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两则教案新闻两则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两则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两则教案 篇1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掌握其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能力目标: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品味、学习语言的真实准确。过程与方法:教师诱导,学生自主、合作、积极探究。情感与价值观:感受中国解放军的英勇无敌,明白胜利来之不易,学会珍爱幸福。教材解读:文本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
2、的胜利,并且由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是学生中学时期实效接触的新闻体裁。它既要求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还要求学生感受新闻体裁语言的真实与准确。学情分析: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新闻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这了便于学生尽快地掌握新闻的特点,在教学上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同时本文的语言简明、准确是学习的好材料,可以让学生在朗读和比较中把握文本的语言特色。重难点剖析:重点:新闻的一般特点、文本的语言风格。难点:革命的传统教育、分析语言的准确及文本行文的.有序条理。教学基本思路:1、教师课前明确新闻的常识,收集文本新
3、闻的背景资料。2、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基本了解文本的内容、完成字词的积累工作。3、两则新闻分三课时完成,重点教学第一则,第二则重在自主探讨。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本课堂目标1、学习课文第一则新闻。2、重点教学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情景设置:古往今来战争知多少(由战争话题导毛泽东的人,进而转到作者这一话题)二、众说纷纭话作者(不求学生全知,但求人人知一点,而后教师明确作者常识,具体内容略)三、一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1、自主诵读,圈点勾划要点、疑点及精典语句。2、合作完成字词积累,由学生提问学生解,教师适当归纳。3、复述故事,探究文章的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
4、大军时间:1949年4月薪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事件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战领广大南岸广大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四、二读课文,探究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大江导语:(1、2句):概述全篇最重要的、最新的事实。主体:(3末句):具体叙述了渡江战斗的状况。分中、西
5、、东路军三部分述写。背景:(8、9句):内容略。五、三读课文,自己反思新闻的六要素与结构的五部分。六、能力迁移训练,听读新闻一则,一边记录其六要素与结构的五部分。七、作业设计:课外阅读新闻,理清内容,找出六要素及结构五部分,下节课堂前相互交流。八、板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新闻的六要素:结构的五部分:时间地点人物标题导语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主体背景结语第二课时本课堂目标:1、课本第一则新闻语言的赏析2、课文行文的条理明析3、毛泽东及人民解放军形象探讨教学流程:一、新闻交流平台二、再读课文,精典语句欣赏1、根据一读课文时的勾划美语,说说个人的理解2、结合文本第三题,完成练习。三
6、、探究文本主体的顺序:问:文本主体是按什么顺序叙述,作者为何要这样安排?明确:提示学生不同角度考虑,结论不一定那么完整,但要求有理有据。四、个性阅读:阅读文本,说说你心中的毛泽东及人民解放军五、自由诵读课文,提出疑问,互动解决,小结第一则新闻的学习目标达成。六、作业设计1、反复诵读文本,领悟新闻的特征。2、准备第二则新闻的学习。七、板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总述:分述:人民解放军一层:中路军突破渡过35万人(略)百万大军千二层:西路军占领35万人渡过三分之二(详)余华里冲破三层:东路军激战35万大军大部分渡过(重点)敌阵横渡长江第三课时本课堂目标:1、教学第二则新闻2、完成一
7、则新闻写作教学流程:一、自由阅读,自主,互助完成字词积累二、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此则新闻的内容: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说明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进而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3、互动探讨新闻的六要素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事情的起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整个南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中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炽不得不被迫弃城逃走。经过和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
8、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逃走,我军当即占领南阳肉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敌方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4、互动探讨新闻的结构五部分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1句)概述我军解放南阳背景:(2-7句)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并加顾过去一年多来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主体:(8-末)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加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可分为四层。(具体分层略,可参见教参)5、个性阅读,品味此则新闻的精妙之处,张扬个性感悟。三、写作训练1、听读报刊新闻两则,再次感知新闻的特点。2、听读教师新闻一则,感
9、知如何写作身边新闻。3、口头作文,入格训练。4、写作:要求,根据自已所了解的最新事件写一则简明的新闻,要注意六要素的完整,结构五部分的合理运用。四、板书设计写作: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事件的背景,结语其他:语言运用要规范,力求个性化 新闻两则教案 篇2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习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了解新闻体裁的特点。2、体会文中语言的准确精练、铿锵有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积累生难字词。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新闻背景,掌握两则新闻的写作意义。2、通过比较了解新闻的不同特点。3、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0、。情感与价值观增进学生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教学重点:1、了解新闻的特点2、抓住战争的主题教学难点:品味精练准确的语言。课前准备:布置预习,熟悉课文内容,收集有关背景资料,绘制渡江示意图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要点: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介绍新闻背景,感知新闻内容,抓住新闻要素,理清新闻结构,分析新闻特点。一、课文导入(有感情地朗诵毛泽东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
11、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宏大的战争场面,感受这场伟大的正义的战争。二、检查预习1、请同学们将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渡江战役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教师补充,明确渡江战役背景。2、字词学习荻港溃退歼灭锐不可当三、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新闻要素1、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2、在文中的示意图上画出三路大军的渡江区域,并分别标明渡江时间、人数、地点。3、复习记叙的六
12、要素,并指出本文中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师明确:记叙的六要素也就是新闻的六要素。)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经过: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渡江。结果:百万大军胜利渡江。四、理清新闻结构1、快速默读课后练习一,回答问题:新闻的结构可以有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同座互问互答)2、如果说阅读新闻有三种方法:浏览、略读、精读,请完成下面连线题,并说说理由:浏览主体精读标题略读导语3、快速默读课文。(1)指出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2)说说导语部分从几个方面对新闻的内容作了概括。(3)主体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报道三路大军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4、教师朗读一则短小新闻,
13、请学生指出其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了解了新闻的要素和新闻的结构,对今后学习新闻文体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六、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一则新闻,指出其六要素。2、在报纸上找一则新闻,准备下节课在课堂内交流。3、课外收集有关解放战争的资料。4、完成同步作业相关内容。第二课时要点:继续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分析新闻特点。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明确战争主题。一、检查复习:请同学将课前准备的一则新闻在班内朗读,其他同学分别指出新闻的要素和标题、导语、主体部分。二、默读课文,分析新闻特点1、新闻的作用是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因此“
14、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本文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新闻的真实性?(人数、时间准确,叙事客观真实)2、划出本文的电头部分及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从中可以看出的新闻的什么特点?3、说说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为什么?除此之外,本文还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并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本文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同时也指明了渡江战役的背景。)4、结合本则新闻的学习,请谈谈你对新闻的特点有哪些认识。三、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三个阶段,进行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役,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毛泽东的另一则报道解放战争的新闻中原我
15、军占领南阳。四、学生展示资料,了解战争背景。五、字词学习鄂豫阻遏绥靖阌六、分析讨论:1、理清新闻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文章;找出消息结构的五部分,划分层次,理清思路。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消息的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人物:中原我人民解放军。地点:南阳。消息的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闻两则教案 篇3 教学设想1、本文是一篇录音新闻,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因为录音新闻既不同于一般广播稿,又不同于学生常见的电视新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把握录音新闻的特点,可采用听录音新闻或模拟播音的方法。2、本文报道的是重大历史事件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了解这一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
16、生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特制定如下内容: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本文。学习时间: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火箭发射成功的盛况,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火箭发射还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盛况吗?今天我们借助“录音新闻”来回味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二
17、、展示目标三、展示预习1、同学交流积累的词语。2、学生自学效果交流(出示投影)。要求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2)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3)并且把测得的轨道数据源源不断地输送进中心计算机。(4)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四、朗读课文1、教师点拨: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一是黑体字,另一种是括号内的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了事件,这是录音新闻的主要特点。2、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组织方法:一学生读黑体字
18、,一学生读刘长乐,一学生读麻振,一学生读王惠悫。其他同学表演括号内的内容。要求:要注意语速、语调,把握感情。3、学生评析。五、探究练习(投影)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内容,体会下列句子在播音时所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1、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2、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3、各位听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的实况。4、各位听众,这时候我们看到直升机已经飞抵落点上方,对火箭落水瞬间施放的荧光染色剂进行精度照相测量。5、指战员们拉响了汽笛,扩大器中奏起了国歌,参试
19、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处理方法: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2、朗读句子,注意语速、语调,读出感情。六、理清思路,把握内容合作讨论解决下列问题(投影)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2、本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说说这样组织材料的好处。3、在火箭发射成功后,记者采访了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听了他的话,你有什么启发。4、如果你在发射现场,发射成功后,你的心情这样?你能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吗?七、体会本文语言的特色1、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赏析。例:它(潜艇)象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赏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潜艇下沉的动作写得十分具体、十分准确、十分
20、形象。2.语和书面语言的自然结合是本文的语言特色,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说明吗?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八、课堂总结学生谈学习体会,以“我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的形式,进行说话练习。九、布置作业从最近的报纸上找一则新闻,进行模拟播音,再回家播给家长听,请家长评论。 新闻两则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学了解新闻的特点、结构、语言。2、初步学会分析新闻。3、激发学生阅读新闻的兴趣。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引导、启发、组织学生自己设问答问。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一、投影新闻(动画)二、教师引导你平时在哪里能够看到新闻?学生交流:报纸、电视、广播、网上三、教师引导你想了解新闻的哪些
21、知识?学生交流待定四、投影教师建议1、阅读预习提示1、2两小段。2、阅读106页写消息。3、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划出你要掌握的有关新闻的内容。五、投影教师指导在纸上写上你所不懂的问题,请教别人。设计一个好题目考考你的小组长或课代表。学生交流六、投影强调要点特点:真实性(真)简明性(简)时效性(新)结构:标语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语言:简明、准确。以记叙、描写为主七、能力训练投影网上新闻美发现可能属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碎片新华网北京2月24日专电据法新社23日报道,美国官员称,搜索人员日前在内华达州又发现一块可能属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碎片。目前,这块碎片的数字照片已被送往
22、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进行确认。有关部门此前认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起落装置的一部分就坠落在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带。本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降落过程中突然爆炸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美国有关部门随即展开大规模的搜索行动,希望找到更多的航天飞机残骸,以便彻底查明事故原因。(完)要求学生分析新闻结构,谈谈通过阅读新闻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八、结束语课后希望学生多读新闻增长最新知识,作出理智判断。九、作业网上阅读新闻,进行交流。 新闻两则教案 篇5 教学目标:一、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二、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三、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
23、性,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四、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教学重点:一、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二、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三、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教学难点:一、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二、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研讨探究。教学过程:一. 模拟播音,导入新课:1、播放学生朗读课文的录音(展示学生劳动的成果,激发学生兴趣,总体感知课文,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2、“录音新闻”的特点: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
24、运用,更真实、更全面地报道事件。二. 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2、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3、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4、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三、速读课文,正音正字:1、注音:参( )数 经纬( ) 停泊( )运载( ) 气氛( )2、填字:Shn 间沉 j3、改错别字:重容不迫 欢呼鹊跃 自立更生四、理清脉络(检查预习)1、这则新闻报道了什么?以什么为顺序报道的?提示: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过程。时间为序。 2、找出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3、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总体结构,并概括大意。归纳:本文是一则事件通讯。按内容、时间顺序,可分三个
25、部分:1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815段,报道火箭落水的情况。16段,报道对发射海区指挥部负责人的采访。 新闻两则教案 篇6 一、目标导学1、掌握录音新闻的形式与其他新闻的异同。2、了解我国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的盛况。教学重点1、弄清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2、学习语言,训练朗读。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以及在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二、互动导学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翱 硕大 悫 顷刻 下锚停泊运载 三年五载 荧光2、朗读课文,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一是黑体字,另一种是括号内的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3、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4、再次读课文,了解火箭发射过程。找出新
26、闻的标题和导语。5、在这则新闻中,括号里的文字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这些文字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6、“录音新闻”的特点是什么?三、当堂检测1、改正错字:波光鳞鳞 喜型于色 拨地而起 萤光屏 运栽2、课文第3段写“一小时准备”,用了哪些表时间先后的词语?使用这些词语有什么好处?3、品读第7段,回答问题:(1)三句话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2)一、二句话中所用的比喻好在哪里?(3)这段在播音时应有怎样的感情。语速。语调?4、课文最后一段中,发射区指挥所负责人的讲话包含几层意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四、学后反思学完这篇文章,你可能会有一些感想,写下来吧:五、友情提示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
27、、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评述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标题:可以分为引题、正题、副题。导语:“电头”后的第一句,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主体: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新闻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新闻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议论、描写。 新闻两则教案 篇7 活动内容围绕哥伦布发现新大
28、陆的主题,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地理资料,举行一次追访历史新闻活动。活动目标1体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相关历史、地理材料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整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2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创造性地再现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和表达能力,并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在分组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养成合作意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3加深或拓展对哥伦布航海活动的了解与认识。活动重点对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再认识。并感受和学习航海家勇于探索的开拓进取精神,认识到人类历史是不断探索的历史,探索精神永不磨灭的。活动难点对开辟新航路做出恰当的评价。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开展角色扮演活
29、动,在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评价。活动程序1.全班同学分为三个专题研究小组:航海可行性论证组、航海探险组、重大影响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各小组依据专题确定本组搜集的相关资料。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追访历史新闻的设计,要在符合新航路开辟基本史实的前提下,大胆、合理地想象如何生动的展开追访历史新闻的过程。找出有代表性、有深度的问题以备提问。3各小组分工开展专题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选择典型资料,编制成追访历史新闻的活动方案或汇报稿,并可选择多种展示方式,准备VCD、多媒体课件等。4. 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追访历史新闻活动汇报会,于活动前
30、做好会场布置。全班同学推举一人扮演新闻发布官、一人扮演哥伦布,每个专题组各推举一人扮演哥伦布的同伴。其余同学作为记者团记者均可自由提问。教师导言今年是20xx年,五百年前的5月20日,航海家、探险家克里斯多佛?哥伦布在西班牙巴利阿多利德永远地合上了眼睛,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航海家画上了人生的句号。但是,哥伦布开启的航程却才刚刚开始:两个大陆,甚至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因他改变;而五百年后,后人关于哥伦布的功过是非,仍然没有定论。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他,我们一起来举办一次跨越时空的追访历史新闻活动:回到15世纪末,与哥伦布及其同伴对话,去走探测那位英雄人物,回顾那段伟大的历史。(通过教
31、师语言的烘托来创设历史情景。)在课前,同学们已分好了小组,确定了主题,下面就让老师把舞台交给你们。 首先让我们有请这次活动的新闻发布官。新闻发布官:尊敬的各位先生、女士大家好,哥伦布一行在经历了240天的远航探险,终于凯旋归来,这不仅轰动了西班牙,也震撼了整个欧洲。西班牙女王在巴塞罗那宫廷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哥伦布等人经过的地方也是人山人海,每个人都想争睹哥伦布的风采。那么我们受西班牙王室的委托举办了这次新闻发布会来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哥伦布此次航海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这些勇敢的探险者哥伦布及其同伴。(哥伦布及其同伴上场)新闻发布官:首先,我们请哥伦布先生对此次航海活动作一下简
32、要的介绍。(幻灯片,配以地图)哥伦布:首先感谢女王陛下对我们这次航行所给予的大力支持。我们在1492年8月3日,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驶出大西洋,直向正西驶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它就是东方的印度。 我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新闻发布官:下面我们就把时间留给此次前来的中外记者们,如果有比较关心的问题可直接向哥伦布先生提问。记者A:哥伦布先生,您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是什么支撑您最终走向胜利呢?哥伦布:对地圆学说的坚信,对黄金的渴望,但是我并不认为我这样说就证明我是一个拜金主义者,因为黄金
33、是所有商品中最贵重的,它不仅仅代表着财富,拥有黄金的人不仅能满足现世的需要,还能找到在炼狱中拯救灵魂的方法,走上通往天堂的路。记者A:谢谢。我非常佩服您这种勇敢执着不畏艰险的精神。记者B:请问哥伦布先生,是什么让您如此确定这次航海肯定会成功呢?哥伦布: 因为现在航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下面请我的助手给大家介绍一下。(幻灯片:罗盘针,地圆学说,多桅帆船。)哥伦布同伴:(1)我们造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能造新式、轻便、安全、多桅、多帆、吃水深、储货空间大、能逆风行驶的大船(2)航海技术改进较大。中国的罗盘针传入欧洲以后,给欧洲的航海事业带来了一场革命。以前欧洲人不敢到大海深处去航行,只能沿着海岸
34、线弯弯曲曲地前进。有了罗盘针以后,船只就可以离开海岸线大胆地航行到适当的航线上,也不怕阴天和大雾弥漫了。(3)地圆学说的流行。我们都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地球有了一定了解,而且现在绘制地图的技术已经很高,现在欧洲已出现标明海岸线和港口位置的航海图。记者C:您能否和我们谈一谈在航海途中的经历?哥伦布同伴:我们于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出发。我们的船队由三艘大帆船和87名水手组成。由哥伦布指挥船队一直向西航行,我们对途中见到的每一群海鸟和每一片水草都进行仔细的观察,不放过一点线索。1492年10月12日凌晨,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久盼陆地而不见,船员中怨声四起,您知道我们带去的水手大都是犯人和死
35、囚,在路上自然争斗不断,那一天就在几乎要发生叛乱的时候,船头上的一名水手突然一声惊叫:“啊!陆地!”原来他在月光下隐隐约约地看到前方有一块陆地。这样我们就到达了印度。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记者D:能为我们描述一下您所登陆的岛屿的情形吗?哥伦布同伴:“我们到那里的时候,已经12月份了,但是还能听到夜莺在鸣唱,还有其他上千种鸟类出现在这个季节。这里可以看到七到八种棕榈树,这些美丽树木的数量实在难以估计。其他的植物、果实也都一样。在岛上,有不可思议的菠萝丛、广大的可耕田地,还有新品种的蜜蜂,好几个品种的水果,还有从未见过的动物。在内陆,更有许多金矿,蕴藏量之大,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看得出来。
36、这真是个惊奇之岛。”(播放幻灯片美洲印第安风景)记者E:当地的印第安人是否欢迎你们,你认为我们真的可以在那寻找到我们想要的一切吗?哥伦布:他们非常欢迎,甚至把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当成神仙派来的贵客,热情的招待。 因为这些岛屿上印第安人的生产方式还是极其原始的,所以我们带去的所有制品,甚至废物、玻璃碎片和每张用过的扑克牌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宝贝。我们就用这些东西换取了他们大量的贵重物品。所以我敢说只要有50人的军队,我们就能控制所有印第安人,让他们做任何事。(播放幻灯片第一次航行中,哥伦布遇到友好的印第安人的情形。)记者F:哥伦布先生,您为我们带来了福音,您是否打算再次到达那里并征服他们呢?哥伦布:
37、是的。我们非常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如果我们一起努力的话那里将是我们新的家园。可以给我们带来黄金,更多的贸易、奴仆以及无穷的宝藏。新闻发布官:非常感谢哥伦布先生及其同伴,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互动探究:老师:通过此次活动你又进一步了解了哪些内容?学生:我觉得哥伦布的成功离不开他广博的知识、过人的胆识、同伴的支持,离不开他的勇气、决心、毅力和开创的精神。我们在学习上和做人、做事上也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老师:哥伦布的确是一位英雄人物,在我们当今社会里,这种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的。学生:我知道了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去寻找黄金。老师:确实,这把
38、“无形之手”推动着人们不惜牺牲生命去冒险。学生:虽然说哥伦布此次航行动机主要是去寻找黄金,但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因为毕竟发现了新大陆,而且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学生:但是哥伦布的一个野心就是想征服当地的印第安人。所以哥伦布的航海也是带有很明显的殖民主义色彩。(引出学生对哥伦布航海的评价。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及时纠正个别偏激的思想,培养公平、公正地对待事件的价值观)。老师:哥伦布既是伟大的航海家、探险家,又是殖民者、侵略者。他发现了“新大陆”,带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美洲许多地方遭受了残酷的掠夺和屠杀,日益贫困落后,
39、尤其是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不过美洲也由此走出了原始社会,进步了文明时代。如果我们用“进步”和“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我们说,哥伦布航行到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应该予以肯定。而且不管我们怎样评价新航路开辟这件事,我们都不能否认哥伦布是一位英雄人物。伟人已逝,精神永存。哥伦布广博的知识、过人的胆识以及他的勇气、决心、毅力和开创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师总结:这节课上,很多同学表现都很出色。收集资料时,老师看到每位同学都在积极参与,而且大家认真分析、讨论,看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伟大及其实质。老师在你们的活动中,体会到了你们对历史独特的感悟,也让我深悟到同学们的
40、求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希望同学们把这节活动课延伸下去,创办一期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主题的手抄报。我也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勇往直前,一帆风顺! 新闻两则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解并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2、识记课文重点字词(二)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新闻(三)教育目标:了解感悟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的伟大气势,分析评价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二、重点难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三、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四、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二)揭题解题(三)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查字典解决)。识记重点字词:鄂(湖北)豫(湖南)绥靖阻遏锐不可当气势磅礴回肠荡气聿闱乡【说明】熟悉历史背景,学习字词,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四)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对照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