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冲卵是把雌性个体中的卵细胞冲出来B用于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过程的激素相同,处理的对象也相同C几乎所有动物的胚胎都应该在原肠胚阶段之前进行移植D核移植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属于有性生殖2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M/m和
2、N/n)控制,M对m、N对n完全显性,其中M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N基因控制褐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M、N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用纯合的黑色和褐色亲本杂交,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F1个体的毛色呈黑色B若F1测交,后代一定有白色个体C若F2中黑色和褐色之和接近1/2,则白色个体没有纯合子D若F2中白色个体基因型有5种,则F2表现型之比为9:3:3:13细胞代谢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酶与底物混合前要调节pHC在线粒体的基质中
3、存在着大量的分解葡萄糖的酶D在真核细胞中,核外没有DNA合成酶与RNA合成酶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温能改变酶的活性和结构B酶的合成不一定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脂肪酶变性失活后加双缩脲试剂呈紫色D叶绿体基质中不存在ATP合成酶5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下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下列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B信号传递过程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D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6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阶段I中种子细胞的结合水/自由水的
4、比值下降B阶段II中胚细胞合成有解除休眠作用的赤霉素逐渐增多C阶段I中种子细胞有机物总质量变多而鲜重增加D阶段I后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毛色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但哪种毛色为显性性状未知。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想根据毛色这一性状鉴定它的基因型。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工作,请设计合理的配种方案,并写出预期鉴定结果和结论。(1)配种方案:实验一:_。实验二:_。(2)预期鉴定结果和结论:_。8(10分)酒在日常生
5、活、医药、工业等方面用途非常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主要来源于_。啤酒的酿制也离不开酵母菌,熟啤酒需经巴氏消毒,该消毒方式的优点是_。(2)在酿酒过程中,酒精达到一定浓度后发酵会停止。为筛选能耐高浓度酒精的酵母菌,需在培养基中添加_。某研究者在筛选过程中配制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中可以为酵母菌提供碳源的是_,为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培养基中可加入_。在培养不同微生物时需要调节不同的pH值,培养细菌时对pH的要求是_。(3)工业上生成酒精通常将酵母菌和海藻酸钠混合成凝胶珠,这种固定细胞的方法称为_,对酵母细胞不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的原因是_ 。9(
6、10分)下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 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表示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 1中注射到小鼠体内的物质是_。融合后的细胞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理想细胞,此类细胞的特点是_。该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有_。(2)重组细胞和中,_(填“”或“”)实现了基因的重组。(3)若将早期胚胎分离成若干个胚胎细胞,让其分别发育成小牛,这些小牛的基因型_(填“相同”或“不同”),此项技术称为_。10(10分)乌桕大蚕蛾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已知有无斑纹和触角长短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某科研小组用纯合有斑纹短触角雌蛾与纯合无斑纹长触角雄蛾进行杂
7、交,F1的表现型均为有斑纹长触角,F1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斑纹长触角有斑纹短触角无斑纹长触角无斑纹短触角=9331,且F2中雌雄个体关于有无斑纹的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均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实验可以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2)该乌桕大蚕蛾控制有无斑纹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F2自由交配所得后代中有斑纹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3)根据上述杂交结果_ (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触角长短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Z染色体上,原因是_。在以上实验中,可通过_(简要写出思路)的方法来判断控制触角长短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11(15分)OKT3为
8、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T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是针对T细胞上CD3抗原,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器官移植,回答下列问题:(1)OKT3的制备过程中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2)制备OKT3时,首先要将OKT3抗原注入小鼠体内,以获得相应的_,该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杂交后要经过两次筛选,最终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 _的特点。(3)OKT3能作用于T细胞,T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时会导致小鼠体内的抗体合成量下降,其原因是_。(4)由于通常所用的OKT3单抗为鼠源性,临床上可能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可以对OKT3进行人工改造,获得一种新型蛋白应用于人类,该技术属于_工程,该项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功
9、能的关系,通过_,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1、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产生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理论基础:哺乳动物的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规律。2、胚胎分割的特点: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3、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
10、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配种或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对胚胎进行移植;移植后的检查。【详解】A、冲卵是把雌性个体中的早期胚胎冲出来,A错误;B、用于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过程的激素不相同,同期发情是用孕激素,超数排卵是促性腺激素,B错误;C、几乎所有动物的胚胎都应该在原肠胚阶段之前进行移植,C正确;D、核移植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故选C。2、C【解析】用纯合的黑色(MMnn)和褐色亲本(mmNN)杂交, F1(MmNn)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若两对等
11、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上,则F2表现型为10白色(9M_N_、1mmnn)3黑色(3M_nn)3褐色(3mmN_);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表现型为2白色(2MmNn)1黑色(1MMnn 3M_nn)1褐色(1mmNN)。【详解】A、当M、N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说明不能正常翻译,因此M、N同时存在的时候为白色,即 F1个体的毛色呈白色,A错误;B、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测交,后代理论为1黑色(Mmnn)1褐色(mmNn),不会出现白色个体,B错误;C、若F2中黑色和褐色之和接近1/2,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白色
12、个体为MmNn,没有纯合子,C正确;D、若F2中白色个体基因型有5种,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表现型之比为10白色(9M_N_、1mmnn)3黑色(3M_nn)3褐色(3mmN_),D错误。故选C。3、B【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有催化功能的物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称为核酶。酶活性受强酸、强碱、高温、重金属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酶的特点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详解】A、激素调节细跑代谢既可以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也可以通过影响靶细胞内某些酶基因的表达来调节酶的数量,从而调节细胞代谢,A错误;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酶与底物混合
13、前要调节pH,以保证酶和底物都处于同一pH,B正确;C、在细胞质基质中存在着大量的分解葡萄糖的酶,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D、DNA和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DNA合成酶和RNA合成酶,D错误。故选B。4、A【解析】A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但没有破坏酶的空间结构,A错误;B有些酶的合成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如RNA,B正确;C脂肪酶变性失活只是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仍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C正确;DATP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合成,叶绿体基质中发生的暗反应只消耗ATP,而不合成ATP,D正确;故选
14、A。5、D【解析】1.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的完成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还需要适宜强度的刺激。2.反射弧的组成包括:(1)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2)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3)神经中枢:对传来的兴奋做出分析与综合;(4)传出神经:将兴奋传至效应器;(5)效应器: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应答反应的结构。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经过突触,在突触处电信号刺激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因此电信号发生转变,形成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详解】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
15、器会产生兴奋,产生电信号,A正确;B、信号传递过程中,在突触处兴奋的传递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B正确;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C正确;D、在大脑皮层产生视觉的过程不是反射,无效应器,D错误。故选D。6、C【解析】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吸水,增强代谢,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根据图像中I阶段中种子吸胀吸水,进入胚细胞中的水含量上升,因此自由水的含量升高;阶段II中种子细胞不断合成赤霉素,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III中,种子代谢增强,细胞呼吸增强,有机物含量减少,但由于细胞中的水和小分子有机物种类增多,因此细胞的鲜重增加;根的向地性的原因是因为水平放置的植物
16、,其近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地一侧,而过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近地一侧的生长,因此背地一侧增长较快,因此根向地生长。【详解】A、阶段I中种子吸水,水进入干种子胚细胞,使种子细胞的自由水含量上升,因此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下降,A正确;B、阶段II中胚细胞合成赤霉素逐渐增多,B正确;C、阶段III中解除休眠,种子萌发生长需要消耗细胞内有机物,细胞有机物总质量变少而鲜重逐渐碱少,C错误;D、阶段III后根向地生长及茎背地生长的原因都是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中通过种子萌发质量的变化来考察种子细胞代谢过程的理化指标的改变,种子萌发过程通过吸水、准备萌发、增强呼吸过程等为萌发提供
17、能量,于此同时植物激素的变化也在调控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命活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让该栗色公马与多匹栗色母马交配 让该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交配 若实验一的子代出现白色小马,则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若实验一的子代全为栗色,实验二的子代也全为栗色,则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 若实验一的子代全为栗色,实验二的子代有栗色和白色,则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 【解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题意分析,因为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而且要求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工作,因此需要让该匹公马与多匹母马进行杂交,以便获得更多的后代,经过
18、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详解】(1)鉴于上述分析,可以这样设计:实验一:让该栗色公马与多匹栗色母马交配; 实验二:让该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交配; (2)若实验一后代中有白色马出现,则说明栗色对白色为显性,且该栗色公马为杂合子,即基因型为Bb;若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子代都全为栗色,则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若实验一的子代全为栗色,实验二的子代有栗色和白色,且栗色个体多于白色个体,则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点睛】理解分离定律的本质以及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提取关键信息,并会用遗传定律解释实际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葡萄皮上野生型酵母菌种 既能杀死酒中微生物,还能不破坏酒中的营养成分 高浓度
19、酒精 牛肉膏、蛋白胨 青霉素(或抗生素) 中性或微碱性 包埋法 酵母细胞大,难以被吸附和结合 【解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酶 2CO2+2C2H5OH+能量。2、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类: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化学成分分类: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按功能分类: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详解】(1)由于葡萄皮上有野生型酵母菌,因此家庭酿制葡萄酒时无需额外接种酵母菌。啤酒的
20、酿制也离不开酵母菌,熟啤酒需经巴氏消毒,该消毒方式的优点是既能杀死酒中微生物,还能不破坏酒中的营养成分。(2)在酿酒过程中,酒精达到一定浓度后发酵会停止。为筛选能耐高浓度酒精的酵母菌,需在培养基中添加高浓度酒精。某研究者在筛选过程中配制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中可以为酵母菌提供碳源的是牛肉膏、蛋白胨,为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培养基中可加入青霉素(或抗生素)。在培养不同微生物时需要调节不同的pH值,培养细菌时对pH的要求是中性或微碱性。(3)工业上生成酒精通常将酵母菌和海藻酸钠混合成凝胶珠,这种固定细胞的方法称为包埋法,由于酵母细胞大,难以被吸附和结合,所以对酵母细胞不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
21、【点睛】准确掌握微生物的培养技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抗原X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X的抗体 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相同 胚胎分割 【解析】1、图1所示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小鼠的B细胞经过免疫,再与能无限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同时具备了分泌抗体和无限增殖的能力。2、图2将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细胞,该过程采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取出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母细胞中,形成细胞,该过程采用了核移植技术,其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要形成转基因克隆奶牛还需要采用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详解】(1)图1是制备抗X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过
22、程,要想获得分泌抗X抗原的抗体的B细胞,需要对小鼠注射相应的抗原即X抗原;融合后经筛选的细胞为杂交瘤细胞,具备双亲细胞的遗传特性,此类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X的抗体;两类细胞融合需要细胞融合技术,杂交瘤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培养,需要细胞培养技术,所以该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2)重组细胞实现了基因的重组,重组细胞实现了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重组。(3)如将早期胚胎分离成若干个胚胎细胞,让其分别发育成小牛,这些小牛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其基因型相同,此项技术称为胚胎分割技术。【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基本操作,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
23、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0、有斑纹、长触角 常 F2中雌雄个体关于有无斑纹的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相同 3/4 不能 该实验中控制触角长短的基因不论在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Z染色体上,F2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 统计F2雌雄个体中触角长短的表现型及比例(或者统计F2中短触角个体的性别比例;或者统计F2中长触角个体的性别比例) 【解析】判断显隐性可根据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判断,也可根据性状分离法判断。判断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可统计子代雌雄表现型及比例。对于ZW型生物,也可以选用隐性的雄
24、性和显性的雌性杂交,看子代雌雄表现型是否相同。【详解】(1)纯合有斑纹短触角雌蛾与纯合无斑纹长触角雄蛾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均为有斑纹长触角,说明有斑纹和长触角均为显性性状。(2)由于F2中雌雄个体关于有无斑纹的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均相同,说明该乌柏大蚕蛾控制有无斑纹的基因与性别无关,即有无斑纹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F1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斑纹长触角:有斑纹短触角:无斑纹长触角:无斑纹短触角=9:3:3:1,所以F2有斑纹:无斑纹=3:1,基因型比例为AA:Aa:aa=1:2:1,因此F2产生的配子A:a=1:1,自由交配所得后代中无斑纹(aa)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4,有斑纹个
25、体所占的比例是3/4。(3)因为控制触角长短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Z染色体上,结果都可能出现有斑纹长触角:有斑纹短触角:无斑纹长触角:无斑纹短触角=9:3:3:1,所以根据上述杂交结果不能判断控制触角长短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Z染色体上。由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会表现出与性别有关,所以可统计F2雌雄个体中触角长短的表现型及比例,若雌雄中的表现型和比例相同,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否则为Z染色体上。【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灵活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问题。11、细胞增殖 细胞膜的流动性 B淋巴细胞 既能产生针对CD3的抗体,又能无限增
26、殖 T细胞功能受影响,其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导致B细胞不能分化成浆细胞,从而使抗体的含量下降 蛋白质 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解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将骨髓瘤细胞与浆细胞结合,经过选择培养基的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并经专一抗体检测后,培养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即可得单克隆抗体。在筛选和培养生产过程中都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详解】(1)单克隆抗体所涉及的生物技术是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其原理是细胞增殖和细胞膜的流动性。(2)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多种杂交细胞,杂交细胞要经过两次筛选最终获得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当T细胞受损时,T细胞无法正常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分泌量减少,会导致B细胞不能正常分化形成浆细胞,最终导致抗体的生产量减少。(4)由题意可知,生产的蛋白为新型蛋白,因此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点睛】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