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实用】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二)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归纳“规律”的过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导人问题情境教师板书:35.67 3.567 356.7 3567比较大小。订正后提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
2、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教师小结: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二)学习新课1例1 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1)0.004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4米4毫米)(2)师移动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0.04米40毫米,原数扩大10倍)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板书:0.4米400毫米,原数扩大l00倍)向右
3、移动三位,原数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4米4000毫米,原数扩大1000倍)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可以)教师: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板书:(3)从这一例子看,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在同学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loo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2刚才是由上往下观察(画),如果我们由下往上观察(板书),小数点相当于往哪边移动?(向左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会有怎
4、样的变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looo倍(板书)3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反馈:初步应用规律具体说明小数大小是怎样随着小数点向右(左)移动而变化的。完成105页“做一做”及106页上面的“做一做”。下面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3.72(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372(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37.2(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下面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5.06(缩小100倍
5、) 0.506(缩小1000倍) 50.6(缩小10倍) 0.0506(缩小10000倍)教师强调: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ooo倍4引导初步解决问题。应用上面的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移动小数点位置就可以了。(1)试把0.654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启发学生得出:把0.654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6.54;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65.4;
6、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得654。(2)同理把43.9缩小10倍,l00倍各得多少?43.9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4.39;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0.439。5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小数点移动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三)巩固反馈1填空。(投影)(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 )( )倍,得( )。(2)把8.7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 ),这个数就比原来( )倍。(3)把142.5缩小100倍,小数点向( )移动( )位,得( )。2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各扩大多少倍?0.8 1.25 4.036 8.733下面各数,如果把小数点都移到
7、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27.3 5.94 0.248 125.6(四)作业练习二十二第l一3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 观察物体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认识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认识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
8、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教具准备: 课件、正方体学具。教学过程:一、谈话沟通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都到过祖国的哪里?祖国的山水处处优美,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二、自主学习 质疑释疑学习例1。1.观察投票箱。(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投票箱)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投票箱,你能指出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说一说)(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
9、同角度看到的形状三、合作探究 突出重点学习例2。1出示视图1: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学生单独操作)分别从它的前面、右面、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相同吗?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2.把其中一个正方体调换到另一边,再次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各是什么样子的?和刚才一样吗?3.动手操作:取出4个小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汇报交流。说一说有几种不同的摆法。四、课堂达标 基础过关完成练一练。(1)摸一摸: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摸一摸,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
10、样的?(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2)找一找:分别找出洗衣机、电冰箱的对应面。(3)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对应面各是什么颜色?小结:不同的物体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从同一角度去观察,亦是如此。五、拓展训练 突破难点要想摆一个更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4个?8个?(8个)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形是什么样子?(都是正方形)六、回顾课堂,小结提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七、点明主题,板书设计观察物体前面 右面 上面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3 学目标1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入统计表2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
11、根据统计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教学难点能把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你家有几口人?”“我们班有多少学生?其中多少男生?多少女生”?这些问题太简单了,通过数数就可以实现但全市有多少人?全国有多少人?是怎样知道的呢?今天我们就共同了解一下“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二、探究新知1教学统计表出示例1学生住家的分布挂图(例1图)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学生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巷有这班学生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巷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巷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
12、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如果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将各街人数分别记录下来)我们可以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街巷名称学生人数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做合计(一共多少人)3老师先带领学生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学生在其他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然后将一共多少人在合计栏中填写,形成完整的统计表指出这样的表叫统计表街巷名称合计和平一巷和平二巷胜利一巷胜利二巷东大街学生人数417869114组织学生根据表回答问题: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多,是多少?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少,是多少?全班共多少人?5教学条形统计图为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多少,
13、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出示画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说明:每一格代表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表示,并把这几个小格涂上色6老师先在纵向上注明人数0,5,10(单位:人),再在横向上标明街巷名称,然后根据学生口述,老师在相应地方涂色,制成条形统计图7看条形统计图,回答:住和平一巷的比住胜利二巷的少几个人8反馈练习:下图中是同学投垒球的成绩姓名小芳小丽小玉小红小梅成绩14米16米12米18米15米(1)左图每格代表多少米?(2)用图表示每人的成绩(3)谁投的最远?(4)谁投的最近?带领学生完成表示小芳的成绩的长方形条其他人的成绩,要求同学们在书中填空完成,并集体订正三、巩固发展1四年级一班同学,每人从
14、家里带来一本课外书,办起小小图书室共有连环画13本,故事书15本,科技书6本,其他书5本把书的本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种类合计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数量(本)同学们一共拿来了多少本书?根据本数制成条形图,画在下面的方格图上回答下面问题:(1)一个格代表多少本?(2)哪种书最多?哪种书最少?(3)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4)故事书是其他书的几倍?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重点引导:合计栏应该怎样填写?学生分组完成时,可以互相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马拉松比赛的路程是42千米195米一名运动员用2小时25分跑完全程这名运动员平均每分钟跑多少米?提示:先统一单位,利用此题复习“平均
15、”的含义,为下节课学习“求平均数”做铺垫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怎样整理数据,怎样填写统计表、统计图用统计表、统计图进行数据整理有什么好处?(可以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来整理数据好处是清淅,直观)五、布置作业活动性作业:调查一下四年级各班的人数,填入下面统计表班 别合计一班二班三班人 数(1)哪个班人数最多?(2)二班和三班比,哪个班人数多?多多少?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数学思考: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
16、识。3、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运算简洁美,体验“乘法分配律”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具准备:课件激问导学:一、激问导学创设情境,激趣引思。提出问题,筛选重心。活动一:买衣服。1、阅读理解:你发现那些数学信息?2、思考问题:请选择数学信息解答。3、汇报、交流。体验学习。二、自主体验发表、反思:学生激活经验,尝试体验,引发观点活动二:计算周长。1、请你介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哪些部分组成?2、请根据所给的数据计算它的周长。3、汇报计算情况。体验学习。
17、三、合作体验方法探究、学法指导、领悟提炼、培养学习能力。活动三:观察、对比。1、思考:你有什么发现?2、结合活动说一说列式的含义。3、试一试:你能用字母把列式转化为公式吗?4、汇报、交流。5、归纳、总结。综合体验。四、实践体验综合实践体验,拓展延伸,感悟内化,对知识进行多元化运用体验。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24+8)125=_+_。(2)25(20-4)=25_25_。(3)459+559=(_+_)_。(4)827+738=8(_+_)。2、下面各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吗?为什么?把能用的写出来。(1)(12+31)+82。(2)1717+1516。(3)149+936。(4)(
18、24+37)8。3、思考题。(1)947+539。(2)25(1004)。五、课堂学习体验小结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多元体验,共同发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计算中,你有哪些好的建议?(a-b)c=?请你结合“买衣服活动”课后思考。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详案(3篇)相关范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师出示P110例2的
19、统计表)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师指导个别学生。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
20、发现的?小明115厘米时几岁?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四、小结评价。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根据统计的要求,收集、整理数据,并能制作统计表。2.学生能根据统计表作出分析、预测或判断和决策。3.培养学生统计的意识,并能应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让
21、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感悟统计的方法。重点: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并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难点:如何实际收集数据,如何根据统计表作出预测或决策。教学过程:一、统计本班学生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情况。1.请同学们分享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整理出活动清单:体育运动、玩电脑、学音乐、看书学习、外出旅行。2.了解大家最喜欢的活动,我们需要进行调查和统计。(板书课题:简单的统计)3.讨论如何进行统计。可以采用举手数、划正字等方法。4.请小组推选出统计员,统计每种情况的人数。通过数一数举手的人数,统计员得出每种情况的人数。这个过程叫做收集数据。为了科学准确,收集数据时需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2、板书:收集数据,不重复,不遗漏)5.各组汇总出每种情况的人数,并进行分类整理。让全班统计员整理并合计各种情况的人数,这个过程叫做整理数据。(板书:整理数据)6.将统计出来的数据整理到一张表格里,这张表格叫做统计表。请同学们给这张统计表命名:“XX班星期天最喜欢做什么的情况统计表”。填好每种情况的人数,并填好合计人数。制表时间也需要注明。这个过程叫做制作统计表。7.看了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刚才我们对这张统计表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判断、预测和决策。(板书: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8.我们通过统计了一个班的情况,得到了相关的信息。我们是否已经得到足够的准确信息呢?为了得到更准确
23、的数据,我们需要继续进行其他班级的情况的统计。统计的数据越多,我们得到的情况就越准确。【分析与探究:如何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运用统计】一、引言统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学生在周末最喜欢做什么活动,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到统计存在于他们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本文将会探究如何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运用统计。二、统计双休日活动情况今天有许多听课老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考虑到了一个问题:老师们在周末最喜欢做什么活动?我们要如何进行统计呢?以下是我们的统计流程:1.请每个小组打开信封,看一遍,了解我们的任务是什么。2.请每个
24、小组合作,商讨如何进行统计。3.学生们汇报说他们将会如何询问老师关于这个话题,着重要求学生有礼貌。4.学生们调查记录老师们的喜好,收集数据。5.填写统计表并汇报统计结果,我们得出了什么预测?6.把同学们和老师们周末活动情况的两张统计表合并在一起,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了什么?在这个环节,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的过程。学生们将会把他们所学到的统计方法应用到实际情境之中,实践中学习、随学随用,每个学生都会投入到活动之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学生们可以分享他们所学到的统计方法,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最后的数据对比分析中,
25、学生们预测得到了准确的结果,并且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推理,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三、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实际上,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南京地铁造地铁时,颜色选择调查统计表,我们发现选择的颜色主要是红色和蓝色;在第十四届亚运会前四名获金牌情况统计表上,我们发现中国、韩国、日本和伊朗获得了最多的金牌。通过展示这些统计表,我们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应用统计方法的场景和机会。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到统计的实际应用场景,并且从中获得更深入的知识。四、结论通过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运用统计,我们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方法。在学生参与的统计过程中,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并且
26、从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判断力,使得课堂成为一个学生主动探究的乐园。第三部分:选取实际情景,引导学生分析1.选举班长情况统计表分析2.南京旅游人数情况统计表分析【评析:这些例子与学生实际情况切合,使学生更有兴趣去分析,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民主精神。】第四部分:自学课本(100页101页)a)思考提纲i.原始数据表与数据统计表的区别是什么?ii.教材上的三个问题:(1)观察统计表,说出每种球类活动的喜欢人数分别有多少。(2)估计一下,在这个班级里组织哪个球类比赛最受欢迎?(3)你还有其他想法吗?iii.制作统计表需要注意什么?b)学生合作讨论上述问题。c)学生汇报并补充。【
27、评析:这种用教材教学的方式很生动活泼,让学材有生命力,尤其是对原始数据表和数据统计表区别的讨论,增强了学生们对统计过程的认知。同时也通过比较,强调了每种方法的优越性,并提示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要选用最适合的方法。】第五部分:统计公路上汽车通过情况(场景)i.这是车辆通过情况,请统计一下。(学生统计失败)无法统计?你有什么感觉?(太快了)ii.要计算车辆通过情况,需要怎么做?1.需要分类。(确定要统计的车辆种类)2.如何收集数据?3.如何整理数据?4.如何制作统计表?5.对结果进行分析。iii.讨论如何快速统计。(如何分工)iv.汇报分工情况,对活动有什么感想?v.从统计表中你想到了什么?你学到了什
28、么?(例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空气污染等)【评析:本节课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通过生活背景导入新课,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过程,最终通过应用解决问题,达到了数学教学的应用价值。教师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作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适度介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意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科书第13页例1与“做一做”,练习四第1-3题。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想象、判断等活动,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用几个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形状,并能画出所看到的形状,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发展。2、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对比、交流、判断,知道同一个立体图形从不
29、同的方向看,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知道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组合几何体的形状。教学难点: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从观察的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评价任务:1、能画出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能正确连一连。2、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的方向看,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教学准备:课件;师:若干正方体;学生:同桌各准备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人手一张方格图纸,铅笔、尺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PPT2:师:看到这几个图片,你想起了什么?我们在二年级学习观察物体时,强调
30、观察物体时应该注意什么?2、出示PPT3:师:根据这个情景图,你能说一说我们在观察立体图形时一般从几个方向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观察图片,交流。总结:观察立体图形时一般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观察时眼睛要平视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组合图形。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探究新知1、提问(PPT3):图中同学们观察的是什么图形?每个人从自己的视角看到的是什么图形?2、小结:观察的是立体图形,但看到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的,是平面图形。提问:你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吗?3、观察、交流把两个正方体横摆拼搭在一起,放在讲桌上,请一名学生用合适的观察方法观察这个组合
31、体,说说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学生用自己的学具观察验证说的是否正确。师:你能否将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画出来呢?学生动手画一画。交流检查画的是否正确。4、学习例1(1)动手摆一摆、画一画PPT4出示摆放要求,学生按要求动手摆一摆,课件出示准确摆法,再检查。PPT5出示观察要求,学生按要求依次观察,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然后将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画出来。巡视学生画的是否正确,对有困难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汇报交流,展示学生的画法,全班集体订正。(2)辨认:PPT6出示例1图提问:这些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请你帮小华判断一下,然后连一连。学生汇报连线。(3)判断:大家都
32、清楚了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这个组合体分别得到的平面图形。那你们看一看,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否相同呢?(不同)我能不能说: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都不相同。学生思考后交流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三、练习巩固:1、观察与辨认PPT7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图,你能画出小强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吗?学生画一画,然后汇报连线。2、辨认与思考PPT8出示例1组合图和做一做组合图。提问:这两个组合图形形状相同吗?(不同形状)请大家观察你们所画的不同方向观察后的形状,对比一下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否相同?从左面看呢?从上面看呢?学生回答后,课件依次出示观察到的形状,学生对比发
33、现,并完成填空。根据填空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交流后总结: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3、巩固练习、拓展延伸练习四第一题:说一说、连一连。先根据立体图形描述组合体。在辨认观察到的形状并连线。练习四第2题。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动手搭一搭,说一说,再连一连。练习四第3题。动手摆一摆,观察后再画一画。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及乘除运算被加减运算隔开,乘除可同时运算的道理。技能目标:会根据运算顺序正确的
34、运算。情感目标:培养自己有序的思维能力和良好得计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明确在式题中,乘除运算被加减运算隔开,乘除可同时运算的算理。教学过程:(一)、铺垫练习20824 420(13+57)90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师小结。(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揭题展标上面着组题大家做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将利用以前学的四则混合运算自己来解答三步运算试题(出示课题),看谁能最快掌握运算技巧,正确计算。2、尝试出示例1 663898721(1)独立思考(2)学生试做(3)反馈讨论(两种情况)663898721 663898721=250898721
35、 =250847=250847 =2461=2461讨论:两种算法结果相同吗?哪一种更为简洁?为什么两边可以同时脱式?(4试一试1964+5612 1650364(5师生小结4自学例2(73+65)(210164)(1)学生试做(2)反馈讨论(3)试一试(13+47)(5218)(1024+4370)(24+38)(三)反馈练习1、“练一练”第1、2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2、“练一练”第3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3、“练一练”第4题。4、“练一练”第5题。(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解决了怎样的问题?运算顺序怎样?是怎样得到的?(五)布置作业作业本第22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36、9 教学内容:课本第34-35页。教学目标:1、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正方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例3视图。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二、学习新课。1、出示学习提示:(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2
37、)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2、连一连。(1)学生在课本的34页上完成。(2)完成练一练第1题。3、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1)学生按例3第2幅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2)比一比:上面两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3)完成练一练第2题。三、巩固练习。1、摆一摆,画一画。(练习六第5题)注意:学生可以横着摆,也可竖着摆。2、摆一摆,比一比。(练习六第6题)学生摆完后提问: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3、按要求摆一摆。(练习六第7题)学生同桌合作,教师巡视指导。四、
38、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0 一、设计内容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12p113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1、例2二、设计理念“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以往的义务教育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也是新增的内容。本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活动目标与策略选择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