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云南省玉溪市师院附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知识图书馆 文档编号:8118466 上传时间:2024-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云南省玉溪市师院附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届云南省玉溪市师院附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届云南省玉溪市师院附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届云南省玉溪市师院附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届云南省玉溪市师院附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4届云南省玉溪市师院附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为减少环境污染、保

2、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开发和建设责无旁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演替的方向C.少量生活污水流入人工湿地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这说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D.湿地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提高群落的丰富度和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正确的是( )A.PM25进入

3、人体肺泡中即进入了人体的内环境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将导致血浆最终呈酸性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某些个体初次接触时就会引发过敏反应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3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淋巴管阻塞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毛细血管管壁破损 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B.只有C.只有D.只有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或改变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B.基因突变后产生的新基因都可以遗传给子代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在有丝

4、分裂的过程中发生的D.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可能会导致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5一个盛有池塘水的罐子可被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原因是( )A.罐子中生活着水藻等植物B.罐子中有水和空气等非生物因素C.罐子中多种微生物以水藻为食D.罐子中生活着多种生物,且依赖于非生物成分6下列生物构成一个群落的是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C.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金鱼藻7塑料是海洋、湖泊以及河流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长度小于5mm的塑料被称为塑料微粒,它们对觅食的海洋动物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方面的联合专家小组评估全球塑料微粒的报告结果显示,已有数万种生物受到塑

5、料污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塑料微粒被海洋生物取食后会沿食物链富集,影响它们的生长、繁殖和迁徙B.塑料还可能会成为某些难降解污染物的载体,增加了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风险C.生活中对这些塑料垃圾进行分类和集中处理,可阻断它们通往海洋的“道路”D.海洋生态系统可通过正反馈调节降低塑料污染的危害,维持整个系统的稳态8(10分)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是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每隔10米种植一棵杨树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某些种群密度的重要因

6、素A.B.C.D.二、非选择题9(10分)临床上,检查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常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具体操作是:先测受检者空腹血糖,然后将75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L水中,让受检者5min内饮尽,每隔一定时间测血糖浓度(相关标准及结论见下表),以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糖调节异常”或“糖尿病”。请回答:1空腹血糖(mmol/L)2h血糖(mmol/L)诊断结论16.17.8糖耐量正常26.17.07.8空腹血糖受损(IFG)37.07.811.1糖耐量低减(IGT)47.011.1达糖尿病诊断标准(1)所有受检者的血糖浓度,在0.51h均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正常人2h后血糖浓度基本

7、恢复至空腹水平,主要原因是组织细胞加快了_的合成及葡萄糖的分解利用。(2)IGT是指糖代谢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中间状态。有些IGT患者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这种人体内胰岛素含量高而血糖异常的原因是_。如果不控制饮食,增强运动,这些人将发展为_(填“I”或“”)型糖尿病患者。(3)图1表示受检者口服葡萄糖后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示意图,口服葡萄糖后胰岛B细胞葡萄糖供应增加,细胞内_过程加强,导致ATP/ADP的比值上升,钾离子通道关闭导致胰岛B细胞膜电位发生_变化,引起Ca2+进入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4)根据图1推测,ATP在胰岛B细胞内的作用有_、_。(5)“苏木杰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早餐

8、前高血糖的现象,血糖变化情况如图2,它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而导致的夜间低血糖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_调节机制,使得升高血糖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从而促进_导致晨起血糖反跳性升高。请从调整饮食和降糖药用量两个方面给出现“苏木杰现象”的糖尿病患者提出建议_。10(14分)图1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A代表相应能量;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了生物群落。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A代表_。(2)图1中,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

9、的效率约为_%(保留1位小数)。(3)在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生理作用是_。图2中缺少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请用文字和的形式表示出来:_。(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是_。若该生态系统发生虫害,导致原有的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说明_。11(14分)美国生态学家RLLindeman对某一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得出下图所示的数据,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太阳能主要通过生产者的_作用进入该生态系统,之后沿着_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流动。(2)植食性动物通过捕食方式从生产者获得能量,这样生产者的能量就以_

10、的形式流到了植食性动物,从图中可看出,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数值是_ J/(cm2a)。(3)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_和_。(4)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_,因此,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使_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2图为DNA(片段)平面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的中文名称分别是_、_、_。(2)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_方式盘旋成_结构。(3)DNA在复制时,需要的酶主要是_和_。(4)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_(填半保留复制或全保留复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

11、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1)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2)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3)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详解】A、湿地生态

12、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B、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和演替的方向,B错误;C、少量生活污水流入人工湿地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这说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D、湿地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提高群落的丰富度和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D正确。故选D。2、D【解析】1、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2、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的过度敏感引起的。3、由于人体内环境中有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缓冲物质,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一定会致血浆呈酸性。4、颗粒物进

13、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中枢不在大脑皮层。【详解】A、消化道、呼吸道、膀胱、肺泡等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人体外部环境,A错误;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将由HCO3-进行缓冲调节以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不一定会呈酸性,B错误;C、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初次接触时不会引发过敏反应,C错误;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脑干,不在大脑皮层,D正确。故选D。3、A【解析】组织水肿的实质是组织液增多,其原因有: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淋巴循环受阻及毛细血管破损等造成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降

14、低,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详解】毛组织液除了大部分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外,少部分还从淋巴管回流入血。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时,就可使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而引起水肿, 正确;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正确;毛细血管破损导致毛细血管内血浆蛋白外流到组织液,造成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正确;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吸水,造成组织水肿,正确;肾炎导致血浆蛋

15、白丢失,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正确。综上,故选A。4、D【解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

16、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A、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或改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A错误;B、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但体细胞中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后代,B错误;C、基因重组只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发生,染色体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都能发生,C错误;D、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必然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排列顺序的改变,D正确。故选D。5、D【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

17、气、水等。【详解】盛有池塘水的罐子包含池塘水中的各类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罐子中生活着多种生物,且依赖于非生物成分,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构成生态系统。D正确。故选D。6、A【解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详解】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A项正确。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属于种群,B项错误。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C项错误。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金鱼藻,属于种群,D项错误,故选A。【点睛】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率比较:结构层次概念举例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

18、所有个体的总称该区域内同种龟所有个体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该区域内龟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龟生活的水域生态系统9.7、D【解析】1、由于生物富集现象,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害物质的浓度总是在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体内积累最多。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详解】A、塑料微粒被海洋生物取食后会沿食物链富集,影响它们的生长、繁殖和

19、迁徙,A正确;B、塑料还可能会成为某些难降解污染物的载体,增加了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风险,B正确;C、生活中对这些塑料垃圾进行分类和集中处理,可阻断它们通往海洋的“道路”,C正确;D、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故海洋生态系统可通过负反馈调节降低塑料污染的危害,维持整个系统的稳态,D错误。故选D。8、D【解析】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详解】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内蒙

20、古草原上有多种牛,全部的牛不止一个种群,错误;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则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正确;每隔10米种植一颗杨树为均匀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错误; 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正确;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正确;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正确;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当出迁入大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增加,当出迁入小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减小,当迁入率等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1) .肠道吸收

21、葡萄糖 .糖原(2) .胰岛素敏感度低,胰岛素受体受损 .(3) .有氧呼吸 .外负内正(4) .为钾离子通过敏感通道提供能量 .为胰岛素(分泌蛋白)的释放提供能量(5) .反馈 .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少食高糖食物和降低降压药和胰岛素用量【解析】1、血糖的激素调节过程为:当血糖水平升高时, 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2、I型糖尿病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主要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22、 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受体受损。【小问1详解】受检者测空腹血糖后,将75g的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L水中喝下,经肠道吸收葡萄糖, 导致在0.5 1h所有受检者的血糖浓度均迅速上升。2h后,正常人由于血糖调节功能正常,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快摄取葡萄糖,将葡萄糖分解利用、合成糖原等,使血糖浓度基本恢复至空腹水平。【小问2详解】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受体受损,如果不控制饮食,增强运动,这些人将发展为型糖尿病患者。【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进食后,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吸收的葡萄糖增多,细胞内的有氧呼吸过程加强,导致ATP/ADP比值上升。胰岛B细胞膜电位膜两侧为外负内正,引起Ca2+通道打开,

23、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小问4详解】根据图1推测,ATP在胰岛B细胞内的作用有为钾离子通过敏感通道提供能量为胰岛素(分泌蛋白)的释放提供能量。【小问5详解】针对“苏木杰现象”从调整饮食和降糖药用量两个方面给出现“苏木杰现象”的糖尿病患者提出建议少食糖量高的食物和减少降压药和胰岛素用量。【点睛】本题考查了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学生要能够识记血糖调节的途径以及和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10、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输入的化学能 .呼吸作用散失 .2.5 .15.6% .光合作用 .无机环境丁, 甲丙(顺序可换) .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作为动力,能量流动以物质循环作为载体 .生态系统

24、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解析】1、据图分析:图1中,A表示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各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同化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2、分析图2:图2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丁是生产者,甲和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故图中缺少无机环境丁的光合作用过程和甲丙的分解作用过程。【详解】(1)由于图示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因此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输入的化学能。各营养级的同化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

25、,故图中A代表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2)该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流入下一营养级+未利用=2.1+0.05+0.25+5.1=7.5(J/cm2a),肉食动物从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7.5-5=2.5(J/cm2a),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流入下一营养级+未利用=4+0.5+2.5+9=16(J/cm2a),因此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2.516100%=15.6%。(3)在碳循环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转

26、变为有机物中的碳,其中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图2中,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丁是生产者,甲和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因此图中还缺少无机环境丁的光合作用过程和甲丙的分解作用过程。(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作为动力,能量流动以物质循环作为载体。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该生态系统发生虫害,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导致原有的生态平衡难以恢复。【点睛】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碳循环的

27、过程及特点,识记能量流动的概念,掌握某一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11、 (1).光合作用 (2).食物链 (3).有机物 (4).628 (5).单向流动 (6).逐级递减 (7).10%20% (8).能量【解析】图示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1)流经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太阳能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2)生态系统中的

28、物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能量是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的,最终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从图中可看出,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数值是628 J/(cm2a)。 (3)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因此,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识记生态系统的其他功能,掌握各功能之间的联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

29、2、 (1).脱氧核糖 (2).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3).鸟嘌呤 (4).反向平行 (5).双螺旋 (6).解旋酶 (7).DNA聚合酶 (8).半保留复制 (9).细胞核【解析】分析题图:是磷酸,是脱氧核糖,是胞嘧啶,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腺嘌呤,是鸟嘌呤,是胞嘧啶,是胸腺嘧啶。【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是脱氧核糖,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鸟嘌呤。(2)DNA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3)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4)DNA分子的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在真核细胞中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点睛】本题考查了DNA的结构及DNA复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生物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4届云南省玉溪市师院附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知识图书馆)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