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咏物抒怀类诗歌鉴赏咏物抒怀类诗歌鉴赏 一、知识储备一、知识储备 1.1.概念:概念: 咏物抒怀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 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所咏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 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怀: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 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2.2.特点:特点
2、: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 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 联想和想像等。 3.3.分类分类 描摹情态类 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如苏轼 海棠“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头两 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
3、,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 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托物言志类 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 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让我们先来看看白居易的白云泉: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 然
4、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再来看看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竹石: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 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 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咏物抒怀类 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 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 与 “物” 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
5、。 像初唐诗人虞世南,曾写过一首咏蝉的诗( (蝉蝉) ): 垂垂緌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蝉的外形和性情,后两句议论,揭示了蝉声传得远的原因。在这里, 蝉的“垂緌”有点像古时的官帽,实际上是代指作者自己,“饮清露”则象征着作者像蝉一 样的清廉。“非是藉秋风”表明他认为自己口碑好,声名远播,并不是由于自己位高权重, 而实实在在是因为自己“德高”的缘故。诗中露出作者 对自己才能品德的高度自信,甚至带 有几分自鸣得意的意味。 而同样是咏蝉,李商隐的感受却与虞世南大不一样(蝉蝉)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
6、欲断,一树碧无情。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生在晚唐,一直处在“牛李党争”的旋涡中,始终不得志,心情常处于忧愁苦闷 之中。这首诗,托物自嘲,蝉因处在高高的树梢上,只能吸风饮露,叫的声音再大也没有用, 白白地浪费精力,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因为太清高,不趋炎附势,即使不停地写诗文,鸣不 平,甚至写到才思枯竭,都不见什么反应,多么令人伤心!诗人那种牢骚哀怨、怀才不遇的 悲愤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以物喻人类 这类咏物诗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
7、单单指向作者 自己。像北宋宰相李纲所作的病牛病牛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首: 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 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 “耕田千亩”、“精疲力竭”表明了牛的勤劳卖力,“实千箱”突出了牛劳动成果的丰 硕和其对人类的贡献,然而尽管这样的居功至伟,牛却依然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只要天下 众生都能吃饱饭,何必计较自己年老体衰、病卧残阳之中呢?作者这首小诗既是对病牛的崇 敬和礼赞,同时也是对像老牛一样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讴歌和赞颂。 托物言理类 这类诗的主要特点是 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 “事理” , 即
8、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 “理” , 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在理学兴盛的宋代,写这种类型诗歌的人最多。 如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苏轼的琴诗琴诗就是最好的例子。诗中写道: 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表面上看是探索了琴声产生的根源,而实际上,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揭示文学艺 术作品创造产生的道理,那就是:在文艺作品创作中,素材与技巧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就象弹琴一样,只有将“琴(素材)”与“指(技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产生优 美的琴声(优秀的文学作品)。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
9、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 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4 4、特点归纳、特点归纳 (1).咏物诗,要实写物的声音、形态、色泽等相应的外部特征,有时还要写出其所处环 境的特点,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从局部分析常用比喻、拟人、对比、象征等手法。 (4).从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5、咏物诗鉴赏方法 (1).“读清”全诗。 (2).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
10、点,挖掘物象内 在品格和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诗人把自己 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 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 6、答题技巧总结: 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达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诗人自 身经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 答题模式: 通用: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
11、什么感情。 形象特点:环境特点+自身特点 所抒感情:什么内容寄寓什么样的感情 表现手法:所托之物+形象特点+表达作用+所言之志 二、示例二、示例 【示例一】 柳柳 李商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 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1)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提示:“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 机。
12、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提示: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 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柳的繁盛反 衬出秋柳的衰落,表现出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3)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示例二】 夜坐夜坐 张耒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严羽沧浪诗话在讲到诗的好处时曾标举“言有尽而意无穷”,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 什么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
13、案】 这首诗先交代了萧瑟清寒的秋景, 然后在这样的环境中着写梧桐, “不甘” 、 “尚”等词语,写出了梧桐在秋风中不甘心凋零的刚强的生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 内心的倔强和积极抗争的人生态度。(张耒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却十分坎坷,晚年罢官后, 投闲困苦,却口不言贫,表现出刚毅而超脱的性格。这首诗正是他性格的写照。) 【示例三】 咏柳咏柳 曾巩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参考答案】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 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