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广东清远市 2017 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4 道大题 22 小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 卷 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君子 ” 一词具备了多重道德内涵,常与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修养、端正的言行等含义直接相关。而事实上, “ 君子 ” 最初只用以指代人物的社会地位,并不具备道德素养的要求。其道德内涵的 确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著述。 说文释
2、 “ 君 ” 为 “ 尊 ” ,意味着崇高的社会地位。 “ 子 ” 是先秦对男性的称呼。因此, “ 君子 ” 原指地位尊贵的男子。甲骨文中未见关于 “ 君子 ” 的记载,西周时期的尚书中首次提到 “ 君子 ” ,指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易经中 “ 君子 ” 一词共出现 20 处,皆用来指称奴隶主。 “ 君子 ” 的使用频率在诗经里明显增多,共 183 例,除了少量作为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称谓外,主要用以指代奴隶主贵族。 然而,因为 “ 君子 ” 往往指身居高位者,所以常与一定的道德素质要求相联系,例如尚书 无逸要求君子 “ 无逸 ” ,不能贪图安逸。诗经 淇奥用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来描
3、述君子的才能与品质。当然,这种联系是比较松散、不固定的,所以诗经中也有不少诗句用 “ 君子 ” 来指称品行恶劣的奴隶主贵族。 总体而言,西周时期的 “ 君子 ” 通常是身份地位的标志,尚未发展出系统的道德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 “ 君子 ” 不再单纯作为社会地位的象征,更是德行的体现与表达。当然,仍有部分 “ 君子 ” 的使用沿袭了先前的用法,指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例如道德经 26章 “ 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 , 31 章 “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 ,这两处提到 “ 君子 ” ,应指在军队中 担任一定职位的官员。而道家另一部重要典籍庄子中有 36 处对 “ 君子 ” 的论述,其中与
4、社会地位直接相关的只有庄子 在宥 “ 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 ” 一句。墨家典籍墨子中 “ 君子 ” 共出现 115 处,仅四分之一的 “ 君子 ” 具有社会地位内涵。儒- 2 - 家代表作论语中,仅 10 余处含有 “ 君子 ” 的论述明确用以指代社会地位。 如前所述,尽管 “ 君子 ” 仍用以指代男子的社会地位,但这一用法已逐渐为道德内涵所取代。需要注意的是,各家学说对 “ 君子 ” 的道德标准要求并不一致,其构建的 “ 君子 ” 形象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论语中包含了大量对 “ 君子 ” 的描述,分别从仁、义、礼三个方面勾勒出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 “ 君子 ” 道德范式。相较于论语,墨子里
5、“ 君子 ” 的道德标准更近似于零散的 “ 点 ” 的要求,包含行义、兼爱、无斗等多个方面。庄子认为儒家学说中对 “ 君子 ” 的道德要求违背了人的本性,所以即使像曾参等人那样精通仁义,也 “ 非吾所谓臧也 ” ,不是庄子心中的理想人格。在宥一文里描述了庄子对 “ 君子 ” 的设想: “ 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 ” 希望君子能够不显露才华与智慧,行事合乎天理,对待外物如同烟尘一般自由自在。 整体而言,西周时期的 “ 君子 ” 主要用以指称男子的身份地位,而具 备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往往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因此人们对其道德品质会有所要求。这种地位和品行之间松散的联系,在诸子著述中逐步变得紧密。尽管不
6、同学派对 “ 君子 ” 的认知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但正是因为诸子学说的关注、讨论与阐释, “ 君子 ” 一词的道德内涵才得以构建完善并最终确立起来。 (选自 2017 年 10 月 23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说文的观点, “ 君子 ” 一词的本义是指地位尊贵的男子。 B. 西周时期, “ 君子 ” 指的皆是身居高位者,所以又常与一定的道德要求相 联系。 C.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 君子 ” 不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是德行的体现与表达。 D. 儒家分别从仁、义、礼三个方面勾勒出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 “ 君子 ” 道德范式。 2.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诗经尚书说文以及诸子学说为佐证论述了 “ 君子 ” 一词从指称身份地位到具备道德内涵的过程。 B. “ 君子 ” 一词与一定的道德素质要求之间的联系经历了由松散、不固定到逐步变得紧密的过程。 C. 尚书中有对君子 “ 无逸 ” 的要求,诗经中也曾描述君子的才能与品质,可见, “ 君子 ” 道德内涵 的确立始于西周时期。 D. 按照庄子对 “ 君子 ” 的道德标准要求,即使是像曾参等人那样精通仁义的人也不是庄子心中的理想人格。 - 3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君子 ” 一词并非一出现就具备多重道德内涵,因此诗
8、经中有不少诗句用 “ 君子 ” 来指称品行恶劣的奴隶主贵族也就不足为奇了。 B. “ 君子 ” 一词从最初指称身份地位到最终确立起了一定的道德内涵,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地位高者的道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C. 春秋战国时期, “ 君子 ” 的身份地位内涵并未完全消解,道德经庄子墨子论语中部 分 “ 君子 ” 的使用仍沿袭了先前的用法即是例证。 D.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对 “ 君子 ” 的认知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但这并未妨碍 “ 君子 ” 一词的道德内涵得以构建完善并最终确立起来。 【答案】 1. A 2. C 3. B 【解析】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
9、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C 项, “ 应始于西周时 期 ” 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 “ 其道德内涵的确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著述 ” 可知,而根据原文第三段,西周时期,两者之间的 “ 联系是比较松散、不固定的 ” 。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 项, “ 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地位高者的道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 于文无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补 课
10、 聂连新 物理老师聂志刚准备利用双休日为班上的几个后进生补补课,没想到前脚刚跨进教室,后脚就被老婆桂花拽住了: “ 都什么时节了,人家的豆种早发芽破土了,咱家的地还没翻身。天气预报说了, 明天有小到中雨,要是天黑以前没把三厢地翻完,你莫想进俺个家门。 ” 不由分说,桂花粗壮有力的大手抓住聂志刚的肩膀就往外拖。聂志刚推了推眼镜,回头对着教室喊: “ 先回去吧,看情况今天是补不成了,下个星期再来,先回去吧。 ” 农村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会儿教室讲台,一会儿田间地头,一会儿西装笔挺,一会儿赤膊挑粪。不过打聂志刚调到毕业班后,就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很少过问家务事了。桂花上要侍候七十多岁的婆婆,下要照顾两
11、个年幼的娃子,里里外外忙得也确实不易。 回到家里,聂志刚顾不得换件衣服,掮了把锄头就出了屋门。时令已是清明过后 了,金黄的油菜花开得满坡都是,成群的蜜蜂在花朵间随意翻飞,和煦的阳光照得人直想打盹,两个歇脚的挑夫坐在草垛上点火抽烟,好一幅田园风光图啊!聂志刚走在地间的小路上,头一次觉得亲近大自然的感觉是这样爽,难怪晋代诗人陶潜弃官归田,过得悠然自得无比惬意。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聂志刚今天浑身是使不完的劲,锄头在他手里就像握着根拐杖,下锄、掀土、磕碎,似乎都不用费力气。两个时辰不到,三厢地就给他翻得只剩下晒席那么大一片了。照这样的进度,在天黑之前完成桂花指定的任务是不成问题的,甚至可以收个早工,
12、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说 不定还可以完成下星期的讲义呢。想着这些,聂志刚就嘻嘻地笑了。 吃中午饭的时候,桂花给他又是端水,又是递毛巾,又是拍打身上的碎土。桌子上也特别的丰盛,甚至还摆了一小盅他最爱喝的杨梅酒。咳,女人的心就像天上的云,说变就变,刚才还是凶神恶煞一样,指手划脚,如今又侍候大老爷们似的,低头哈腰。桂花这个那个的交代了一番,就风风火火地去接聂志刚的班。 聂志刚吃第三碗饭的时候,桂花气急败坏地返回来了: “ 你这死脑筋,十足的书呆子,连自家的三厢地都认不出来,还不如趁早找块石头,一头撞上! ” 什么?忙活了大半天,都做无用功了!聂志 刚怎么也不相信有这么回事,河边那块三厢地他是去过的,
13、记得去年夏天的时候,他亲手给辣椒苗施的肥,今儿上午的时候,辣椒枯枝还竖在那儿呢。桂花气得跺脚:“ 猪啊,去年就你家种了辣椒?咱家的三厢地在河东知不知道?你去瞧瞧,你学雷锋帮谁做好事了? ” 难道真的弄错了?聂志刚被桂花放连珠炮似的一通臭骂,自觉理亏,不敢申辩,- 5 - 只一声不响跟了桂花往河边走。 到得了河东桂花认定的那块地,两口子都傻了眼:也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家的三厢地已叫谁翻过了,平平整整地躺在那里,泥土磕得细碎。从又湿又松的泥土可以看出:这地刚翻过不久。咦,这就奇了 ,他聂志刚错翻了别家的地,自家的地又莫名其妙别人帮着翻了。难道是那块地的主人回报他聂志刚慷慨行为的结果?不可能,都是乡里乡亲,为什么不直接打声招呼?聂志刚东瞧瞧西看看,终于在土埂边缘找到了五六个大小不一的脚印,脚印都不大,三十六七码长。聂志刚想起来了,一定是他们 班里那几个后进生 那有一个疯子母亲的黄小东,那从小就父母离异、由爷爷带管长大的聂芒,那上山打柴时不小心摔断了胫骨的李中中,还有 ? 聂志刚想着想着,眼圈里就有一股温热的液体溢出来。 聂志刚没有说什么,回到家里,从书桌上挑了两本教科书,径直向其中一 个后进生的家里走去 ? 摘编自文艺生活 (精选小小说 ) 2004 年第 6 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