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 试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29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在实体店试穿很满意的衣服,总要看看网上有无折扣才肯下手;在网上翻来覆去仔细选购商品,却担心自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买家秀”?消费者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正在模糊零售的物理边界。正因如此,不少人判断,电商发展的下一个风口,就是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 刚刚过去的 2017 年被称为“新零售元年”,业界竞相试 水新的零售方式。无论是阿里巴巴“盒马鲜生”推崇
2、的“新零售”理念,还是京东“ 7 FRESH”提出的“无界零售”概念,抑或是永辉超市的“超级物种”、苏宁易购的“苏鲜生”?大牌超市上线触网,电商巨头落地实体,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在于,都试图通过实现“虚与实之间的结合”,探索新零售的一种可能。 一种看法认为,新零售是电商自我改革的出路。尽管每年“双 11”的数字神话还在延续,但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互联网即将进入精耕细作的下半场,单纯依靠网络渗透率“躺着也能赚钱”的市场红利在不断消退。于是,线上资源见顶,就挖掘线下的 富矿;标准品的份额增长放缓,就拓展生鲜等非标准品。不仅如此,消费的升级换代也为零售业的转型发展带来契机。物质资源的丰富使人们不再满
3、足于基本的供给,技术手段的变革让移动支付、信用体系得到广泛应用,数据的采集分析能够有效预测消费走势。一旦条件成熟,就能为消费需求创造多样的消费场景,将线下的物流、服务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从而追求消费丰富性、便捷度和舒适感的极致体验。 在更长的时间线上,从“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的早期集市,到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场;从品类齐全的仓储超市,到一站式解决各种需求的购物中 心;从足不出户就能逛遍全球的电商,再到如今陆续登场亮相的新零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零售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消费者需求的进化史。需求层出不穷,新零售的方式也不会“从一个模子刻出来”。放眼更多的零售业态,不管是山姆会员、
4、好市多的会员制零售,还是亚马逊、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都是尝试从价格消费向价值消费转型的不错案例。以此观之,下一个零售的主流业态还在探- 2 - 索和孕育当中。 从更高的视野来看,零售业的变局,又何尝不是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融合对接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线上线下的一体化进程,意味着一个由“ 0”和“ 1”构成 的虚拟世界,正在打破传统的物理维度,将数据化、原子化的思维渗透进现实,产生几何级的量变甚至革命性的质变。两个世界碰撞出的火星,足以点燃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只不过,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交会而成的区域,可以天马行空,却不能信马由缰。就如同零售业再如何发展,也要围绕消费者的需求,离不开“人”
5、这个关键因素。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同样也在不断塑造出新的公共准则和发展框架。 (摘编自盛玉雷新零售打开“无边界”的想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新零售”是发生在电商身上的一次自我改 革,其特点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 B.大牌超市与电商巨头纷纷尝试新零售方式,使得 2017 年成为“新零售元年”。 C.新零售通过线下线上融合,追求消费丰富性、便捷度和舒适感的极致体验。 D.新零售受消费的升级换代、物质资源的丰富、技术手段的变革等多种因素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列举业界竞相试水的零售方式,突出了“新零售
6、”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特点。 B.文章从革新的角度出发,肯定了“新零售”对于电商发展的积极意义。 C.文章从时间的维度审视零售形式,从而指出“新零售 ”的存在也不会长久。 D.对于“新零售”的意义,文章先分析现实,后回顾历史,最后归结到社会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消费的新需求可以推动零售方式的更新,而新的零售方式也会带来消费新体验。 B.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促进零售业的发展,零售业无论如何发展都要围绕消费者的需求。 C.相较于以往的零售方式,“新零售”更注重从商品价值方面来吸引顾客。 D.“新零售”引发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同时也塑造新的公共准则和发展框架
7、。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 4-6 题。 夜 归 人 美国 爱伦坡 年轻的妇人静静站在窗台前面,她像是盼望着什么似的,倾听着屋外的动静。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 窗外在下着大雪,这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场喜雪,大雪覆盖了窗外那荒寂的大草- 3 - 原 。妇人隔着窗户痴痴地向外望去,但她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单身孤影投在那锃亮的窗玻璃上。此时,她比任何时候都感到孤寂和害怕。她丈夫常常出门远走,一去就是好几天,只留下她一个人守在家里。但是,这次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现在她已确知自己怀孕了。她恨自己为什么不把这件喜事早点告诉丈夫。 他已经对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了,
8、 如果知道她已有了身孕,一定不会再出远门的。然而她却不愿意让他为自己而焦灼。她回想起几小时前的一个插曲:他告诉她关于那一包钱的时候,正是站在这个窗台前,双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膀上。她丈夫是一个边区的税务员,把一大包税款拿回了家,放到一个饼干箱里,藏到厨房的地板底下。 “为什么呢?” 唉,倒大霉了!小俩口自己的那一点存款,存在老远的一家农村银行里了,现在银行就要倒闭了,他只好赶快去取回他们的钱。然而他不敢随身带着公款跑这么远,所以把它藏在家里了。 “你得答应我,我不在家你千万别离开屋子,”他说,“不许让任何人进 房子,无论说什么都不能让人进来。” “好的, 我答应。”她说。 现在,他已经走了好几个
9、小时了,天色已昏沉下来,夜幕降临了。 大雪和黑暗笼罩着孤寂的木屋 。她听到了声音。这不是风声,风吹门窗的声音虽然像有人想偷偷地进来,可是她能分辨得出,她听到的是一阵敲门声。声音很低,但很急促。妇人把脸紧贴在窗户边,只见有一个人靠在门前。 她连忙走开,从壁炉边取下了丈夫的手枪,真倒霉,这是一支没有用的手枪,好的那一支和火药筒都让丈夫给带走了。她只好拿着空枪,快步走到紧紧地锁着的大门边。 “是谁在外边?”她喝道。 “我是伤兵,迷了 路,走不动了,请你做件好事,让我进来。” “丈夫吩咐我,他不在家,谁也不让进来。”年轻的妇人实实在在地告诉他。 “那么,我就只好死在你们家门口了。” 再过了一会儿,他又
10、恳求说:“你打开门看看我,就知道我不会伤害你的。” “我丈夫是不会饶恕我的?”她哭诉着,开门让他进来了。这伤兵的确已筋疲力尽,似乎就要垮了。他高个子,步履踉跄;苍白粗糙的脸,手臂上包扎着绷带, 浑身是雪花 。妇人让他到火炉边,坐在她丈夫的椅子上,替他清洗伤口,换绷带;又把准备自己吃的晚餐给他吃。等他吃完,她已经在后房里用地毯为他铺了一张床,他往 床上一倒,似乎马上就睡了。 - 4 - 真睡着了还是假的?是在骗她,等她去睡觉吗?妇人在自己卧室里走来走去,心里忐忑不安,像是要出什么乱子。深夜里,万 籁俱寂,只有炉火劈劈啪啪地低声作响。忽然有一阵非常低的声音,很轻,显然是有人在干什么,鬼鬼祟祟地,比
11、老鼠偷啃东西的声音还要轻。这到底是哪儿来的声音呢?难道是隔壁房里的那个男人?想到这,她拿起灯,轻轻地走到狭窄的通道,站着静听。伤兵的呼吸声音不会那样响,准是故意装的。她把门推开,走进后房,俯身去看伤兵,只见他睡得很甜。她走出房间,立刻又听到了那个声音。这次她知道了:有人在 撬前门的锁。妇人立刻从工具箱里拿出丈夫的一把折叠式洋刀,然后轻轻摸到那伤兵床边,推醒他。他哼了一声,睁开了眼睛。 “你快听!”她低声地说,“有人要偷进屋里来,你来帮我一下忙!” “谁要偷进来呵?”他困倦不堪地说,“这又没有什么东西可偷的。” “有的,有很多钱,藏在那厨房地板底下。” “那么,你拿我的手枪,我右手伤了,拿不了枪
12、,你把刀给我。”他说。妇人迟疑了片刻。这时,又听到前门被撬的声音。她立刻把刀递给伤兵,自己拿了他的手枪。 “你来对付头一个进来的人,”他说,“靠近门边站着,门一开就开枪,枪里有六发子弹,一定要打到他倒下来动不了为止。我拿着刀,在你后边,应付第二个进来的人。我们一站好位置就把灯吹灭。” 顿时,屋子里一片漆黑。撬锁的声音停止了,传来了扳扭东西的声音,门锁被打掉了,门开了,溜进了一个人来。刹那间, 白雪衬托着那人的身影 ,她看清楚了,立刻一枪打去,那人倒下了,但马上又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妇人再开了一枪,他这才慢慢地倒下。脸碰着墙脚,再也不能动弹了。伤兵俯着身子,咒骂了一声,然后叫道:“原来只有一个人!
13、好枪法呵,太太!”接着,他把尸体翻过身来仰天躺着,这才看到这强盗还蒙着一个面罩。伤兵把面罩揭开,妇人凑 近去看。 “认识这个人吗?”伤兵问。 “从没见过!”她说。这时妇人比任何时候都有勇气,盯着死者的脸,看着这个回来抢劫自己的人 她的丈夫。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雪夜之中,在伤兵的一再恳求下,“年轻的妇人”没有遵从丈夫的叮嘱,最终还是 让伤兵进屋休息了。这一情节为 后文两人联手,击毙入室强盗埋下了伏笔。 B.“年轻的妇人”是个立体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既闪耀着心地善良、勇敢坚强、细心谨慎、体贴他人等人性的光辉,也不乏凶狠残忍、冷酷无情的因子。 - 5 - C.本文情节设置不拘一格,迭出的悬念、紧迫的节奏使情节跌宕起伏,险象环生,不断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和审美感受,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D.本文主要借助伤兵请求进屋休息和强盗入室等突发事件推动情节发展,通过逼真的人物对话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