中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均为液体培养基C.刚果红染色时,倒平板加入的刚果红需灭菌处理D.刚果红可以与纤维二糖和其他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6某观赏植物的花色有红花、黄花和白花三种类型,研究发现其是由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B基因控
4、制红色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色素的合成,而A基因抑制B、b基因的表达。现有一株黄花植株和一株白花植株杂交,F1只出现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亲本白花植株和F1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相同B.F1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3:1:4C.F1中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花植株占3/16D.F1中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比例为1:1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低钠血症是最常见的一种水盐平衡失调疾病。患者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小于135mmol/L,表现为恶心、嗜睡、多尿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低钠血症患者体内醛固酮的分泌量可能增多B
5、.大量出汗后一次性饮水过多易引发低钠血症C.低钠血症患者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比正常人高D.可通过静脉滴注适宜浓度氯化钠溶液对低钠血症进行治疗8(10分)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1)从生态系统的结构来看,图3中未表示出的成分有_。图1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营养级的能量中流入分解者的包括_两部分。(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C表示_。若图1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由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6、是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3)由图2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4)若图1中营养级、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3。若甲能量中比例为a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X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如果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32调整为甲乙=23,其他条件不变,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丙获得相等的能量,需要消耗的甲是原来的_倍(结果用分数表示)。9(10分)乙烯可促进香焦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
7、技术路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B.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C.根据实验安排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0(10分)长期压力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紊乱,严重时会引发抑郁。5-羟色胺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其信号传递机制如图1所示。脑内5-羟色胺等单胺类递质功能失调(突触前膜再摄取过多)是解释抑郁病因的经典理论。SSRI是一类新型抗抑郁药,其作用如图2所示。请回答:(1)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5羟色胺以_的方式释放后再与_结合,实现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2)
8、据图分析SSRI的抗抑郁的作用机制_。(3)抑郁症患者除接受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可通过哪些方式来应对情绪波动,请提出合理的建议_。(答出一点即可)11(15分)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据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_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_系统和_系统的参与。(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_。(4)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_才能完成。(5)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调节网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9、题目要求)1、D【解析】题干中提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此时的酶活性最强,改变温度或pH都会降低酶的活性。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在B点后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为酶的数量。【详解】A、题干中提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因此如果增大pH,酶的活性会下降,A、B点位置都会下移,A错误;B、增加酶量后,反应速率会加快,反应速率不可用曲线a表示,B错误;C、由题意知,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B点之后反应速率不在上升,说明限制因素是反应物浓度以外的因素,如酶的数量,C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
10、出,在曲线AB段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因此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D正确。故选D。2、C【解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2)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有标志重捕法、样方法,植物及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常用样方法,活动能力强的范围广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3)样方法调查时必须随机取样,可以采用等距取样法、五点取样法等。【详解】A、调查个体较大、数量较少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种群数量,A正确;B、采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适用于不活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B正确;C、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某动物的种群密
11、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如果标记的个体部分死亡,会使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则统计的结果比实际的种群数量偏大,C错误;D、若标记个体没有混合均匀即进行重捕,则最终的统计结果可能偏大或偏小,D正确。故选C。3、A【解析】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详解】A、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组织液,因此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被分解发生在内环境中,A正确;B、在胰高血糖素的
12、调节下,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发生在肝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B错误;CD、肠道属于体外环境、泪液也是排放到体外的液体,C、D项均发生在体外环境中,故CD错误。故选A。4、B【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详解】A、人吃进酸性或
13、碱性的食物并不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因为其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A错误;B、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由于机体中的水盐平衡调节机制,因此即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有所升高,机体依然能利用自身的调节机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能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C、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人体自身的体温调节机制,能维持自身体温的相对稳定,C错误;D、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体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加快,从而将更多的二氧化通过呼吸运动排出,显然二氧化碳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故选B。5、C【解析】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原理:1、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
14、,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2、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详解】A、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把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不是氮源,A错误;B、在纤维素分解菌分离与鉴定实验中,用到的培养基按照物理状态分类均为固体培养基,B错误;C、加刚果红进行染色时,可在倒平板时加入,也可先培养微生物,待长出菌落时
15、加入。若倒平板时加入需对刚果红进行灭菌处理,C正确;D、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别,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能够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就是纤维素分解菌,但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D错误。故选C。6、A【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_,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 _ _。【详解】A、一株白花植株和一株黄花植株杂交,F1只出现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由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F1白花基因型为AaBb,红花基因型为aaBb,比例为1:1。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F1白花基因型为AaBb,
16、A错误;B、F1中的两种植株(AaBaaBb)杂交,后代的红花(aaB_)占1/23/4=3/8,黄花(aabb)占1/21/4=1/8,白花(A_ _ _)占1/21=1/2,B正确;C、F1中白花植株(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花(aaB_)植株占1/43/4=3/16,C正确;D、F1中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比例为l:1,D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C【解析】低钠血症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减少,尿量增加,体内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分泌增多,促进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低钠血症患者可通过静脉滴注适宜浓度氯化钠溶液进行治疗。【详解】A、醛固酮能够增进肾脏对于离子
17、及水分子再吸收作用,故低钠血症患者体内醛固酮分泌增多,A正确;B、大量出汗后,由于体内盐分因大量排汗而消耗较多,此时,大量喝水并不能补充盐分,反而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易引发低钠血症,B正确;C、血钠浓度降低,一般情况下血浆的渗透压也降低,因此患者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比正常人低,C错误;D、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钠离子主要保留在细胞外,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D正确。故选C。8、(1)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太阳能、热能 .营养级的枯枝败叶中的能量和营养级的粪便量(2) .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b/y(3)单
18、向传递,逐级递减(4) . .17/13【解析】分析图1可知,在能量金字塔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生产者,m1表示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光能,m2是指在生态系统食物链各营养级散失的能量热能;能量在食物链各营养级间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营养级越高,可利用能量越少。分析图2,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第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第营养级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第营养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生物的有机物中。分析图3,食物链两条:甲丙、甲乙丙,由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能量,至能量按照20%的能量传递率计算。【小问1
19、详解】图3是食物网,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图中未表示出的成分有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1中,m1表示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光能,m2是指在生态系统食物链各营养级散失的能量热能。营养级的枯枝败叶中的能量和营养级的粪便量是营养级的能量中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小问2详解】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同化的能量,C表示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若图甲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而图乙中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为b,因此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营养级同化量/营养级同化量100%=b/y100%。【小问3详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小问4详解】
20、假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b,则丙从甲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ba20%,丙从甲乙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b(1-a)20%20%,根据题干中的条件可知:ba20%+b(1-a)20%20%=X因此b=25X/(4a+1)kJ。设当食物由甲:乙为3:2时,丙的能量为x,需要的甲为3/5x20%+2/5x20%20%=13x。设当食物由甲:乙为2:3时,丙的能量为y,需要的甲为2/5y20%+3/5y20%20%=17y。由于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13x=17y,则x/y=17/13。【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学生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分析、理解和运用是解答
21、本题的关键。9、C【解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具有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3、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详解】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会受到乙烯影响,因为对照组香蕉会产生内源乙烯,A错误;B、实验材料应尽量选择未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这样内源乙烯对实验的影响较小,B错误;C、图示表明每两天取样一次,共6次,为了了解香蕉实验前本身的还原糖量、淀粉量、果皮色素量,
22、应该从0天开始,故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C正确;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不一致,应该是还原糖量增加,淀粉量下降,果皮黄色色素增加,D错误。故选C。10、(1) .胞吐 .突触后膜上的5-羟色胺受体(2)SSRI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的5-羟色胺的转运载体,阻止递质的回收,进而提高突触间隙内的5-羟色胺浓度,改善病人症状(3)为了缓解抑郁,除了必要的药物刺激外,为了缓解抑郁需要患者学会放松,释放压力,同时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会缓解人体的内环境紊乱,缓解抑郁症状。【解析】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
23、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小问1详解】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随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5-羟色胺以胞吐的方式释放。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可与突触后膜上的5-羟色胺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从而实现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小问2详解】长期心情低落有可能引发抑郁,脑内的单胺类递质(如5-羟色胺等)系统功能失调可引发抑郁。SSRI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新型抗抑郁药,图中显示,SSRI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的5-羟色胺的转运载体,阻止递质的回收,进而提高突触间隙内的5-羟色胺浓度,改善病人症状。【小问3详解】题意显示长期压力
24、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紊乱,严重时会引发抑郁。为了缓解抑郁,除了必要的药物刺激外,为了缓解抑郁需要患者学会放松,释放压力,同时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会缓解人体的内环境紊乱,缓解抑郁症状。【点睛】理解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题干信息并能挖掘题目中的有用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 (1).消化系统 (2).呼吸 (3).循环 (4).终尿 (5).内环境 (6).神经-体液-免疫【解析】稳态调节机制的研究: 最初,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
25、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后来人们发现,免疫系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详解】(1)图中是消化系统,食物、水和无机盐,经消化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由大肠排出的是食物残渣(粪便)未被吸收的物质。(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参与。(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为终尿,其中含有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还有多余的水和无机盐。(4)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内环境才能完成,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5)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点睛】熟知内环境稳态的内容以及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示各个编号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