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2018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 倪方六 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 “ 包 ” 是不可或缺的。 “ 包 ” 最早并不叫“ 包 ” ,而是叫 “ 佩囊 ” 。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 “ 佩囊 ” 。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 “ 佩囊之俗 ” 。古人的 “ 佩囊之俗 ” 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 秦用到了明清,虽
2、然名称和款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 “ 小曰橐,大曰囊 ” ;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 汉朝时,佩囊被称为 “ 縢囊 ” 。縢囊是一种小包。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 “ 绶囊 ” 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僚,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 “ 包 ” 成了身份象征。绶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西。因为 “ 包 ” 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都有规定和讲究。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 “ 兽头鞶囊 ” 。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因此又有 “ 虎头鞶囊 ” 之称。与绶囊同样能显示 身份的包还有 “ 笏囊 ” ,也称 “ 笏袋
3、” 。“ 笏 ” 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 “ 紫荷 ” 。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 “ 鱼袋 ” 。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 “ 身份证 ” 的。唐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 “ 鱼符 ” 。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腰间,内盛鱼符。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低。宋朝使用的 “ 鱼袋 ” 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这种包上
4、绣上鱼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 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一类的 “ 算袋 ” 。其实, “ 算袋 ” 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 “ 书囊 ” ,也称 “ 书袋 ” ;宋朝称 “ 算袋 ” 为 “ 昭文袋 ” ,也称 “ 照袋 ” 、 “ 招文袋 ” ,民间则称其为 “ 刀笔囊 ” ,一- 2 - 直到明清都在使用。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称为 “ 书袋 ” 。元明清时代,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放钱放物的多用包 “ 褡裢 ” 、放烟丝 的 “ 烟袋 ” 、盛放扇子的 “ 扇囊 ” 、盛放挂表的
5、 “ 表帕 ” 、装饰价值更高的 “ 荷包 ” 等。其中 “ 褡裢 ” 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 “ 搭膊 ” 。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 “ 钱袋子 ” 。因为 “ 袋 ” 与 “ 代 ” 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 “ 代代有钱 ” 的口彩。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叫佩囊,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而得名。佩囊实用方便,人们出行都少不了它。 B. 汉代的绶囊与縢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 赏赐给有官爵的人,所以它也成为身份的象征。 C. 古代的佩囊因为
6、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也多有变化,如汉代有一种小的佩囊称为 “ 縢囊 ” ,唐代的 “ 鱼袋 ” 也是一种佩囊。 D. 虽然宋朝也使用 “ 鱼袋 ” ,并且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因为鱼符被废弃,所以鱼袋仅是一个空包,不再是身份的象征。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古人出行时要携带一些东西,但是中国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这些东西需要放在包里,所以包就显得非常重要。 B. 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 ,也有布质的;在颜色上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等。 C. 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
7、彩也有讲究,如 “ 虎头鞶囊 ” 就是上面绣有虎头图案的绶囊。 D. 古代官场、文人间有一种被称为 “ 算袋 ” 的包很流行,它主要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等,这种包其实在汉代就有,宋明清也在使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笏板是官员上朝持的简易手写板,而装笏板的袋子就是笏囊,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 “ 紫荷 ” ,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B. 元明清时代,随 着社会的发展,新物件不断出现并被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有了盛放扇子的扇囊和具有较高装饰价值的荷包等。 C. 古人的 “ 佩囊之俗 ” 据推测可能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从先秦到
8、明清,佩囊之俗一直在- 3 - 延续,主要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 D. “ 褡裢 ” 也称 “ 搭膊 ” ,因为它多用来装钱,在民间又被称为 “ 钱袋子 ” ,并且由于 “ 袋 ”与 “ 代 ” 谐音,古人常用之赠人,以讨 “ 代代有钱 ” 的口彩。 【答案】 1. D 2. A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 “ 中国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 ” 说法绝对,原文是 “ 在中国古代,衣服 大多没有口袋 ” 。选项混淆范围。 . 2. 试题分析: “ 主要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 ” 错误,从文章内容来看,佩囊延续的主要原因是 “ 实用方便 ” 。 3. 试题分析: “ 不再是身份的象征 ”
9、 错误,原文中说 “ 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 ” ,(三品以上官员的朝服为紫红,四品五品以上官员的朝服为绯红,)可见宋朝的鱼袋还可象征身份。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戏痴 梅寒 临城面山向水,地处水陆交通要塞,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小城虽然不大,城中有钱有闲人家却不 少。临城的戏园茶馆也就格外多,南来的北往的戏班子,来临城,没有一家不赚个钵满盆满满载而归的。 在临城,余家是响当当的大户,余家老太太一口气连生五子,五个儿子中有四位子承父业开染坊做买卖,只有年纪最小的余五让父母大失所望。余五也生得人高马大气宇轩昂,却天生不喜欢做生意,倒是对游山玩水逛街下馆
10、子挺在行。老爷子看不习惯,软硬兼施,企图把这个最小的儿子拉入商海正途,无奈余五是那扶不起的阿斗,心思全然不在那里。老爷子- 4 - 也只好放手,由了他去。余五自此越发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活得没了章法。 余五爱听戏,临城凡是搭台唱戏的地方 ,没有一处少得了余五的身影。余五彼时年纪正轻,家世又好,每每出行,华服香车,仆从前呼后拥。所过之处,街里街坊斜睨皱眉,心下慨叹老余家出了这等败家之子。到得戏园茶馆,余五所受待遇却完全是另一幅景象,老板笑脸相迎,台上扮戏的演员更是恭恭敬敬地称余五 “ 五爷 ” 。 这一声 “ 五爷 ” 也不是白白叫得的,别看余五没有经商的天赋,对戏,对台上的戏子们而言,余五可谓知
11、己。当然,余五也不可能成为所有戏子们的知己,他爱戏,捧角儿,只捧自己欣赏中意的人儿。不入他戏眼的,他连正眼都不瞧一下。也怪,但凡入了余五的戏眼,被他着意去捧的戏子, 无论花旦还是老生,最终无一不红,无一不火。也正为此,五爷这个名字在梨园界越叫越响,前来奉承巴结五爷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入了这一行,吃了这碗饭,谁个不想成角儿? 五爷却有五爷的标准,不肯轻易出手,他也决不轻易放弃。他不看好的戏子,哪怕将相王侯携了金玉满堂来找他也不肯叫一声 “ 好儿 ” ,他看好的,哪怕两手空空,他也场场都会准时前去捧场叫好儿。 有时,城东城西,两边的戏班子摆开擂台,同时开唱,刚好两个戏班子里都有五爷要捧的角儿。这下可
12、就忙坏了五爷和他手下的那些人,东城听一半,赶紧勒马上车,急匆匆往西城赶,西城听过紧要处 ,再匆匆忙忙往东城赶。因为对台上的戏了然于胸,哪里出彩儿,哪里该叫好儿,五爷把握得恰到火候,一个晚上在城东城西间穿来穿去,竟然也不耽误五爷为两边要捧的角儿叫好儿。这也是一种本事。 那年,邻省有一个戏班来临城搭台唱戏,其中有一个唱花旦的少年,十四五岁,生得儒雅俊秀,唱腔深情婉转。五爷坐在台下,搭眼一望,侧耳一听就觉得他是一块唱戏的料。自此后,每有少年的戏,五爷一场不落。等那戏班在临城唱到第二十五天的时候,五爷同往常一样前去听戏,却发现台上的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位陌生脸孔。五爷急了,匆忙去后台打探,方知
13、 唱戏的少年嗓子出了问题,那会儿正神情落寞地在给班主烧水沏茶呢。看到五爷前来,少年的眼圈儿一下子就红了。 五爷去找班主,让少年继续出台唱戏。班主面露为难之色:孩子的嗓子坏了,怕是祖师爷没赏他这碗饭吃啊 ? 五爷不知怎么的,就认定这少年日后必成大器。那晚与班主商议不成,五爷竟然做出一个平生以来最疯狂也最大胆的决定。他花了几百两银子将少年从戏班里赎出来,又花几百两银子带着少年去求名师:孩子,只要找对师傅,别看你嗓子坏了,你仍然能成名成角儿。 - 5 - 五爷的这一举动差点把家里的老爷子气得吐血。 少年对五爷的举动,却是感激涕零 ,在五爷面前长跪不起,要认五爷为义父。五爷没应承,扶起少年就俯身去掸少年膝盖上的土:演戏有三境,一要演 “ 准 ” 二要演 “ 美 ” 三要演出 “ 味儿 ” ,这就好比 “ 三级跳 ” ,一跳要比一跳难啊,难能可贵,你小小年纪,就已悟得演戏的第三境了。好好唱吧。 自此,五爷与少年以朋友相称。少年仍旧称五爷为五爷。 五爷大半辈子只爱戏、捧角儿,无心商海仕途,无心娶妻生子,家中所有积蓄几乎全部被挥霍在这上面,父母在时还好,等到父母归西,家里四分五裂,五爷自己的生活都变得困难。五爷仍旧痴迷于戏,那份痴迷却仅仅局限于自己家里那台老旧的唱机。唱机 滋滋拉拉,当年他捧红的那些角儿,在咿咿呀呀地唱。年迈的五爷眯着眼睛,摇着纸扇半躺在院中的摇椅上,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