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2018 高考 高 三 语文 12 月月考试题 02 共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 1卷 (阅读题共 66分) 一、(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题。 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绝非教育方法的单一更新。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 在我国从孔子起 ,“乐学 ” 便是教育家所倡导的治学精神 。 夸美纽斯在 大教学论 中 , 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 : 吃饭要有食欲 , 才会有所吸收 ; 学习要有兴趣 ,才能很好地接受 。 到了现代 , 世界各国的教育家又都在寻求一种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主动学习 、 愉快学 习的途径和方法 。 在宏观上
2、 , 愉快教育要求 有丰 富的教育时空资源 , 要求有催人向上的管理体制 , 要求有和谐的交往关系 ; 在微观上 , 愉快教育则要求教 师具 有乐教的情操和会教的本领,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健康的心理等等。愉快教育是心理学研 究成 果在教育学中的积极应用。它的实施,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由最初的破碎阶段发展到了一个崭 新的阶段。 愉快教育具有复合功能 。 愉快教育 , 可以做到趣中养德 , 乐中启智 ; 可以使学生身心健康 ,情趣高雅 。 同 时 , 它又是劳动技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收到预期效果的 , 可靠保障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 面发 展学说 , 既是实 施愉快 教育的出发点 ,
3、也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归宿 。 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 对纠 正 “智育中心 ” 等不正常现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愉快 教育的实施 , 反映 出 “教师中心说 ”与 “儿童中心说 ” 相融合的新趋势 。 关 于 “教师中心说 ”与 “儿童中心说 ” 的争论由来已久 。 在经历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 , 人们终于认识到 , 学生认识活动的进行离不开自身的 积极参与 ; 另一方面 , 学生的认识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师生间的交往 。 两个中心说在愉快教育中得到 了辩证的统一。 愉快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愉快教育必将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作 为新生事物,愉快教育有待于教 育界乃至全社会的进一步扶持,从而日趋
4、完善。 1下列对“愉快教育”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对传统教育方法全部更新的教育思想体系,它具有时代的特征。 B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育学中的积极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所倡导的“乐学”的治学精神。 D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发展到了高度成熟的时期。 2下列对愉快教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利于纠正“智育中心”“教师中心”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 B可以 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使学生身心健康。 C能够使劳动技术教育顺利实施并收到预期的效果。 - 2 -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
5、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让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符合愉快教育的观点。 B愉快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教师中心说”和“儿童中心说”的辩证统一。 C愉快教育就是趣中养德,乐中启智,这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D愉快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已经在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 成绩。 二、( 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题。 (19分 ) 匈奴既 败 , 举国兴师 , 更练精兵 , 强逾十万 。 单于临阵 , 亲自合围 。 客主之形 , 既不相如 ; 步马之势 , 又甚 悬绝 。 疲兵再战 , 一以当千 , 然犹扶乘创痛 , 决命争首 , 死伤积野 。 余
6、不满百 , 而皆扶病 , 不任干戈 。 然陵振臂 一 呼 , 创病皆起 , 举刃指虏 , 胡马奔走 ; 兵尽矢穷 , 人无尺铁 , 犹复徒首奋呼 , 争为先登 。 当此时也 , 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 , 困于平城 。 当此之时 , 猛将如 云 , 谋臣如雨 , 然犹七日不食 , 仅乃得免 。况当陵者 , 岂 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 , 苟怨陵以不死 。 然陵不死 , 罪也 ; 子卿视陵 , 岂偷生之士 ,而惜死之人哉?宁有 背 君亲 , 捐妻子 , 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 , 有所为也 , 故欲如前书之言
7、 ,报恩于国主耳 。 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 , 灭名不如报德也 。 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 , 曹沫不死三败之辱 , 卒复勾践之雠 , 报鲁国之羞 。 区区之心 , 切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 , 适万乘之虏 , 遭时不遇 , 至于伏剑不顾 , 流离辛苦 , 几死朔北之野 。 丁年奉使 , 皓首 而归 。 老母终堂 , 生妻去帷 。 此天下所希闻 , 古今所未有也 。 蛮貊之人 , 尚犹嘉子之节 , 况为天下之主乎?陵 谓 足下 , 当享茅土之荐 , 受千乘之赏 。 闻子之归 , 赐不过二百万 , 位不过典属国 。 无尺土之封 ,
8、加子之勤 。 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予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且汉厚诛陵以不死 , 薄赏子以守节 , 欲使远听之臣 , 望风驰命 , 此实难矣 。 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 陵虽孤 恩 , 汉亦负德 。 昔人有言 :“虽忠不烈 , 视死如归 。” 男儿生以不成名 , 死则葬蛮夷中 ,谁复能屈身稽颡 , 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 , 人绝路殊 。 生为别世之人 , 死为异域之鬼 , 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改
9、) 【注】 李陵 , 字少卿 , 西汉陇西成纪 人 , 名将李广之孙 。 天汉二年 , 率步卒五千 , 深入匈奴 , 以少击众 , 力尽而 降。武帝族灭其家。李陵遂留匈奴,元平元年病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任:堪,胜 - 3 - B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 还 引:率领 C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 勤:劳苦 D幸谢故人,勉事圣君 谢:辞别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余不满百,而皆扶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徐公何能及君也 C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长与足下
10、生死辞矣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陵率领伤病疲惫的士卒,与超过汉军十万人的匈奴军队 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再加上叛将出卖,打了 败仗,做了俘虏。 B李陵认为白白死掉不如建立节操,毁灭声名不如用行动报答恩德。他 仰慕范蠡、曹沫的志向。不得已 投降,是准备有所作为的。 C苏武壮年时以一个轻车简从的使节身份,出使到拥有兵车 万乘的匈奴,头发白了才回到汉地,母亲已经 死了,妻子也改嫁了。 D汉朝对没有死节的李陵给予严厉的处罚,而对守节不移的苏武仅给予 很少的奖赏,李陵认为这很难让 在远方听命的臣子倾力为国效命。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
11、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宁有背君亲、捐妻 子,而反为利者乎?( 3分) 译文: 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4分) 译文: 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 3分) 译文: _ -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 9题。( 8分) 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8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4 分) 答: _-_-_-_._-._-_一 9有人说这首诗的后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赏析。( 4分) 答: _-_._.-._._-_一 10补写出下列
12、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 5分) (1)桑之未落, _。 (诗经氓) (2)故木受绳则直, _。 (苟子劝学) - 4 - (3) _,长路漫浩浩。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4) _,化为狼与豺。 (李白蜀道难) (5) _,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6)知不可乎骤得, _。 (苏轼赤壁赋) (7)箫鼓追随春社近, _。 (陆游游山西村) (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_。 (李清照声声慢) 三、 (25分 ) 阅读下面的史字,完成 11“-,14题。 半份儿礼物 罗伯特巴里 那一年我十岁 , 我哥哥尼克十二岁 。 在我们俩想来 , 这一年的母亲节 , 完全是
13、个让我们激动不已的日子 我们要各自送给母亲一份儿礼物。 这是我们送给她的头一份儿礼物 。 我们是穷人家的孩子 , 要买这样一份儿礼物 , 可就非同寻常了 。 好在我和尼克都很走运,出去帮人打杂儿都挣了一点儿外快。 我和鬼克想着这件会让母亲感到出乎意料的事 , 越想心里越激动 。 我们把这事对父亲说了 。他听了得意地抚摩着我们的头。 “这可是个好主意,”他说,“它会让你们的母亲高兴得合不上嘴的。” 从他的语气里 , 我们听得出他在想着什么 。 在他们一起生活的这些年中 , 父亲能够给予母亲的东西真是太少了 。 母亲一天到晚操劳不停 , 既要做饭 , 又要照料我们 , 还要在浴缸里洗我们全家人的衣服 。 而且对干这一切活儿都毫无怨言。她很少笑。不过,她要笑起来,那可就是不负我们盼望的赏心乐事。 “你们打算给她送什么礼物?”父亲问。 “我们俩将各送各的礼物。”我答道。 “请您把这 事告诉给母亲。”尼克对父亲说,“这样她就可以乐呵呵地想着它了。” 父亲说 :“这样一 个了不起的想法 , 竟出自你这么个小脑袋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